幹枝梅是藍雪科補血草屬植物,花形獨特,花期四季,在花的初期呈現紫色和粉紅色,隨著成熟變成白色,交相輝映,故稱二色補血草 。
幹枝梅花為團狀,有根,無葉;花開五角形,粉白色,花蕊黃色;朵朵小花簇擁在一起,美麗耀眼,既像滿天星星,又像春天裡的微型桃花。幹枝梅永不褪色,永不凋謝,鮮花和乾花一樣獨特美麗,四季如春,被人譽為「不枯的鮮花」。它是點綴房間,饋贈親友的理想花卉。
同時,它有誘蒼蠅的作用,它能釋放一種誘惑蒼蠅的物質,蒼蠅特別愛光顧此花,所以又叫「落蠅子花」,「蠅子架」。可是一旦蒼蠅上去就被殺死,是天然的滅蠅花,蒼蠅的天敵。
幹枝梅野生在蒙古高原、內蒙古、新疆、西伯利亞地區,主要生長在海拔500-2000 的海濱鹼灘,荒漠草地,沙丘 、草甸草原及山地,也偶爾見於旱化的草甸群落中,喜光照性強的環境。特別耐瘠薄、乾旱、抗逆性強、是沙質土、沙礫土、輕度鹽鹼土壤(所以叫鹽雲草),旱化的草甸群落中的優勢植物。
幹枝梅能耐零下42度的低溫,抗風暴能力強。幹枝梅那沒有葉子的枝幹上開滿了粉紅色的小花,密集的小花聚成一片,異常淡雅清麗。但那纖細小花經霜傲雪、迎風綻放而不凋謝,顯示了一種品格:於自然中默默奉獻,給世間以永恆之美。
可見幹枝梅的人文歷史中也必然充滿了這種人文精神。
傳說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之間沒有任何花草,無論在哪個季節,平原和荒野上都是一片死寂和蒼涼。人們每天生活在這樣枯燥無味的環境裡,苦悶無聊極了。
後來,天宮裡的玉皇大帝發現了這個事情,覺得人們生活得太痛苦了,就命令主管花草的百花仙子到人間去播種一些花草,裝點大地和江河。於是,百花仙子找來桃花仙子、杜鵑仙子、桂花仙子等很多花仙,讓她們各自挑個喜歡的季節去人間綻放。
於是,從風和日麗的春天,到驕陽似火的夏天,再到瓜果飄香的秋天,花仙們一個個欣然地挑選了自己喜愛的季節。到了最後,只剩下天寒地凍的冬天沒有被挑選了。花仙們面面相覷,誰也不願意到人間的嚴寒中去受苦。畢竟春天暖風和煦,夏天雨水滋潤,秋天又有豐登五穀,但是冬天除了鵝毛大雪又有什麼呢?
在一片寂靜之中,有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了:「既然沒人去,那我去吧!」
花仙們循聲看去,原來是幹枝梅仙子小妹妹在說話。她的年齡最小,長得小巧玲瓏,總是十分活潑可愛而且聰明伶俐。在眾姐妹中,她也是脾氣最倔強、性格最堅強的一個,大家都很疼愛她。
花仙們紛紛勸阻說:「人間的冬天很冷啊!你受得了嗎?」
「在冬天開放的話,連個蜜蜂和蝴蝶都沒有,你只能孤零零的一個人啊!」
幹枝梅仙子站起來堅定地說:「不就是冷一點嗎?我才不怕呢!」
說完,幹枝梅花仙子嘴一噘,告別了眾姐妹,就飄然來到了人間。從此以後,每到百花凋零、寒風刺骨的嚴冬時節,所有花草樹木都在安心睡覺或躲避風雪時,只有幹枝梅婀娜多姿地開放在山嶺坡間和田園徑旁了。
銀裝素裹的天地之間,幹枝梅悄然綻放,猶如在一張巨大的雪白畫布上灑落的點點絳紅,有著說不出的調皮與可愛。
紫紅色的幹枝梅豔若桃李,燦如雲霞,又似燃燒的火焰,極為絢麗。粉紅色的幹枝梅如情竇初開的少女面頰,帶著十二分的羞澀,如描似畫,柔情似水。白色的幹枝梅如銀雕玉琢的雪燈,冰肌玉骨,是那麼清麗超然,高雅脫俗。
據傳說,古時候西雙版納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傣族農家少女,名叫多依,她天生酷愛舞蹈,且舞技超群,出神入化。
她常常在農閒之際巡迴於各族村寨,為廣大貧苦的老百姓表演舞蹈,身形優美、翩翩起舞的她好似林間泉邊飲水嬉戲的金孔雀,又象田野上空自由飛翔的白仙鶴,觀看她跳舞的人都不禁沉醉其間,忘記了煩惱,忘記了憂愁,忘記了痛苦,甚至忘記了自己。
天長日久,多依名聲漸起,聲名遠揚。後來,一個可惡的大土司帶領眾多家丁將多依強搶到他家,並要求多依每天為他跳舞。多依誓死不從,以死相抗,趁看守家丁不注意時逃出來,跳進瀾滄江,自溺而亡。
許多窮苦的老百姓自發組織起來打撈了多依的屍體,並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後來,多依的墳上就長出了一種漂亮的小花,就算冬天來臨,它也依然綻放,人們都稱之為「幹枝梅」,並視之為多依的化身。
幹枝梅類似梅花,迎風傲雪,花香四季,永不變色,永不凋謝,在花的初期,呈紫色或粉紅色,隨著成熟變成白色,純潔而高雅,二色變幻,粉白交替,交相輝映,故稱「二色補血草」。
它花形獨特,看上去朵朵小花,像滿天星鬥灑向人間,美麗耀眼、七彩斑斕,簇簇動人,給人以含情脈脈,一往情深的感覺,是情人間愛意的寄託,象徵著忠貞不渝的美好情意。
根據幹枝梅的人文歷史可以知道幹枝梅本身並不具備表達人的高級情感素養的功能。但由於其內在性質正好與人的某種深層需要不謀而合,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人們心中崇拜的花。幹枝梅的功能已經不局限于欣賞功用。
更重要的是用來寄託希望,表達心理的宏大願望。如自古以來對幹枝梅的詠頌,不僅是要借幹枝梅表徵自己的心願,也讓別人同樣感受一樣的心願。
【參考資料】
《幹枝梅的傳說》
《幹枝梅的歷史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