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烏克蘭喀爾巴阡山脈

2021-02-27 指尖上的烏克蘭

         

喀爾巴阡山位於利沃夫市西南100餘千米處,素有「森林公園」的美譽,是烏克蘭最大的滑雪基地。這裡的冬季是最美的,那是一個銀裝素裹的沸騰世界,世界各地的人們紛紛慕名前來滑雪。春、夏季節的遊客主要以療養為主。喀爾巴阡山脈是阿爾卑斯山脈的東部延伸,位於歐洲中部,全長1450千米,從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附近的多瑙河谷起,經波蘭、烏克蘭邊境到羅馬尼亞西南多瑙河畔的鐵門,呈半環形橫臥大地。

喀爾巴阡山脈是阿爾卑斯山脈的東部延伸,位於歐洲中部,全長1450千米,從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附近的多瑙河谷起,經波蘭、烏克蘭邊境到羅馬尼亞西南多瑙河畔的鐵門,呈半環形橫臥大地。

喀爾巴阡山脈是阿爾卑斯造山運動前期構成的褶皺山脈,後來歷經風化侵蝕,繼續上升,山勢渾圓,斷層作用發達,有極為顯著的塊狀地形。喀爾巴阡山脈的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下,由於地勢不高,冰川地貌僅出現在少數幾座較高的山峰。

喀爾巴阡山脈起自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附近的多瑙河,向東南延伸成一個巨大的半圓形,止於羅馬尼亞奧索瓦附近的多瑙河,全長超過1500千米,寬從12-500千米不等。最高峰在塔特拉山的格爾拉赫峰,海拔2655米,位於斯洛伐克境內。整個山系面積19萬平方千米,是僅次於阿爾卑斯山脈的歐洲第二大山系。

喀爾巴阡山脈並非連續不斷,而是分成了幾個山群。它僅有少數山峰高於2500米,沒有常年積雪的山峰。多瑙河是阿爾卑斯山和喀爾巴阡山的分界,也是喀爾巴阡山同巴爾幹山區的分界。奧德河與摩拉瓦河谷地將其同西裡西亞及摩拉維亞分開。喀爾巴阡山也是黑海和北部諸海的分水嶺。

西喀爾巴阡山是喀爾巴阡山脈最高的一段,同時也是最寬的一段。這一段從布拉提斯拉瓦到杜克拉山口,外、中、內三條構造帶的分布十分明顯。外帶屬復理層帶,有西貝斯基德山等;中帶為結晶巖山體,山勢挺拔險峻,北部高塔特拉中脈的格爾拉赫峰是全喀爾巴阡山脈的最高峰,海拔2655 米,這裡有角峰、冰鬥、懸谷等冰蝕地貌;內帶在斯洛伐克礦山,這裡是面積廣大的第三系噴出巖區。

中喀爾巴阡山也稱森林喀爾巴阡山,它從杜克拉山口到蒂薩河河源,這裡復理層帶佔優勢,山體較窄,山勢也最低,有許多低矮的山口,成為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

東喀爾巴阡山從蒂薩河河源到布拉索夫,在這一段山體增寬,三條構造帶重新出現,外帶由幾條平行的山嶺構成,中帶是山勢高峻的羅德納山,內帶則由克利曼山等組成一條高聳的長嶺。

南喀爾巴阡山又稱特蘭西瓦尼亞阿爾卑斯山脈,從布拉索夫西折到鐵門,主要由結晶巖構成,山高坡陡,有許多海拔2200 米以上的山峰,冰川地貌發育。

往期精彩文章回顧:

【原創報導】 代孕——烏克蘭的社會選擇

【原創】成功申請拿到30天有效烏克蘭電子籤證(附詳細攻略)

使館通知:關於領僑處暫停接證及地址搬遷的通知

相關焦點

  • 阿巴拉契亞山脈,為北美洲東部的地形區,是美國東部地區主要地形
    歡迎來到百家號黑貓小哥逛社會,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阿巴拉契亞山脈,為北美洲東部的地形區,是美國東部地區主要地形。阿巴拉契亞山脈為北美洲東部的地形區,介於大西洋沿岸平原與中部平原之間,也是美國東部地區的主要地形。
  • 獨家原創: Flinders山脈的故事
    獨家原創:Flinders山脈的故事 攝影、採寫/ 匡林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剛果盆地、阿巴拉契亞山脈、拉普拉塔平原
    阿巴拉契亞山脈又稱「阿巴拉契亞高地」,位於美國東部,是北美洲東部的山系。北起加拿大的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紐芬蘭島西部,從東北向西南延伸,大致同大西洋海岸平行,經加拿大東南沿海和美國東北、東南部,至美國阿拉巴馬州中部。長2600千米。為注入大西洋與墨西哥灣水系的分水嶺,是大西洋海岸平原與內陸中部平原的分界。
  • 大高加索山脈:亞洲和歐洲的分界山脈,是板塊碰撞隆起的褶皺山脈
    外力作用對於山地來說,總體上是進行風化和侵蝕為主,從而使得山地的海拔高度降低,坡度變緩,因此很多古老的山地通常都海拔較低,比如東高止山、西高止山、大分水嶺和阿巴拉契亞山脈等。反之,那些位於內力作用佔主導,比如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的山脈,通常表現為更加高大陡峻,而且隨著板塊之間的繼續相互擠壓碰撞,山地的海拔還會繼續增加。
  • 大高加索山脈:亞洲和歐洲的分界山脈,是板塊碰撞隆起的褶皺山脈
    外力作用對於山地來說,總體上是進行風化和侵蝕為主,從而使得山地的海拔高度降低,坡度變緩,因此很多古老的山地通常都海拔較低,比如東高止山、西高止山、大分水嶺和阿巴拉契亞山脈等。反之,那些位於內力作用佔主導,比如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的山脈,通常表現為更加高大陡峻,而且隨著板塊之間的繼續相互擠壓碰撞,山地的海拔還會繼續增加。
  • 雪山山脈
    雪山山脈為臺灣五大山脈之一,位於中央山脈的西北方,東以蘭陽溪斷層谷與大甲溪上遊縱谷(合稱皮亞南構造線)與中央山脈分界。雪山山脈為臺灣最北方的山脈,呈現東北至西南走向,北起三貂角(或鼻頭角),南迄南投縣名間鄉濁水溪北岸的濁水山,以此計算,整個山脈長約260公裡,寬約28公裡。
  • 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安第斯山脈屬於科迪勒拉山系,它位於南美洲的西岸,範圍從巴拿馬一直到智利,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縱貫南美大陸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稱。安第斯山脈由一系列平行山脈和橫斷山體組成,間有高原和谷地,許多山頂終年積雪且礦產資源豐富。
  • 落基山脈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幹,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
    山地通常呈一定走向的脈狀分布,稱為「山脈」,比如我國著名的東西走向的山脈「秦嶺」,就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而在一個巨大的構造單元或一個大型構造體系範圍內發育形成的,在形態、成因、結構上有緊密聯繫的屬於同一系統的若干相鄰山脈的綜合體,我們通常稱為「山系」。
  • 落基山脈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幹,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
    在一個區域的地形分布中,山地地形通常是區域地形單元分布的骨架,以我們人體為例,山脈就像是人體的骨骼,而其他地形單元比如平原、高原和盆地等就像是人體的肌肉、器官和內臟。由於這些山脈的規模大小各不相同,有些特別高大規模大的山脈就會被稱為某一區域的「脊梁骨」,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北美洲的落基山脈,它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