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記者 侯蘇雨)湛藍純淨的天空,變化無窮的白雲……連日來,「宿遷藍」再次刷爆朋友圈,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更讓市民欣喜的是,隨著不少小區和商城「空中蜘蛛網」的逐漸消失,這樣的藍天白雲也終於融入到了居民身邊,天際線清晰而真切。
近年來,由於缺乏對管線鋪設施工的有力監管,加之相關配套設施不完善,導致電錶箱鏽蝕老化以及各類管線隨意鋪設、雜亂無序的問題,不僅拉低了城市「顏值」,還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今年6月下旬,宿遷《市區居住小區及市場商城等公共空間強弱電管線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發布,城市「蜘蛛網」整治行動正式拉開序幕。
在這一個多月的整治行動中,市文明辦、市城管局、市通信協會、市供電公司、四大通信運營商以及各區相關部門進行專題研究、現場調研、深入摸排,並迅速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組織機構,明確責任分工,落實保障措施,掀起了管線整治工作熱潮。目前,宿豫商貿城、永陽大廈、城中花園等9個試點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管線凌亂、環境髒亂、設施缺失等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8月15日上午,記者走進宿豫商貿城發現,原本雜亂無章、盤根錯節的管線和破舊不堪的電錶箱消失了蹤跡,取而代之的則是涇渭分明的管線管道和嶄新的電錶箱。除此之外,商貿城內還有不少牆體被畫上了五彩繽紛的彩繪,文明的氣息撲面而來。
說到這裡的變化,居民們讚不絕口。「凌亂的管線『隱身』了,原本坑窪不平的道路也變得乾淨平坦。」居民郭其之欣喜地說。
「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之初,我們就有針對性地選取了宿豫商貿城、豫苑小區、錦繡江南3個管線安全隱患問題較為突出且具有代表性的老舊小區(市場商城)作為首批試點管線綜合整治區域,目前整治效果顯著。」宿豫區城管局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姚雲清介紹,宿豫區城管局還將進一步聯合街道、社區、物業公司等,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防止「空中蜘蛛網」捲土重來,同時全面開展宿豫區其餘23個老舊小區管線整治工作。
眾所周知,公共空間強弱電管線專項整治涉及面廣、操作難度大,並且每個點位實際情況都不盡相同,「空中蜘蛛網」剪不斷、理還亂。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我市根據現狀問題類型和集中程度不同,將整治對象分為老舊小區、一般小區、市場商城、商住綜合樓四類,充分考慮群眾需求,因地制宜制定「一類一策、一區一案」,統籌實施各類管線及周邊環境秩序綜合整治,適當增設電瓶車充電設施、施劃停車泊位線,並結合管線整治,在牆體、交接箱等部位設置具有社區文化和文明創建等元素的主題彩繪,為居民提供更加舒心的生活環境。
在宿城區永陽大廈試點整治項目現場,整治的效果同樣也得到了市民「點讚」。「雜亂的管線都沒有了,牆麵粉刷一新,感覺整個街道都變得寬敞通透了。」正在逛街的市民胡居玲告訴記者,「之前這裡的各種管線多是從樓上垂下來的,有的吊在半空中、有的窩成一團,很危險。現在隱患消除了,環境也更美了。」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區9個試點項目的廢棄管線清理到位,現有管線入槽封包、整齊劃一,先後更換(維修、出新)電錶箱(通信交接箱)1113塊,清理廢棄強弱電線纜24.68萬米,綑紮、封包強弱電線纜12.3萬米,新放纜線11.3萬米,同時,粉飾出新牆面2.28萬平方米,因地制宜增添配電箱和牆體等彩繪4240平方米,施劃停車泊位1105處,設置分類垃圾箱及電瓶車充電棚70處,對空調外機和通信交接箱加罩美化151個,拆除違建860餘平方米,實現了「規範、乾淨、有序」的整治目標,群眾生活環境、品質和幸福指數大幅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牽頭抓好9個試點項目整治掃尾、驗收等工作,確保各項整治高標準實施到位,打造一批示範樣板,並認真總結經驗,鞏固工作模式。」市城管局黨組成員、市數位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主任尤文勝表示,市城管局還將會同相關單位全力推進面上124個居住小區管線整治,採取統一標準、分類推進、分片包幹等措施,重點攻堅問題相對突出的區域,確保全面完成各項整治任務,為廣大市民群眾營造更好的城市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