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燙傷,第一步決定孩子傷情,家長要弄清楚先脫衣還是先衝水

2020-12-05 J媽學堂

前段時間和朋友一起吃飯,在場的一個醫生朋友,說了他最近接診的一個案例,算是印象比較深刻的。當時這位朋友正巧值班,就看到一個爸爸抱著孩子衝了進來,表示自家孩子燙傷了,雖然在家裡已經做過處理了,但怕傷口感染,所以就趕忙來了醫院。

當時這個患者的爸爸告訴朋友說,孩子是自己在家裡玩耍,不小心踢翻了剛剛燒開的熱水。他們家人在看到後,立馬就把孩子身上的衣服給扒了,然後放到涼水下面去衝,但孩子當時哭鬧的不行,所以怕有後遺症。

這位醫生朋友表示,當時他們家人的反應是對的,但是有一個步驟卻做錯了。幸好孩子的傷情並不是太嚴重,如果傷情嚴重的話,這一步做錯了,很有可能會對孩子之後的治療,造成很大的阻礙。

孩子燙傷後,是先脫衣服還是先衝水?

故事中的爸爸在孩子受傷之後,做錯的唯一一步就是,先把孩子衣服給脫了下來!因為在孩子燙傷之後,需要做的是立即衝涼水,之後才能嘗試著把衣服給脫下。因為有的燙傷是非常嚴重的,如果直接先脫衣服的話,甚至有可能會把人體表層皮給粘下來。那麼孩子在燙傷之後,究竟該如何處理才是最好的呢?

1、先用涼水衝

在孩子燙傷之後,需要立即對著涼水去衝,哪怕是寒冷的冬天,也要衝半個小時之久,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雖然很多家長在孩子燙傷之後,想要看一看孩子究竟燙成什麼樣,但是在衝涼水之前,堅決不能這麼去做。

2、幫孩子脫衣服

在衝了涼水一段時間之後,家長就要幫孩子,把身上的衣服給脫掉。但是在脫衣服的過程當中,也是有講究的,並不能直接去拉扯衣服,最好使用剪刀把衣服給慢慢剪開。因為孩子被燙傷後,往往會感到很疼痛,所以在亂動的過程當中,如果是強行脫掉衣服的話,有可能會讓皮膚被粘掉。

3、燙傷處浸泡在水中

孩子衣服脫掉之後,就需要將傷口完完全全的浸泡到水中,這樣能防止燙傷的部位,再往深處蔓延。雖然在浸泡的時候,孩子會感覺到非常的疼痛,但家長千萬不能因此而心疼。因為這個過程,相當於把孩子的傷口給封住了,如果中途放棄的話,會讓傷口越蔓延的更大。

4、簡單包紮送往醫院

在浸泡一段時間之後,孩子很有可能會覺得傷口已經得到緩解了,那麼就可以將傷口簡單的進行包紮,用乾淨的東西覆蓋住,以避免感染。最好使用無菌紗布,這樣能在最大程度內,避免傷口的惡化。之後就可以把孩子送往醫院,請專業的醫生進行幫忙,但是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一定要保持覆蓋物的溼潤,這樣也能緩解疼痛。

孩子燙傷後,有哪些做法是錯誤的?

很多老人在孩子燙傷之後,會讓孩子使用一些偏方來緩解疼痛。但其實很多做法,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反而會加重燙傷的情況。

▲抹牙膏

很多朋友在做菜的時候,如果不小心燙傷了,可能老一輩的人會說,抹一點牙膏就好了。雖然牙膏抹在傷口上會有清涼的感覺,但並不意味著牙膏能夠抑制傷口的感染。相反,如果單純抹牙膏卻沒做任何的衝涼處理,天氣過熱的話,裡面的碳酸鈣成分升溫變化,會灼傷身體,還有可能會造成進一步的惡化

▲ 抹白糖

網上曾經報導過這樣一個新聞,三歲女童喝湯的時候,舌頭被燙傷後,家人就立即在孩子的舌頭上,撒了白砂糖。但是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孩子的舌頭在不久之後,就出現了持續性的潰爛。

這是因為白砂糖雖然具有殺菌,但是面對燙傷,卻沒有任何的功效。如果把它做成燙傷後的救命藥的話,那麼可能會得不償失。

▲ 抹麻油

有些老人覺得,燙傷之後抹一點麻油的話,就能緩解疼痛,但是這種做法並不正確,甚至會讓創口更加惡化。

燙傷科醫生王建凱表示,在燙傷之後,千萬不要使用任何東西進行塗抹,最好的做法就是利用清水衝洗,否則會讓燙傷的程度更加嚴重。

預防孩子燙傷,家長該怎麼做?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因為燙傷而送去醫院的小孩,大約在500萬左右。

這個數字可以說是比較龐大了,很多孩子之所以會出現燙傷,大多數的源頭是家長的看護沒有到位。那麼家長究竟該如何去做,才能預防孩子被燙傷呢?

1、夏季高溫不要外出

想必大家常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實驗,在夏天中午是地面上,打一個雞蛋的話,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煎熟。很多孩子是非常頑皮的,如果在這種高溫天氣之下,帶孩子出去玩的話,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會出現燙傷的意外。特別是戶外的一些金屬物件,溫度會非常的高,遠遠超過了足以燙傷的溫度。

2、家裡容易燙傷的物品放在高處

很多孩子會燙傷的原因,是家長沒有把一些容易燙傷的東西,放在他們夠不著的地方。通常像電飯煲,電熱水壺等物品,都應該放在孩子伸手摸不著的地方,這樣能有效避免孩子夠到它們,也就杜絕了燙傷的源頭。

3、家長要告訴孩子們自我預防的意識

許多家長對孩子安全教育是非常差的,所以安全教育專家Cathy建議家長,在孩子一歲左右,家長就應該告訴他們,哪些東西是可以碰的,哪些東西是不可碰的。把孩子從這方面抓起,也能讓孩子對於安全問題有所認識。

面對燙傷,家長不容忽視,但除了燙傷之外,孩子的成長還有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家長也都應該提起注意,以避免孩子因為意外而造成傷害。與此同時,家長也應該更好的去引導孩子,讓孩子意識到什麼事是該做的,什麼事是不該做的,這能讓孩子更好的長大。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相關焦點

  • 孩子燙傷,應該先脫衣服還是先衝水?做錯了孩子「扒層皮」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版權歸作者所有)說到燙傷,經歷過的人一定知道那種鑽心的痛,好像只有在冷水中才能緩解疼痛,又熱又痛的感覺真的不好受,尤其發生在孩子身上,家長們會更加難受。所以,當孩子出現危險時,家長一定要重視,並且需要及時作出正確的急救措施,不要因為自己的疏忽,對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這可不是危言聳聽。那麼當孩子發生燙傷,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是先脫衣服還是先衝水?做錯一步,孩子可能會「扒層皮」。1、水衝兒童發生燙傷,家長第一時間就要用冷水衝,最好衝夠30分鐘,注意!是第一時間!
  • 孩子燙出水泡,要不要刺破?燙傷高發期,基本急救常識要知道
    一看孩子創面,再加上寶爸說的那句話,也就知道孩子臉上是怎麼回事兒了,這就跟我之前那篇關於「孩子隔著衣服燙傷,是先脫衣服還是先衝水」說的一樣,寶媽犯了嚴重錯誤。先脫衣服容易揭掉孩子創面上的一層皮,所以應該先用冷水衝。
  • 5歲小女孩被開水燙傷,家長一個舉動差點毀了娃,醫生怒斥:無知
    大人聽著哭聲連忙趕了出來,抱著孩子就想脫掉褲子,但是女孩穿得有點多,脫了小一會兒才脫掉,孩子疼得哇哇大哭,家長就想用些「土方子」先緩解下病情,就在燙傷的地方抹了牙膏和醬油,這些做完後才將其送去醫院。去到醫院,醫生看到孩子脫皮的腿上竟然還糊滿了醬油和牙膏,頓時火冒三丈,怒罵家長是瞎胡鬧,不僅讓患兒遭受更多的痛苦,還增加了傷口感染的機率,他趕緊組織醫護人員,幫孩子清理傷口、接受治療。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父母可能會遇上這種情況。
  • 寶寶燙傷怎麼處理?別著急撕衣服,應該先做這一步
    每天因為各種意外受傷的孩子有很多,其中燙傷是佔的比例最大的。有些孩子燙傷是因為太皮、不小心導致的。還有的一些情況,是因為媽媽的疏忽而導致的。無論是哪種情況,最重要的是處理方法。很多父母因為對這方面不了解,錯誤的處理方法導致孩子要第二次受罪。
  • 孩子被燙傷別著急抹「藥」 做對第一步很關鍵
    冬天就是燙傷的高發季,尤其以兒童居多。今年4歲的樂樂,是個活潑好動的小姑娘,又處在好奇心強的年紀。晚上洗澡時,媽媽給她放好水,調好水溫,把她放到浴盆裡,然後去拿浴巾。就這短暫的一分鐘,樂樂把水龍頭調到最高溫,並且打開了水龍頭,儘管媽媽第一時間關掉了水龍頭,但是樂樂的小腿還是被燙傷了。
  • 孩子被燙傷別著急抹「藥」做對第一步很關鍵
    冬天就是燙傷的高發季,尤其以兒童居多。今年4歲的樂樂,是個活潑好動的小姑娘,又處在好奇心強的年紀。晚上洗澡時,媽媽給她放好水,調好水溫,把她放到浴盆裡,然後去拿浴巾。就這短暫的一分鐘,樂樂把水龍頭調到最高溫,並且打開了水龍頭,儘管媽媽第一時間關掉了水龍頭,但是樂樂的小腿還是被燙傷了。
  • 孩子被燙傷別著急抹「藥」!做對第一步很關鍵!
    就這短暫的一分鐘,樂樂把水龍頭調到最高溫,並且打開了水龍頭,儘管媽媽第一時間關掉了水龍頭,但是樂樂的小腿還是被燙傷了。劇烈的疼痛感讓樂樂大哭起來,奶奶過來後,對著媽媽劈頭蓋臉一頓罵,然後做一件非常錯誤的事情。奶奶立馬在燙傷的地方抹滿了牙膏、醬油,並且用紗布包了起來!
  • 被燙傷後怎麼辦,「脫衣服」還是衝水?父母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這件事情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如果處理得不及時,很可能讓這些疤痕伴隨孩子的一生。科普小知識其實面對孩子燙傷這件事情,家長一不要驚慌失措,並且要保持冷靜,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燙傷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的衣服脫掉,這樣是做是很大的錯發,衣服與身體之間的摩擦力,會導致傷口更深。
  • 孩子被燙傷,最佳處理時間是60秒鐘!99%的家長都做錯了
    忍不住問孩子媽媽:寶寶怎麼了?媽媽嘆了口氣:「昨天她伸手夠桌上的水壺,把剛燒好的開水給打翻,燙著了。」雖然父母處理及時,還第一時間送孩子去了醫院,可還是燙掉了一層皮,看著讓人心疼。孩子媽媽熱心叮囑我們:「剛才醫生再三叮囑了,如果孩子被燙傷,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拿涼水衝!」
  • 孩子被燙傷後,最佳治療時間「黃金120秒」,家長要抓住時機
    現在快進入冬天了,取暖設備又開始成為了日常必備,但是父母們要把這些東西放好,以免孩子伸手去摸這些設備,從而導致孩子被燙傷。 如果孩子不小心被燙傷,父母們應該及時對燙傷部位進行處理,不能錯誤最佳的治療時間,也就是"黃金120秒"。而且,家長還要懂得判斷孩子被燙傷的嚴重程度,對不同程度的燙傷採取不同的措施。
  • 【醫療科普】孩子燙傷不要慌 五字口訣來救急
    10月以來,陝西省寶雞市婦幼保健院收治多起兒童不慎被開水燙傷的病例,家長往往心急如焚,立即將孩子送往醫院。事實上,在送醫院前做到這幾件事,對於緩解病情有效且實用。一「衝」,燙傷後一定不要先脫衣服,第一時間用涼水衝洗至關重要,將傷處置於流動的涼水下,持續地衝洗至少15至20分鐘。
  • 「媽媽,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面對孩子的奇葩問題,父母該怎麼辦
    媽媽,雞下蛋、蛋孵雞,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 …… 每位家長都會經歷被孩子追問「三千個為什麼」的階段,有些事情連父母都不知道如何解釋,經常被孩子問得啞口無言,有的家長直接忽視孩子的問題,也有的家長被問煩了兇孩子一通,卻忽視了孩子的智商發育。
  • 培養孩子時間觀念,家長先答對這個問題
    不少家長在都會發現,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甚至上小學以後,都還會出現早上不能按時起床、上學遲到等現象。這其實都是孩子缺乏時間觀念的表現。孩子對時間的知覺,就像他們認鐘錶一樣,需要後天練習才能慢慢學會。不過,時間這個概念比較抽象,家長要想順利幫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行。下邊這3個小建議,家長可以借鑑一下。先將時間具象化如果直接問大人「10分鐘是多長時間?」,想必大人也很難表達清楚。
  • 孩子燙傷,牢記「一衝二脫三泡四蓋五送」口訣,正確處理不慌張
    在眾多孩子容易遭受的意外傷害中,我認為燙傷是經常發生的。因為不管是一杯熱水,還是做飯的勺子,又或者是發熱的電器,這些常見的家庭物品,孩子很容易接觸到,不小心被燙傷。燙傷一旦發生,輕則皮膚隆起水泡,重則皮膚會留疤,最關鍵的是,孩子會遭不少罪。所以,今天來聊聊如果孩子燙傷,家長應該怎麼處理。
  • 孩子總是和自己對著幹?家長可了解「禁果效應」,先學會接受孩子
    孩子總是和自己對著幹?家長可了解「禁果效應」,先學會接受孩子 很多家長和孩子相處時,總是會非常苦惱,因為孩子經常做出一些令自己無法理解的事情,而自己怎麼管教也不管用。
  • 央視曝光「傷人神器」:睡一覺就被燙傷,卻有無數孩子在用!
    尤其是為了不讓孩子凍著,更是把他們武裝到牙齒,但有一種隱患我們當家長的必須要注意,那就是「低溫燙傷」。 央視新聞之前就曝光過,冬季低溫燙傷頻發,熱水袋成罪魁禍首,有不少人被意外燙傷。
  • 孩子頭部撞傷,要不要去醫院?
    孩子頭部的摔傷磕碰,是非常常見的情況,每個孩子一生都會有多次的頭部磕碰,大部分情況下是不要緊的,稍微重一點的頭皮血腫、還有的掛彩留疤、更嚴重的住院開刀。先說說最嚴重的情況:顱腦損傷的特點是「三高一快」:發生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病情發展快,發生率僅次於四肢傷(約佔全身各部位損傷的10%~20%),死亡率卻居各部位損傷之首。
  • 2歲男童手臂被開水燙傷,沒脫衣致深二度燙傷
    楚天都市報12月19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馬遙遙)前日,兩歲男童兵兵(化名)被開水燙傷右臂,家長擔心天冷孩子感冒沒給他脫去衣服,開水熱量難以散發,竟致二次傷害。最後,孩子送到醫院被診斷為深二度燙傷。2歲兵兵家住後湖,前日上午,爺爺在給茶杯裡倒開水,兵兵好奇地踮起小腳用手去夠,沒想到碰倒茶杯,滾燙的開水潑到了其右手和右臂上,兵兵疼得大哭,爺爺想到網上說燙傷後要脫去衣服冷水處理。正準備給兵兵脫衣服,奶奶怕天冷孩子脫了衣服會感冒,直接抱起孩子往醫院趕。
  • 小孩燙傷怎麼辦?醫生支招:「衝脫蓋送」四字訣要謹記
    隨著天氣轉冷,兒童意外燙傷時有發生。近日,記者從市人民醫院了解到,近期接診的燙傷兒童有所增多。醫生提醒,家長遇到小孩燒燙傷時,要記住「衝、脫、蓋、送」四字訣。
  • 央視曝光「傷人暖寶寶」:睡一覺就被燙傷,卻有無數孩子在用……
    尤其是為了不讓孩子凍著,更是把他們武裝到牙齒,但有一種隱患我們當家長的必須要注意,那就是「低溫燙傷」。 央視新聞之前就曝光過,冬季低溫燙傷頻發,熱水袋成罪魁禍首,有不少人被意外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