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和朋友一起吃飯,在場的一個醫生朋友,說了他最近接診的一個案例,算是印象比較深刻的。當時這位朋友正巧值班,就看到一個爸爸抱著孩子衝了進來,表示自家孩子燙傷了,雖然在家裡已經做過處理了,但怕傷口感染,所以就趕忙來了醫院。
當時這個患者的爸爸告訴朋友說,孩子是自己在家裡玩耍,不小心踢翻了剛剛燒開的熱水。他們家人在看到後,立馬就把孩子身上的衣服給扒了,然後放到涼水下面去衝,但孩子當時哭鬧的不行,所以怕有後遺症。
這位醫生朋友表示,當時他們家人的反應是對的,但是有一個步驟卻做錯了。幸好孩子的傷情並不是太嚴重,如果傷情嚴重的話,這一步做錯了,很有可能會對孩子之後的治療,造成很大的阻礙。
孩子燙傷後,是先脫衣服還是先衝水?
故事中的爸爸在孩子受傷之後,做錯的唯一一步就是,先把孩子衣服給脫了下來!因為在孩子燙傷之後,需要做的是立即衝涼水,之後才能嘗試著把衣服給脫下。因為有的燙傷是非常嚴重的,如果直接先脫衣服的話,甚至有可能會把人體表層皮給粘下來。那麼孩子在燙傷之後,究竟該如何處理才是最好的呢?
1、先用涼水衝
在孩子燙傷之後,需要立即對著涼水去衝,哪怕是寒冷的冬天,也要衝半個小時之久,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雖然很多家長在孩子燙傷之後,想要看一看孩子究竟燙成什麼樣,但是在衝涼水之前,堅決不能這麼去做。
2、幫孩子脫衣服
在衝了涼水一段時間之後,家長就要幫孩子,把身上的衣服給脫掉。但是在脫衣服的過程當中,也是有講究的,並不能直接去拉扯衣服,最好使用剪刀把衣服給慢慢剪開。因為孩子被燙傷後,往往會感到很疼痛,所以在亂動的過程當中,如果是強行脫掉衣服的話,有可能會讓皮膚被粘掉。
3、燙傷處浸泡在水中
孩子衣服脫掉之後,就需要將傷口完完全全的浸泡到水中,這樣能防止燙傷的部位,再往深處蔓延。雖然在浸泡的時候,孩子會感覺到非常的疼痛,但家長千萬不能因此而心疼。因為這個過程,相當於把孩子的傷口給封住了,如果中途放棄的話,會讓傷口越蔓延的更大。
4、簡單包紮送往醫院
在浸泡一段時間之後,孩子很有可能會覺得傷口已經得到緩解了,那麼就可以將傷口簡單的進行包紮,用乾淨的東西覆蓋住,以避免感染。最好使用無菌紗布,這樣能在最大程度內,避免傷口的惡化。之後就可以把孩子送往醫院,請專業的醫生進行幫忙,但是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一定要保持覆蓋物的溼潤,這樣也能緩解疼痛。
孩子燙傷後,有哪些做法是錯誤的?
很多老人在孩子燙傷之後,會讓孩子使用一些偏方來緩解疼痛。但其實很多做法,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反而會加重燙傷的情況。
▲抹牙膏
很多朋友在做菜的時候,如果不小心燙傷了,可能老一輩的人會說,抹一點牙膏就好了。雖然牙膏抹在傷口上會有清涼的感覺,但並不意味著牙膏能夠抑制傷口的感染。相反,如果單純抹牙膏卻沒做任何的衝涼處理,天氣過熱的話,裡面的碳酸鈣成分升溫變化,會灼傷身體,還有可能會造成進一步的惡化。
▲ 抹白糖
網上曾經報導過這樣一個新聞,三歲女童喝湯的時候,舌頭被燙傷後,家人就立即在孩子的舌頭上,撒了白砂糖。但是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孩子的舌頭在不久之後,就出現了持續性的潰爛。
這是因為白砂糖雖然具有殺菌,但是面對燙傷,卻沒有任何的功效。如果把它做成燙傷後的救命藥的話,那麼可能會得不償失。
▲ 抹麻油
有些老人覺得,燙傷之後抹一點麻油的話,就能緩解疼痛,但是這種做法並不正確,甚至會讓創口更加惡化。
燙傷科醫生王建凱表示,在燙傷之後,千萬不要使用任何東西進行塗抹,最好的做法就是利用清水衝洗,否則會讓燙傷的程度更加嚴重。
預防孩子燙傷,家長該怎麼做?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因為燙傷而送去醫院的小孩,大約在500萬左右。
這個數字可以說是比較龐大了,很多孩子之所以會出現燙傷,大多數的源頭是家長的看護沒有到位。那麼家長究竟該如何去做,才能預防孩子被燙傷呢?
1、夏季高溫不要外出
想必大家常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實驗,在夏天中午是地面上,打一個雞蛋的話,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煎熟。很多孩子是非常頑皮的,如果在這種高溫天氣之下,帶孩子出去玩的話,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會出現燙傷的意外。特別是戶外的一些金屬物件,溫度會非常的高,遠遠超過了足以燙傷的溫度。
2、家裡容易燙傷的物品放在高處
很多孩子會燙傷的原因,是家長沒有把一些容易燙傷的東西,放在他們夠不著的地方。通常像電飯煲,電熱水壺等物品,都應該放在孩子伸手摸不著的地方,這樣能有效避免孩子夠到它們,也就杜絕了燙傷的源頭。
3、家長要告訴孩子們自我預防的意識
許多家長對孩子安全教育是非常差的,所以安全教育專家Cathy建議家長,在孩子一歲左右,家長就應該告訴他們,哪些東西是可以碰的,哪些東西是不可碰的。把孩子從這方面抓起,也能讓孩子對於安全問題有所認識。
面對燙傷,家長不容忽視,但除了燙傷之外,孩子的成長還有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家長也都應該提起注意,以避免孩子因為意外而造成傷害。與此同時,家長也應該更好的去引導孩子,讓孩子意識到什麼事是該做的,什麼事是不該做的,這能讓孩子更好的長大。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