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記者 劉璇 長沙報導
湖南是服裝生產和消費大省,也是學生服的消費大省。新時代有新要求,學校、學生、學生家長對學生服的要求越來越高,能讓學生穿上物美價廉的學生服是企業、學校、學生、學生家長的共同心願。
如何協調學生服的價格、質量、美譽度之間的矛盾,如何提升學生服的質量,如何提高學生服的美譽度,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9月20日,湖南省學生服專委會成立。他們把全省的行業從業者組織起來,進行歸納、梳理,對行業進行自我規範、監督與管理,為政府決策提供基礎和依據。
國標成為企業存亡的「生死線」
2015年6月底,國家發布了《中小學生校服(CB/T31888-2015)》國家標準,並聯動國家教育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第一次將校服、面料納入了監管範圍,填補了我國校服質量監管的立法空白。同年底,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實施《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辦法》,校服正式被納入可召回消費品,「校服召回」制度進入了公眾的視線。緊接著2016年2月至3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實施的《纖維製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把學生服單獨列項納入管理範疇。這波密集的連環紐合拳,打出了政府部門對學生服產品與行業進行長效監管的新決心與新常態。
轉眼到了2019年,隨著上述標準、意見和辦法的推行實施落地,政府部門的監管決策也進入了新一輪的換擋升級。今年3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第4次局務會議正式審議通過並公開發布了《2019年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行動工作方案》,湖南省市場監管局也快速跟進並作出反應,3月21日第6次局務會議便審議通過公開發布了《2019年湖南省學校食品及學生用品安全「護苗」專項行動方案》。此次專項行動方案的發布,標誌著新一輪學生服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增壓與提升,也預示著湖南學生服行業市場的新一輪洗牌。
其實,在學生服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落實上,湖南政府部門一直都很重視,不遺餘力。早在2017年5月,當時的長沙市質監局就督促、指導瀏陽市和寧鄉縣兩家服裝廠,召回了其生產的不合格批次校服近4000件。這在當時全國尚屬首例,開創了學生服缺陷召回的先河。消息傳開後,引起巨大社會反響,大量民眾點讚。也正是這次召回,把湖南的學生服行業市場推上了一個新臺階。
在此之後,學生服國標便成為了決定從業企業存亡的「生死線」,許多不達標的中小企業逐漸被淘汰出了學生服生產領域。這些企業倒閉或加盟品牌轉型經銷後,留下的大片市場空白也被更具實力、更規範的品牌企業所填補,產業從分散化向集中化、品牌化發展。優勝劣汰,湖南的學生服行業取得了階段性的進步與發展。
「一帶一部」打造本土品牌
雖然有進步發展,但整體來看,依然不容樂觀。從市場角度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湖南全省從事學生服生產銷售的本土企業約有百餘家,稱得上品牌的屈指可數。不少企業目前還處於傳統作坊式的加工製造生產。面對全省逾千萬在校學生的市場需求,產能、產量、品質都得不到滿足,不少地、市、縣市場也都被外省企業長期佔據。
一位服裝企業負責人所說,「低品質不可能做出高端品牌。本地企業需要建立質量意識,樹立行業標杆,創立行業影響,優化營商環境,培育氛圍土壤,一定要打造出屬於我們湖南自己的本土品牌。」
從質量監管的角度來說,監管不是為了打壓企業,而是為了能從側面更好地推動企業的質量提升與發展。
從近幾年的學生服監督抽查結果來看,很多非品牌企業的產品依然還低於國家標準。這既源於企業自身質量與品牌意識的淡薄,還有需求信息不對稱、配套服務得不到滿足的環境條件限制。因此,要求把政府政策層面對學生服質量安全監管的重要部署要求貫徹落實到位,把湖南本土學生服行業提升與發展起來,搭建一個上傳下達、承前啟後、提供多元化服務、銜接政企的賦能型平臺、橋梁和紐帶,顯得至關重要。
學生服專委會充分發揮湖南作為我國中部重要經濟省份,既有對接沿海一線城市先進理念與技術的地緣便利,又有輻射帶動中西部省份的區位優勢。充分發揮作為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的區位優勢,提高行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在「一帶一部」的戰略坐標基礎之上,打造出湖南本土行業品牌。
校園一道靚麗「風景線」
近幾年來,湖南省的學生服監督抽査合格率處於逐年上升趨勢,去年的合格率為91.8%。但由於學生服一直以來是以銷定產的特殊產品,沒有經受過市場的嚴格洗禮,仍有不少質量問題。特別是標識標籤問題,雖經多年監管但仍未徹底改觀。
「解決標識標註問題其實不難,難就難在認真細緻,細節決定成敗。」湖南省纖維檢驗局表示,希望學生服會員企業注重細節,切實履行學生服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嚴格把好學生服產品質量關。
一是要把好材料進貨關。原材料進廠要批批送檢,合格後方可入庫入帳,並實行定置管理;二是要把好縫製質量關和標識標註關。出廠入校前要主動送檢,合格後方可進入校園;三是要嚴格把好入校質量關。要保證入校的學生服合格、乾淨、整潔。學生服生產企業要高度重視產品質量安全,要堅決杜絕甲醛、PH值等安全性指標不合格的情況發生。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何況祖國的花朵。在學生服的設計、配飾功能等方面,專委會會員企業應該多下功夫,提升學生服的美譽度,讓學生想穿、愛穿,努力讓學生服成為校園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引領青少年時期的時尚風潮。
價格利潤往往決定著產品質量的優劣,加強行業自律,堅決抵制低價惡性競爭,堅決維護學生服市場的良性發展,也是專業委員會企業要努力的方向,只有守正創新,做良心產品、優質產品、品牌產品,才能贏得市場。
讓湖南學生服行業「走出去」
湖南算不上紡織業和服裝業的發達省份,相比較江蘇、山東、福建等省份,湖南不管是從技術水平上,還是從行業產業鏈上來說,都還存在很大差距。隨著時代的發展,網際網路文化的流行,校服、學生服已不僅僅是一件普通、簡單的學生制服。它伴隨著青少年最青春靚麗、活力四射階段的成長,人們對校服的需求早已不只停留在「是一件衣服就行」的認知上。對質量品質的要求,對安全健康的要求,對時尚文化的要求,甚至是對附加功能的要求,學生服已成為越來越具備附加價值的消費品。學校組織學生開展的體現校園文化、傳遞教育理念、培育學生時尚審美的校服設計比賽,關注學生人身安全、運動健康指數、高科技含量「智能校服」的出現和普及,都讓學生服行業成為了社會焦點。
省市場監管局表示,專委會是聯繫政府和企業的橋梁紐帶,要落實湖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對中小學生服飾質量安全監管,強化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全面提升學生服產品質量水平上發揮積極的助推作用。在規範市場行為和行業標準,也要在配合「護苗」行動實施上發揮積極有效作用。
同時,專委會在服務好全省學生服行業企業發展的時候,還可以體現出更高更大的價值:能成為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引進先進信息、技術和理念,讓湖南省學生服行業能趕超上發達地區的腳步;能成為一個對外界聯通的窗口,展示湖南特色風貌,讓全省學生服行業能成為中西部地區的品牌名片;能成為一座與外界互通的橋梁,讓湖南學生服行業能真正「走出去」。
來源:紅網
作者:劉璇
編輯:馬麗紅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9/21/6060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