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達·尤納斯、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5日晚,泰州市委書記韓立明、市長史立軍專程會見出席第九屆中國(泰州)國際醫藥博覽會的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達·尤納斯、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託馬斯·蘇德霍夫。特別是經過12年的不懈努力,中國醫藥城正在成為集聚國內外創新要素和先進生產要素的重要板塊,成為引領泰州發展的高端產業集聚區。兩位諾貝爾獎得主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在產學研合作、科技成果轉化、生物醫藥產業化等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希望在泰州多走走、多看看,進一步加深了解、深化合作,共同推動生物醫藥研發及產業化,共同造福人類健康。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達•尤納斯將到訪成大
以色列的"居裡夫人"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阿達·尤納斯教授
-
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簡介(圖)
中新網10月8日電 約納特70歲,出生於耶路撒冷,持以色列國籍,1968年獲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X射線結晶學博士學位,目前在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工作。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出生於耶路撒冷的約納特,是首名獲諾貝爾獎的以色列女性,也是包括居裡夫人在內,歷來第4位獲得化學獎的女性,但原來她童年時很貧窮,連買書的錢都沒有,受到居裡夫人事跡的啟發,醉心科學研究,終於獲得諾貝爾獎。 約納特接受以色列電臺訪問時喜極而泣說:「我童年時想也未想過會有今天的成就,即使我的父母和家人經常相信我的工作終有機會被肯定。」
-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J. Fraser Stoddart做客海外名師大講堂
還跟著輕哼「when I am 64」,引發聽眾一陣歡笑……5月9日晚,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現年75歲Stoddart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經歷,並勉勵在座師生,不要害怕失敗,要時刻對世界保持好奇心、創造力和驅動力。
-
2020重慶英才大會|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大多數科學發現都是基於好奇心
21日上午,2020重慶英才大會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開幕,開幕式後的嘉賓主題演講環節,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里耶·瓦謝勒教授通過視頻發表了演講。阿里耶·瓦謝勒教授是以色列裔美國生物化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因「複雜化學系統多尺度模型的開發」獲得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對於如何促進重慶的科學研究工作,阿里耶·瓦謝勒教授給出了他的建議:「必須從孩子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或者至少對科學發展感興趣,這樣在他們上大學後,就能具備尋找新發現的能力。」
-
2020重慶英才大會|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大多數科學發現都是基於好奇心
21日上午,2020重慶英才大會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開幕,開幕式後的嘉賓主題演講環節,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里耶·瓦謝勒教授通過視頻發表了演講。阿里耶·瓦謝勒教授是以色列裔美國生物化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因「複雜化學系統多尺度模型的開發」獲得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對於如何促進重慶的科學研究工作,阿里耶·瓦謝勒教授給出了他的建議:「必須從孩子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或者至少對科學發展感興趣,這樣在他們上大學後,就能具備尋找新發現的能力。」
-
2名女性分享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她們是什麼來頭?
已經「119歲」的諾貝爾化學獎,也是一部記錄了在化學領域取得重大成果的科學家的編年史。自1901年以來,諾貝爾化學獎共頒發了111次。截至2019年,共有183人獲獎,其中只有5名女性。居裡夫人繼1903年獲得物理學獎之後,又於1911年因對放射化學方面的研究,摘取化學獎。而鮑林在1954年榮獲化學獎後,又因反對核彈在地面測試的行動,將1962年的和平獎收入囊中。居裡夫人不僅是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她和家人們堪稱諾獎史上「最強家族」。居裡夫婦曾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帶你認識以色列的12位諾貝爾獎得主
但它卻用了短短幾十年發展成為高度發達的國家,且擁有12名諾貝爾獎得主,人均諾貝爾獎超過美國、法國和德國,如果僅僅考慮科學獲獎,那麼以色列的人均諾貝爾獎也能排到世界第13位。除了眾所周知的,如佩雷斯的和平獎和阿格農的文學獎,以色列在諾貝爾獎的自然科學領域也收穫頗豐。本篇將帶大家認識,這12位來自以色列的諾貝爾獎得主。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參與互動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昨天(30日)在上海開幕。
-
溫江區牽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共建四川大學硒核酸諾貝爾創新中心
來自海外內近300位生物醫藥領域的諾獎得主、院士專家、企業高管雲集論壇,圍繞大健康產業、精準醫療、生物醫藥創新等領域的前沿技術問題和未來發展走向進行探討。本次高峰論壇由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達·約娜斯(Ada Yonath)教授擔任主講嘉賓,她分享了以色列生物醫藥產業創新模式及創新成果,闡述了世界核酸前沿研究及產業化進展情況
-
剛剛,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最高齡的諾獎得主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為美國科學家埃裡克·白茲格,美國科學家威廉姆·艾斯科·莫爾納爾和德國科學家斯特凡·W·赫爾,以表彰他們在超解析度螢光顯微技術領域取得的成就。日)是唯一一位獲得過兩次諾貝爾化學獎的人,分別在1958年和1980年。
-
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獲獎者均為女科學家
尤納斯(Ada Yonath,2009年)和弗朗西絲·阿諾德(Frances H.Arnold,2018年)。最年輕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為弗裡德裡克·約裡奧(Frédéric Joliot),他與妻子一起榮獲1935年諾貝爾獎時年僅35歲。最年長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他於2019年獲獎時已達97歲高齡。古迪納夫也是最年長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
2018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名科學家 盤點歷年得主
中新網10月3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3日中午,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3名科學獎獲獎。獎項的一半授予美國科學家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表彰她實現了酶的定向演化;另一半授予給美國科學家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國科學家溫特(Gregory P.
-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歷屆化學獎得主一覽
中新網10月4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消息,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雅克·杜波切特(Jacques Dubochet), 喬基姆·弗蘭克(Joachim Frank)和理察·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表彰他們發展了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以很高的解析度確定了溶液裡的生物分子的結構。
-
數字裡的諾貝爾化學獎
萊納斯·鮑林(Linus Pauling)是有史以來唯一的一位兩次獨享諾貝爾獎的得主,他分別獲得了1954的化學獎和1962年的和平獎。 截止2017年,所有化學獎得主的平均年齡是58歲。其中獲獎者最多的年齡段是50-69歲,共83人,佔獲獎者的47%。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名科學家 盤點歷年得主
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北京時間9日下午,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成為今年的諾獎得主,以表彰其在鋰電池發展上所做的貢獻。
-
【走近諾貝爾醫學獎】2009年得主:揭示端粒和端粒酶對染色體的保護...
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聯合創始人北京朝陽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醫師2009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伊莉莎白·布萊克本卡羅爾·格雷德傑克·紹斯塔克伊莉莎白·布萊克本伊莉莎白·布萊克本國籍:澳大利亞人物評價:「布萊克本在長達30多年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革新了科學家對細胞工作方式的認識,」在獲悉本校科學家伊莉莎白·布萊克本獲得本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之後,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校長蘇珊·德斯蒙德-赫爾曼當即發表聲明說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2名女科學家獲獎
根據諾貝爾的遺願,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在化學領域做出最重大發現或進展的人」。 「數」說諾貝爾化學獎 最年長:97歲 截至目前,最年長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他在2019年獲得化學獎時已經97歲。
-
近十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新華網北京10月6日電 近十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如下: 2010年,美國科學家理察·赫克、日本科學家根岸榮一和鈴木章因在有機合成領域中鈀催化交叉偶聯反應方面的卓越研究而獲獎。
-
杜家毫會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萊維特
1月20日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在長沙會見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萊維特。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羅新國 攝華聲在線1月20日訊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賀佳 周帙恆)今天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在長沙會見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萊維特一行。成立於2017年的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聚集了一批科學原創的引領性人物,著力推動基礎科學、倡導國際合作、致力青年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