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中國—東協博覽》2020年8月刊
文/本刊記者 馮慧寧
它宛如一朵綻放在藍色星球上的黑雛菊,邊緣滿是褶皺,中心卻是熔巖流淌的熱火;它是一片荒無人煙的地帶,神秘、美麗,處於黑暗而不自知;它佔據著《孤獨星球》印尼主題的封面,並被美國《國家地理》稱為「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
此處是印尼的「世界盡頭」——布羅莫火山(Bromo),這裡是否真的通往世界盡頭?即使登上火山口望著不停止的滾滾濃煙,問題的答案仍然不得而知,但此處的景象令人望而生畏。
騰格里人與山祭
80 萬年前,印尼爪哇島東部騰格爾火山的爆發讓布羅莫火山誕生在這個星球上。騰格爾火山群中有三座火山,其中最顯眼的是名為巴多克(Mt. Batok)的死火山,在關於那片火山群的所有照片中它都是最搶鏡頭的一座。而海拔最高的則是塞梅魯(Mt. Semeru)火山,這座火山每隔幾十秒就會噴出一團煙霧,與這兩座火山比起來,擁有圓形火山口並一直有白煙湧出的布羅莫火山被認為是整個火
山群高原中的靈魂。
騰格爾火山群中有三座火山,分別為巴多克(Mt Batok)的死火山,海拔最高的塞梅魯(Mt Semeru)火山和常年冒煙的布羅莫(Bromo)火山(攝影:Laurent TIRONI圖源:Flickr)
火山口中冒出的滾滾濃煙(攝影:Toma s Mali k 圖源:Unsplash)
布羅莫火山是一座活火山,它所處在的高原地勢奇特,上有村落,村落的盡頭是懸崖,懸崖下是沙海盆地,盆地中央便是布羅莫火山的火山口。每隔幾年或者幾十年,附近村落的人就會經歷一次火山噴發,即使噴發狀態頻繁,村落裡的人仍然不願遠離故土,選擇世代在此定居,他們便是敬畏著布羅莫火山的騰格里人。
數個世紀以來,布羅莫火山噴發出來的大量火山灰育肥了這片大地。騰格里人在這裡耕種了大片的農作物,日復一日之下,早已習慣與火山的不定期噴發相處,對於他們來說,火山噴發的日子也只不過是尋常日子中的某一天。騰格里人將自己稱為火山神的子民,那些落在周圍土地上的火山灰被視為火山神的恩賜,因此他們對布羅莫火山十分尊敬,但無法控制的火山噴發次數與規模依舊讓他們心生畏懼,只好採用獻祭的古老方法,請求神的庇佑。
在當地的騰格里族群中流傳著一個傳說:「火山神賜給一對久婚不孕的夫婦子嗣,但卻有要把最後一子奉獻給火山神的嚴苛條件,夫婦答應了,火山神的允諾也應驗了,這對夫婦接連生了25 個孩子,但他們都不忍心將最小的孩子交給火山神,所以選擇了全家潛逃。火山神震怒,噴出滾燙的火山巖漿吞噬了那個最小的生命。」
從此,在每年的柯索多火山節,騰格里人都會來到山腳下的神廟,對火山神進行朝拜。為期14 天的朝拜後,人們聲勢赫赫地帶著準備好的山羊、雞、鴨等家禽和蔬菜、水果等農作物朝著布羅莫火山前進,在印度教長老主持儀式後,騰格里人就會將攜帶上來的祭品往火山口裡扔下去,以期望能撫慰火山持續沉睡,得到神靈的眷顧,祈求山神的平安保佑和慶祝豐收。
火山口的滾滾濃煙,令人望而生畏(攝影:Nurhadi Cahyono / 圖源:Unsplash)
如今,布羅莫火山口附近每天都有不少當地人在售賣成束的鮮花,登上火山口的人們也樂於沿襲這一種新式的火山祭的習俗——從他們的手裡購買一束鮮花,將其擺放在火山口或是丟入火山口以求平安。對於遊客來說,將鮮豔的花朵獻給火山,是來到「世界盡頭」的儀式感,而那些擺放在黑灰色的火山灰上的豔麗花朵,更像是「末日降臨」之前撫慰自然的情話。
火山口上的祭臺
塞莫羅拉旺,火山懸崖邊緣的小鎮
隨著布羅莫火山的聞名於世,遊客也從世界各地趕來一睹奇觀。布羅莫火山懸崖邊緣的塞莫羅拉旺(CemoroLawang)小鎮也因此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留宿地。小鎮上的家家戶戶也都做起了火山的生意,民宿、運輸、餐廳、導遊等等。小鎮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大多是吉普車,由於火山噴發導致的火山灰讓前往布羅莫火山的道路滿是溝壑,自駕至此的人們也會在這裡換乘吉普車,於是大批的吉普車車隊在火山腳下應運而生。
塞莫羅拉旺小鎮(攝影:Football Gallery圖源:Flickr)
在塞莫羅拉旺小鎮,新的一天是從凌晨3 點開始的,這是人們從夢中甦醒前往布羅莫火山等待一場日出的時間。當吉普車車隊劃破寂靜的布羅莫黑沙海的那一刻起,新的一天,新一輪的「朝聖」也將來臨。巨大的騰格爾火山口直徑可達10 公裡,陡峭的山體筆直地矗立在遼闊的熔巖沙平原上,這是臨近火山口的地方,路也變得越發泥濘陡峭,吉普車也無法開上去,只能徒步或者騎馬繼續往上走。
布羅莫火山下的馬玉馬夫(攝影:C.K. NG圖源:Flickr)
在世界盡頭策馬,是難以言喻的自由自在(攝影:Jazz On圖源:Flickr)
此時火山腳下的馬和馬夫又成為了布羅莫火山口的另一道風景線。在世界盡頭策馬,是難以言喻的自由自在。臨近火山口這一段徒步並不難行走,但是在黑沙海上騎馬馳騁仍然是不可多得的體驗。布羅莫火山腳下的馬背恣意快感與草原不同,是抬頭可以看見銀河與繁星,馬蹄聲擊破長空,一步步踏入如史詩般恢弘的荒涼地帶的孤獨感。
等到遊客的馬夫(攝影:Enrico Djakman圖源:Flickr)
登上火山口看日出
喀在馬夫的牽領下,馬兒到了火山腳下的石階路便停下了腳步,再往上走,只能依靠人力徒步,腳下的253 級石階路直通火山口觀景臺。巨大陰暗的火山坑、深不可測的火山口、空氣混合著令人窒息的硫磺氣味,這是布羅莫火山口觀景臺的坐落地,也是每天天不亮就迎接成百上千人前來等待火山口日出和雲海交匯的奇景之地。
布羅莫火山的壯觀日出是無數人放棄美夢前來感受的美景。天氣較好的時候,從黑夜降臨開始,便有許多人站在火山口,等待滿天的星空和銀河。即使此處位於熱帶地區,超過2000 米的海拔高度仍讓深夜氣溫驟降,不少遊客冷得縮手縮腳。為了等待風撥走雲霧,為了等待天邊的那抹鮮紅陽光躍於漆黑的火山口之上的風景,寒冷在期待面前不值一提。
深夜布羅莫火山繁星密布
日出帶來的永遠是希望,然而布羅莫火山上的日出風景宛如末日餘暉,遠方的太陽從地平線緩緩升起,光透過薄霧,又深陷雲海,雲海擁著錐形的孤零零的山體,山腳下的沙海開始變得粉紅,火山口的煙霧也變得金黃,目光再次往火山口深處望去,仿佛通往地下另一個世界的「地獄之門」被鍍上了天堂的曙光。
人群無限地為日出美景發出驚嘆,目光所及的世界那頭,在光的映照下,聽不到任何聲音,火山口的濃煙仍然源源不斷地噴薄出來,留給世界的迴響只有無聲的噴薄和死寂般的靜謐。
布羅莫火山創造了人間的末日景象,寒冷、乾燥、寸草不生,人類為觀賞奇觀而踏過的土地,每一寸都是死寂的火山灰,人類生活在地球上的萬年與濃煙滾滾沸騰了幾十萬年的火山相比起來,只剩下渺小。
也正是在這仿佛荒野的地帶上,火山灰育肥了生命,日出的溫暖穿過寒冷的火山口一點點把希望照進遊人的心裡,陽光映照在布羅莫火山地區的騰格里人的臉上,灑在塞莫羅拉旺小鎮的每一寸土地,生命持續蓬勃。
遠眺布羅莫火山(攝影:azhar galih 圖源:Unsplash)
圖文來源於《中國—東協博覽》2020年8月刊
排版:覃 蕾
審定:唐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