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必看 | 2019年十大國際新聞

2021-01-20 道德與法治課

    近日,新華社評出2019年十大國際新聞,權威評論,請同學們認真學習。


一、拉美多國動蕩凸顯治理難題

↑這是11月8日,示威人群聚集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市中心。公交系統票價上漲在智利引發了持續社會動蕩。新華社發(豪爾赫⋅比列加斯攝)

1月,委內瑞拉議會主席瓜伊多宣布自任「臨時總統」,美國加大插手力度,委緊張局勢加劇。9月,秘魯總統比斯卡拉解散國會,府院之爭白熱化。10月,厄瓜多、智利發生暴力示威,厄政府機關被迫撤離首都,智利放棄主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10月底,玻利維亞出現動蕩,深陷選舉風波的總統莫拉萊斯辭職。11月,哥倫比亞爆發全國總罷工。此起彼伏的政治社會動蕩反映拉美多國呈現政治鬥爭激化趨勢,治理難題凸顯。

二、國際合作助力人類首「見」黑洞

↑這是4月10日發布的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新華社發(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組 供圖)

4月10日,由全球科研人員合作開展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發布首張黑洞圖片--一個中心為黑色、看上去像甜甜圈的明亮環狀結構,黑色部分為黑洞「陰影」,明亮部分是黑洞周圍吸積盤。人類終於「看到」曾被認為不可見的黑洞。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多國200多名科研人員參與這一項目。圖片給出黑洞存在的最直接證據,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有助於探索星系演化等許多前沿課題。

三、伊敘兩大熱點加劇中東變局

↑這是7月21日,在伊朗荷姆茲海峽附近水域,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船隻在被扣押的英國油輪「史丹納帝國」號周圍遊弋。新華社/伊朗學生通訊社

在美國「極限施壓」下,伊朗自5月起分四階段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其間,海灣水域相繼發生多艘油輪遭襲或被扣、美無人機被擊落等事件,美國一度威脅對伊動武。10月7日, 美軍開始從敘利亞東北部撤出。10月9日,土耳其發起「和平之泉」軍事行動,跨境打擊敘北部庫德人武裝。大國博弈下,伊敘兩大熱點問題交織,地區主要力量此消彼長,中東局勢更趨複雜,前景不樂觀、走向不可控,地區動蕩還將持續並可能惡化。

四、中國元首外交應變局啟新篇

↑11月5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題為《開放合作 命運與共》的主旨演講。這是開幕式前,習近平同外方領導人集體合影。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6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接連4次出訪,創造了新中國外交史上的紀錄。一年間,習近平先後7次出訪,主持4次主場外交,深耕周邊外交,運籌大國關係,團結髮展中國家,推動完善全球治理。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元首外交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捍衛多邊主義,實現了中國國際影響的再提升、外交總體布局的再完善、戰略運籌空間的再拓展,「一帶一路」朋友圈不斷擴大,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大國風範和擔當得到世界廣泛認同。

五、非洲啟動自貿區建設謀發展

↑這是7月7日,在尼日首都尼亞美,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中)宣布正式啟動非洲大陸自貿區建設。新華社發

7月7日,非盟特別峰會宣布正式啟動非洲大陸自貿區建設,以消除貿易壁壘,實現各要素在非洲的自由流動,最終形成覆蓋12億人口、國內生產總值合計2.5萬億美元的統一大市場。非盟55個成員中的54個籤署自貿區協議。這是非洲一體化進程的重要裡程碑,有助於非洲解決市場碎片化的結構性問題,釋放經濟發展潛力,充分體現非洲國家聯合自強的意願和決心,對非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六、全球經濟增速面臨十年新低

↑這是10月15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左二)就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出席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10月中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說,受一些國家貿易壁壘上升、貿易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增加等因素影響,全球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同步放緩。IMF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下調至3%,這意味著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降至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但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中國經濟增速仍位於目標區間內,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

七、「脫歐」一拖再拖盡顯體制之困

↑這是10月17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工作人員整理英國和歐盟的旗幟,為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與英國首相詹森的關鍵性會面做準備。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

10月28日,歐盟同意將英國「脫歐」日期推遲至明年1月31日。這是「脫歐」期限第三次後延。此前,「脫歐」協議屢遭英國議會否決,首相特雷莎⋅梅辭職。繼任者詹森為打破「脫歐」僵局,推動英國12月12日提前舉行議會選舉。詹森帶領保守黨在選舉中贏得下院絕對多數,「脫歐」前景趨於明朗。「脫歐」一拖再拖盡顯英國社會嚴重撕裂、政治決策程序複雜低效,西式民主陷入體制困境和治理危機。

八、RCEP突破力推多邊主義潮流

↑這是11月4日,第三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在泰國曼谷舉行。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11月4日,在曼谷舉行的第三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宣布,15個成員國結束全部文本談判及實質上所有市場準入談判。這標誌著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東亞自貿區建設取得重大突破。RCEP由東協10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參加。印度暫未加入協定。儘管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逆流而動,這一突破凸顯多邊主義與自由貿易仍是世界主流。

九、中美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這是2月27日,中國貨輪停靠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灘港。新華社記者 李穎 攝

12月13日,中方宣布,經過中美兩國經貿團隊的共同努力,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則的基礎上,已就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一年來,中美經貿磋商經歷曲折。6月,中美兩國元首在大阪會晤,一致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此後雙方經貿團隊落實兩國元首共識持續磋商,妥善解決彼此核心關切。中美達成這樣的協議有利於中美兩國和世界,將在經貿、投資、金融市場等方面產生積極效應。

十、總統彈劾案激化美兩黨之爭

↑這是12月18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美國國會眾議院就針對總統川普的彈劾條款進行投票。新華社發(奇普⋅索莫德維利亞攝)

12月18日,由民主黨人掌控的美國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兩項針對總統川普的彈劾條款,正式指控他濫用職權和妨礙國會。川普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三位、二十多年來首位遭眾院彈劾的總統。川普拒絕指控,指責民主黨人濫用權力。彈劾案圍繞川普「電話門」展開,成為繼「通俄門」之後民主、共和兩黨角力新戰場,顯示美國黨爭激化和政治極化進入新階段,將對明年美國大選產生重要影響。

時政學習最多人關注的公眾號

長按二維碼識別加關注,獲取更多有益資料  

道德與法治課  |  一堂有溫度的人生課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時政。

相關焦點

  • 【科技日報】2019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揭曉
    【科技日報】2019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揭曉 2019-12-30 科技日報 高博 陸成寬 【字體:大 中 小】
  • 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時政熱點:2019年國際十大新聞
    為了幫助大家備考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山東中公教育為大家提供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時政熱點,含時事政治熱點、時政模擬題等。下面為分享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時政熱點:2019年國際十大新聞。更多熱點>>2020年3月時政熱點匯總編者按:2019年,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今世界,呼喚更響亮的合作之音。
  • 2019年中國市場監管十大新聞發布
    &nbsp&nbsp&nbsp&nbsp剛剛過去的2019年,市場監管領域都發生了哪些大事?1月10日,以融合監管、創新傳播為主題的「2019中國市場監管年度十大新聞發布暨點評」活動在北京舉行,會上揭曉了2019年中國市場監管十大新聞。
  • 2019年十大​國內國際新聞
    2019年十大國內新聞1
  • 2019年揚州「十大新聞」出爐
    2019年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之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喜慶之年,大事多、活動多、喜事多。為全面回顧2019年揚州發生的大事件、大新聞,中共揚州市委宣傳部牽頭,揚州報業傳媒集團、揚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共同參與組織的2019年度揚州「十大新聞」評選活動從2019年12月下旬啟動,經媒體推薦、主辦方篩選、專家評審,最終產生了2019年度揚州「十大新聞」,現正式公開發布。1、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積極探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揚州實踐。
  • 新華社評出2019年國際十大新聞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 新華社評出2019年國際十大新聞(按事件發生時間先後為序)  這是11月8日,示威人群聚集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市中心。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元首外交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捍衛多邊主義,實現了中國國際影響的再提升、外交總體布局的再完善、戰略運籌空間的再拓展,「一帶一路」朋友圈不斷擴大,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大國風範和擔當得到世界廣泛認同。
  • 2019年廣西公務員行測考前必看:熱點時政預測
    【導讀】華圖廣西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廣西公務員考試網發布:2019年廣西公務員行測考前必看:熱點時政預測,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廣西區考群:850011981】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
  • 「嫦娥四號」領銜2019中國、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人民網北京12月31日電(趙竹青)12月31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協辦,張履謙、範本堯、楊寶奎等航天領域權威院士專家及國內新聞界知名媒體人士等共同評選的「空間杯」2019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2019年國內十大新聞背後的關鍵詞,你get了幾個?
    29日,新華社評出的2019年國內十大新聞新鮮出爐。  回望這不平凡的一年,開放邁新步、改革再發力,經濟逆風前行,民生持續改善。十大新聞雖然不能涵蓋中國這一年來的所有大事,卻能讓我們從中勾勒出這一年來的中國圖景。  這十大新聞背後的關鍵詞,你get了幾個?
  • 中國體育報和人民日報體育部聯合評出2019年國內國際十大體育新聞
    中國體育報和人民日報體育部聯合評出2019年國內國際十大體育新聞 發布時間:2019-12-30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賀遐
  • 央視公布 2019 十大國內國際科技新聞:人類獲得首張黑洞照片
    IT之家1月1日消息 1月1日凌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了2019十大國內國際科技新聞。2019十大國內科技新聞包括:嫦娥四號首次在月球背面發現月幔物質、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成功發射、5G商用牌照正式發放、屠呦呦團隊在「青蒿素抗藥性」等研究中獲新突破、中國科學家發現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首次解析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精細三維結構、首臺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獲批註冊上市、世界首款異構融合類腦晶片問世、京張高鐵實現無人駕駛、「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
  • 【科技資訊】2019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1月11日在京揭曉。此項年度評選活動至今已舉辦了26次。
  • 2019年國際金融十大新聞
    2019年年底之前,國際貿易摩擦沒有緩和跡象,範圍反而不斷擴大,不僅美國對主要貿易夥伴中國、歐盟、日本等揮起關稅大棒,日本與韓國之間貿易衝突也在升級。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統計,2019年5月16日至10月15日的半年內,貿易限制措施所覆蓋的貿易量達到4604億美元,較上個記錄期(2018年10月16日至2019年5月15日)擴大了37%。
  • 2019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新聞—科學網
    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1月11日在京揭曉。 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1.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 近140年來,國際科學界相繼發現了霍爾效應和量子霍爾效應。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喬振華課題組與南方科技大學張立源課題組等合作,首次在毫米級的碲化鋯(ZrTe5)塊體單晶體材料中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的明確證據,並指出該效應可能是由於磁場下相互作用產生的電荷密度波誘導的。這一重要研究成果於2019年5月9日在線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上。
  • 國考時事政治:2019年國際時事新聞熱點匯總(12月31日)
    國考時事政治:2019年國內時事新聞熱點匯總(12月31日)國考時政熱點:時事政治頻道更新國內國際時事政治熱點,並提供時事政治熱點政策解讀、理論觀察、時事大事記及時事政治熱點匯總等。本文整理國考時事政治:2019年國際時事新聞熱點匯總(12月31日)。
  • 2019廣東事業單位考試時事政治:11月8日熱點新聞(國際)
    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以下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信息:2019廣東事業單位考試時事政治:11月8日熱點新聞(國際),更多關於廣東事業單位考試時事政治,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熱點新聞,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的內容,請關注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2019年國內國際十大體育新聞
    本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以一流辦賽水準獲得參賽代表團和國際社會廣泛好評,同時進一步促進了武漢城市發展。   三、「中芬冬季運動年」取得豐碩成果   1月14日,「2019中芬冬季運動年」在北京啟動,這是我國與其他國家舉辦的第一個以體育為主題的「國家年」活動。當地時間12月3日,「2019中芬冬季運動年」在芬蘭羅瓦涅米舉行閉幕式。
  • 2019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三項有湖北貢獻
    楚天都市報1月13日訊(見習記者 李碗容 通訊員 王瀟瀟)11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在京揭曉。當選項目中,有三項項目有湖北科技貢獻。
  • CCYIA發布2019中國郵輪十大新聞
    中國網1月14日訊 1月13日,中國郵輪領域權威社團組織——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遊艇分會(CCYIA)發布2019年中國郵輪十大新聞(按時間順序)。相關新聞:交通運輸部:推進海南三亞等郵輪港口海上遊航線試點03 「海洋光譜號」郵輪投入中國運營6月3日,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譜號」郵輪抵達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碼頭,正式開啟中國母港首航,這也是皇家加勒比部署中國母港的第三艘全新郵輪。2019年是皇家加勒比遊輪進入中國市場的第十年,創造了中國郵輪旅遊的多項第一。
  • 全國13家新聞單位及經濟學家聯合評出 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經濟新聞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趙東東 周武英 劉超)12月29日,由經濟參考報主辦,全國13家新聞單位及特邀經濟學家聯合評選出2020年國內十大經濟新聞和國際十大經濟新聞。這一評選活動旨在全方位多視角梳理盤點2020年發生的國內、國際經濟新聞熱點,力求掌握政策脈搏,洞悉經濟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