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月13日訊(見習記者 李碗容 通訊員 王瀟瀟)11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在京揭曉。當選項目中,有三項項目有湖北科技貢獻。
恆星級黑洞照片藝術想像圖
「我國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9年11月28日,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劉繼峰、張昊彤研究團隊的一項重大發現。依託我國自主研製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研究團隊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並提供了一種利用LAMOST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劉繼峰為武漢大學珞珈講座教授,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王偉的研究團隊也參與其中。
為全數字PET設備
「我國自主研發臨床全數字PET/CT裝備獲準進入市場」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華中科技大學謝慶國團隊研發成功的臨床全數字PET/CT,於2019年5月底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註冊審批,獲得市場準入和對外銷售資質。這意味著國產全數字PET打破國際技術壟斷,中國高端醫療儀器開發取得重大突破。PET是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的簡稱,是當今尖端的分子醫學影像技術,在惡性腫瘤、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早期診斷、療效評估、病理研究等方面,具有極大應用價值。
全球首張黑洞照片
人類首次「看到」了黑洞入選2019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全球數百名科研人員參與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於2019年4月10日在全球多地同時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他們拍到的第一張黑洞照片。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吳慶文教授作為EHT中國團隊成員,與其指導的馮建超博士共同參與了其中理論分析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