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哈斯克爾和萊曼發明的加速炮,底部像瘤子一樣的東西,就是加速火藥室。
希特勒當年十分欣賞V-3巨炮這個項目,因為按照項目預期,每天可以向倫敦發射600頓炮彈,希特勒高興壞了。
儘管官方名稱是卡爾臼炮(Karl-Gert),但顯然它的那些綽號更有看點,如「託爾」、「奧丁」,還有「洛基」。這門具備自行推進能力的攻城迫擊炮,堪稱具備恐怖威懾力的大炮。
1944年8月,被用於鎮壓「華沙起義」時的卡爾臼炮
不可思議的野心,加上不可思議的簡約思想鑄就了「克魯穆拉夫」(the Krummlauf)。它擁有著這樣奇特的外觀:弧線型的步槍附件可以幫助士兵躲藏在角落或牆壁後面進行射擊。
雖然納粹德國確實研發了這種彈跳炸彈,但最初的發明實際來自於英國。隨後德國人獲得了它,並開始著手逆向工程開發出自己的版本。但所幸,他們從未成功開發出盟軍所掌握的那種旋轉以及引擎技術,最終不得不放棄了這個項目。
相對來說,Fieseler Fi 103R並不是一個具有強大毀滅性的炸彈。但它有一個相當可怕的優勢:它通過載人來實現人工制導,這顯然可以帶來更高的準確性。納粹德國因此投入生產,甚至進行了測試飛行。
就是眾所周知的「古斯塔夫巨炮」(the Great Gustav):155英尺(約47米)長,1350噸重,需要250名成年男子進行裝配,11英尺(3.3米)長的彈殼,每個重達7噸……然而即便掌握了所有這些數字,也幾乎無法想像出這門巨炮的尺寸。更加可怕的是,這門納粹德國的超級武器甚至參與過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