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德國軍工產業不僅僅是武器裝備的先進,而且還有一些裝備的出現,已經是超出了當時科技的發展水平,甚至都快超越今天的現代化科技。駭人聽聞的虎式、虎王坦克、費迪南、獵虎反坦克殲擊車等,都是在二戰戰場上所向披靡的軍事裝備,他們發明的古斯塔夫巨炮重達1334噸,直接一炮就摧毀了蘇聯的一個地下軍火庫,穿透了100英尺的土層。除了這些厲害的武器,德國還研究過飛碟,1934年納粹德國就研發出第一款碟形飛行器RFC-1,其能源竟然只是空氣和水,可惜具體的技術細節不知。
二戰時期,一直有個別美軍飛行員報告,說遭遇到一種機身帶有納粹空軍「黑十字」標誌的巨大碟型飛行器,外型非常像飛碟,但是他們一直不敢確定,畢竟從來沒有哪個國家真的研發出過這種飛行器。事實上,德國不僅發明過飛碟,還研發出了多種型號。英國曾經就親自領教過德軍飛碟的厲害,當英軍機群飛抵荷蘭北部的須德海上空時,突然發現,有一個發光的橙色碟形物體追蹤著他們的飛機。在其即將接近時,英軍機尾炮手瞄準它射擊,但卻沒有對其造成任何損傷。
據說德軍飛碟的第一次試飛便在3分鐘內上升到1500米的高度,時速2200公裡,而且還能浮在空中。飛行器的周圍共裝置了12臺發動機。它噴出的氣流不僅給飛行器提供了巨大的反作用力,而且能用來冷卻發動機。由於發動機不斷大量地吸入空氣,因此在飛行器上空造成了真空區,從而為飛行器提供了巨大的升力。
1945年,二戰結束,納粹飛碟的很多科研計劃被迫停止,在德國戰敗後被美國人連帶圖紙,飛碟殘骸和參與研發的科學家一同擄回了美國。盟軍在佩內明德一座廢棄的倉庫裡發現德軍碟形飛行器的圖紙和半成品。整個二戰期間,德國陸續製造了至少七款RFC系列的飛碟樣機,在二戰德國戰敗後,許多德國科學家都到了美國並推動了一系列太空計劃,包括建立國際空間站、登陸月球、製造太空梭以及火星探險在內的諸多計劃都出自於納粹科學家。從很大程度上來說,美國是一個極其高瞻遠矚的國家,他們慧眼識英雄,真正領教到了德國軍工的厲害之處,所以才能將這些人才收入囊中,為己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