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研發氣動懸浮列車 時速400-500公裡

2020-11-24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

一種利用空氣動力原理實現懸浮的新型列車目前正由中日雙方共同研發。這種列車時速可達400-500公裡,且能耗僅為磁懸浮列車的約1/6,因而可完全利用清潔能源運行。

這種列車2001年就由日本東北大學開始研發,中方空氣動力學教授賴晨光2004年開始接觸這一項目,2007年開始深入參與研究,並顛覆性地提出採用「環形翼」,較日方原先採用的傳統翼大幅提高了列車行駛的穩定性和升阻比。

根據規劃,日本將於2025年開通設計時速400公裡的氣動懸浮列車線路。

採用「環形翼」的氣動懸浮列車概念圖(人民日報網站)

《重慶日報》4月24日報導,該報記者在在重慶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學院看到了這樣的「高速氣動懸浮列車」模型。這款高速氣動懸浮列車模型長一米多,子彈頭車頭似高鐵列車,車身則有環形翼和氣流推進器,又跟飛機有些相似。

重慶理工大學領銜參與高速氣動懸浮列車研發的教授賴晨光介紹,「高速氣動懸浮列車第一代、第二代樣式試製及實車試驗已經在日本完成。」

這樣的高速氣動懸浮列車,完全採用自然能源驅動,使用成本低,速度還非常快。「如果以時速500公裡為前提,氣動懸浮列車的能耗是高鐵的1/3、磁懸浮列車的1/6」,賴晨光教授介紹。

賴晨光說,他是在2004年接觸到這一項目的。「那時候,我以吉林大學教師的身份參與這個項目。」

2007年,賴晨光來到日本,更加深入地參與了該項目的研究,「主要負責空氣動力學這一塊。」

賴晨光教授(人民日報網站圖)

曾兩個月沒出實驗室 提出環形翼設計方案

2007年到2011年,賴晨光在日本進行了四年的研究。這四年,他每天待在風洞實驗室裡,用煙霧法觀察空氣的流動,甚至一度引起中毒而住院。「有兩個月,我足不出實驗室,飯都是送進來吃。」在一次試驗中,賴晨光中毒倒下,住了好幾天院。

2011年,賴晨光來到重慶理工大學,他帶領著4位老師、二十多位研究生,繼續攻關高速氣動懸浮列車。


日方過去多種原型機均採用傳統翼

經過深入研究分析,重慶理工大學汽車空氣動力學團隊提出了高速氣動懸浮列車行駛穩定性控制的理論與方法,為其深入研究和開發提供了關鍵的理論指導和依據。同時,該團隊還提出了環型翼的設計構想並進行了驗證,使得該列車的空氣動力性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簡單來說,就是主要研究列車行駛的穩定性,提出了環形翼的設計。」賴晨光說。

2017年,賴晨光教授在《空氣動力學報》發表了相關論文。

新設計提高運輸能力 該車的商用步伐加快

賴晨光告訴記者,在此前的設計中,高速氣動懸浮列車的車翼(翅膀)跟飛機類似,是一對尾端加裝了豎直小翼的水平翼,但這樣的「翅膀」,在列車行駛時,車翼後面會產生不穩定氣流,使列車在行駛中的平穩性受到影響。

日方2001年拍攝的模型測試視頻

「而我們設計的環形翼,是在一個三維面上形成一個框,而且框的上面跟下面不在一條豎直線上,而是往後斜。這樣的設計使氣流比原來穩定很多,會大大提高列車行駛的穩定性。」賴晨光解釋說。

此外,環形翼的設計還能夠提高運輸能力。「通過環形翼設計,使升阻比(升力除以阻力)提高30%-40%,並提高運輸效率。」賴晨光介紹,要使高速氣動懸浮列車運行效率高、運載能力強,其車翼就要設計得長,「但這帶來的後果就是軌道佔地面積大,建造成本增加很多。我們提出這個環形翼,在軌道的寬度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提高30%-40%的運輸能力。」

穩定性加運行能力的提高,使得高速氣動懸浮列車的商用步伐加快了。

首條高速氣動懸浮列車線路預計2025年在日本開行

根據空氣動力學研究結果,結合工業設計及美學、文化等因素,重慶理工大學汽車空氣動力學團隊設計出第三代列車造型「LOOP」,使這個「飛行的列車」離人們的生活又更近一步了。接下來,中日團隊將基於新設計的「LOOP」造型,為其配備阻燃性的鎂合金車身並開展更加深入的試驗研究與驗證。

根據規劃,日本將於2025年開通第一條高速氣動懸浮列車線路,「計劃從日本成田機場到羽田機楊,全部走地下隧道,設計時速400公裡,10多分鐘就可以實現兩個機場的互通,而現在從地面上走要一個多小時。第二條從東京到大阪,時速500公裡,一小時之內可實現兩地的互通,而目前需要兩個小時。」

「東京到大阪這條線,全採用自然能源,我們沿軌道對氣候、風力等進行了測試。根據這個區域的太陽照射時間安裝太陽能板,依據風的自然條件安裝風車。」賴晨光說,「現有技術沿途所收集和轉化的太陽能和風能,能夠驅動這個系統每12分鐘一次往返。按三節車廂、每節車廂120人計算,一次能運送360人。」

賴晨光說,這個只用自然能源驅動、零汙染的項目,看似不太可能完成,而實際上卻離老百姓的生活很接近。

氣動懸浮列車設想完全利用清潔能源運行

研發車身材料 意外發現鎂空氣電池

在對高速氣動懸浮列車材料的研究中,研發團隊還「意外」發現了高效的鎂空氣電池。

在材料研發時,日本東北大學的小濱泰昭教授提出用鎂合金來做車身材料,因為鎂合金輕而且強度高。在研究加工鎂合金的過程中,小濱泰昭發現,「鎂合金和空氣反應會放電,於是小濱泰昭又開始對鎂空氣電池進行研究,並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

「而高效、可控鎂空氣電池的出現,將對新能源汽車的開發有極大的促進。現在已有幾家企業投資幾十億元,大力推進該鎂空氣電池的產業化。」賴晨光介紹,高效、可控鎂空氣電池的出現,對中國有極大的好處,「中國的鎂礦儲量很大,而且質量也非常好。按照小濱泰昭的估算,鎂足夠人類使用數億年,產生的氧化鎂還能夠利用太陽進行還原,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用鎂來發電,鎂氧化過程中產生能量,能效比驚人的高。比現在的電池能量密度高很多。」

目前,小濱泰昭已委託賴晨光作為中方代理人,尋找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中日研發高速氣動懸浮列車 時速可達400-500公裡
    A model of the aerotrain.據《重慶晨報》報導,中日兩國正在合力研發一種時速可達400-500公裡的高速氣動懸浮列車。對外公布的這款高速氣動懸浮列車(high-speed aerotrain)模型長一米多,子彈頭車頭似高鐵列車,車身則有環形翼(annular wing)和氣流推進器(airflow propeller),又跟飛機有些相似。
  • 重慶理工參與研發高速氣動懸浮列車
    華龍網4月23日11時訊 不需要傳統的煤、氣、電提供動力,列車時速可達400—500公裡,你相信嗎?近日,記者在重慶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學院就看到了這樣的「高速氣動懸浮列車」模型。你認識名叫鵜鶘的鳥嗎?高速氣動懸浮列車的靈感就來自於它。有關專家稱,這款列車有望改變世界交通系統。
  • 超級高鐵理論時速可達1000公裡 研發走到哪一步了?
    在這次測試使用的500米長管道中,高鐵車廂在管道強磁力的作用下,僅用15秒就到達了終點,最高時速達172公裡。而在更長的管道中,超級高鐵的理論時速可達1000公裡。人們對便捷出行的渴望,促使有關軌道交通時速的研究不斷推進,那麼今天這種研發已經走到哪一步了?
  • 理論時速可達1000公裡!超級高鐵還是紙上談兵嗎?
    在這次測試使用的500米長管道中,高鐵車廂在管道強磁力的作用下,僅用15秒就到達了終點,最高時速達172公裡。而在更長的管道中,超級高鐵的理論時速可達1000公裡。人們對便捷出行的渴望,促使有關軌道交通時速的研究不斷推進,那麼今天這種研發已經走到哪一步了?
  • 理論時速可達1000公裡 超級高鐵還是紙上談兵嗎
    在這次測試使用的500米長管道中,高鐵車廂在管道強磁力的作用下,僅用15秒就到達了終點,最高時速達172公裡。而在更長的管道中,超級高鐵的理論時速可達1000公裡。人們對便捷出行的渴望,促使有關軌道交通時速的研究不斷推進,那麼今天這種研發已經走到哪一步了?
  • 日本新型磁懸浮列車亮相,時速500公裡,比我國慢了100公裡
    在習慣了時速350公裡的高鐵之後,人們似乎還不滿足,將目光投向時速更快的磁懸浮列車。10月19日,日本展示新型磁懸浮列車。該列車的時速為每小時500公裡,將在東京和大阪之間運行。不過它與去年中國下線的磁懸浮列車比,時速整整差了100公裡。
  • 中國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車細節:最高時速120公裡
    資料圖:中國自主研發的中低速磁浮列車。中新社發 劉雙雙 攝原標題:中國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車細節披露 應用多種黑科技中新網長春7月2日電 (記者 李彥國 崔顏鋒)中車長客股份公司2日向媒體披露了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車的研發細節。據悉,該列車將採用輕量化鋁合金及複合材料結構,並應用多種節能環保黑科技。
  • 日本玩具製造商推出世界首款磁懸浮列車玩具 時速500公裡
    日前,日本玩具製造商TAKARA TOMY推出世界首款磁懸浮列車玩具,時速500公裡,細節處理全部仿真。  時速500公裡磁懸浮玩具列車? 細節驚人!  時速500公裡磁懸浮玩具列車? 細節驚人!  日本玩具製造商TAKARA TOMY推出世界首款磁懸浮列車玩具Linear Liner,Linear Liner 玩具列車基於日本JR東海公司研發的磁懸浮新幹線「L0系」超導磁懸浮列車為原型打造,運行與真正的磁懸浮列車採用基本一樣的運行原理。  時速500公裡磁懸浮玩具列車? 細節驚人!  時速500公裡磁懸浮玩具列車?
  • 有了高鐵,為何還要研製時速600公裡磁浮列車?
    從時速200公裡到今天的350公裡,到正在研發中的時速400公裡高速列車項目,我國在高鐵領域已經形成了先進的技術裝備和運用經驗。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最新消息,截至2020年7月底,全國高鐵運營裡程已達3.6萬公裡。  有了高鐵,為什麼還要研製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懸浮列車?
  • 有了高鐵,為什麼還要研製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懸浮列車?
    從時速200公裡到今天的350公裡,到正在研發中的時速400公裡高速列車項目,我國在高鐵領域已經形成了先進的技術裝備和運用經驗。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最新消息,截至2020年7月底,全國高鐵運營裡程已達3.6萬公裡。6月21日我國研製的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上海同濟大學磁浮試驗線上成功試跑。
  • 最高時速1千公裡!「高速飛行列車」亮相外形尺寸已定
    (原標題:最高時速1000公裡!「高速飛行列車」亮相雙創周)接近真空的軌道環境、最高時速可達1000公裡、200秒的發車頻率與地鐵相當!王巖透露,目前高速飛行列車正在關鍵技術攻關階段,因為有著航天技術背景和高效的研發團隊,航天科工預計2020年前就能完成關鍵技術攻關並開展系統集成驗證。「目前全球只有美國的HTT公司、Hyperloop One公司以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對外宣布開展研究時速大於1000公裡的運輸系統。」
  • 時速600公裡成功試跑!磁懸浮列車距離我們還會遠嗎?
    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磁浮試驗線上成功試跑,這標誌著我國高速磁浮研發取得重要突破。上個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工業化國家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為提高交通運輸能力以適應其經濟發展和民生需求,德國、日本等國家相繼開展了相關研發。根據磁懸浮列車所採用的電磁鐵種類可以分為常導吸引型和超導排斥型。常導吸引型:該種列車是以常導磁鐵和導軌作為導磁體,用氣隙傳感器來調節列車與線路之間的懸浮間隙大小。
  • 時速600公裡 國產高速磁浮列車即將「起飛」
    科技日報青島5月23日電 (王瑩瑩 陳龍 記者楊侖 王建高)23日,我國首輛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實現了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高速磁浮課題負責人、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丁叄叄介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對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交通系統進行了部署,其目的是攻克高速磁浮核心技術,全面自主掌握高速磁浮設計、製造、調試和試驗評估方法,研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工程化系統,使我國具備高速磁浮產業化能力。2016年7月該項目啟動。
  • 中國「高速磁懸浮列車」來了,時速600公裡!成地面最快交通工具
    對此,我國新研發的這個高速磁浮列車讓你體驗貼地飛行!近日,我國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目前試驗樣車已實現靜態懸浮。據了解,該項目於2016年7月啟動,由中國中車組織,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具體實施,聯合國內30餘家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組成「聯合艦隊」歷時三年聯合打造。
  • 中國磁懸浮列車最高時速達1000公裡!堪比民航客機,日本人沉默了
    公裡的速度疾馳而過,每天可以運送超過100萬名乘客。 雖然日本已經擁有了基於磁懸浮技術的鐵路網,但中國的商業磁懸浮服務卻讓它黯然失色,後者以268英裡(約為431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往返於上海和浦東國際機場之間。自上海磁懸浮列車投入運營以來,已有17年之久,但它仍是世界上最快的列車。東京在20世紀60年代末就開始探索磁懸浮技術的優點,它渴望搶在長期競爭對手的前面,推出自己更雄心勃勃的磁懸浮系統。
  • 高鐵利用液氮懸浮加速,時速可達1000公裡,超越飛機
    1998年,我國第一條高速鐵路提速改造完成,設計最高時速為200公裡,並同年8月向瑞典租賃了X2000擺式高速動車組,中國高鐵時代正式開啟,從240公裡國內最高時速到350公裡,復興號中國高鐵完成了華麗逆轉,並在全球範圍內製定了中國標準。但我國並沒有就此止步,技術人員正準備用磁懸浮列車改變交通的未來。
  • 時速600公裡磁浮列車試跑成功「貼地飛行」夢想成真?
    磁懸浮磁浮列車的原理並不複雜,是通過電磁力實現列車與軌道之間的無接觸的懸浮和導向,再利用直線電機產生的電磁力牽引列車運行,減少了摩擦力。磁懸浮分常導吸引式和超導相斥式兩種。2015年4月,日本LO型磁懸浮列車在試驗中創造了603公裡/小時的載人速度世界紀錄截止目前,德國常導磁浮列車最高試驗時速為505公裡,日本超導磁浮列車最高試驗時速達603公裡。
  • 超導磁懸浮列車能比飛機快 理論時速達3000公裡
    地上跑的列車可以比飛機還要快?在不久的將來,都會變成現實。工博會上,上海超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臺前的「超導小列車」成為一大亮點。目前,日本東海旅客鐵路株式會社研發的超導磁懸浮列車,測試時速已經達到603公裡,為世界高鐵之最,從東京到名古屋的超導磁懸浮鐵路已於2014年動工興建。
  • 時速600公裡磁浮試驗車下線 北京到上海僅3.5小時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今日(5月23日),記者從中國中車獲悉,我國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目前試驗樣車已實現靜態懸浮。未來,乘坐高速磁浮從北京到上海僅需3.5小時左右,對於完善我國立體高速客運交通網將具有重大意義。
  • 四川造超級高鐵時速最高400公裡 未來有望破千
    本報記者肖雨楊攝世界上時速最快的真空高溫超導磁懸浮直道試驗線年底前在蓉建成這條真空高溫超導磁懸浮直道試驗線將在低氣壓環境中測試,測試時速最高可達400公裡可載100人的載人原型車已在研製中本報訊(記者阮長安江芸涵)中國版「超級高鐵」研究再獲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