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速600公裡磁浮試驗車下線 北京到上海僅3.5小時

2020-12-06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今日(5月23日),記者從中國中車獲悉,我國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目前試驗樣車已實現靜態懸浮。未來,乘坐高速磁浮從北京到上海僅需3.5小時左右,對於完善我國立體高速客運交通網將具有重大意義。

歷時三年,30餘家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聯合打造

時速600公裡磁浮試驗樣車外觀。中國中車供圖

從2016年7月項目啟動到2019年5月23日試驗車下線,課題團隊經過近三年的技術攻關,成功突破「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的系列關鍵核心技術,車輛、牽引、運控通信等核心子系統研發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這標誌著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這一項目由中國中車組織,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具體實施,聚集國內高鐵、磁浮領域優勢資源,聯合30餘家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組成「聯合艦隊」共同攻關。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就對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交通系統進行了部署,其目的是攻克高速磁浮核心技術,全面自主掌握高速磁浮設計、製造、調試和試驗評估方法,研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工程化系統,形成我國高速磁浮產業化能力。

2016年11月,科技部曾通過微博發文表示,「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交通系統」項目由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牽頭組織實施,將建成一條長度不少於5公裡高速磁浮的試驗線,研製一列設計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列車。與國外同類高速磁浮相比,懸浮能耗降低35%、電磁鐵溫升降低40℃、單位有效載荷車輛減重6%以上。

「目前,我們已經攻克磁浮列車核心技術,成功研製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據高速磁浮課題負責人、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丁叄叄介紹,在車輛方面,研發團隊解決了超高速工況下車體輕量化、強度、剛度、噪聲等系列難題,開發出輕質高強度的新一代車體;並在解決氣動阻力、升力等問題取得了重大突破,研製出的高精度懸浮導向、測速定位裝置和控制系統,性能指標國際領先;此外,在車體、電磁鐵及其控制裝置等關鍵部件製造、牽引系統和運控通信方面均進行了高難度創新,取得了工程技術上的重大突破。

狀態良好,試驗樣車已實現靜態懸浮

時速600公裡磁浮試驗樣車外觀。中國中車供圖

記者了解到,目前牽引系統和運控通信系統均已完成試驗樣機研製。據丁叄叄介紹,試驗樣車作為高速磁浮項目研發的重要環節,是高速磁浮的「實車級」試驗驗證平臺,目前試驗樣車實現了靜態懸浮,狀態良好。通過試驗樣車,可對高速磁浮關鍵技術及核心系統部件進行驗證和優化。試驗樣車的下線,為後續工程化樣車的研製打下了技術基礎。

作為一種新興高速交通模式,高速磁浮具有速度高、安全可靠、噪音低、震動小、載客量大、維護量少等優點。目前,高鐵最高運營速度為350公裡/小時,飛機巡航速度為800~900公裡/小時,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浮可以填補高鐵和航空運輸之間的速度空白。

時速600公裡磁浮試驗樣車的駕駛室。中國中車供圖

據介紹,作為目前可實現的、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高速磁浮用於長途運輸,可在大型樞紐城市之間或城市群與城市群之間形成高速「走廊」。按實際旅行時間計算,在1500公裡運程範圍內,高速磁浮是最快的交通方式。以北京至上海為例,加上旅途準備時間,乘飛機需要約4.5小時,高鐵需要約5.5小時,而高速磁浮僅需3.5小時左右。

同時,高速磁浮擁有「快起快停」的技術優點,能發揮出速度優勢,也適用於中短途客運。可用於大城市市域通勤或連接城市群內的相鄰城市,大幅提升城市通勤效率,促進城市群「一體化」、「同城化」發展。

高速磁浮採用「抱軌」的方式運行,列車沒有脫軌風險。牽引供電系統布置在地面,採用分段供電,同一供電區間只能有一列車行駛,基本無追尾風險。與輪軌列車相比,磁浮列車沒有傳統的「車輪」,行駛時與軌道不發生接觸,無輪軌摩擦,維護量也更少,具備全壽命周期成本優勢。

科技前沿,2021年樣車將在調試線上試驗

時速600公裡磁浮試驗樣車的車廂內景。中國中車供圖

記者了解到,作為一種國際尖端技術,高速磁浮是當前世界軌道交通技術的一大「制高點」,堪稱是軌道交通領域的科技前沿。多個發達國家都進行了長期持續研發,並建有高速磁浮試驗線等研發驗證平臺。記者了解到,目前世界上在磁浮方面領先的是日本和德國。日本擁有42.8公裡的山梨磁懸浮試驗線,並已經在試驗線上實現了603km/h的最高試驗速度。而我國上海的磁浮線路採用的是德國技術,運營時速達到430公裡。

科技部相關負責人曾對媒體表示, 「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交通系統」項目的實施,將使磁浮交通運營的速度達到一個新高度,更進一步提升磁浮交通的舒適度,降低運行能耗,為後高鐵時代做好前沿技術的儲備。

圍繞高速磁浮項目,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目前正在建設高速磁浮實驗中心、高速磁浮試製中心,預計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同時,5輛編組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的研製目前也在順利推進中。按照項目計劃,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工程樣車將在2020年下線;2021年在調試線上開展系統綜合試驗,完成集成驗證,形成高速磁浮工程化能力。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編輯 李麗霞

校對 劉軍

相關焦點

  • 中國研製600公裡時速磁懸浮列車:北京到上海僅需3.5小時
    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發展智能高速動車組,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時速400公裡級高速輪軌客運列車研製和試驗。不少人認為高鐵動車已經很快了,為什麼還要研製更高速的磁懸浮列車?
  • 時速600公裡 1500公裡運程內比飛機快
    1500公裡運程內,它將比飛機還快!北京到上海3.5小時左右就到。昨天,我國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標誌著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據生產方中車四方股份公司介紹,試驗樣車下線後,2020年,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的工程樣車將下線;2021年在調試線上將開展系統綜合試驗,完成集成驗證,最終形成高速磁浮工程化能力,為其未來正式上線運營打下基礎。
  • 長沙新建一磁懸浮列車:時速超600公裡,到廣州僅需一小時!
    長沙新建一磁懸浮列車:時速超600公裡,到廣州僅需一小時! 現如今,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社會也在不斷的向前進步著,人們的生活也便利了許多,有很多地方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小編眼裡,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交通工具了。
  • 時速600公裡!青島造出高速磁浮試驗樣車…
    5月23日10時50分,我國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這標誌著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高速磁浮列車可以填補航空與高鐵客運之間的旅行速度空白,對於完善我國立體高速客運交通網具有重大的技術和經濟意義。喜大普奔!
  • 中國「高速磁懸浮列車」來了,時速600公裡!成地面最快交通工具
    往往高鐵六七個小時才能搞定的距離,飛機兩個多小時就能到。不過,對於恐飛的人來說,飛機著實不友好。對此,我國新研發的這個高速磁浮列車讓你體驗貼地飛行!近日,我國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目前試驗樣車已實現靜態懸浮。
  • 時速600公裡!中國軌道交通「超速度」
    從時速200公裡到今天的350公裡,到正在研發中的時速400公裡高速列車項目,我國在高鐵領域已經形成了先進的技術裝備和運用經驗。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最新消息,截至2020年7月底,全國高鐵運營裡程已達3.6萬公裡。
  • 國產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工程樣車年底青島下線
    9月11日在青島舉行的2020高速磁浮交通論壇透露,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工程樣車年底即將下線,我國常導高速磁浮系統已基本具備工程化試驗示範條件2002年,我國採用常導技術在上海建成了世界首條高速磁浮商業運營線,實現了時速430公裡的運營速度。上海示範線迄今已安全運營18年,技術成熟度和安全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驗證。基於上海示範線,自「十五」以來我國連續四個五年期間持續投入,開展常導技術自主化和創新研究,前三個五年期間基本解決了系統技術理論問題。
  • 北京到上海只用3.5小時!揭秘高速磁浮車,迅速連接城市群
    5月23日,我國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這標誌著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從中車獲悉,這款車除了具備速度高、安全可靠、噪音低、震動小、載客量大、耐候準點、維護量少等優點外,還恰好可以填補高鐵和航空運輸之間的速度空白。
  • 長沙將迎來一磁懸浮列車,時速600公裡,到廣州1小時
    長沙將迎來一磁懸浮列車,時速超600公裡,到廣州僅1小時。很多人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肯定會覺得我瘋了,這600公裡每小時是什麼概念其實600公裡每小時真的不是神話,去年五月份600公裡每小時的樣車,就已經在青島下線了
  • 「超級高鐵」將實現,時速每小時1200公裡,北京到上海只需1小時
    「超級高鐵」將實現,時速每小時1200公裡,北京到上海只需1小時說到高鐵,不僅深受中國人民喜愛,還受到了很多外國友人的青睞,高鐵的建設堪稱中國的現代四大發明,和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高鐵經濟快速,能夠給人一種平穩舒適的感覺
  • 時速600公裡卻連年虧損,磁懸浮修還是不修?
    記者/ 鍾堅滬杭甬超級磁浮是一項長遠交通規劃藍圖,目前有廣東、北京幾地在爭取磁浮試驗段項目,未來花落誰家還未定。「時速超600公裡,全程僅需20分鐘。」新基建圖景下的滬杭甬超級磁浮工程再度橫空出世。4月中旬,一個涵蓋30年、投資超10萬億元的浙江大交通建設計劃出爐,千億級的滬杭甬超級磁浮項目躍然紙上。
  • 京滬4小時!時速600公裡的磁懸浮列車真的要來了嗎?
    昨日,交通部印發了關於交通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要發展智能高速動車組,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懸浮、時速400公裡級高速輪軌客運列車將投入研製和試驗。 其實早在2016年,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懸浮就已經投入研製。
  • 有了高鐵,為什麼還要研製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懸浮列車?
    8月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在打造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提出,將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等交通裝備研製和試驗。未來投入運用,人們的出行方式將更加多元,出行時間和成本也將更加縮減。以京滬間運輸為例,單程僅需3.5小時左右。
  • 有了高鐵,為何還要研製時速600公裡磁浮列車?
    8月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在打造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提出,將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等交通裝備研製和試驗。未來投入運用,人們的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出行時間和成本也將更加縮減。以京滬間運輸為例,單程僅需3.5小時左右。
  • 試驗樣車試跑成功 設計時速600公裡
    昨天,在上海同濟大學的磁浮試驗線上,一節藍灰相間的試驗樣車飛速駛過。這是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研製的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首次試跑並取得成功。高速磁浮時代這次真的要來了嗎?新華社資料圖高鐵民航外的新選擇「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高鐵受到空氣阻力、噪音、摩擦極限等影響,很難提升到更高速度。」孫章說,但由於磁浮技術使列車懸浮起來,摩擦力小,噪音低,可以實現更高速度。我國運營建設的高鐵最高時速350公裡,民航客機巡航速度一般是每小時八九百公裡。高速磁浮恰恰填補了二者間的空白,從而形成多維交通架構,滿足不同人群出行需求。
  • 【微靖江】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這位靖江籍院士功不可沒…
    時速600公裡! 6月21日,由中車青島四方股份公司承擔研製的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磁浮試驗線上成功試跑,這標誌著我國高速磁浮研發取得重要突破。 據了解,目前上海磁懸浮列車設計最高運行速度為每小時430公裡,從市區到機場只要8分鐘。
  • 磁浮試驗樣車下線 磁浮列車時速多少工作原理是什麼
    磁浮試驗樣車下線 磁浮列車時速多少工作原理是什麼時間:2019-05-24 12: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磁浮試驗樣車下線 磁浮列車時速多少工作原理是什麼 5月23日,我國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這標誌著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 時速350公裡高速貨運動車組在唐山下線 環境適應性及運營經濟性...
    23日)在河北唐山正式下線。中車唐山公司數據顯示,時速350公裡高速貨運動車組適應環境溫度為-25℃到40℃之間,動力配置為4動4拖8輛編組,載重不少於110噸,載貨容積不少於800立方米,相當於30架波音737全貨機的裝載容量。梁永廷介紹說,時速350公裡高速貨運動車組在環境適應性和運營經濟性大幅提升的同時,它的時效性也更為突出。
  • 我國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下線,有哪些深遠意義?
    據媒體報導,2019年5月23日,我國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這標誌著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據了解,圍繞高速磁浮項目,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目前正在建設高速磁浮實驗中心、高速磁浮試製中心,預計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 中車宣布啟動時速600km磁浮項目 京滬間僅2.5小時
    目前的京滬高鐵運行時速為300公裡,京滬之間最快5小時到達。如果替換為時速600公裡的磁浮列車,意味著京滬之間的鐵路旅行將只需花費2個半小時,與坐飛機幾乎無異!  近日,中國中車宣布啟動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鐵路項目研發,將於2020年交付首臺樣車,並在山東建成一條高速磁浮試驗鐵路。在中國穩居高鐵第一大國的同時,「磁浮時代」也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