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飛碟探秘:二戰德國人確實認真研製過碟形飛行器

2020-12-03 戰艦鏟史官

1945年,在盟軍的猛烈進攻之下,納粹德國苟延殘喘,奄奄一息。

然而,瀕臨絕境反而激發了德國飛機設計師的靈感,他們紛紛將當時最新的技術應用在戰機設計上,以求憑藉"殺手鐧"一舉扭轉戰局。

於是,包括高速的Me-163火箭戰鬥機、垂直起降的Ba349"蝮蛇"火箭戰鬥機、噴氣動力飛翼的霍頓Ho-IX戰鬥機和三角翼的利皮施DM-1(Lippisch DM-1)戰鬥機、以及飛碟等令人驚異的設計便誕生了。

■由畫家創作的納粹飛碟試飛時的場景。

1、"火球"飛行器

1944年有人聲稱,為躲避盟軍空襲,一些絕密的納粹武器研發項目已被移駕到德國境外,來到波蘭的布利茲納(Blizna)等地——盟軍機組人員正是在這裡首次遭遇了臭名昭彰的"火焰戰鬥機"(foo-fighters),這是一群時常跟蹤盟軍轟炸機的小型發光球體。

■為躲避盟軍空襲,德軍將很多秘密武器項目轉移到國外或地下,圖為地下洞窟內的He-162噴氣式戰鬥機生產車間。

"火焰戰鬥機"很快便引起了美國新聞媒體的注意。《紐約時報》在1944年12月13日報導了一則經過盟軍遠徵軍最高統帥部核可的新聞,標題是《神秘的浮空球體是納粹的最新空中武器》(Floating Mystery Ball Is New Nazi Air Weapon),該報導中寫道:

"據美國空軍的飛行員報告,他們在德國領空遭遇了一種銀色的球體。這些球體時而單獨時而成簇出現,它們有時會呈現半透明狀。這種新裝置顯然是一種防空武器,就好像是裝飾在聖誕樹上的大顆玻璃球一樣。目前沒有任何信息可以表明它們為何要表現得像是天空中的星星,以及它們是何方神聖又抱著什麼目的。"

根據作家雷納託·韋斯科(Renato Vesco)的研究,"火焰戰鬥機"其實是德國研製的"火球(Feuerbal)飛行器",它是"一種非常原始的飛行機器……呈圓形並帶有裝甲,看起來多多少少像是龜殼,並有特殊的噴氣渦輪發動機提供動力,發動機也是扁平狀,剖面呈圓形,它會產生出耀眼的火焰光環……它在起飛後是通過無線電控制的,但它會自動跟蹤敵機,好像是被敵機排出的廢氣所吸引,並且在不發生碰撞的情況下可以湊得很近,它還可以令敵機的雷達設備癱瘓。"韋斯科聲稱"火球"的基本原理爾後也被應用在被稱為"球狀閃電"(Kugelblitz)的"對稱圓形飛機"身上,這款戰鬥機更是"時下飛碟的真正原型"。他表示這種匪夷所思的飛行器在完成"一次戰時的僥倖任務"後便被撤退的黨衛軍銷毀了。

縱使經過75年來,公眾已經習慣於不予採信任何有關於飛碟或不明飛行物的說法,可是擺在面前的證據卻使這種飛行器存在的事實變得鐵板釘釘。顯然,納粹曾經摸索嶄新且奇異的能源技術。"火球"這項非凡的技術成果可能為我們首次提供了深入納粹核心科技的途徑。

■一款基於"火球"的納粹飛碟設計線圖。

2、施裡弗和舒伯格的"飛盤"

有幾位作家曾研究過納粹飛碟的發展,英國作家W·A·哈賓森(W. A. Harbinson)宣稱他從戰後德國的文獻中得知了一位名叫魯道夫·施裡弗(Rudolph Schriever)的前納粹空軍工程師。

按照哈賓森從《明鏡周刊》(Der Spiegel)、《星期日圖片報》(Bild am Sonntag)、《國際航空期刊》(Luftfahrt International)以及其它德國刊物獲得的信息,施裡弗據稱在1941年設計了一款名為"飛盤"的原型機,它在1942年6月進行了試飛。

施裡弗說他在1944年建造了一架更大的噴氣式飛盤,當時他的幫手有克勞斯·哈伯默爾(Klaus Habermohl)、奧託·米思(Otto Miethe)還有義大利人朱塞佩·貝朗索博士(Dr. Giuseppe Belluzzo)。

■施裡弗"飛盤"的基本設計。

這款飛碟的圖紙被收錄進了1959年英國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秘密武器及其後續發展》(German Secret Weapo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and Their Later Development),它的作者是曾在納粹帝國專利局工作並接觸過許多原始設計圖和文件的工程師魯道夫·蘭薩少校(RudolphLusar)。

根據蘭薩的描述,這款飛碟的外觀是一個獨立的圓環,在駕駛艙旁有可調節的噴嘴。整架飛行器高近3米,可垂直或水平飛行,具體動作取決於噴氣機所處的位置。

施裡弗說後來盟軍迅速攻佔德國使他的"飛盤"實驗也隨之告終,所有設備和設計圖紙不是丟失就是被毀損。然而,喬治·克萊因(Georg Klein)卻在戰後告訴德國媒體,他曾親眼目睹施裡弗飛盤或類似的東西在1945年2月進行了試飛。

據報導,施裡弗去世於20世紀50年代末,另外根據1975年的《國際航空期刊》,在他的遺物中包括了各種與大型飛碟有關的筆記與草圖。這份期刊還指出,施裡弗自始自終都堅持他的飛碟在戰爭結束前就已經成功進行了試飛的說法。

這種說法還得到了英國作家布萊恩·福特(Brian Ford)的確認,他寫道:"'飛碟'這玩意本來就已經達到了接近最終完成的程度,事實上,納粹德國或許在小型盤狀飛行器這方面確實有些進展,不過它們肯定在落入敵人手裡之前就被摧毀了。"

1954年5月27日的一份CIA報告似乎證實了這些說法。正如尼克·雷德芬(Nick Redfern)在他1998年的著作《FBI檔案:揭露聯邦調查局的絕密UFO調查》(The FBI Files: The FBI's UFO Top Secrets Exposed)中所提到,這份文件聲稱,有一家德國報紙(具體名稱未得到進一步確定)日前採訪了德國著名工程師與飛行器專家喬治·克萊因,談及了他在1941-1945年參與的'飛碟'研製實驗的歷程。

■後人用電腦製作的二戰德國碟形飛行器試飛時的效果圖,旁邊還有Bf-109戰鬥機護航。

克萊因說第一架有人駕駛的"飛碟"是在1945年展開試飛的,並在3分鐘內達到了1300英裡的時速(這樣的高速明顯有吹牛皮的嫌疑)。根據實驗的結果,共採取了三種設計——由米思設計的一種圓盤形飛行器,直徑近40米,不會旋轉;另一種是哈伯默爾和施裡弗設計的由大型圓環構成的設計,置於其中心的是圓形的固定式駕駛艙。當蘇聯人佔領布拉格時,德國人搶先抹去了"飛碟"計劃的每一絲痕跡,於是再也沒有人聽說過哈伯默爾和他的助手。

2006年,施裡弗於不萊梅去世,過去他曾在那裡生活。蘇聯設法在布雷斯勞(Breslau)俘獲了一架米思設計的飛碟,他本人則逃到了法國,後來前往美國居住。

德國不明飛行物的另一位發明候選人是奧地利科學家維克託·舒伯格(Victor Schauberger),他在被納粹綁架後曾在1940年設計出了多款"飛盤",它們採用了不發出火焰和濃煙的被稱為"抗磁性"的電磁推進方式。

據報導,舒伯格在戰後曾短暫地為美國政府工作,之後死於自然原因。他在去世之前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他們從我這裡奪走了一切,所有的一切。"但沒有人知道他口中的"他們"究竟指的是納粹還是盟軍。

■研製飛碟的先驅者——奧地利科學家維克託·舒伯格。

■舒伯格飛碟的基本原理示意圖。

3、戰後的納粹飛碟

美國陸軍中將內森·特文寧(Nathan Twining)在二戰結束後不久作出的公開評論清楚表明,有人正在調查納粹德國那些非常規的圓盤狀飛行器,當時他在美國陸軍航空兵物資司令部(Army Air Forces'Air Material Command,AMC)任職。

在戰爭結束後2年的1947年中葉,歐洲和美國都傳出了"飛碟"的目擊記錄。特文寧將軍寫道:"所報告的現象確鑿無疑,並非幻覺或人為編造所能解釋。"他接著描述了這些圓盤的特徵,亦即具有"高度的攀升性、機動性(尤其是轉圈能力)以及在被友方飛機和雷達偵測或接觸到的時候表現出的迴避行為,這不由得令人相信這些物體是手動操縱、自動駕駛或遠端操控的可能性。"

作為對這種激進科技的現實分析,特文寧總結道:"在美國現有的知識範圍內——再接受廣泛詳盡的研發指導——打造一架符合上述描述、足以達到亞音速的人為駕駛的飛行器是有可能的。"

一個問題是,如果20世紀40年代的科技知識已足夠先進到可以製造可行的飛碟,為什麼公眾聞所未聞呢?

■ 戰後,盟軍對納粹遺留的碟型飛行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從20世紀40年代末開始,各國軍方開始以國家安全為"幌子"來幹預飛碟目擊事件。不過最令人著迷的事件發生在1961年9月,也是最早詳細記錄的一個神秘綁架案:當貝蒂(Betty)和巴尼·希爾(Barney Hill)夫婦接受催眠時,竟回憶起他們是被身穿黑色制服的人綁架進入圓盤飛行器裡。巴尼·希爾堅持那些傢伙是身穿閃亮的黑色上衣、領帶和帽子的"德國納粹"。

在有人急於宣稱所有UFO都是納粹的秘密科技之前,我們應該首先從認真翻閱公開文獻著手,這些文獻證明,雖然納粹確實曾經認真研製過碟型飛行器,甚至盟軍在戰後不久也曾經利用其遺產做過試驗,但其發展程度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本文作者:劉萌,軍事歷史科普作者,著有《蘇伊士運河戰爭》,譯有《現代空中武力》、《一戰軍服百科圖解》等書,並在《戰爭事典》、《國家人文歷史》、《現代艦船》等發表多篇文章。

相關焦點

  • 德國納粹和外星人UFO的故事,這個得從二戰德國的超前高科技說起!
    不過,盟軍特別小組推測:這些形狀奇特的碟形飛機,並非一種實用戰機,只是用來實驗碟形飛行器的操縱性和空氣動力學特徵。但是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在這些飛機的背後,肯定隱藏著納粹鮮為人知的秘密。聯想到當時盟軍飛行員關於不明飛行物越來越多的報告,特別小組斷定,德國在碟形飛行器的研製方面很可能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UFO是納粹飛碟?至今仍在南極地區活躍
    德國二戰期間,叱吒風雲,全世界希特勒也不放在眼裡,自稱要開展星際大戰,與外星人來場殊死搏鬥,相傳在二戰期間,納粹已經開始秘密的研製UFO了。不過納粹是否真的著手開始研究過UFO,是否成功的研製出UFO,相信沒人清楚,不過有消息說,希特勒當時想憑藉UFO的研製成功來快速獲得這場世界大戰的勝利。
  • 神秘的納粹飛碟可能是現在的不明飛行物
    德國納粹的工業和軍事力量十分龐大,是第一個製造出飛彈的國家,擁有強大的武器。不過也有人傳說是希特勒得到了外星人的幫助。發現不明飛行物1936年在德國黑森林內,有人發現天空中有一個奇怪的飛行物落了下來,調查人員立刻前往墜機地點調查,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碟狀物。
  • 美國阿芙羅飛車,最早的碟形飛行器
    關於飛碟的傳說由來已久,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飛機發明之前,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科學家試圖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發展蝶形飛行器,以獲得一種高速度、高靈活性的飛行裝備,阿芙羅飛車就是人類早期研製的蝶形飛行器。不過阿芙羅飛車並非一開始就想要設計成碟形,它的原始出發點是設計製造一種垂直起降飛行器。
  • 南極雅利安地下城 納粹二戰飛碟基地?
    1945年,二戰接近尾聲。柏林上空,納粹空軍的一架米109飛機,試圖攔截一架美軍戰鬥機。美軍飛行員穩穩地瞄準了這架敵機。然而,就在他準備按下航炮發射鈕的一剎那,突然瞥見一個奇怪物體猛然從機翼左側滑過。那是一個沒有機翼的圓碟形飛行物,形狀像個巨大的草帽,它的速度極快。那是德軍的新式戰機,還是神秘的UFO?
  • 二戰德國研發出7種飛碟,時速2200公裡,能源只是空氣和水
    駭人聽聞的虎式、虎王坦克、費迪南、獵虎反坦克殲擊車等,都是在二戰戰場上所向披靡的軍事裝備,他們發明的古斯塔夫巨炮重達1334噸,直接一炮就摧毀了蘇聯的一個地下軍火庫,穿透了100英尺的土層。除了這些厲害的武器,德國還研究過飛碟,1934年納粹德國就研發出第一款碟形飛行器RFC-1,其能源竟然只是空氣和水,可惜具體的技術細節不知。
  • 二戰希特勒秘密進行「基地211」計劃,真的造出飛碟了?
    關於二戰希特勒的黑科技,以此為題材的影視劇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拿到說二戰中,納粹黨希特勒真的研製出了飛碟嗎?我覺得很有可能,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編劇往這方面想,而且二戰結束後到現在還有很多當事人健在,他們的回憶也都證明了這一點。
  • 飛碟有什麼優勢?為何德國如此親睞
    二戰時期,德國軍工產業不僅僅是武器裝備的先進,而且還有一些裝備的出現,已經是超出了當時科技的發展水平,甚至都快超越今天的現代化科技。駭人聽聞的虎式、虎王坦克、費迪南、獵虎反坦克殲擊車等,都是在二戰戰場上所向披靡的軍事裝備,他們發明的古斯塔夫巨炮重達1334噸,直接一炮就摧毀了蘇聯的一個地下軍火庫,穿透了100英尺的土層。
  • UFO為什麼都是碟形的?
    研究者告訴我們:地球有大氣,大氣是會造成阻力的,飛行器在地球大氣中飛行的時候,要服從流體力學的一些原理,所以就有空氣動力學這樣的學問。但是在外太空,它是真空狀態,這個狀態下完全不需要考慮流體力學,也不需要考慮空氣的阻力,只需要考慮在真空中的運動原理。所以在外太空飛行比在大氣飛行簡單得多。 現在我們看到的外星飛船是碟形的,這也是眾多目擊者最常見的描述。
  • 波羅的海下發現巨大圓盤,科學家:可能是二戰時德國製造的飛碟!
    與此同時,一則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關於希特勒下令德國科學家秘密製造飛碟的傳說流傳了出來。為什麼說它是一個傳說呢?是因為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也沒有任何二戰參戰國證實這一消息的可靠性。但這一傳說也確實在科學界廣為流傳,這個被秘密製造的飛碟也被稱為「Nazi UFO」。
  • 納粹德國那些黑科技武器,最後一個留下未解之謎,希特勒獲得外星科技
    二戰時期,戰爭促使工業水平突飛猛進,尤其是武器製造水平,各種武器紛紛被研發出來。其中,納粹德國能夠肆掠在二戰戰場,靠的不僅是強大的軍隊,還有先進的科技水平。今天一起回顧下納粹德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黑科技武器。1、V-2火箭V-2火箭V-2火箭是一種地對地彈道飛彈,也是世界上第一種超音速火箭,是納粹德國為襲擊英國所製造的。
  • 揭秘德國納粹飛碟製作原理
    親,如果你真的是UFO愛好者,請幫忙把這個文章分享到朋友妻
  • 納粹德國發明的末日級別武器,圖6是還沒製造出來的納粹飛碟
    納粹德國發明的末日級別武器,圖6是還沒製造出來的納粹飛碟 圖為Me262噴氣式戰鬥機,這也是人類戰爭史上,第一次投入使用的噴氣式戰鬥機,不得不說,二戰時納粹德國的軍事實力非常強大
  • 納粹德國與外星文明可能有聯繫,逆向工程使納粹得到了什麼?
    到了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開始研製一種叫A-10的洲際飛彈。 據說在1936年德國的黑森林發現了不明飛行物墜落事件,調查人員趕往現場,發現並回收了一個碟形UFO,裡面還有外星人的屍體,當時德國對UFO進行了逆向還原工程,同時率先展開了反重力實驗。
  • 美國中情局7大秘密計劃:研發超音速飛碟
    近日,國外媒體便為我們羅列了中央情報局的七大鮮為人知的計劃:1、美軍曾試圖打造碟形超音速飛行器,具有4馬赫、3萬米升限的恐怖指標軍事秘密雖然神秘,但其中可能包含了各種有趣甚至是荒謬的想法,從美國空軍超音速飛碟計劃到著名的二戰原子彈計劃,與中央情報局有關的軍事秘密中有些則十分有趣。
  • 美國被曝光的「反重力飛行器」,德國早就研製了
    許多人目擊過的這種三角形不明飛行物根本不是外星人飛行器,其實是絕密的TR-3B。TR-3B的推進力由安裝在三角形平臺底部每一個角上的多方式推進器提供。1940年末,納粹德國成立了一個名為「爆破手研究室-13」的秘密機構,終於製造出了一種最先進的碟形飛行器
  • 二戰中美國到底從納粹德國帶走了多少黑科技?
    ,瘋狂的希特勒卻不肯屈服,試圖利用超級武器令納粹德國反敗為勝,在納粹德國末期,被德國科學家製造出來的投入戰場的超級武器有:噴氣式戰鬥機、V2飛彈、古斯塔夫巨炮等,未投入戰場的、只見於圖紙或只有模型的超級武器有:原子彈、碟形飛行器、死亡射線、太陽炮、納粹鍾等。
  • 讀老報:納粹基地、地心入口、飛碟老巢、盤點南極謎團的真偽
    這麼多年來飛碟頻繁出現,二十世紀後又有納粹基地的傳言,更有時空穿梭點的說法。不該出現的淡水湖南極存在一個大小和安大略湖相仿、存在已有100萬年的淡水湖,也就是說南極違背了自然規律存在一個相對溫暖的湖泊。
  • 中國研製成功形似「UFO」的實用飛行器[組圖]
    這是在空中飛行的「碟」形飛行器(6月12日攝)。近日,由哈爾濱盛世特種飛行器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四研究院與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共同研發的單槳環道「飛碟」在哈爾濱研製成功。該飛行器重10公斤,裝滿燃料一次可在空中飛行40分鐘,能夠應用在航空拍照、地質測量、突發事件照明、搭建臨時通訊平臺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