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以來,UFO 事件急劇增多,根據多數目擊者的描述,飛碟以驚人的速度掠過天空,可以隨意的改變方向,甚至瞬間消失,令地球人匪夷所思,人們所看到的真是外星飛碟嗎?飛碟為什麼能夠在地球的大氣中神出鬼沒,來去自如呢?
我們設想幾年前,一艘外星人的宇宙飛船被遺棄在地球的沙漠中,科學家們找到了它。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弄清楚飛船的構造原理,獲得飛船所採用的科技。在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以及工程師們的幫助下,我們將解密UFO科技,發現更多關於宇宙的秘密。
飛船造訪了地球,我們的星球表面環繞著厚厚的大氣層。研究者告訴我們:地球有大氣,大氣是會造成阻力的,飛行器在地球大氣中飛行的時候,要服從流體力學的一些原理,所以就有空氣動力學這樣的學問。但是在外太空,它是真空狀態,這個狀態下完全不需要考慮流體力學,也不需要考慮空氣的阻力,只需要考慮在真空中的運動原理。所以在外太空飛行比在大氣飛行簡單得多。
現在我們看到的外星飛船是碟形的,這也是眾多目擊者最常見的描述。這艘飛船像一個金屬大圓盤,閃閃發亮。如果去了解一下過去五十年內有關發現UFO的記錄,很明顯,飛船外形設計並不是單一的。碟形無疑是最經常被描繪的形狀。目擊者所看到的還有雪茄形狀的UFO, 另外一種比較常見的就是空中的亮光;發光的球體有些速度很慢,有些則相當迅速。
另外一個常見形狀就是三角形。因為外星人有可能來自銀河系和河外星系中的不同星球,他們的飛行器當然會有不同的構造和型號,就像人類製造出來的飛行器那樣。每一種都有特定的目的及操作特點。如果外星飛船不是誤入了地球的大氣圈,那麼它造訪之前一定對地球的環境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掌握了各種參數。碟形飛船是否有空氣動力學上的優勢呢?
研究者認為:假如在太空當中,我們設計的飛行器是一個圓盤型,就跟外太空的來的飛碟一樣,是不行的,因為地球上有大氣,就需要有翅膀,用翅膀來克服空氣阻力,而且在空氣動力學裡講,機翼剖面是一個流線型上面很圓,下面比較短,空氣氣流在來的時候上下都分,上面路途長壓力小,底下路途短,它的壓力大,因此向上升力。在UFO目擊者的描述中幾乎沒有人提及螺旋槳或噴氣發動機,在大量的UFO描述記載中我們看到的是沒有機翼。與碟形相比,雪笳狀的UFO很像地球人用於發射衛星和飛船的火箭,如果是這樣的設計,倒是比較容易穿出地球厚厚的大氣層。但就在大氣中水平飛行而言,三角形的UFO是最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的。
人類也設計過近似三角形的飛機。這是一種十分優美的全翼設計,至少對超音速飛行來說,這種設計的效率是最高的。全翼飛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前半葉。美國諾斯羅普飛機公司在二戰期間曾經開發出一種這種形狀的遠程轟炸機。巧合的是,UFO目擊者也從這個時候開始描述這種形狀的不明飛行物。
1947年6月24日,一位名叫肯尼斯.阿諾德的商人駕駛單引擎賽斯納飛機飛行在華盛頓州凱斯科特山脈,這時一道閃光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看到一群金屬物體以「V」字型編隊飛行,速度相當快。阿諾德接受新聞媒體的採訪和聯邦調查局的調查時,說他看到的這些物體就像是飛碟掠過水麵。這個事件使不明飛行物的研究進入現代階段。阿諾德並沒有說這些物體的形狀是碟形的,但是飛碟這個詞卻從此保留了下來。
阿諾德後來畫了一些素描,向別人描述自己看到物體的形狀。將阿諾德的圖畫和美國空軍的隱形飛機相比較,我們就會發現不少相似的地方。或許那些外星人在建造三角形飛行器的時候也考慮到在地球大氣層裡會遇到空氣阻力。因為在沒有大氣的太空中航行,阻力並不是一個問題。
認真研究一下多數目擊者描述的UFO形狀,我們意識到外星人似乎並不在意地球大氣層所產生的阻力問題。如果他們在意的話,他們就不會建造碟形飛船了,因為至少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碟形飛行器無論從上升和轉彎都非常難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