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阿芙羅飛車,最早的碟形飛行器

2020-10-14 丹書戰史

關於飛碟的傳說由來已久,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飛機發明之前,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科學家試圖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發展蝶形飛行器,以獲得一種高速度、高靈活性的飛行裝備,阿芙羅飛車就是人類早期研製的蝶形飛行器。不過阿芙羅飛車並非一開始就想要設計成碟形,它的原始出發點是設計製造一種垂直起降飛行器。

50年代,世界許多國家都認為下一場戰爭會顛覆二戰的模式,原子武器會大量運用,常規的機場會成為重點打擊目標,滑跑起飛的戰機將失去作用,因此垂直起降飛行器的研製一度非常流行。

約翰·弗洛斯特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設計師,他曾在英國就職,參與過「吸血鬼」等機型的研製工作,1947年加入加拿大Avro公司,並於不久後研究康達效應有關的技術。

所謂康達效應,就是流體或者氣體在流經物體表面時,只要物體曲率不大,流體或者氣體會附著在彎曲的物體表面形成偏轉,這種原理如今已經廣泛運用於飛機的襟翼,在特殊時候放下襟翼,流經機翼上方的空氣會隨著襟翼形成的曲面向下偏轉,提升升力。既然通過在一個面上設置襟翼可以運用康達效應,如果在飛行器四周都設計成彎曲的曲面,空氣高速流通時豈不是能在四周都形成穩定的升力?

在加拿大的支持下,約翰·弗洛斯特開啟了Y計劃,他首先改良了渦輪發動機的結構,製成了一種扁平的發動機,以此為基礎設計製造了一架樣機,這架造型扁平的飛行器將發動機噴口向腹部安裝,不過設計工作進行得並不順利,飛機沒什麼實用性。

不久後第二架飛行器開始設計,這次約翰·弗洛斯特將康達效應運用到飛行器上,將飛行器設計成了圓盤狀的結構。之所以這樣設計,其實是為了更好的運用康達效應,飛行器運行時,安裝在碟形飛行器中部的發動機驅動壓縮機,將大量的空氣壓縮後通過機體內設置的管道從機身四周排出,並在邊緣位置改為向下運動,由此為飛行器提供升力。飛行器的方向控制則是通過操控機體邊緣的一個巨大圓環結構,其實就是操控它實現傾斜等動作,調整邊緣地區空氣流通的角度,從而將一部分力改為平面的推力。

1953年,美國空軍了解了這個項目,並於2年後向其提供了75萬美元的資金,而加拿大Avro公司也緊跟著投入了250萬加元的資金。1957年,這架碟形飛行器被重新命名為WS-606A。

美國之所以對這項研究如此感興趣,一方面是因為對垂直起降飛行器的需求,另一方面其實也包含了對飛碟這一神秘飛行器的探索,當時有文章指出那些不明碟形飛行物其實是對手的新科技成果,這造成了一些恐慌。

按照設計師的設想,他研製的這種碟形飛行器能夠達到30000米的飛行高度,最大飛行速度能達到3.5馬赫。當然我們無法得知設計師是如何計算出這些數據的,也不知道他有沒有考慮熱障(速度超2.5馬赫後飛行器表面溫度急劇上升)方面的技術問題。

無論如何這種被稱為「阿芙羅飛車」的碟形飛行器確實開始了建造工作,在經過大量的風洞測試和危險的實驗之後,1958年決定建造一臺小型的飛行器。

第一架原型機編號58-7055,在1959年5月完成製造工作,它被要求能懸停10分鐘,並且能負載1000磅飛行25英裡。不過在測試中發現很多問題,首先它的升力太小,壓根無法像飛機一樣飛起來,只能像氣墊船或者地效飛行器一樣浮在地面上,而且因為氣流漩渦等問題,發動機會吸入廢氣降低工作效率。

第二架原型機在3個月後建成,它在氣墊效應的高度懸停時還算平穩,一旦想要升高或者移動,則會劇烈地搖晃。後來的調查給出的理由是在合理的高度下,飛行器下方的氣墊平穩,一旦升高破壞了這種平衡,受力就不平衡,而在前進時原因也差不多。

總之這個3000磅重的阿芙羅飛車並不成功,哪怕經過後續的改動,它也不過是能夠在地面1米高的地方,以56千米的時速貼地飛行的設備,還不如地效飛行器呢。1961年年底,美國方面關閉相關的設計,雖然Avro公司還堅持了一段時間,但軍方對這個沒有前途的研究毫無興趣,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相關焦點

  • UFO為什麼都是碟形的?
    研究者告訴我們:地球有大氣,大氣是會造成阻力的,飛行器在地球大氣中飛行的時候,要服從流體力學的一些原理,所以就有空氣動力學這樣的學問。但是在外太空,它是真空狀態,這個狀態下完全不需要考慮流體力學,也不需要考慮空氣的阻力,只需要考慮在真空中的運動原理。所以在外太空飛行比在大氣飛行簡單得多。 現在我們看到的外星飛船是碟形的,這也是眾多目擊者最常見的描述。
  • 武漢農民自製碟形飛行器 首次試飛失敗
    > 武漢農民自製碟形飛行器
  • 納粹飛碟探秘:二戰德國人確實認真研製過碟形飛行器
    ■後人用電腦製作的二戰德國碟形飛行器試飛時的效果圖,旁邊還有Bf-109戰鬥機護航。克萊因說第一架有人駕駛的"飛碟"是在1945年展開試飛的,並在3分鐘內達到了1300英裡的時速(這樣的高速明顯有吹牛皮的嫌疑)。
  • UFO為何多為碟形?令人驚奇的推測
    阿諾德發現不明飛行物的事情傳播開來,立即有不少人表示,他們也曾看到過這種碟形的飛行物,如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的機組人員也發現了這九個碟狀的不明飛行物。那麼外星人為什麼要製成碟形,而不是其他形狀呢?我們目前能夠經常看到的飛行物大概是飛機,有人認為飛碟要是製造成飛機的樣子,就不可能有現在的速度,因為飛機轉彎是需要時間的,而且速度越大,需要的轉矩就越大。若做成碟形則不需要轉彎,能夠瞬間轉變方向。前方有障礙物時,飛碟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將飛行方向改為後退,而不用像飛機那樣左轉彎或右轉彎來改變方向。而碟形要轉彎,只需要旋轉一定角度就可以了,因此具有高機動性。
  • 在錄像中存在4秒,阿波羅飛船曾拍到碟形異物,美宇航局高度重視
    不過,後來有專家發現阿波羅16號飛船隨船錄像帶還記錄了一個碟形異物,一共出現了4秒,存在於50幀影像中。是否製造出超光速飛行器?它們是否造訪過地球?要知道地球上時常出現不明飛行物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阿波羅16號飛船拍到的碟形物體到底是什麼?
  • 橢圓封頭與碟形封頭的區別!
    橢圓封頭的機械性能僅次於半球封頭,但優於碟形封頭。由於橢圓封頭的深度在半球封頭和碟形封頭之間,因此對衝壓設備和模具的要求以及製造難度也在兩者之間,即,它比半球封頭容易,比碟形封頭困難。近年來,採用旋壓製造工藝為大直徑橢圓封頭的製造帶來了便利。橢圓封頭由於其更好的整體性能而廣泛用於中低壓容器。
  • 口碑好碟形彈簧哪種好
    國內恆力碟形彈簧吊架就採用了這種槽內嵌入彈簧鋼絲圈的導向方法。國外在結構上尚有多種發明專利,只是應用上少見。碟形彈簧除了選用彈簧鋼、不鏽鋼、耐熱鋼外,現根據工況需要,己大量採用鎳基合金、彈性合金,高溫合金和銅合金、鈦合金.熱作合金工具鋼、高速工具鋼也常常被選用,如4Cr5MoSiVl、W6Mo5Cr4V2等牌號。碟形彈簧品牌哪家好,歡迎來電諮詢上海核工碟形彈簧製造有限公司。
  • 美國被曝光的「反重力飛行器」,德國早就研製了
    這一情況直到90年代末才有改觀,布朗的工作被美國航天局NASA一位轉包商傑夫·卡梅倫復活。卡梅倫選擇了一種輕木,製造出穩定的三角形飛行器。三角框架的上部纏繞了一匝電線,用以接受高壓電,下部粘有鋁箔條,中間是3至5釐米的空隙,據稱由此在鋁箔條和電線間形成一種向上的推力,就是別費爾德-布朗效應。把高壓電打入該飛行器,它果真立即飄升到空中,&34;就此誕生。
  • 工業碟形彈簧廠家實力雄厚
    山東碟形彈簧廠家哪家好,歡迎來電諮詢上海核工碟形彈簧製造有限公司。工業碟形彈簧廠家實力雄厚     碟形彈簧成型後的處理工藝1、碟簧成型後,必須進行熱處理,即淬火、回火處理,淬火次數不得超過兩次。碟簧淬火、回火後的硬度必須在42~52HRC範圍內。
  • 美國再次被拍攝到不明飛行器?相關工作人員給出了解釋
    而在最近美國再次被拍到不明飛行器,這難道又是外星來客?這一次又一次被拍到的不明飛行器是否就是它們探測地球的證據呢?美國的相關工作人員給出了解釋。據美國相關工作人員給出的解釋稱,他們現如今無法確定是否有外星生命的存在。但根據科學家對宇宙探測而言,宇宙中極有可能有其他生命的存在,而且不止一個星球上存在。雖然這些生命未被證實真實存在,但一次又一次出現在地球上的不明飛行器到底是什麼呢?
  • 中國研製成功形似「UFO」的實用飛行器[組圖]
    這是在空中飛行的「碟」形飛行器(6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這是在空中飛行的「碟」形飛行器(6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6月12日,工作人員在「碟」形飛行器試飛前進行檢查。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新華網哈爾濱6月13日電(記者王建威)外觀是「碟」形,看不到螺旋槳和機翼,可垂直起降,甚至空中懸停——這並非是傳說中的「UFO」(不明飛行物),而是近日在哈爾濱市研製成功的一種「碟」型飛行器。
  • 碟形彈簧墊片使用方法,壓敏墊片使用方法
    導讀:碟形彈簧墊片使用方法,壓敏墊片使用方法碟形彈簧是用金屬板料或鍛壓坯料而成的墊圈式彈簧。是一種形狀為圓錐碟狀的彈性元件,關於碟簧行業及其選型,更多參見碟簧選型及其行業的發展,這裡本文主要簡述了碟簧的常用材料和使用方式。
  • 世界首臺大面積碟形聚光光伏發電系統試運行
    世界首臺大面積碟形聚光光伏發電系統試運行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2年1月13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世界首臺大面積碟形聚光、分光高效發電系統科研樣機,在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D區草坪,完成安裝調試,已開始試運行。
  • 美國中情局7大秘密計劃:研發超音速飛碟
    近日,國外媒體便為我們羅列了中央情報局的七大鮮為人知的計劃:1、美軍曾試圖打造碟形超音速飛行器,具有4馬赫、3萬米升限的恐怖指標軍事秘密雖然神秘,但其中可能包含了各種有趣甚至是荒謬的想法,從美國空軍超音速飛碟計劃到著名的二戰原子彈計劃,與中央情報局有關的軍事秘密中有些則十分有趣。
  • 目擊到的UFO,為什麼大都是碟狀的?原來好處這麼多?
    在古代的日本,就有關於UFO的圖像資料,在西方的一些繪畫作品當中也有關於它們的描繪,在1947年美國飛行員駕駛飛機到華盛頓州上空的時候,發現了9個白色碟狀飛行器從飛機機身前高速飛過。1根據他的描述這些不明飛行物的飛行速度大約在2700公裡每小時,它們並不是流線型的飛機,而是一些碟狀物,在飛行員目擊了9個白色碟狀飛行器之後的兩周之內,在
  • 美國逆天黑科技——反重力飛行器曝光
    該飛行器有一個巨大的球型裝置。有網友稱這是外星人的UFO,也有資深愛好者指出,這是美國的TR-3B反重力飛行器。拉斯維加斯拍到的TR-3B,最後幾秒不要眨眼TR-3B 是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或者更早的時候製造出來的反重力飛行器
  • 揭秘巴彥喀拉山脈埋藏的秘密:一萬兩千年前的遠古外星石碟
    甚至我們連這個事件最早由誰報導的,刊發在什麼上面都不知道。這個中國的羅斯威爾事件一點也不羅斯威爾嘛?!要知道羅斯威爾事件可是留下了眾多的人證、物證的,在報紙上起碼能看到很多的報導,我們的杜立巴石碟任何書面原始報導都沒有!
  • 美國曾與「小灰人」合作過?TR-3B飛行器與外星文明有關嗎?
    布希曼說,這些外星生物,是從一個名為「昆騰尼亞」(Quintumnia)的星球來的,該行星擁有發達的科學技術,外星文明能在飛行45年之後抵達地球,他們的飛行器是碟形的、直徑11-12米左右,裡面有18名外星人,其中一些已經230歲了。
  • 探索 | 杜立巴石碟隱藏的神秘信息
    1958年,北大教授楚聞明博士更詳細地檢驗這些石碟時,對石碟上的象形文字產生了興趣。但許多文字都已經被風化了,小到需要放大鏡看才看得清楚。據楚聞明教授的說法,其中一段文字讀起來如下:「杜立巴人來自雲上,坐在飛行器裡。我們的男人、女人和小孩在太陽升起前躲到了洞穴裡十次,當他們了解了杜立巴人的語言時,才知道這些新來者的來意是和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