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進入倒計時階段,桑巴熱情即將引爆全球。與此同時,全球體育愛好者正聚焦另一件大事:支持棒壘球等五大項運動回歸,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提議正由國際奧委會第129次全會進行表決。結果毫無懸念,千呼萬喚的棒壘球等五大項運動終於在各方熱切期盼中成功回歸東京奧運會!這也意味著時隔12年之後,棒球運動將不負眾望回歸奧運大家庭!
毫無疑問,棒球回歸奧運對全球棒球產業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尤其是對處於蓬勃發展態勢的中國棒球產業更是意義重大,勢必極大促進棒球項目在我國的進一步普及和發展,業內人士對中國棒球產業未來發展充滿自信!
當記者見到中國棒球協會副主席、中國棒球產業發展委員會執行主任、恆達聯合投資(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文時,他對棒球回歸奧運這一好消息表現的十分激動,而記者並沒有意識到他其實與棒球結緣只有兩年多一點,「我們是在棒球『凌晨四點』——最黑暗的時期接手的,接手以後慢慢地天就亮了。」王建文笑著說。
2002年,第一屆中國棒球聯賽舉辦。由此,足球、籃球、排球、棒球四大聯賽成形。也是從2002年開始,中國棒球業開始與一些機構,比如海外的軟銀集團等進行合作,但此後出現一些小波折。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後,棒球退出奧運會項目。自此,棒球項目開始走下坡路,軟銀等合作者也慢慢淡出。到了2012年、2013年,中國棒球聯賽停賽,棒球業步入一個比較灰暗的時段。
恰恰就在這個時點,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王建文接觸到了中國棒球項目。一番了解之後,王建文敏銳地意識到,從產業的角度來看,棒球產業大有可為。洞察宏觀政策以及產業決策是王建文的長項,雖然隔行,但是這種跨界很有新鮮感,反而產生了交集。於是,王建文在黃山張羅舉辦了一次中國棒球產業發展研討會,通過兩天的交流,與體育總局手曲棒壘球運管中心的領導達成了共識和合作意向。此時恰逢棒球陷入低谷,也沒有其他人接手,就這樣誤打誤撞,機緣巧合,雙方開始嘗試合作。
2014年9月18日,恆達聯合投資(北京)有限公司與國家體育總局手曲棒壘球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棒球協會正式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由此成為中國棒球產業的官方運營商。同時,成立了恆達聯合體育發展(北京)有限公司以及共同發起成立中國棒球產業發展委員會。
這個協議有兩個亮點,一是恆達聯合投資獲得了中國棒球產業的全面商業授權:包括從事中國棒球賽事商業開發、培訓、場地建設、產業研發和推廣等各項涉及中國棒球運動的事宜。二是合作期長達10+6年。而在此之前並無先例,可謂是空前絕後。
究其原因,王建文認為,恰逢棒球項目最低谷時期,手曲棒壘球運管中心的領導也非常有遠見、有魄力,很快作出了合作的決定。而且,棒球並不像足球、籃球、排球那樣是備受關注的大球,同時在手球、曲棍球、棒球、壘球這四個項目裡,棒球在國際市場上又絕對是主流項目。
就在恆達聯合投資與國家體育總局籤署合作協議的前一周,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住建部等十部委聯合下發《關於加快推進健康與養老服務工程建設的通知》,第一次把養老、醫療和體育三個項目相提並論,由此產生了今日非常火的「大健康」的產業概念。10月1日,在恆達聯合投資與國家體育總局攜手兩周以後,中斷了兩年的2014年中國棒球聯賽重啟。第二天、也就是10月2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正式吹響了體育產業化改革的號角。
對於王建文「幾乎每件事都踩到了正點上」,有朋友甚至覺得他是否事先得到了內幕消息,王建文笑笑否認了,「但我其實預判形勢的能力還挺強的」。
改頭換面
記者了解到,短短的幾年時間裡,恆達聯合投資已經為推動中國棒球產業的發展做了大量基礎工作。
首先,自2014年至今,已經組織了三屆中國棒球聯賽。2015年,將聯賽隊伍由原來的4+4擴充到現在的6+4;2016年,又將原來在3-4城市的巡迴賽制正式升格為主客場制。如今的中國棒球聯賽從原來的「關門打比賽」,逐漸開始擴大營銷推廣,無論是賽事水平、隊伍數量,還是關注度和熱度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其次,做了很多基礎性的調研工作。在最初接手中國棒球產業項目時,王建文對於全國有多少球隊、球場、球員等這些中國棒球界的基本情況並不明了。棒球協會也很難說清楚,在他看來這也是難免的,因為協會只有四、五名全職工作人員,根本無暇去對整個棒球產業進行摸底。恆達聯合投資接手後,把美國、日本、韓國、臺灣等棒球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的資料進行了全面收集,了解它們如何進行規劃、布局,了解它們的場地情況,並對國內棒球比賽的場地、競技水準等情況進行摸底,「只有對現狀了解了,才能進行準確的定位」。半年之後,情況已經完全改觀,當王建文把厚厚的一摞資料擺出來時,有行業人士感嘆:終於來了個做產業的明白人。
摸底後,王建文發現,中國的棒球運動發展得比想像中要好:首先是歷史悠久,已有百年歷史,紅色中國在延安時期即已開展棒球運動,1949年後,更成為解 放軍部隊的「軍球」;其次是競技成績不錯,中國國家隊一直是男子團體球類項目中成績最好的球隊之一,中國少棒隊更奪得過七次少棒世界冠軍;目前全國有幾千支各類棒球隊;大、中、小學很多都開設了棒球課,群眾基礎很好;賽事的金字塔結構也是齊全的;只是場地情況比較差,全國可以打比賽的棒球場地不到50塊,而相比之下,排球場地則有2萬塊之多。
第三,去年接受手曲棒壘球運管中心的委託,完成了中國棒球中長期產業規劃,這也是全國體育改革以後第一個完成中長期規劃的體育項目,未來十年棒球在中國應該怎麼發展,怎麼落地,產業如何布局等等問題都有涉及。
第四,已經與美國、日本、韓國等國際頂級棒球組織負責人展開了密切聯繫,獲得了其認可。一些知名國際棒球組織也開始與恆達有了大量合作,比如與全球最大的少年棒球組織PONY籤約,成為其在中國的代表,與韓國棒球委員會KBO也籤訂了框架合作協議。
模式創新
還有一件事情不得不提。2014年10月,國務院常務會上通過了關於「部署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推動大眾健身」的意見。此後不久,針對社會上各類眾籌魚龍混雜的情況,中國證券業協會決定推出官方眾籌平臺,引導行業健康規範發展。2015年1月28日,在中證資本監測中心多功能廳,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搭建的「中證眾籌平臺」(後更名為中證眾創平臺)正式啟動,而恆達聯合投資發起的「棒球文化推廣及培訓運營股權眾籌項目」,在啟動儀式後第一個上線,成為該官方眾籌平臺啟動當日上線的001號項目;在同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首次提出了發展「眾創空間」、完善網際網路股權眾籌機制,按推薦商太平洋證券的負責人說,恆達聯合投資又「中了次頭彩」。這可以說是體育產業發展模式創新的一個最鮮活的案例。
記者了解到,棒球雖然在中國目前雖然是小受眾項目,但是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資金力雄厚的美國和日本是主流體育運動。根據研究機構數據顯示,棒球產業在全世界體育產業總產值中佔比12%,排名僅在足球和橄欖球之後,位列第三。棒球深深地融入了美國、日本和韓國等發達國家的生活,成為國民性的一部分。美國憲法中明確列棒球為「國球」。因此棒球成為深入溝通了解美、日、韓文化的很好的入口。總統和領導人為棒球聯賽開球是傳統,因參與者眾多,更成為各國大選中政治領導人的「票倉」,深受各國領導人重視和公眾喜愛。無論是2007年溫家寶總理訪日、與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同打棒球(當時被稱為「融冰之旅」),還是美國與古巴於1999年借棒球交流破冰、並於2015年恢復邦交關係,都是被傳為佳話的「棒球外交」範例;而臺灣的二千萬人口中,過半數的公眾均喜愛棒球,因此棒球深為臺灣地區各政黨領導人所重視,是溝通海峽兩岸關係的最佳體育項目和交流紐帶。
「棒球在中國大陸是一項小眾的紳士運動,有一套禮儀化的東西,它是有門檻的,更多地是一種圈子文化。」在王建文看來,有門檻並不是一件壞事。由於擁躉往往是中產階層,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專業性越強,粘性越高,可持續性就越強。
去年12月,恆達聯合與杭州、重慶、成都、武漢、無錫等五個城市的機構合伙人籤署了「棒球城市合伙人計劃」合作協議。以此為標誌,中國棒球打造產業發展平臺的計劃正式落地啟動,未來的發展藍圖也愈發清晰。當然,隨著計劃的實施,王建文也在不斷調整合作的形式。
「說到發展產業,我特別怕那種只會拿出一套理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無法落地。」王建文感慨道。他認為,在中國的經濟環境下,一些產業的發展趨勢令人憂慮。比如網際網路等產業在資本介入以後出現了「大樹底下不長草」的趨勢。「比如打車軟體行業的肉搏戰,全部是白刃子。想搞產業沒問題,但要有一個產業環境。」在房地產、養老產業從業多年的經歷讓王建文意識到,長期以來,我國體育競技等沿用的都是「你死我活」的「叢林法則」,而產業發展一定需要的是一個共榮共生的生態鏈法則。他願意與更多的合作夥伴展開多種形式的合作,「恆達投資做的是一個棒球產業跨界平臺,我並不在意對公司的絕對控股,只是希望能一起把正處於孵化器和培育期的棒球產業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