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底再現白銀沉船 價值1.2億

2021-01-21 手機鳳凰網

《現代快報》消息 美國奧德賽海洋勘探公司10月10日宣布發現了一艘一戰時的英國沉船,這艘船名為曼陀拉號,於北大西洋海底約2483米深處被發現。曼陀拉號沉於1917年2月9日,與上月發現的英國二戰沉船僅相距約161公裡,船上載有價值約1200萬英鎊(約合1.2億元人民幣)的白銀。

美國奧德賽海洋勘探公司的一名發言人稱,1917年出航時,曼陀拉號裝載了在當時價值11萬英鎊共17噸白銀。按照如今的銀價,這些白銀的價值超過1200萬英鎊。

據介紹,曼陀拉號發生事故時船上共載有18名乘客,165名船員以及各種貨物,大衛·芝華士任當時的船長,而他也正是蘇格蘭威士忌「芝華士」創始人芝華士兄弟的侄子。在出航4天之後,曼陀拉號在北大西洋被德國潛艇的魚雷擊中,沉入大西洋底,幸運的是船上大部分的人都逃過一劫,保住了性命。

奧德賽海洋勘探公司將獲得曼陀拉號沉船內80%的白銀,該公司計劃於明年春天進行沉船的打撈恢復工作。(歐 葉)

相關焦點

  • 一艘價值50億的沉船,美國和日本爭相打撈,最後卻被中國撈上來了
    在二戰時期,日軍的一艘裝載40噸黃金、12噸白銀、40箱左右的珠寶文物以及數千噸其他物資的遠洋油輪在我國福建省平潭牛山島以東的海域,被巡航的美軍潛艇擊沉,一應物資盡皆沉於海底。阿波丸沉船就在次年的三月份,阿波丸號載客兩千餘人,以及大量的財物從新加坡出發,航行沒多久美軍潛艇就發動了攻擊,並很快沉沒
  • 西班牙古沉船或值170億 哥倫比亞辛苦打撈卻未必能擁有
    古沉船或值170億。聖荷西是一艘300年前被英國船隻擊沉的西班牙大帆船,現已出現新的進展。據稱這艘船運送在南美洲殖民地收集的黃金,白銀和珍貴寶石,給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五世,以資助西班牙人贏得戰爭。哥倫比亞稱,它於2015年首次發現這艘沉船,位於卡塔赫納海岸附近的某處。
  • 美公司從大西洋沉船上撈出價值5億美元財寶(圖)
    裝有出水的金銀幣的箱子堆積如山  人民網5月19日訊美國奧德賽海洋勘探公司日前從大西洋海底一艘沉船上打撈到約50萬枚金銀錢幣和其他珍貴古董,其總價值高達5億美元以上。這是人類從沉船上撈出的最大一筆財富。據悉,奧德賽公司最近發起的海洋打撈計劃代號「黑天鵝」。這個項目利用小型遙控潛艇共打撈出總重超過17噸的先人財富。
  • 瞄準3000億英鎊海底黃金!英打撈隊尋找戰爭沉船寶藏
    參考消息網9月21日報導據英國《每日電訊報》9月14日報導稱,在確認了700艘戰爭時期的船舶遺骸後,尋寶人很快就將起航尋找價值3000億英鎊的英國黃金。報導稱,多年來進行的廣泛研究,已經確定了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損失的7500艘商船中數百艘商船的位置。
  • 1708年的西班牙沉船找到了,寶藏太多哥倫比亞總統很興奮
    1708年的西班牙沉船找到了,寶藏太多哥倫比亞總統很興奮 澎湃新聞記者 邢春燕 2015-12-07 14:53 來源:澎湃新聞
  • 耗資50億美元的日本沉船打撈上來後,40噸黃金神秘失蹤?
    當時日軍通過「阿波丸」號將黃金運回日本,但在福建省附近,「阿波丸」號沉沒,價值50億美元的40噸黃金不翼而飛。相傳,裝載著40噸黃金,12噸鉑金,大量貨幣,40箱文物珠寶,價值高達50億美元,甚至還有價值連城的北京人頭蓋骨的「阿波丸」號貨船1945年在福建附近沉沒。直到1977年,中國才開始對這一附近海域進行打撈。
  • 英國人發現海底寶藏,3000億英鎊沉睡大西洋海底!
    不久前,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在大西洋海底發現了700艘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德軍擊沉的船舶遺骸後,一群尋寶人瘋狂踏之而來,根據《國際救助公約》規定,救助者收回成本後與所有者平分任何被打撈材料的價值。這也意味著英國政府最多要求40%的份額,剩餘份額將會被打撈者所有,要知道3000億英鎊在拋去40%後,依舊是一比龐大誘人的數字。
  • 我國海域發現一價值50億的日本沉船,美國想共同打撈,中國:沒門
    可以說每一片海域都有可能存在價值連城的珍寶,不過能夠打撈出來的沉船卻是寥寥無幾。今天要說的這艘我國福建發現的價值50億的日本寶船,則是與二戰有關,美國曾想共同打撈,我國:沒門。 4月1日23時,「阿波丸」號在我國福建牛山海域上,遭遇到了美國潛水艇「皇后魚」號的攻擊,「阿波丸」號在3分鐘內沉入了海底,僅有一人倖存,據介紹,「阿波丸」號沉船過程中,很多日本人浮上了水面,但他們拒絕了美國潛水艇的救助。
  • 300 萬艘沉船的誘惑(圖)
    但根據斯泰姆的估計,只有不到 1000 艘沉船,值得讓價值 400 萬美元的水底機器人去搜尋。斯特姆表示:「海底散布數百億美元的財富,這是事實,我們也有找到它們的技術。這個商業模式很簡單,但實現的過程很複雜。」  專注深海淘金  奧德賽公司的目標是找到足夠多的沉船,以維持公司業務的發展。每周四,公司都將舉行一次提案會議。
  • 百年沉船為何是致遠艦?關鍵證據之一首次在遼展出
    4月3日,「再現致遠艦——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出水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展期至5月27日。這也是致遠艦出水文物首次在我省展出。同時,依據沉船位置、船體長度、船體結構、武器用具等幾個關鍵證據,經過與歷史文獻進行比較研究,專家認定「丹東一號」即為清北洋水師「致遠艦」。  這一發現為研究中國近代史、甲午海戰和世界海軍艦船技術史提供了珍貴的考古實物資料,同時被評為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 硬貨:黃金列車藏寶藏 海底沉船文物值大錢
    不過,真正能找到的真金白銀並不多,更多也就只停留在傳說的階段了。二戰中納粹德國的「黃金列車」似乎是個例外。上個月,2名尋寶者宣布他們在波蘭東南部的山區中找到了傳說中的納粹「黃金列車」,隨後這一發現得到了波蘭官方的確認。而此前,這個「黃金列車」只是當地流傳甚廣的一個傳說。
  • 貴金屬迎來戰略性配置良機黃金依然是比白銀更有價值的品種
    圖為CFTC黃金非商業性淨多頭持倉變化圖為CFTC白銀非商業性淨多頭持倉變化從CFTC的持倉數據來看,投機資金今年以來黃金、白銀的多頭確實顯得「擁擠」,特別是在2月中旬達到頂峰。截至3月10日的數據顯示,黃金期貨的非商業性淨多頭下降至30萬張以下,距離2月18日的高點353649張有所減少,而白銀期貨的非商業性淨多頭從2月18日77877張的高點大幅下降至44947張,降幅超過42%。多頭明顯減倉,這是近期金銀價格均出現回調,但白銀跌幅更為猛烈的直接原因之一。貴金屬的持倉結構近期出現明顯的調整,我們認為,短期市場頭寸的結構性風險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釋放。
  • 北大古生物學再現「一個人的畢業照」(圖)
    安永睿是北大古生物學昨天上午,北大古生物學本科生安永睿畢業,作為2016年該專業唯一畢業生,他的畢業照仍是一個人。  下次單人畢業照要等3年  「我們這屆元培學院的學生有180多人,只有我一個選擇古生物專業。」安永睿告訴記者,其他同學選擇經濟、數學、物理專業的更多。而確定古生物學,是源自安永睿從小對於地理方面的興趣。
  • 黃金列車藏山洞 海底沉船文物多
    不過,真正能找到的真金白銀並不多,更多也就只停留在傳說的階段了。二戰中納粹德國的「黃金列車」似乎是個例外。  上個月,2名尋寶者宣布他們在波蘭東南部的山區中找到了傳說中的納粹「黃金列車」,隨後這一發現得到了波蘭官方的確認。  而此前,這個「黃金列車」只是當地流傳甚廣的一個傳說。
  • 潛水員于波羅的海發現飛碟狀沉船,難道是科幻片千年隼再現?
    日前、以為瑞典籍的潛水員在水下深潛的時候,在海底意外發現了一艘造型奇特的沉船,這船呈碟狀,與常人所認為的不明飛行物形似在確定這件事非同一般後,潛水員當即上岸,以自己熟知的聲吶技術對沉船進行大體探測。研究數據顯示這艘沉船直徑60米,但其尾部卻長達四百米,其整體造型與科幻電影《星球大戰》中的千年隼相似。據了解,就現代科技,並未造出這種奇特形狀的巨型船體,沉船的目擊者也表示,這樣的船隻是他第一次見到。
  • 古代一兩白銀相當於今天多少貨幣?
    再有:「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鹹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 白銀雪崩式暴跌 黃金「棄兒」能鹹魚翻身?
    一邊是黃金的「式微」,另一邊則是白銀呈現「雪崩式」暴跌。為何白銀價格的表現總是遠遠不及黃金?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現象的發生?白銀是否被低估?黃金又會如何表現?然而,全球投資者「用腳投票」,並不相信「印鈔機式」救市舉措對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能產生足夠的抵禦能力,美東時間上周一道指創33年來最大跌幅,各類資產全面下挫,金融市場再現「黑色星期一」。
  • 同樣是金屬,黃金和白銀哪個更值得投資?看懂價值,以後不會吃虧
    事實上,白銀和黃金自古以來就被用作流通貨幣。黃金和白銀都在上漲,但黃金仍然比一般白銀貴。那麼,為什麼黃金比白銀貴呢?黃金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比銀更稀有,所以被賦予更高的價值。從年產量可以看出,白銀產量遠高於黃金產量。這可能主要是因為地球上的銀儲量比黃金多,因此更容易開採,產量也就自然多了。數據顯示,中國2019年生產了420噸黃金和3600噸白銀。
  • 白銀有色:把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讓紅色土地熠熠生輝
    新時代甘肅更需要挖掘紅色資源的內涵價值據甘肅革命遺址遺蹟普查,截至目前,甘肅全省共有紅色遺址遺蹟751處,且分布廣泛,遍布14個市州。當時聯歡現場歡快的《會師歌》響徹雲霄,宣告紅軍長徵勝利結束,後來的電視劇《三軍大會師》穿越時空再現歷史,啟迪和教育隴原兒女學習和繼承長徵精神。這些不勝枚舉的紅色文化,是生生不息的先鋒文化,具有超越時空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