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蜂水」和「誘蜂箱」製作技巧,不私藏了,分享給有緣人!

2021-01-08 蜂友會

飼養蜂群的過程中,很多蜂友喜歡自己誘蜂,收捕野外的蜂群,這也是初學養蜂者節省投入的好方法,對於有經驗的養蜂人來說,在飼養蜂群的過程中,可以就地取材,在蜜蜂分布較多的地方,春季和秋季蜜蜂的繁殖旺季,自己製作「誘蜂水」和「誘蜂箱」進行誘捕蜂群。

誘蜂水的真相,只要適合養蜂人的就是最好的

目前市面上的誘蜂水五花八門,甚至可以說是多如牛毛,其實,對於有經驗的養蜂人來說,即使是一瓶白糖水和一些老舊碎巢脾就可以誘到蜂群,這裡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誘蜂水進行找蜂的過程中,「蜂源」充足的地區,也就是當地蜂群分布比較密集,沒有什麼經驗的養蜂新手,也能夠很快的獲取蜂群。所以,誘捕蜂群使用的材料,養蜂人誘捕蜂群的技巧,這兩個因素只能起到輔助作用,最重要的因素還是蜜蜂的分布情況。

小編在製作誘蜂水,在養蜂過程中會就地取材,保存這3種材料製作誘蜂水,更換的廢棄蜂王和老舊巢脾,蜂蜜。廢棄的蜂王進行曬乾,研製成粉末添加到誘蜂水中,蜂王信息素能夠起到吸引蜜蜂的作用,老舊巢脾和蜂蜜混合之後,老巢脾上特有的氣味能夠吸引蜜蜂,蜜蜂在老巢脾上吸食蜂蜜,蜜蜂在飽食蜂蜜飛回蜂巢的時候,有利於養蜂人觀察蜜蜂飛行的路線,以及,蜜蜂在起飛過程中的表現,幫助養蜂人判斷蜂巢的大概距離。

誘蜂箱的製作技巧簡單,投放誘蜂箱的時間和地點最關鍵

誘蜂箱能夠循環多次使用,多次誘捕到蜂群的誘蜂箱,對於養蜂人來說可以用「寶貴」來形容,所以,養蜂人在投放誘蜂箱的時候,要選擇隱蔽的位置,避免誘蜂箱被盜。同時,誘蜂箱能否誘捕到蜂群,誘蜂箱投放的時間和地點。

相關焦點

  • 誘蜂一般多久來峰白天誘蜂箱有蜜蜂晚上沒有了什麼原因?
    誘蜂一般多久來蜂,這是很難確定的。需要根據當地的蜜蜂資源豐富與否(不管是養殖的還是野生的)、個人的誘蜂技術、誘蜂地點好壞以及是否處於蜜蜂分蜂或逃蜂的季節來決定。其中養殖的蜜蜂分蜂或逃蜂還要取決於養蜂人管理技術,管理好的蜂場,想要出現分蜂和逃蜂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 桂花葉可以做誘蜂水嗎?養蜂人分享誘蜂核心技術,簡單高效
    蜂部落認為關鍵在於下面幾點:1.誘蜂水和誘蜂蠟的不同使用場景2.誘蜂的核心3.誘蜂的時間選擇4.當地是否有野生蜜蜂5.誘蜂水的配製誘蜂水和誘蜂蠟的不同使用場景在我們誘蜂的時候,一般常用的材料是單獨使用蜂蠟和使用蜂蠟來配製誘蜂水。
  • 告訴你絕密誘蜂水是怎麼配的?
    在蜜蜂養殖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誘捕蜜蜂的情況,很多朋友也問過小編,怎麼誘捕蜜蜂才有效,其實有經驗的養蜂人基本上都有一套自己的誘捕方法,而對於養蜂來說,我們往往推薦就地取材,主要有蜜蜂的分布,基本上就能誘捕到,而又有朋友提到了誘蜂水怎麼配?所以在這裡和大家簡單聊聊,下面我們就跟隨木子養蜂一起來看一看吧!
  • 誘蜂水誘來的蜜蜂,可以與家裡的蜂群合併嗎?養蜂人講了實話
    關於誘蜂水誘來的蜜蜂能不能捉回來合併的問題,蜂部落認為主要看我們具體的誘捕情況和誘蜂的距離,從一定程度來說,這種做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又不具備重大的價值,其實這種方法很多養蜂人都知道,也想過這個問題,之所以沒有被大量使用,這是有一定道理的,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看。
  • 誘蜂藥如何配製,這兩種配方很管用,其中一種居然還上過央視
    作為一名養蜂人,誘蜂箱來蜂是最高興的事,就猶如公司老闆給員工發工資一樣,真的,我不騙你們,不信你可以問一問養蜂人。每年的三月份,進入一年當中誘蜂的最佳時期,養蜂人都會背著誘蜂箱進山誘蜂,不管成果如何,他們都始終堅持不懈,來蜂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收穫。
  • 老丁教你看個山形放誘蜂箱,這樣的好位置蜜蜂當然不會錯過
    人工製作支架當我們的簡易支架製作好之後,就可以把誘蜂箱安置上去了把誘蜂箱放上去後,記得蓋上薄膜紙以防誘蜂箱淋雨了當然了,最好還是得做點偽裝措施誘蜂箱上面可以蓋點雜草來偽裝一下這樣蜜蜂就會覺得這個地方是個天然形成的地方就會更有安全感一點,更容易入住這個誘蜂箱
  • 如何用圓桶蜂箱在野外誘蜂
    "養蜂及蜂具最新技術平臺"專業技術分享 誘蜂是人們把野外蜜蜂引誘回家的一種行為,平時人們誘蜂時使用的蜂箱多是方形箱體,只是有些地區中依然在使用圓桶形的蜂箱,下面對如何用圓桶蜂箱在野外誘蜂的具體介紹。1、位置很重要用圓桶蜂箱在野外誘蜂,與其他蜂箱誘蜂的操作是差不多的,首先要選擇好安放誘蜂箱的地點,最好選擇在山野之中的向陽地帶或者是山崖下和大樹下等蜜蜂活動比較頻繁的地方
  • 白酒浸泡淘汰蜂王等於絕密誘蜂水,真的假的?看似科學卻不實際
    在這裡蜂部落小編先明確一點,我們網絡上所謂的誘蜂水,對於誘蜂的效果是比較差的,只是對尋蜂有作用,所以要嚴格的來說,我們需要明確一點,誘蜂水的作用是用來尋找蜜蜂,而不是用來誘捕蜜蜂。本文對誘蜂水的作用以尋蜂為目的進行介紹,原因看完後大家就會明白。尋蜂和誘蜂的差別是什麼?
  • 老丁解密誘蜂箱裡蜂蠟怎麼燒,新手會犯的錯誤老丁幫你避免
    >老丁來告訴你,一個誘蜂箱裡只有攔板和巢門口需要燒蜂蠟哦我們先來看看攔板上燒蜂蠟的一些小訣竅吧攔板是用來做吊頂用的,蜜蜂就把巢吊在頂板上首先要先將攔板先碳化一下那要那麼厚的蜂蠟有什麼用處呢,當然是有很大用處的啦巢門口蜂蠟多的話,如果外面溫度高的話將會散發出更濃的蜂蠟氣味這樣的話蜜蜂將更加精準地知道這個誘蜂箱是可以入住的更容易吸引蜜蜂來居住這個誘蜂箱
  • 誘蜂箱來蜂了,老丁教你如何減少損失,獲得最大的回報
    大家好,我是老丁作為一個新手,我在這邊放了一個誘蜂箱這個誘蜂箱來蜂了,我很激動,那麼我如何來做到利益最大化呢如果說我想把這群蜜蜂搬回家裡去養,或者把它收了你們覺得作為一個新手,這樣的做法對嗎誘蜂箱來蜂了那麼老丁來告訴你,這樣的想法肯定是錯誤的,不可取的啊為什麼呢因為這窩蜂即便你收回家裡去養你也是養不了的誘蜂箱,什麼叫誘蜂箱呢誘蜂箱就是一個空箱子放出外面去
  • 3招處理誘蜂箱,野外誘蜜蜂時,讓你收野蜂收到手軟
    靈子誘蜂,基本不失手,我兒豁。蜂靈子去年放了一個木箱在山上,11月份收到3群逃蜂,除了蜂源好、蜜源好、誘點好之外,還要處理好誘蜂箱,能極大增加誘蜂成功率。前面講過,誘蜂箱首選木箱,最好是養過蜂的舊木箱,當然選擇沒有嚴格要求,可大可小,根據自己喜好而異,總的要求是頂部不能透光、箱內無異味、巢門不能太大、密封性能要好、保溫效果要好、箱的大小至少能裝下一個籃球。
  • 養蜂新手一直關注的一個問題,怎樣能誘到蜜蜂在自己的蜂箱內築巢
    誘蜂有2種,2種分別是不同的原理第一種:野外放誘蜂水誘蜂(蜜碟誘蜂)放誘蜂水誘蜂,是為了讓工蜂來採食誘蜂水回巢,蜜蜂有一個特性,就是那裡有蜜採就會回家叫兄弟一起過來採,當蜜蝶上的工蜂達到一定數量,就會形成蜜蜂飛翔的路線(俗稱蜂路),此時就可以順著蜜蜂飛翔的方向慢慢摸索從而找到蜜蜂的老巢就可以把蜜蜂的老巢一窩端
  • 土養「棒棒箱」怎樣誘蜂?我來教你!
    直接使用這種土養箱進行誘蜂可以無需過箱,誘到蜜蜂后即可直接飼養。一、準備工作這種蜂箱製作較為不易,一般都是祖傳下來的,由於年代久遠,大概率會到處裂開,木頭會翹。所以,準備誘蜂前要先把蜂箱處理乾淨,蜂箱中舊的蠟脾和一些蜘蛛網之類的垃圾一定要清除掉,有太陽時可以提出來暴曬一天,沒太陽時可用火燻一燻箱內。
  • 蜂箱裡面的覆布有什麼作用?使用有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項?
    我們養蜂經常會用到一塊布來蓋住蜂箱內部的上端。基本只要養蜂的都會這麼做,這也是不成文的一種養蜂技術。但是很多人只知道這麼做卻還不明白這塊布的具體作用有哪些,今天聽蜂之語和大家來具體講講這塊布的重要性,以及這塊布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項。一、覆布的作用。1、保溫。
  • 誘蜂水誘來的蜜蜂能捉回來合併嗎?養蜂人:注意這2個事項!
    關於誘蜂水誘來的蜜蜂能捉回來合併的問題,養蜂人在誘捕蜂群的過程中,在使用誘蜂水的時候,誘蜂水能夠吸引一定距離內的蜜蜂,這些蜜蜂是採集工蜂、偵查工蜂和採水工蜂,由於蜂王很少出現在蜂群外活動,這樣的蜂群不具備飼養的條件,所以,養蜂人在誘捕蜜蜂的時候,誘捕到蜂團,這樣的蜂群內工蜂數量較多
  • 真正誘蜂水招蜂水秘方公開野外收蜂蜜蜂分蜂
    真正的招蜂水配方製作方法,野外收蜂,蜜蜂分蜂,誘蜂,點讚/:strong 關注第一步;1:對蜂巢進行粉碎處理,2:加水煮,水開加入蜂巢煮,煮開蜂巢等冷卻,上面蜂蠟結塊取出,製得水煎液,水煎液濃度越濃越好,常溫下保存,可放入冰箱保鮮,沉澱1天以上,除去沉澱物
  • 用什麼東西誘蜂最快?
    誘蜂是獲取野生蜂種資源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從方式上看誘蜂主要分誘蜂箱和誘蜂洞兩種,但不管是誘蜂箱還是誘蜂洞原理上都是一樣的,搞清楚原理後誘蜂也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困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用什麼東西誘蜂最快吧!
  • 野外誘蜂,看山選誘點4大絕招,選好就是蜂水寶地,人人能學會
    靈子誘蜂,基本不失手,我兒豁。誘蜂點的選擇非常重要,找對了誘蜂點等於誘蜂成功了一半,絕佳的誘蜂點,就算沒有蜂蠟之類的引子,也能來蜂。前面講過,誘蜂要綜合考慮有蜂源、蜜源、箱子、誘點、水源、引子等幾個方面的因素,結合實際靈活運用,不能生搬硬套。今天主要講野外誘蜂怎樣看山選誘點,以下方法的前提是有充足的蜂源和蜜源。
  • 蜜蜂是溫變昆蟲,翅膀像風扇,身體像散熱片,蜂箱開窗好不好
    在非洲某個地區,有人將通風土罐子,堆放在一起,製作成一面蜂巢狀的散熱器。使用的時候,只需要將水澆在罐子上面,這樣自然風吹過就會特別涼爽。看到這樣的新聞,讓我想到了蜜蜂蜂箱的通風系統。其實許多蜂友都有這樣的疑問,大熱天蜂箱通風窗,是怎樣起到降溫效果的。想了解這個問題,就要從蜜蜂自身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