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嫦娥五號整裝待發,任務分為11步,「步步驚心」

2020-11-23 話匣子FM

執行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任務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整裝待發,將由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被視為中國航天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目前,發射已進入最後的準備階段。請聽報導:

自本月17號完成垂直轉運,嫦娥五號和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的組合體就一直處於塔架的鋼鐵懷抱中,等待發射窗口的到來。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黨委副書記關鋒介紹,嫦娥五號由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和返回器四部分構成,總重達8.2噸,是嫦娥四號的兩倍還多。整個任務分為11個階段,發射升空只是第一步。

關鋒說:「探測器與火箭完成分離之後,將完成地月轉移,近月制動,進入環月軌道。在環月軌道上,四器要進行第一次分離,著陸器和上升器,我們叫著上組合體,軌道器和返回器,我們叫軌返組合體進行分離。著上組合體降落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

登陸月面後,著陸器將通過鑽取和表取兩種方式,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本,並完成封裝。隨後,上升器將攜帶樣品容器,完成中國航天第一次月面起飛,在月球軌道上與軌返組合體進行自動交會對接,並將樣品容器轉移到返回器內。

關鋒說:「隨後軌返組合體與上升器分離,加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準備往地球回了。5000公裡高度的時候,返回器和軌道器再一次分離,返回器以半彈道跳躍式再入大氣層。距離地面10公裡的時候,返回器開傘,隨後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訂著陸區。」

由於地月之間的相對位置始終在變化,經測算,年內只有三天適合發射。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五號火箭總體副主任設計師李平岐透露,此次將採取「窄窗口多軌道」發射模式,可以靈活應變。

李平岐說:「火箭是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到近地點高度200公裡,遠地點高度約40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每一條彈道可以覆蓋10分鐘的一個窗口,通過這5條彈道可以實現50分鐘的一個發射窗口, 提高了發射的可靠性。」

嫦娥五號原計劃2017年升空,但由於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利,探測器被貯存了三年。長徵五號去年底復飛以來,已圓滿完成三次發射。航天科技集團八院長徵五號火箭副總師刑美源表示,火箭可靠性有顯著提高。根據文昌當地的天氣預報,此次可能會在雨中發射,長徵五號也完全具備這一能力。

刑美源說:「比如講低溫情況下變形,尾端防熱方面也進行了改進,火箭的質量一發比一發好,有充分的信心。這型火箭按照中雨能夠發射來設計的,風速每秒25米也能發射,適應能力相當不錯。」

作者:上海電臺記者孟誠潔

編輯:王俊特

責任編輯:黃麗娜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 嫦娥五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
    (原標題:來自月球的「土特產」,嫦娥五號挖土「打包」完成)12 月 3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12 月 2 日 22 時,經過約 19 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 「嫦娥五號」搭乘「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執行我國首次月球採樣...
    詳解嫦娥五號任務的一、二、三、四、五、六、七...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那麼怎麼看這個任務的意義、難點、挑戰及風險呢?
  • 嫦娥五號哪天能到家,還需經歷多少關卡,以什麼姿態返回?
    嫦娥5號返回地球共需要多少天?嫦娥五號整體任務需要約23天,高速通道行程只要4天。我們來看一下嫦娥五號迄今為止的行程:北京時間11月24日4點30分,嫦娥五號搭載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龐大的遙五把嫦娥五號護送進入軌道就完成任務了。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一次任務隨著嫦娥五號的發射成功,中國的探月工程第一階段的任務也進入尾聲。按照在 2004 年立項的中國探月工程規劃,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 資料|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
    11年前,「嫦娥一號」豪情遠赴;如今,「嫦娥四號」和「嫦娥五號」整裝待發,帶著中國人的探月之夢,前赴後繼。  事實上,探月工程的正式建立和開展早已開始。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計劃,在國務院正式批准繞月探測工程立項後,工程領導小組便將其命名為「嫦娥工程」,並將第一顆繞月衛星命名為「嫦娥一號」。
  • 剛剛,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隨著嫦娥五號的發射成功,中國的探月工程第一階段的任務也進入尾聲。按照在 2004 年立項的中國探月工程規劃,嫦娥工程分為 「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繞、落、回」三步完成,即繞月飛行,著陸勘探,採樣返回,其中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已經完成了前兩步,而嫦娥五號將完成最後的「回」,這也是嫦娥系列迄今為止最複雜、技術難度最高的一次任務。
  • 嫦娥五號的月面 48 小時
    在月面的 48 小時,嫦娥五號自主完成了從挖土到打包,從升旗到起飛的一系列任務。向月球出發嫦娥五號探測器原定於 2017 年出發,這一遲到了三年的地外天體採樣之旅,可謂是我國迄今為止最為複雜的航天任務。公開資料顯示,嫦娥五號此次任務共有 11 步。
  • 剛剛,嫦娥五號順利升空!這些數字帶你一鍵認識嫦娥「五姐」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繼嫦娥一號任務實現繞月探測、嫦娥三號任務實現落月探測之後,嫦娥五號任務將實現月球表面無人採樣返回,標誌著我國將圓滿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規劃。
  • 7集微紀錄片《飛吧 嫦娥》,帶你回顧嫦娥五號任務!
    7個關鍵環節 聚焦「嫦娥五號」從發射到回家 多個驚心時刻 在7個「五分鐘」的短片裡 展現了深空測控、變推力發動 連杆轉移、跳躍式二次再入 等近20項關鍵核心技術
  • 嫦娥五號順利升空!這些數字帶你一鍵認識嫦娥"五姐"
    原標題:剛剛,嫦娥五號順利升空!這些數字帶你一鍵認識嫦娥「五姐」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一次「重量級」發射舉世矚目。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任務難度極高!嫦娥五號奔月將創造五個首次
    【環球時報赴海南特派記者 劉揚 環球時報記者 樊巍】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金色弧線,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今年航天發射的重磅任務,更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將實現包括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在內的一系列高難度任務。據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也是我國目前重量最重的月球探測器。本次任務難度非常高,可謂「步步驚心」,同時看點也是層出不窮。
  • 「墳場」求生,「探火路」步步驚心……
    2010年10月,搭載著嫦娥二號衛星的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11月,嫦娥二號衛星傳回的嫦娥三號預選著陸區——月球虹灣地區的局部影像圖,為嫦娥三號衛星著陸做好前期準備;2013年12月,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發射,並成功軟著陸於月球雨海西北部;2018年12月,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成功,截至目前已順利結束了第十九月晝工作;按照計劃,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降落在哪裡?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一次「重量級」發射舉世矚目。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降落在哪裡?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一次「重量級」發射舉世矚目。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
  • 中國太空探索一大步:「天問一號」,目標火星
    北京時間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中國現役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執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踏上前往火星的徵程。
  • 嫦娥五號奔月,揭探月工程背後的那些秘密
    」的兄弟姐妹們就開啟了探月新徵程,天眼妹簡單給大家梳理一下,我國的「嫦娥工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相關的軟體著作信息共有12條,其中包括嫦娥五號有效載荷測試序列執行軟體、嫦娥五號有效載荷數據自動判讀軟體、嫦娥五號著陸器數管仿真軟體等。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大力士」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起飛 這意味著將歷時23天的嫦娥五號任務已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跑出舉世矚目的精彩第一棒。
  • 「嫦娥五號」升空奔月 把月球土壤帶回地球!
    ,把「嫦娥五號」探測器運送至預定軌道。「嫦娥五號」今次在月球的任務是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及返回,首次將月球土壤樣本帶回地球。 「嫦娥五號」有什麼任務在身? 「嫦娥五號」將於月球正面預選區軟著陸,並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採集土壤樣本,該地區從未有其他國家的探測器去過
  • 嫦娥五號任務的11個階段
    延伸閱讀嫦娥五號從發射入軌到返回器再入回收,一共要經歷11個飛行階段:一是發射入軌階段。嫦娥五號將由運載火箭發射,進入到地月轉移軌道的飛行階段,開啟探月返回的旅程。二是地月轉移階段。嫦娥五號完成器箭分離,並展開相應太陽翼,逐步進入預定軌道。地月轉移段飛行時間大約為112個小時,為了確保探測器按照預定軌道順利到達近月點,這期間要進行多次中途修正。三是近月制動階段。嫦娥五號繼續在目標環月飛行軌道正常行進,並在近月點進行減速制動,以合適的運動速度進入到環月圓軌道,最終進入的軌道距離月面200公裡左右,近月制動時段長達1天。四是環月飛行階段。
  • 嫦娥五號將帶回2公斤「月球寶貝」,是按地球還是月球重量計算?
    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到達月球,正在採樣過程,其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國人和世界很多人的心。大家都知道,嫦娥五號的主要任務是採集帶回月壤和月巖2公斤,那麼這2公斤是地球重量還是月球重量呢?不少人有這種疑惑。因為地球上2公斤的重量,在月球上只有0.33公斤。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