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雄三飛彈誤射後4分鐘才報 防務部門:攝影機時差

2021-01-08 參考消息

中國臺灣網7月5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防務部門4日首度到「立法院「說明雄三飛彈誤射事件表示,雄三飛彈於7月1日8時12分發射,臺海軍256戰隊在8時16分向聯合作戰中心回報;由於海軍在誤射後4分鐘才回報,且與軍方公開宣稱的時間8時15分不同,引發朝野「立委」撻伐。民進黨籍「立委」羅致政痛批臺軍方,不但戰管監控失靈,連戰情回報都失靈。

臺當局防務部門負責人馮世寬說,軍方絕對不會故意延遲回報,相差4分鐘可能是攝影機上計算機設定的時間與中原標準時間(同北京時間)不同所致。臺海軍參謀長梅家樹則指攝影機可能時間沒有校正,但「值日官回報是很快的」。

然而,究竟何時誤射飛彈?誤射後多久回報?直到會議結束,臺軍方都未能說清。羅致政痛責軍方「連戰情回報的時間都講不定,全臺灣人都搞胡塗了。

據報導,臺軍方私下坦言,當天回報是8時16分陸續開始,金江艦的官兵全被嚇壞,艦長也不在艦上,所以沒有在第一時間回報,而是由其他艦隊用手機回報;自8時16分起,很多高層官員電話不斷響起,用戰情系統回報,速度反而慢。

臺防務部門昨天(4日)詳細說明雄三誤射經過,射控士官長陳銘修為實施裝備自測,於6時35分指示射控下士賴柏承向中尉兵器長許博為取火線安全接頭,並於6時40分及7時30分時,實施火線安全接頭裝接。

8時3分,飛彈中士高嘉駿完成仿真目標後,為熟練操作程序,在8時5分自行仿真發射程序,致雄三飛彈於8時12分時離架誤射,默認仿真目標位於左營港方位312度、40浬(1海裡約1852米)。

臺軍方說,8時16分時,海軍256戰隊值日官室向聯合作戰中心回報,海軍司令部於8時18分進駐臺北作戰中心。海軍坦承,火線安全接頭裝接後,並沒有「掛牌」示警,違反規定。

馮世寬公開對民眾和受難家屬表達歉意,他說,誤射是由多人一連串的錯誤造成,臺軍方不會只推給一個中士去承擔。他是在8時18分知道誤射事情,當時剛好在開與大陸情報有關的會議,很多高階將領都在,於是他迅速做出處置,並向「國安會」報告,「國安會」也啟動相應機制。

臺海軍表示,以往模擬操作沒有規定虛擬目標,以後會規定,一定要在淨空、沒有目標的海域。如果是實彈射擊,只能在東部打。民進黨「立委」顧立雄4日質詢時說,最大責任應在金江艦長林伯澤身上。臺「國防部副部長」李喜明答覆說,林當然要負全責,至於適任與否,他表示,犯了這種錯誤當然不適合。(中國臺灣網 盧佳靜)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臺媒質疑:雄三飛彈真的是「誤射」?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今日針對海軍金江艦雄三飛彈事件發表評論文章分析指出,雄三飛彈事件的發生有3個「沒有」。第一,蔡英文「沒有」在臺灣,第二,雄三飛彈發射時,金江艦上所有該負責的主管剛好通通都「沒有」在場,其三,高檢登艦時發現戰情室「沒有」監視器。評論直言,3個「沒有」加上3個「有」──蔡英文,雄三飛彈真的是軍紀渙散下、系性失靈的誤射嗎?
  • 臺媒:誤射曝光雄三性能,連美國都想買
    今年7月雄三飛彈「誤射」一事曾震驚兩岸。隨著案情偵辦逐步明朗,雄三飛彈的名氣也不脛而走。臺灣媒體今天(29日)爆料稱,據島內軍方人士透露,連美國也注意到雄三飛彈的性能,有民間廠商來打聽欲採購。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高雄地檢署利用近2個月,今天(29日)對相關責任人予以治罪,並認定全案確屬過失意外,無任何陰謀或不法動機。
  • 揭秘臺軍「雄三」飛彈有多厲害 解放軍有辦法攔截嗎
    華夏經緯網7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海軍官員表示,雄三飛彈的彈頭導引系統,彈體內的衝壓引擎設計與構造,涉及高度機密,不能外洩,因此,事發後,軍方隨即派出獵雷艦前往彈著區海域進行搜索,全力打撈飛彈彈體,但迄昨晚尚未找到。金江艦7月1日上午誤射一枚雄三飛彈。 圖為模擬圖。
  • 如果不是臺灣漁船,雄三飛彈大陸攔的住嗎?
    臺灣「雄風-3」超音速反艦飛彈(以下簡稱雄三)誤射漁船的事件近日在兩岸引發強烈反應。很多人關注的是,如果這枚「漁船殺手」沒有落海而是直奔大陸,解放軍能攔截它嗎?《環球時報》記者4日就此採訪了多名中國軍事專家。
  • 臺「中科院」研製「海劍羚飛彈系統」 霸氣登場
    ▲「海劍羚飛彈系統」於海事展中再度亮相。(圖/先勢公關提供)高雄國際海事船舶暨防務工業展於9月18日圓滿落幕,其中由臺灣「中科院」研製的「海劍羚飛彈系統」(由於現代反艦近迫防禦系統已走向短程飛彈(如公羊飛彈系統),在落實防務自主政策,及解決臺軍買不到「公羊飛彈系統」的困境下,臺灣「中科院」開始研製臺造「海劍羚飛彈系統」,該系統已列明年防務預算中的七項新建案之一。
  • 「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成燙手山芋,沒人敢接?
    臺灣地區防務部門負責人一職現在是由臺灣陸軍出身的嚴德發擔任。而按照臺灣地區防務部門負責人一般都由軍方背景人物出任。 並且是按照陸軍、空軍、海軍的順序進行,下一任臺灣地區防務部門負責人應該在臺灣空軍中選取一位擔任。
  • 臺灣誤發飛彈大陸震怒 蔡英文表示內政無需道歉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聽取相關單位針對金江艦飛彈事件所進行的簡報。蔡英文聽完簡報後表示,此事代表臺灣部隊紀律鬆散,因此「海軍」要立即完成整頓,最短時間內就要看到成果;同時,蔡英文也指示臺灣當局相關部門要針對這次事件,向周邊國家以及中國大陸做出完整的說明。
  • 臺防務部門:考慮到作戰形態
    而島內許多民調機構在針對「兩岸開戰」議題作調訪時,也提及了臺灣的「徵兵制度」。記得那時,臺當局「行政院長」還表示就算是「只拿一把掃帚」,也要和對岸「拼盡全力」。但臺灣防務及兵役制度等方面目前還存在不少問題。
  • 臺灣防務自主狀況不斷! 280輛雲豹甲車難產
    (圖/記者季相儒攝)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網」    臺灣防務自主陷危機?總預算45億7千多萬(新臺幣)的雲豹八輪甲車製造案,臺防務部門想以「最有利標」建造280輛雲豹甲車,但卻因廠商意願不高流標;而本預計在4月3日再度開標,臺防務部門又臨時公告要修改招標文件,延後到4月18日。此次為蔡英文當局任內,首次雲豹甲車招標案因廠商意願不足而無法繼續生產的案例。
  • 細數近來臺灣10大超狂語錄
    (圖為合成圖,從左至右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臺北市長柯文哲、臺北市議員童仲彥,均取自旺旺中時報系資料)華夏經緯網4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新聞無所不在,社群軟體風行,加上臉書有直播功能了!每個人都是媒體!然面對攝影機、網絡無所不在,公眾人物的言行也更需謹言慎行!
  • 臺灣新聞晚播報:蔡英文上臺倆月幾無好事(音頻)
    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與前方工作組保持密切聯繫,盡全力處理好善後各項工作。  桃園檢查部門20日進行複查,確認起火點在駕駛座附近車體前段,初步判斷應是機械電線走火。警方對司機進行遺體檢驗後,研判駕駛員在事故發生瞬間被大火燒灼,當場失去意識,無法打開前後車門讓乘客逃生。另外車內也找到一支沒用過的安全錘。
  • 臺防務部門將立正手勢改握拳?江啟臣:沒有癢不要亂抓
    臺灣防務部門研議要將已經施行13年之久的立正標準姿勢中「五指併攏伸直」改成「握拳」姿勢。(圖片來源:Facebook)中國臺灣網1月10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防務部門研議要將已經施行13年之久的立正標準姿勢中「五指併攏伸直」改成「握拳」姿勢,對此,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說,防務部門過去半年有太多狀況,事情難道不夠多,還要在這種小事上調整,「管太多了吧?」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江啟臣說,到底立正出了什麼問題?
  • 臺防務部門慌了!谷歌3D地圖曝光臺軍作戰指揮中心,可查火箭車數量
    谷歌衛星地圖日前陸續重啟臺北、新北、桃園與臺中等4個都會區立體3D影像圖資功能,臺軍要求谷歌必須刪除其中15處軍事管制區影像。經實測發現,臺軍在桃園龍崗新建的北部地下備援作戰指揮中心也被意外曝光,臺防務部門又慌忙要求辦理影響移除作業。
  • 埃洛克防務發布「守望者」、「觀測者」
    埃洛克防務定位無人化防務智能裝備供應商。結合母公司AIRLOOK在製圖、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與服務的積累,埃洛克防務將攜手合作夥伴,深耕防務業務在應急、公安、生態、工程、工業、能源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守望者」與「觀測者」以簡單易上手的操作體驗,適用不同的應用場景。
  • 臺灣前綠營「立委」:蔡英文必須及早與大陸建立可靠的溝通管道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飛彈誤射事件,責任明顯落在臺灣,不但新政府的治軍能力遭受國際質疑,新政府至今尚未建立兩岸危機處理機制,也將成為國際矚目的臺海安全漏洞。」臺灣前綠營「立委」郭正亮提到的這個問題也是島內「僥倖沒出大事」之後普遍後怕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