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次嘗試聊天機器人後,Facebook 也要開發智能語音助理

2020-12-03 好奇心日報

Facebook 也在研發智能語音助理了。

據 CNBC,研發團隊由 Oculus 研究團隊負責人 Ira Snyder 領導,團隊在華盛頓州的雷特蒙市辦公,這裡也是 Oculus 的辦公地點。智能語音助理項目從 2018 年初就開始進行了。

CNBC 還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研發團隊一直在聯繫智能音箱供應鏈中的供應商。晚些時候,Facebook 向科技媒體 The Verge 確認了在研發智能語音助理的消息,說會用在公司開發的 AR、VR 產品上,如 Oculus 、Portal 視頻聊天硬體設備等。

Facebook 於 2013 年收購了 Oculus 後一直加大在 VR 領域的投入。扎克伯格曾在 2018 年的 Oculus Connect 5 大會上說,自 2016 年以來,Facebook 在硬體上的投入已經超過 5 億美元。但 Facebook 在 VR 硬體方面的進展一直不太好,銷量不如 HTC vive 和索尼的 PS VR。2018 年 5 月,Oculus 研究團隊更名為 Facebook 現實實驗室。

去年年底 Facebook 將內部的另一個實驗性硬體開發部門 Building 8 重組後,把 Building 8 的部分實驗性項目轉移到了 Facebook 現實實驗室。Building 8 也改名為 Portal,現在主要負責消費類硬體的開發,目前公開上線的產品僅有 Portal 視頻聊天硬體。

Portal 圖/CNet

Portal 視頻聊天硬體於 2018 年 10 月上線,根據顯示屏大小分為了兩個版本,顯示屏較大的版本叫 Portal Plus。Portal 的核心功能點在於可以用人臉識別技術根據用戶距離顯示屏的遠近來自動調整攝像頭的焦段,讓人體顯示的更清晰,並跟拍進入鏡頭的人,也會根據距離遠近自動調整聊天音量大小。

除了基本的視頻聊天功能,Portal 也支持通過 Spotify 和 Pandora 播放音樂,以及從 Facebook Watch 視頻流媒體平臺播放視頻。顯示屏較小的版本,外觀看起來與亞馬遜和 Google 的帶屏幕智能音箱 Echo Show 和 Google Home Hub 很像,這兩款產品的功能之一也是可以讓用戶進行視頻聊天。

The Verge 說,新的智能語音助理項目可能由 Portal 部門和 Facebook 現實實驗室共同研發,因為 Ira Snyder 在 Portal 也有職務。

這不是 Facebook 第一次開發智能助理項目,之前一直有在做聊天機器人相關的嘗試。

2015 年 8 月 Facebook 曾在 Messenger 上線一個文字聊天機器人 M,主要是和商家合作為用戶提供一些類似於餐館、蛋糕等生活服務的訂購和推薦。由於使用用戶量不理想,Facebook 於 2018 年 1 月下線了該功能並關閉了項目。Facebook 解釋稱,M 是一個實驗項目,以幫助他們了解用戶需要和期望的智能助理是什麼樣的,以後會應用於 Facebook 的其它 AI 項目。

除了 M, 2016 年 6 月,Facebook 還曾上線過一個文字聊天機器人 Deep Text,與 M 的功能類似,也是提供一些生活服務相關的推薦或預定服務,如天氣預報、Uber 預約、住宿預定等。也幾乎是在同一時期,Facebook 上線共第三方平臺可接入使用的 Messenger 聊天機器人平臺,用來幫這些企業帳號自動回復用戶發送的消息。

知情人士稱,此次新的智能語音助理項目正是在 M 個人助理項目關閉後開始的。

題圖: Sarah.Marshallon Visualhunt

相關焦點

  • Facebook開源聊天機器人,人們為何對聊天機器人如此痴迷
    聊天機器人的發展上個世紀60s,圖靈通過圖靈猜想算是給聊天機器人種下了一顆種子。從上世紀60s到上世紀末,人們一直為此進行研究。1966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約瑟夫·魏澤鮑姆,開發的聊天機器人ELIZA,用於在臨床治療中模仿心理醫生。但實現了關鍵詞匹配技術。
  • 養老、問診、心理諮詢,和聊天機器人聊聊未來醫療
    事實上,自聊天機器人自興起以來,就被嘗試用於各個領域,追捧與懷疑的聲音也此起彼伏,從未消停過。尤其在2018年,這項技術遭到科技界的普遍質疑。然而,在To C的粗放市場中遇冷的聊天機器人卻在科技醫療領域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健康管理、線上問診、AI醫療......從養老護理到心理諮詢,無不可見聊天機器人的升級運用。
  • 如何使用AI製作聊天機器人?
    世界正在慢慢走向智能業務系統,這些系統可以代表人類做出重要決策或執行重要行動同時提供個性化體驗,AI Chatbots是當前商業技術領域的最新風潮,關鍵優勢在於隨時隨地的互動使企業能夠全球接觸潛在客戶,讓我們來看看AI聊天機器人的重要方面以及它們是如何構建的。
  • Facebook下屬AI實驗室開發出一款動畫聊天機器人
    據Futurism報導,社交網絡Facebook下屬 人工智慧 (AI)實驗室開發出一款動畫聊天機器人,它能在交談過程中對人類的面部表情做出自然反應,以至於志願者們認為,它的反應幾乎與人類沒什麼差別。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能直觀地理解其他人的面部表情。
  • 智能語音機器人工作原理解析,淺談VAD技術
    如今智能語音設備或者機器人很多,如智慧型手機(例如Cortana,Siri,Ok Google,...),個人助理(例如Google Home,Amazon Echo,...),交互式語音應答(銀行,應答機, ......)
  • Facebook 正改進聊天機器人的對話能力,讓它們學會「閒聊」
    儘管 Facebook 關閉了自家個人助手 M,但 Facebook 依然沒有放棄聊天機器人。在過去的幾年裡,Facebook 曾做過很多嘗試,如讓聊天機器人代表用戶進行談判;關閉了兩個突然開始自行對話的機器人「Alice」和「Bob」;發布研究工具 ParlAI。
  • 聊天機器人再受追捧?Facebook押注下一代交互界面
    構建一種可以隨意與人聊天的算法,已經成為大型科技公司的一個關鍵目標。亞馬遜、谷歌和微軟都加入了Facebook的行列,押注於人類對話的力量——不僅是基於文本的消息應用,還包括語音助手和其他體驗。由於最近的研究進展,通往真正的對話式計算機的道路突然變得清晰起來,但首先到達目的地的獎品仍有待商榷。
  • QQ機器人都有哪些?盤點網際網路上幾款熱門的QQ群聊天機器人軟體
    QQ機器人是把常用的數據錄入到資料庫中,當你提交不同的數據就會自動從資料庫中調用不同的數據。可以在群裡實現智能聊天和快捷查詢等常用功能。網絡上的QQ群機器人就成為很多群主安裝下載的機器人產品,小編在下面對網絡上幾款熱門的QQ群機器人做一個盤點。
  • Facebook開源全球最強聊天機器人Blender
    來源:【快科技】如今,我們對虛擬語音助手已經十分熟悉。無論是蘋果 Siri、微軟小冰、百度小度,小米小愛還是阿里巴巴天貓精靈,在提供幫助之餘,還經常扮演著被無聊人類調戲的對象。而這些語音助手也練就了一身反調戲的本領,時不時給你一些驚喜!
  • 小靈靈智能語音機器人體驗評測報告
    之前一直有關注了一款人工智慧產品——小靈靈智能語音機器人。10月底終於買了一臺,廢話不多說了,直奔主題,我們來看看這個智能產品!但是這兩個按鍵沒有多大用處,它可以通過語音實現。但是和人們使用習慣有關所以設計出來這兩個按鈕還是必須的。六個燈孔在機器人在不同狀態會顯示不同的燈色。小靈靈智能語音機器人由於沒有內置電池,所以在使用的時候必須連接電源。
  • 聊天機器人的技術原理和未來的發展
    它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李開復 對人工智慧做過這樣的定義:首先是感知,包括視覺、語音、語言;感知可能是幫助識別一張圖裡,一個嬰兒在沙發上抱著泰迪熊;然後是決策,包括識別、推薦、預測、判斷;比如GoogleNow通過你過去做的事情推測你接下去要做什麼;最後是反饋,包括生成、機器人、自動化;比如無人駕駛汽車通過各種傳感器捕捉的信息後,用來做最後的決策——比如怎麼去操作方向盤、油門、剎車等。
  • Facebook 開源聊天機器人 Blender,更具「人情味」
    不久前,Facebook 開源了號稱是全球最強大的聊天機器人 Blender,它標誌著 Facebook 在 AI 領域的新進展:不僅解決了此前聊天機器人的原有缺點,新的聊天機器人更是擁有史無前例的 94 億個參數!
  • 使用真人數據克隆 AI 聊天機器人,微軟已申請專利
    微軟近期發表的一項專利描述了利用真人的社交數據、照片或甚至錄音內容,基於真人創建AI聊天機器人的方法。微軟正在探索基於現實生活中的人(活著的人或死去的人)創建聊天機器人的可行性。這個概念既引人入勝又令人恐懼,加大了這一幕的可能性:使用某人一生中生成的大量數據,讓該人可以在死後以AI聊天機器人的形式繼續活下去。專利聲稱:「[聊天機器人代表的]那個人可能對應於過去或現在的實體(或者其變體),比如朋友、親戚、熟人、名人、虛構人物、歷史人物和隨機實體等等。」另外,誰要是想在死亡後繼續以數字方式活下去,甚至可以事先自行創建和訓練模型。
  • Facebook 推出最強聊天機器人
    猜猜我是真人仍是 AI場景描繪:Facebook 近來開源了新的談天機器人 Blender,表現優於現有對話機器人,更具特性化。打敗谷歌 Meena,更像人類FAIR 聲稱 Blender 是 GitHub 上最大的打開域(Open-Domain)談天機器人(打開域談天機器人也成為閒談機器人),其功能優於現有的生成對話的辦法。
  • Facebook AI推出最先進聊天機器人:一句「恭喜」隱藏哪些玄機?
    它的聊天數據參數累計達到94億個。在經過15億個公開的Reddit對話數據訓練後,它已能夠響應大多數簡單的談話。在輸入更多帶有人類情緒的對話數據後,它學會了換位思考,如果用戶對它說:「我升職了」,它會高興地回應:「恭喜!」,在談話中與用戶形成了情緒互動。
  • 人工智慧化身貼心助理,天貓精靈X1語音助手體驗
    智能體驗,從「你好天貓」開始  天貓精靈的聯網過程比較簡單,根據App的提示進行操作,可以輕鬆地連上所在區域的Wifi信號,化身智能助手,同時也能夠使用藍牙和手機進行配對,讓天貓精靈成為一臺小巧的藍牙音箱。  天貓精靈的語音依然是溫柔醇厚、口音標準的女聲,用當下流行的話來說,就是一位機智貼心小助理囉。
  • 中國"果粉"能否用上最好的中文語音助理
    但經過實用、實測,中文Siri雖然有些亮點,但總體表現差強人意,很多用戶、媒體經過對比,都認為,早於中文Siri,由中國語音技術和產業的領軍企業——科大訊飛推出的訊飛語點才是「目前最好的中文語音助理」。  中文Siri與訊飛語點相比較,用戶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中文Siri在中文語音合成效果和識別準確率方面較「訊飛語點」差距明顯。
  • Facebook將其Blender聊天機器人作為開源項目發布
    由於Facebook今天早上發布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栩栩如生的聊天機器人,它被稱為Blender,作為人工智慧研究的開源資源,Facebook很快就會變得更加靈活。幾年來,Facebook一直在為其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傾注資金和資源,這些努力似乎得到了回報。
  • 谷歌加入聊天機器人大戰,臉書、微軟將如何應對?
    在微軟的基礎上,谷歌找到了一種方式,使應用開發人員能夠創建在現有的消息應用程式內部運行的程序,如Facebook的Messenger或由谷歌旗下的不太流行的消息應用程式。谷歌即將加入矽谷扣人心弦的「機器人」熱潮。幾個月來就有報導稱,谷歌正在研究一種方式供人們使用其智慧型手機的消息應用與企業或谷歌本身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