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預測耀斑的新物理模型

2021-01-11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Science:預測耀斑的新物理模型

耀斑是太陽上最壯觀的爆發活動現象,可以導致劇烈的空間天氣擾動,對太空人和天基地基的技術系統帶來巨大危害。太陽耀斑會產生劇增的電磁輻射和高能粒子,而電磁輻射約8分鐘就可以到達地球,如此短的時間使得我們來不及做相應的防禦措施。因此更早的預測耀斑發生特別是大耀斑的發生,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受日冕磁場無法直接測量的限制,對於可靠預測耀斑發生所必需的物理條件仍處在爭論中。現在的耀斑預測多是基於光球磁場參數的經驗模型,如活動區總磁通量、強磁場梯度等,然而經驗模型的預測準確度還很差。Kusano et al. (2020) 引入一種預測太陽耀斑的新物理模型,即通過觸發磁重聯的磁流體動力學(MHD)不穩定性的臨界條件預測大耀斑的發生,並對第24太陽活動周發生的幾個大耀斑測試成功。

太陽耀斑中能量釋放的一種合理機制是MHD不穩定性和磁重聯之間的正反饋,它們之間相互加強,導致能量從磁場中失控地釋放。因此,MHD不穩定性可能是太陽耀斑爆發的必要條件。前人研究提出了太陽耀斑爆發時電流驅動的不穩定性——環面模式(torus)和扭結(kink)模式,但這兩種不穩定性與耀斑初始觸發的關係依舊不清楚,所以還沒有基於MHD不穩定性的耀斑預測模型。Ishiguro and Kusano (2017)提出雙拱不穩定性(double-arc instability ,DAI)可能是導致耀斑初始觸發的原因。DAI由施加在日冕載流磁環的洛倫茲力驅動的,與環面不穩定性類似,但與其不同的是DAI明確地解釋了磁重聯的觸發效應。如圖1所示,雙拱不穩定性始於兩個剪切磁環之間的小尺度磁重聯,這一過程將形成攜帶磁自由能的雙拱磁環,稱為「觸發重聯」。隨著不穩定性的發展,雙拱磁環將向上運動,導致進一步的磁重聯,形成不穩定性的正反饋,釋放雙拱磁環的自由能。當雙拱的極向磁通量與覆蓋其上的穩定磁場的磁通量的比值

超過一個臨界值

(~0.1)之後,就會觸發雙拱不穩定性,這一條件是觸發雙拱不穩定性的充分必要條件。基於這一判據,Kusano等提出了一個新的耀斑預測模型,稱之為。

圖1 太陽耀斑磁能釋放過程示意圖(Veronig, 2020)

在使用該模型預測耀斑時,需要根據光球磁圖外推出活動區上方的日冕磁場,並根據得出的磁場計算沿磁中性線(PIL)不同位置處不穩定性發生的最小臨界尺度rc和通過不穩定性可以釋放的磁能Er。其中rc為滿足判據

的臨界半徑,其值越小意味著PIL附近磁場剪切越嚴重,磁場越不穩定,DAI越容易發生,耀斑越容易爆發。

作者首先用該模型對活動區(AR)12673進行了分析。分析發現,在該活動區9月6日兩個大耀斑發生前都滿足rc< 1Mm且Er> 1032erg(圖2)的條件,這說明當滿足該條件時大耀斑將會發生。耀斑發生後,rc重新上升到1 Mm以上,說明耀斑爆發後該區域磁場又逐漸變得穩定。

圖2 軟X射線光變曲線和AR 12673的分析結果。(A)軟X射線光變曲線(B)觸發重聯的最小臨界尺度rc的時間演化(A,B)中兩條豎線分別標示兩個X級耀斑的觸發時刻Sep 6 08:57 UT(X2.2)和Sep 6 11:53 AUT(X9.3) (C,D) 高自由能區域磁中性線上所有點的rc和Er (Kusano et al., 2020)

圖3 2006年至2019年間觀測到的活動區統計結果。(A)沒有爆發X2級以上耀斑的活動區(B)爆發過X2級以上大耀斑的活動區(Kusano et al., 2020)

2014年10月AR12192活動區的兩個X2級以上大耀斑在爆發前都沒有出現滿足X級耀斑觸發條件的情況(見圖3B),說明耀斑預測方法對該活動區大耀斑不適用。該活動區產生了多個大耀斑,其中有6個X級耀斑,這些大耀斑有一個共同點是都沒有伴隨日冕物質拋射。Kusano et al. (2020) 對該活動區大耀斑預測的失敗,說明對不伴隨日冕物質拋射的約束耀斑(confined flares)的預測還有特殊的困難。這可能是由於約束耀斑重聯發生在相對高的日冕或者上面有強磁場束縛爆發。

預測太陽耀斑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這個物理過程非常複雜,涵蓋了大範圍的空間尺度,而目前卻缺乏日冕磁場這樣的關鍵參數。並且,耀斑具體內稟的隨機特性也是不能被排除的。儘管如此,研究者還是提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各種方法。於2019年12月初光觀測的4米口徑井上太陽望遠鏡(DKIST)將提供高解析度的太陽磁場測量以及對耀斑研究至關重要的日冕磁場的測量。這些關鍵數據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太陽耀斑的物理過程,更準確地確定太陽耀斑的觸發條件,為太陽耀斑預測提供重要的觀測支持。

【致謝:感謝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李婷研究員和比利時魯汶大學阮文治博士的寶貴修改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Kusano K, Iju T, Bamba Y, et al. Aphysics-based method that can predict imminent large solar flares[J]. Science,2020, 369(6503): 587-591.

Ishiguro N, Kusano K. Double arc instability in the solar corona[J].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7, 843(2): 101.

Veronig A M. Can we predict solar flares?[J]. Science, 2020,369(6503): 504-505.

(撰稿:閆麗梅/地星室)

相關焦點

  • ...日本科學家找到突破性方法 可提前24小時預測太陽耀斑爆發位置...
    (圖源:NASA戈達德宇航中心)但是,研究人員在7月31日的《科學》封面雜誌上報導,基於太陽耀斑背後的物理原理,一項新技術可以幫助預測太陽耀斑的劇烈輻射爆發。但是就像預測雷暴並不總是成功一樣,預測太陽耀斑也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這就好比你發現條件都對上了,但卻不能預測它是否真的會引起耀斑爆發,以及會不會是一次大型的爆發。尋找耀斑的「爆發種子」為了應對預測太陽耀斑的挑戰,日本研究小組的新技術通過尋找最有可能觸發耀斑的條件來確定耀斑的「萌生」。
  • 能否預測危險的太陽耀斑?新研究表明:或許可以提前24小時預測到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科學家也許有一天可以使用新的太陽爆發模型提前一天預測危險的太陽耀斑。太陽耀斑是太陽系中最大的爆炸。太陽電暈(太陽的外部大氣層)的這些巨大爆發不僅可以證明對軌道上的太空人和人造衛星有害,而且經常伴隨著它們的等離子體羽流會觸發所謂的「地磁風暴」,對地球造成嚴重破壞。
  • 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可以提前一天預測太陽耀斑最危險的時刻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科學家也許有一天可以使用新的太陽爆發模型提前一天預測危險的太陽耀斑。太陽耀斑是太陽系中最大的爆炸。太陽電暈(太陽的外部大氣層)的這些巨大爆發不僅可以證明對軌道上的太空人和人造衛星有害,而且經常伴隨著它們的等離子體羽流會觸發所謂的「地磁風暴」,對地球造成嚴重破壞。
  • 研究表明,我們有一天可以提前24小時預測最危險的太陽耀斑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科學家們也許有一天能夠利用一種新的太陽爆發模型提前一天預測危險的太陽耀斑。雖然計算機模型可以幫助科學家探索這些火山爆發的物理過程,但這些模型在預測耀斑可能發生的確切時間時並不有用。「耀斑預測是一個有趣且非常困難的課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無法測量日冕中的磁場」太陽物理學家阿斯特裡德·維羅尼希說。
  • 新方法可提前24小時預測太陽耀斑
    據《科學》近日報導,一種預測太陽耀斑的新方法可以讓我們對耀斑造成的潛在災難做好準備。預測太陽耀斑是困難的,因為我們不知道耀斑如何被觸發。雖然在耀斑發生時,望遠鏡可以看到、提供一些警告,但高能粒子可以在短短8分鐘內到達地球——這可能危及太空人的健康,並在我們有時間做出反應之前損壞衛星。
  • 超級耀斑讓行星不「宜居」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一項新研究將幫助天體生物學家了解行星在超級耀斑期間會經歷多少輻射,以及太陽系以外的世界是否存在生命。超級耀斑是一種能量爆發,比最大的太陽耀斑大10到1000倍。這些耀斑可以將大量的紫外線照射到行星上,其威力之大足以毀滅行星上存在生命的機會。研究人員首次測量了來自恆星的超級耀斑大樣本的溫度,以及耀斑可能的紫外線輻射。
  • 超級耀斑影響行星宜居性
    巨大恆星耀斑發出的萊紫外線可以破壞行星的宜居性。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一項新研究將幫助天體生物學家了解行星在超級耀斑期間會經歷多少輻射,以及太陽系以外的世界是否存在生命。超級耀斑是一種能量爆發,比最大的太陽耀斑大10到1000倍。這些耀斑可以將大量的紫外線照射到行星上,其威力之大足以毀滅行星上存在生命的機會。
  • 太陽耀斑全新技術出爐,能夠更準確預測太陽耀斑,讓人類減少損失
    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人類對於太陽的了解開始逐漸增多,特別是太陽耀斑的預測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以往太陽耀斑預測來看,科學的論證之後,一般來說準確率能夠達到50%。這個數字實際上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最新的科學研究讓這個準確率大大提高,從而能夠更準確地分析太陽耀斑,讓人類避免太陽耀斑的災難。
  • 超級耀斑 say no!
    作者:馮麗妃 巨大恆星耀斑發出的紫外線可以破壞行星的宜居性。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一項新研究將幫助天體生物學家了解行星在超級耀斑期間會經歷多少輻射,以及太陽系以外的世界是否存在生命。 超級耀斑是一種能量爆發,比地球上最大的太陽耀斑大10到1000倍。這些耀斑可以將大量的紫外線照射到行星上,其威力之大足以毀滅行星上存在生命的機會。
  • 陳根:「卡帕方案」新方法,可提前24小時預測太陽耀斑
    相比之下,由於不知道耀斑如何被觸發,且太陽光球的背景輻射過強,大多數耀斑不能在白光中觀測到,導致目前對於耀斑的預測成功率並不高。近日,據《科學》報導,一種預測太陽耀斑的新方法可以讓我們對耀斑造成的潛在災難做好準備。
  • 又進步啦:最新研究揭示了太陽耀斑,再一次完善教科書上的模型!
    魯汶大學的等離子體天體物理學家,首次對太陽耀斑期間發生的物理過程進行了自洽模擬。研究人員使用了佛蘭芒超級計算機和一種新的物理模型組合。太陽耀斑是太陽表面的爆炸,可以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相當於一萬億顆「小男孩」原子彈同時爆炸。在極端情況下,太陽耀斑可以使地球上的無線電連接和發電站癱瘓,同時太陽耀斑也是基於令人驚嘆的太空天氣現象。
  • 美國物理學家合理預測太陽耀斑,幫助人類提前應對氣候變化
    太陽上突然釋放出的磁能會產生強烈的太陽耀斑,這很難預測。 Kusano等人得出了基於物理學的大太陽耀斑發作閾值,並向觀眾展示了如何從常規太陽觀測中預測它們。他們使用2008年至2019年的太陽觀測結果測試了他們的方法。在大多數情況下,該方法可以正確識別出在接下來的20小時內哪些區域會產生大的耀斑,儘管其中存在一些假陽性和假陰性,但是這不影響整體的分析。
  • 預測太陽風暴,或有了新方法
    美國「科學日報」網站7月29日報導,《天體物理學報》同日刊文稱,瑞典隆德大學和中國復旦大學合作進行的新研究在這方面取得了突破,該成果有望為未來更好的「空間氣象」預測奠定基礎。「我們越來越依賴那些對空間天氣敏感的天基系統。
  • 巨大恆星的超級耀斑發出的紫外線可以破壞行星的宜居性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一項新研究將幫助天體生物學家了解行星在超級耀斑期間會經歷多少輻射,以及太陽系以外的世界是否存在生命。超級耀斑是一種能量爆發,比地球上最大的太陽耀斑大10到1000倍。這些耀斑可以將大量的紫外線照射到行星上,其威力之大足以毀滅行星上存在生命的機會。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測量了來自恆星的超級耀斑大樣本的溫度,以及耀斑可能的紫外線輻射。
  • 太陽為什麼爆發耀斑?可能又是磁場惹的禍
    而且太陽耀斑活動可能就是太陽磁場變化引起的。太陽耀斑簡單地說太陽耀斑就是太陽表面發生劇烈爆炸,並向太空噴射大量電磁輻射。太陽耀斑釋放的巨大的能量,相當於1萬億顆「小男孩」原子彈同時爆炸。耀斑起源雖然,地球已經遭受過好幾次太陽耀斑的禍害,而且科學家通過衛星和太陽望遠鏡,已經對太陽耀斑發生時的物理過程有了相當多的了解,知道太陽耀斑非常有效地將太陽能量從磁場轉換成熱、光和運動的高能粒子。
  • 粒子物理標準模型30多年前的預測得到驗證
    自從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預測到這種衰變,物理學家尋找該衰變過程的證據已經超過了30年。此次新的觀測結果證實了標準模型做出的預測。科學家們希望,在LHC進行的新實驗可以準確探究這種衰變的特性。   基本粒子是人們已能認知的組成物質的最基本結構,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描述了基本粒子的屬性和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 50年前「舊模型」準確預測全球變暖
    他們聲稱,幾十年前進行的計算機模擬並不能準確預測當前的氣候變暖,因此,公眾應該警惕新模型的預測能力。 近日,研究人員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發表報告稱,他們針對這些大約半世紀前的「老模型」進行了最全面的評估,結果表明,大多數氣候模型的預測是準確的。 該研究作者、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生Zeke Hausfather說:「今天氣候變暖程度與模型預測的基本一致。」
  • 雙黑洞「共舞」產生了比一萬億顆恆星還要亮的巨型耀斑
    來源標題:雙黑洞「共舞」產生了比一萬億顆恆星還要亮的巨型耀斑 據《天體物理學》雜誌報導稱,一項新研究表明,在距離地球約35億光年的OJ 287星系中,有兩個被「困」住的黑洞在「共舞」,它們產生的巨型耀斑比一萬億顆恆星還要亮。
  • 發現一次大太陽耀斑,在幾分鐘內就釋放出太陽能量的0.02%
    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天文學家沈成才(音譯)、凱薩琳·裡夫斯和合作者,新研究報告了對太陽磁場和耀斑噴射電子活動區域的空間分辨觀測。研究小組利用歐文斯山谷太陽能陣列(EOVSA)的13個天線陣列及其微波成像技術,觀測到了巨大的太陽耀斑。隨著太陽耀斑事件的進行,他們看到了一個快速上升氣球形狀的黑暗空洞。
  • 日震波可以幫助預測太陽耀斑嗎?
    太陽耀斑是在太陽上發生劇烈爆炸時,它會將帶高能量的粒子向外噴發,有時會衝向地球,從而幹擾通信並危及衛星和太空人的生命。但是,正如科學家在1996年發現的那樣,耀斑還可以引起日震活動(日震),從而釋放脈衝聲波,這些聲波會深入太陽內部。儘管太陽耀斑與日震之間的關係仍然是個謎,但新發現表明,這些「聲瞬變」以及它們產生的表面波動可以告訴我們很多有關耀斑的信息,也許有一天可以幫助我們預測耀斑的大小和嚴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