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黑洞「共舞」產生了比一萬億顆恆星還要亮的巨型耀斑

2020-11-24 千龍網

來源標題:雙黑洞「共舞」產生了比一萬億顆恆星還要亮的巨型耀斑

據《天體物理學》雜誌報導稱,一項新研究表明,在距離地球約35億光年的OJ 287星系中,有兩個被「困」住的黑洞在「共舞」,它們產生的巨型耀斑比一萬億顆恆星還要亮。

據了解,每隔12年,較小的黑洞就會撞穿一個巨大的碎片盤來圍繞著超大規模黑洞旋轉。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規模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180億倍,是我們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黑洞之一,而圍繞其旋轉的的「舞伴」也比太陽大1.5億倍。所以,其產生的耀眼光芒讓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完美地捕捉到了這一現象。

外媒稱,遺憾的是,這個較小的黑洞沒有把握完美的時機。因為它的軌道呈長方形,它以不規則的時間間隔撞擊碎片盤,這使得科學家們很難準確地觀察到下一次「光爆」可能發生的時間。

據報導,在2010年,一個研究人員團隊開始建立一個模型,預測下一次的巨型耀斑的出現時間。他們的模型正確地預測了耀斑的出現時間為三周之內。2018年,印度孟買塔塔基礎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對模型進行了完善,預測下一次耀斑將在2019年7月31日達到峰值。

"當我第一次檢查OJ 287的能見度時,我很震驚地發現,在預測下一次耀斑發生的當天,斯皮策望遠鏡就能觀測到它。"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Seppo Laine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退役的斯皮策望遠鏡是耀斑發生時唯一能清晰看到銀河系的望遠鏡。"我們能夠用斯皮策捕捉到這次耀斑的峰值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在那個特定的時間點上,目前還沒有其他儀器能夠實現這一壯舉。"

值得關注的是,斯皮策望遠鏡的「幸運一瞥」為黑洞"無毛定理"提供了更多的證據。科學家們對耀斑何時達到峰值的預測,為他們提供了更準確的宇宙「舞者」和較小黑洞的軌道信息。

另外,由於較小的黑洞在科學家們預測的時候正好撞穿了碎片盤,這表明OJ 287的超大質量黑洞是對稱平滑的。這種「舞蹈」最終將以災難性的結果而告終,也就是說,更小的黑洞的軌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超大質量黑洞將在未來一萬年內的某個時候吞噬掉它的小「舞伴」。

據《天體物理學》雜誌報導稱,一項新研究表明,在距離地球約35億光年的OJ 287星系中,有兩個被「困」住的黑洞在「共舞」,它們產生的巨型耀斑比一萬億顆恆星還要亮。

據了解,每隔12年,較小的黑洞就會撞穿一個巨大的碎片盤來圍繞著超大規模黑洞旋轉。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規模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180億倍,是我們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黑洞之一,而圍繞其旋轉的的「舞伴」也比太陽大1.5億倍。所以,其產生的耀眼光芒讓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完美地捕捉到了這一現象。

外媒稱,遺憾的是,這個較小的黑洞沒有把握完美的時機。因為它的軌道呈長方形,它以不規則的時間間隔撞擊碎片盤,這使得科學家們很難準確地觀察到下一次「光爆」可能發生的時間。

據報導,在2010年,一個研究人員團隊開始建立一個模型,預測下一次的巨型耀斑的出現時間。他們的模型正確地預測了耀斑的出現時間為三周之內。2018年,印度孟買塔塔基礎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對模型進行了完善,預測下一次耀斑將在2019年7月31日達到峰值。

"當我第一次檢查OJ 287的能見度時,我很震驚地發現,在預測下一次耀斑發生的當天,斯皮策望遠鏡就能觀測到它。"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Seppo Laine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退役的斯皮策望遠鏡是耀斑發生時唯一能清晰看到銀河系的望遠鏡。"我們能夠用斯皮策捕捉到這次耀斑的峰值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在那個特定的時間點上,目前還沒有其他儀器能夠實現這一壯舉。"

值得關注的是,斯皮策望遠鏡的「幸運一瞥」為黑洞"無毛定理"提供了更多的證據。科學家們對耀斑何時達到峰值的預測,為他們提供了更準確的宇宙「舞者」和較小黑洞的軌道信息。

另外,由於較小的黑洞在科學家們預測的時候正好撞穿了碎片盤,這表明OJ 287的超大質量黑洞是對稱平滑的。這種「舞蹈」最終將以災難性的結果而告終,也就是說,更小的黑洞的軌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超大質量黑洞將在未來一萬年內的某個時候吞噬掉它的小「舞伴」。

相關焦點

  • 35億光年外有一顆「黑寡婦」黑洞,馬上要吃掉她的舞伴
    導讀:在那遙遠的地方,距離地球約35億光年的星系中,有兩個被「困」住的黑洞在「共舞」,更小的黑洞的軌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
  • 黑洞家族首次被觀測,質量遠超太陽100億倍,引力吞噬能力超強
    這意味著它們的周圍或將演變成宇宙煉獄,吞噬起「獵物」的瘋狂程度會令人驚訝不已,與此同時,它們還會產生超高速噴流,令人詫異的是這種噴流的規模如同一場小型的宇宙大爆炸,甚至有可能摧毀黑洞自身所在的星系,遺憾的是科學家對它們的形成現階段還未給出定論,這是因為觀測結果顯示黑洞的類別存在部分差距,形成的方法多種多樣,大部分黑洞是以緩慢的吸積形成,也就是由恆星的大小開始演化的
  • NASA公布雙黑洞共舞現象 未來1萬年內「舞伴」被吃掉
    在距離地球約35億光年的OJ 287星系中,兩個黑洞被困在一場無休止的舞蹈中。這個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80億倍——這是我們發現的最大的黑洞之一。它的舞伴雖然小得多,但仍然很大,質量是太陽的1.5億倍。每隔12年,體型較小的「舞伴」就會兩次撞穿一個巨大的由碎片組成的圓盤,這個圓盤圍繞著超大質量黑洞旋轉。
  • 揭秘:天空中最驚人的物體之一——雙黑洞系統OJ287
    也許您不會想到,就在M44以東約3.5度的一小片天區內,隱藏著人類目前已知的宇宙中最驚人的物體之一——雙黑洞系統OJ287。天文學家已認定OJ287為類星體,因為它呈現點狀光源發光,視星等通常在14.0等~15.0等之間。
  • 我國科學家發現雙黑洞同食恆星現象,可從中研究巨型黑洞成長機制
    在遙遠的宇宙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黑洞一起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被認為是人類首次觀測到雙黑洞「爭食」一顆恆星的奇觀。相關研究論文已經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而且較小質量的揮動的發現幾乎都與這種現象有關,這是因為黑洞本身並不發光,而且它不但不發光,還會吸收來自其他天體的光線,可謂是宇宙空間中的「隱身者」,但是當它靠近恆星等天體的時候,會將它們的物質吸收過來,甚至使得恆星等天體圍繞黑洞運行或者相互繞行,在大部分情況下,科學家們就是憑藉黑洞的引力對其他天體造成的影響來判斷黑洞的存在的。
  • 天文學家發現球狀恆星產生雙黑洞系統
    研究人員檢測到兩個體積為太陽三十倍的巨大黑洞碰撞產生了時空彎曲。現在一篇新文章解釋了黑洞合併是如何產生的——結果表明它們很可能來自密集的恆星群。球狀星團是一個環繞星系核的球狀恆星集群。「結果發現恆星群可能是創造一個雙黑洞系統的最佳方式之一,」研究首席作者卡爾?羅德裡格茲(Carl Rodriguez)博士這樣說道。
  • 12年一輪迴:雙黑洞共舞縱穿吸積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比如說,斯皮策是唯一一個觀察到遠星系OJ287中心發生的令人震驚現象的望遠鏡:一個黑洞圍繞超大質量黑洞(SMBH)運動,並定期會穿過其吸積盤。每當小黑洞穿過吸積盤時,都會產生比銀河系所有恆星發光總和還要強烈的閃光。通過斯皮策的觀測數據,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得以創建相關模型,可準確預測閃光發生時間與較小黑洞的運動軌道。
  • NASA發現正「打架」的雙黑洞,小黑洞「偷襲」大黑洞,結局很悲催
    科學黑洞在宇宙之中並不罕見,它像恆星和行星一樣,也是一種天體,恆星有雙恆星和多恆星系統,行星也有多個在一起運行的狀況,黑洞也同樣如此。近日有美國媒體報導,NASA(美國宇航局)公布了最新觀測到的雙黑洞「共舞」現象,發生在離太陽系35億光年遠的OJ287星系中。
  • 罕見雙黑洞吞噬恆星
    記者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據介紹,黑洞潮汐撕裂恆星事件在每個星系中幾乎每10萬年才發生1次,概率為十萬分之一。
  • 中國罕見發現:兩個巨型黑洞合夥吃掉一個恆星-黑洞,恆星 ——快...
    據報導,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相關成果成果已經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據介紹,黑洞潮汐撕裂恆星事件在每個星系中幾乎每10萬年才發生一次,而在30多年來,天文學家們只在少數幾個星系中發現了超大質量雙黑洞,捕捉到雙黑洞吞噬恆星更是極為罕見。舒新文教授團隊通過分析衛星觀測資料,在距離地球約26億光年之遙的一個星系中,找到了雙黑洞吞噬恆星的觀測證據。
  • 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
    據新華社合肥11月29日電 記者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 據介紹,黑洞潮汐撕裂恆星事件在每個星系中幾乎每10萬年才發生1次,概率為十萬分之一。
  • 這顆恆星成功了
    這幅藝術家的插圖顯示了這顆白矮星(在左邊),當它接近最接近的點時,正被黑洞的強大引力拉伸。這是宇宙的定義特徵之一,黑洞有如此巨大的引力,它們可以吞噬整個恆星。儘管如此,黑洞的巨大質量(大約是太陽的40萬倍)和引力導致這顆恆星被困在圍繞它的橢圓形軌道上。這顆恆星原本是一顆紅巨星,其富氫的外層已經被黑洞剝離,只剩下一個富含氦的核心(稱為白矮星)。
  • 當恆星被黑洞吞噬時,潮汐力會將其撕碎,產生明亮的輻射耀斑
    important}當一顆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捕獲吞噬時,潮汐力會將其撕碎,當恆星的物質落入黑洞時,會產生明亮的輻射耀斑。天文學家研究這些「潮汐擾動事件」(TDEs)發出的光,以尋找潛伏在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進食行為的線索。由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天文學家領導的新「潮汐擾動事件」觀測,現在提供了明確的證據:表明來自恆星的碎片在黑洞周圍形成了一個旋轉圓盤,稱為吸積盤。
  • 當恆星被黑洞吞噬時,潮汐力會將其撕碎,產生明亮的輻射耀斑!
    當一顆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捕獲吞噬時,潮汐力會將其撕碎,當恆星的物質落入黑洞時,會產生明亮的輻射耀斑。天文學家研究這些「潮汐擾動事件」(TDEs)發出的光,以尋找潛伏在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進食行為的線索。
  • 一顆恆星被黑洞撕成「義大利麵條」
    這是迄今為止天文學家看到的距離最近的恆星「臨終」燃燒過程。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12日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論文合著者、智利聖地牙哥的歐洲南方天文臺研究員託馬斯·韋弗斯說:「當一顆不幸的恆星與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太近時,黑洞的極強引力會將恆星撕成細薄的物質流。」這些物質流就像義大利麵條一般。當這些細細的、薄薄的恆星物質落入黑洞時,會釋放出明亮的高能耀斑,並被天文學家探測到。
  • 科學新發現一顆「恆星」,產生耀斑亮度是太陽100億倍
    在星體的轉變之中,還存在一部分相對較為複雜的過程,這個我們就不分析了,而根據科學最新報導顯示,天文學家們又發現了一個非常「亮」的恆星,通過初步的預估,在該恆星產生耀斑的時候,它的亮度是太陽亮100億倍,這確實夠亮的,要是換成太陽的位置,估計整個地球在它的光照之下都很難受,當然這個不是長時間的亮度,是瞬間情況。
  • 35億光年外雙黑洞發出相當於萬億顆恆星的光芒 佐證了黑洞無毛定理
    騰訊太空訊 4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著名雙黑洞系統OJ287再次發出亮光,其亮度堪比萬億顆恆星亮度之和 據悉,蝎虎座BL型天體OJ287是一個雙黑洞系統,距離地球約35億光年,其中較小黑洞圍繞超大質量黑洞以橢圓形軌道運動,周期大約12年。 科學家通過計算發現,這個大黑洞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宇宙中最大黑洞之一,質量是太陽的180億倍,相對較小的黑洞質量也有太陽的1.5億倍。
  • 科學家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
    記者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常規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該研究成果於11月18日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通訊》上。
  • 一顆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撕裂併吞噬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2日消息,天文學家通過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觀測到,在2.15億光年外的波江座螺旋星系中,一顆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撕裂併吞噬。這是迄今為止天文學家看到的距離最近的恆星「臨終」燃燒過程。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12日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 中國罕見發現:兩個巨型黑洞合夥吃掉一個恆星
    據報導,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相關成果成果已經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 據介紹,黑洞潮汐撕裂恆星事件在每個星系中幾乎每10萬年才發生一次,而在30多年來,天文學家們只在少數幾個星系中發現了超大質量雙黑洞,捕捉到雙黑洞吞噬恆星更是極為罕見。 舒新文教授團隊通過分析衛星觀測資料,在距離地球約26億光年之遙的一個星系中,找到了雙黑洞吞噬恆星的觀測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