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這顆恆星成功了

2020-11-02 冬哥譜科

一種新的生存故事:科學家發現了一顆靠近黑洞的恆星,並活下來講述了這個故事——至少是暫時的。

這幅藝術家的插圖顯示了這顆白矮星(在左邊),當它接近最接近的點時,正被黑洞的強大引力拉伸。

這是宇宙的定義特徵之一,黑洞有如此巨大的引力,它們可以吞噬整個恆星。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3月份月刊的一份報告詳細描述了這顆位於星系GSN069(距離地球約2.5億光年)的恆星,是如何漫遊到離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稍近一點的地方,並被困在它的手中的。

與大多數恆星不同的是,它成功逃脫了黑洞的吞噬。

儘管如此,黑洞的巨大質量(大約是太陽的40萬倍)和引力導致這顆恆星被困在圍繞它的橢圓形軌道上。

這顆恆星原本是一顆紅巨星,其富氫的外層已經被黑洞剝離,只剩下一個富含氦的核心(稱為白矮星)。

它每九小時繞黑洞運行一圈,當碎片被剝離時,它們與其他環繞黑洞的物質混合在一起。

這個過程會產生X射線的爆發,這對我們地球人來說是一種燈塔。

對於科學家來說,發現所謂的潮汐破壞事件並不罕見,指的是黑洞將恆星的肢體從肢體上撕裂。

但他們表示,他們非常幸運地發現了一顆恆星在最初的黑洞相遇中倖存下來的證據,這一事件要罕見得多。

更多的大質量恆星可能會定期從黑洞中倖存下來。

但是它們圍繞黑洞的軌道將會花費如此多的時間,以至於科學家們永遠沒有機會像現在這樣對多個X射線爆發進行分類。

最終,這顆白矮星可能會成為一顆質量與木星大致相當的行星。

這個過程可能需要長達一萬億年的時間。

相關焦點

  • 速度2.4萬公裡/秒,這顆恆星瘋了吧?科學家:在圍繞黑洞公轉
    而說起黑洞,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它的恐怖,這是一種神秘的天體,從科學家公布的照片來看,黑洞的存在無疑是神秘的。至於黑洞中究竟有什麼,科學家到現在也無法給出答案,但是我們都知道黑洞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任何物體只要靠近它都會逃不出來,那麼你相信有恆心
  • 中國科學家:591顆恆星正在高速逃離銀河系,43顆已成功
    流浪恆星。591顆高速星的位置和運行軌跡。
  • 科學家發現比宇宙年齡還要大的恆星!這顆恆星是怎麼誕生的?
    在我們的認知裡,宇宙是一切的起源,這本來是沒有錯的,但是科學家們在銀河系發現的一顆恆星卻引起了巨大的爭端!原來,這顆名叫瑪士撒拉星的恆星已經存在了160億年左右,而我們根據科學家們的推算,我們的宇宙從誕生到現在也才只有138億年,怎麼會有恆星比宇宙的年齡還要大呢?
  • 宇宙追兇:這顆恆星慘遭「剝皮」
    圖片來源: NASA/CXC/SAO CC BY當一顆巨型恆星死亡時,它的「內臟」被炸向太空。但在這顆星爆炸之前,某個小偷就已經偷走了它的「皮膚」(由膨脹的氣體和塵埃構成的殼狀結構)。現在,天體物理學家認為他們已經找到了罪魁禍首: 另一顆在附近爆炸的恆星。超新星在太空中相當常見。大多數非常大的恆星會以爆炸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 這顆意外的恆星穿過了我們的太陽系
    這是一個七萬年前穿過我們太陽系的流氓恆星的故事。如果你喜歡這個文章,那麼讓我知道,我也會開始製作最新的科學新聞文章。70萬年前,一個外星人穿過我們的太陽系。但不是一個坐在飛碟裡的小綠人,一個燃燒著氣體的大球。天文學家發現,一顆真正的流星,比我們現在的近鄰近鄰近五倍半人馬座。
  • 鋰元素豐度最高的恆星被中國科學家發現,那麼這顆恆星有什麼特別
    最近幾個月我國科學家發現一顆鋰元素含量極高的恆星,這次的發現是天文學上一次罕見的發現,在過去天文學發現中對於鋰元素含量極高的恆星,科學家發現的次數幾乎只有一兩次。所以中國科學家的這次發現,對於天文學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幫助。這顆鋰元素恆星有很多的特點,首先這顆恆星的鋰元素含量是一般同類型天體的三千倍。
  • 行星一定圍繞恆星轉嗎?科學家:這顆行星的個頭,要比恆星還大
    相信很多朋友首先會想到行星,然後是恆星、衛星、隕石、小行星。當然,如今黑洞作為宇宙中目前已知的,最神秘的天體,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之中,自從今年4月份,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成功問世,現如今人們對於黑洞的討論和研究也越來越多。
  • 這顆恆星的年齡竟然比宇宙還要古老
    這顆恆星是位於天秤座的HD140283,距離它的發現已經有超過一個世紀了。2000年這個跨世紀的年代註定是不同尋常的一年,根據歐洲天文局依巴谷衛星測量的數據計算出這顆恆星有160億年的壽命。這個數字對於文學家來說是個巨大的問題,因為根據微波背景輻射計算出的宇宙壽命為138億年。
  • 恆星最大能有多大?科學家發現的這顆恆星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由於恆星內部核聚變的向外輻射壓跟質量的關係,為了維持恆星的平衡,恆星的質量也不是可以無限上升的,否則就會在強大引力下坍塌,並且形成一個黑洞,科學家認為恆星的質量上限不會超過太陽質量的150倍。正當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理論的時候,天文望遠鏡卻在宇宙中發現了新的更大的恒生,它的質量遠超過太陽質量的150倍,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 除了太陽,就數這顆恆星距離我們最近
    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滿天的星鬥都對我們眨眼睛,那麼哪顆星星距離我們最近呢?
  • 3000多顆白矮星依然逃不出愛因斯坦魔掌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篩查了3000多顆白矮星,發現該現象是真實存在的,且符合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513期宇宙萬物中吃得越多,質量顯然會增加,體積也應該會增大,但是有一種天體例外,這就是白矮星。
  • 數百顆恆星消失,這預兆著什麼?或是外星文明在作祟
    、超新星、紅巨星、黑洞等等,在太陽系中,太陽是唯一存在的恆星,因為它們在星空中的位置固定,因此被稱為恆星,其位置不會輕易改變。  儘管先前已經意識到這顆白矮星的結構非常不穩定,沒有想到變化會如此迅速,但到2019年,當科學家們在智利用大望遠鏡再次觀察這顆恆星時,發現它已經消失了,甚至無法探測到它的光亮,那麼這顆恆星究竟在宇宙中發生了什麼?
  • 139億歲的瑪土撒拉星,為什麼這顆恆星比宇宙的年齡還大?
    比宇宙還古老的恆星 距離地球190光年的天秤座,存在一顆十分奇怪的恆星:「HD 140283」,它也被稱為瑪土撒拉星,是目前人類發現的最古老的恆星之一,這顆恆星的年齡在139億年左右,而宇宙的年齡僅為138億年,為什麼這顆恆星比宇宙的年齡還大?
  • 距太陽最近恆星竟看不到,這顆遙遠恆星卻很亮,將來還會超過金星
    地球本是宇宙中的一顆星體,是太陽系中的八顆行星之一,有月亮這顆天然衛星在圍繞運行,而我們人類就生活在地球的表面上,大氣層也基本是完全透明的,又由於宇宙中的恆星會發光,而行星會反射光,這些光都會傳播到地球上,所以我們就能看到宇宙中的很多天體了。
  • 這顆恆星即將爆炸,你從地球上就能看到。恆星為什麼會爆炸呢?
    這顆巨大恆星內部的燃料已經幾乎消耗殆盡。據科學家預測,這個大傢伙在接下來的一萬年之內,隨時都可能像超新星那樣發生爆炸,這可能發生在幾個世紀後,也可能發生在明天。一旦參宿四發生爆炸,那它就會在一瞬間垮掉,爆炸產生的光芒會明亮到猶如夜空中的第二個月亮。我們會在天空中觀察到一顆新的亮點,持續幾周甚至幾個月,但它之後會逐漸開始黯淡,直到徹底消失,但並非無影無蹤。
  • 這顆恆星瘋了嗎?即使被撕碎也要繞黑洞公轉
    根據數據顯示,太陽圍繞銀河系中心黑洞公轉的速度,大約是每秒220公裡,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這顆被科學家們發現的,史上公轉速度最快恆星,它的公轉速度是太陽的109倍。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這顆史上公轉速度最快恆星,它實際上是非常接近黑洞的,它處於黑洞的邊緣,所以才會出現如此驚人的速度。
  • 在銀河系中,到底有多少顆恆星?
    科學家給出的最新數據表明,銀河系總質量約為1.5萬億太陽質量,有大約2000億顆恆星,我們的太陽只是其中毫不起眼的一顆。銀河系中的恆星分布並不均勻,整體形狀呈扁球形,由四條主要的懸臂構成,我們太陽位於獵戶座懸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2.6萬光年,而在銀河系中心,則是一個400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由於我們位於銀河系當中,所以我們無法直接看到銀河系的全貌,在沒有光汙染的夜晚,我們可以在夜空中看到一條明暗相間的銀河,這就是我們銀河系的截面模樣。
  • 100多顆恆星,怎麼就消失了?
    該視頻內容稱:最近,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一個離奇事件,當天文學家將一張同區域最新的星空照與過去照片對比時發現區域內的某顆恆星已消失不見。為加以證實,科學家找到了上世紀50年代大量的舊天文影像資料進行對比研究,結果發現在這半個多世紀中,至少有100顆恆星離奇消失,且不再出現。
  • 宇宙中自轉最快的恆星有多快?這顆超大質量恆星轉起來「不要命」
    宇宙中自轉最快的恆星有多快?這顆超大質量恆星轉起來「不要命」地球的自轉讓我們擁有了晝夜的更替,使萬物都有了休息的時間,地球的衛星月球其實也是有自轉的,雖然我們看到的月球除了陰晴圓缺永遠都是一面對著我們,但是相對於太陽來說,月球也有自轉,只不過自轉周期就是它圍繞地球公轉的周期,因為它被地球潮汐鎖定,相對地球來說,看起來它就像是沒有自轉一樣,其實恆星也有自轉,而且還有「不要命」的轉法。
  • 最精細銀河系恆星地圖發布!蓋亞望遠鏡完成20億顆恆星的數據測定
    剛剛,歐洲航天局蓋亞空間望遠鏡公布了迄今最為詳盡和精確的恆星地圖,包含了近 20 億顆恆星的高精度數據,為理解銀河系的起源和未來提供了關鍵信息。蓋亞的主要任務是利用視差測量恆星間的距離。簡單來說,把一條手臂伸直,豎起大拇指,然後試著分別用左眼和右眼觀察它,你就會發現拇指的位置好像發生了變化,這就是視差。在這項研究中,天文學家們使用蓋亞天文臺持續掃描天空,測量當地球繞太陽運行時,觀測到的恆星位置發生了怎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