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億光年外雙黑洞發出相當於萬億顆恆星的光芒 佐證了黑洞無毛定理

2020-12-05 騰訊網

騰訊太空訊 4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著名雙黑洞系統OJ287再次發出亮光,其亮度堪比萬億顆恆星亮度之和,堪稱宇宙中的一場超級燈光秀。

據悉,蝎虎座BL型天體OJ287是一個雙黑洞系統,距離地球約35億光年,其中較小黑洞圍繞超大質量黑洞以橢圓形軌道運動,周期大約12年。

科學家通過計算發現,這個大黑洞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宇宙中最大黑洞之一,質量是太陽的180億倍,相對較小的黑洞質量也有太陽的1.5億倍。

該雙黑洞系統中,較小的黑洞會與環繞在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吸積盤發生周期性擠壓碰撞,從而產生如同超級耀斑一樣的亮光。其亮度堪比萬億顆恆星亮度之和,因此人類藉助太空望遠鏡從地球可以觀察到雙黑洞系統發出的亮光。

視頻: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有關OJ287的部分動畫效果圖。

但由於OJ287雙黑洞系統中小黑洞運行軌道是橢圓形的,因此與圓盤撞擊的時間間隔並不規律,這使得科學家們很難確定下一次爆發亮光的確切時間。

2010年,研究人員開始建立模型預測OJ287何時會再次爆發亮光。2018年,印度孟買塔塔基礎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完善了這個模型,預測OJ287再次爆發的超級耀斑將在2019年7月31日達到亮度峰值。研究人員表示,直接觀測到超級耀斑的爆發,是檢驗黑洞「無毛定理」的好機會。

本周二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通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對超級耀斑爆發時間的預測完全正確。而且幸運的是,美國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恰巧在正確時間捕捉到了OJ 287發出的亮光。

「當我第一次觀測OJ287的亮度時,我震驚地發現,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正好觀測到了這次超級耀斑的爆發,」加州理工學院斯皮策副研究員塞波·雷恩(Seppo Laine)在一次發布會上說。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份退役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是唯一能清楚觀測到OJ287爆發出亮光的太空望遠鏡。

「非常幸運的是,我們能夠用斯皮策捕捉到亮度峰值,因為沒有其他人造儀器能夠在特定時間點完成這一任務,」 雷恩說。

觀測結果也為科學家驗證無毛定理提供了更多證據。科學家們對OJ287爆發亮光何時達到峰值的預測,也提供了有關OJ287系統和較小黑洞運行軌道的更準確信息。

由於較小黑洞恰好在科學家們預測的時間穿過吸積盤,這表明OJ287中的超大質量黑洞是對稱和平滑的。

但隨著時間推移,OJ287雙黑洞系統中較小的黑洞軌道會不斷縮小,從而距離超大質量黑洞越來越近。最終,超大質量黑洞將在未來1萬年內吞噬掉同伴。

編譯:皎晗,審核:喬輝

相關焦點

  • 35億光年外有一顆「黑寡婦」黑洞,馬上要吃掉她的舞伴
    導讀:在那遙遠的地方,距離地球約35億光年的星系中,有兩個被「困」住的黑洞在「共舞」,更小的黑洞的軌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
  • 雙黑洞「共舞」產生了比一萬億顆恆星還要亮的巨型耀斑
    來源標題:雙黑洞「共舞」產生了比一萬億顆恆星還要亮的巨型耀斑 據《天體物理學》雜誌報導稱,一項新研究表明,在距離地球約35億光年的OJ 287星系中,有兩個被「困」住的黑洞在「共舞」,它們產生的巨型耀斑比一萬億顆恆星還要亮。
  • 黑洞無毛定理——黑洞的分類
    黑洞無毛定理又稱三毛定理。說的是所有進入黑洞的物質都會丟失所有信息,只剩下質量、電荷和角動量三個物理量,其餘所有信息都不復存在。所有的黑洞,我們只能以質量、電荷和角動量這三個物理量來區分。比如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黑洞主要分下面這幾類:以質量分:原初黑洞——又叫太初黑洞,宇宙大爆炸初期形成的質量遠小於自然坍縮形成的迷你黑洞。
  • 99億光年外,一個黑洞噴發的氣體,在100萬光年外形成了4顆恆星
    不過,最新的一項研究卻發現了一個出乎意料的事實:99億光年外,一個星系中心的黑洞噴發的氣體,在距離黑洞100萬光年之外的宇宙空間,形成了4顆巨大的恆星!99億光年外的黑洞(藍色圖像附近)這項研究是由博洛尼亞國家天體物理學研究所(INAF)的研究員羅伯託·吉利(Roberto
  • 剛又測出一個黑洞的自旋,很簡單:無毛定理就可以完全描述黑洞
    在目前對黑洞的研究探索中,黑洞「無毛定理」或者說「黑洞三毛定理」,也就是說,黑洞是如此的簡單,只需用黑洞的質量、自旋和電荷這三個參數就可以完全描述黑洞。儘管黑洞可能是由物質和能量的複雜混合物形成,但當黑洞形成時,所有其他細節都會丟失。黑洞強大引力場創造了一個環繞的表面,一個「事件視界」,任何穿事件視界的東西(即使是光)都無法逃脫。
  • 很簡單,無毛定理就可以完全描述黑洞,剛又測出一個黑洞的自旋!
    在目前對黑洞的研究探索中,黑洞「無毛定理」或者說「黑洞三毛定理」,也就是說,黑洞是如此的簡單,只需用黑洞的質量、自旋和電荷這三個參數就可以完全描述黑洞。儘管黑洞可能是由物質和能量的複雜混合物形成,但當黑洞形成時,所有其他細節都會丟失。黑洞強大引力場創造了一個環繞的表面,一個「事件視界」,任何穿事件視界的東西(即使是光)都無法逃脫。
  • 黑洞吞噬恆星的最後瞬間,在2.15億光年外上演
    任何膽敢行走在黑洞附近的天體,都是在死亡邊緣徘徊,一個不小心,就會被黑洞吞噬,墜入無盡的深淵。2.15億光年之外,有一顆恆星給我們上演了活生生的一幕,展現了被黑洞吞噬的最後瞬間,是有多麼悽慘和悲涼。所以,當他們在距離我們2.15億光年的波江座注意到這個信號之後,馬上將望遠鏡對準這裡,在那個遙遠的漩渦星系中見證著一顆恆星的死亡。
  • 宇宙大爆炸後最大爆炸被發現,光年級別黑洞現身,距離地球3.9億光年...
    在宇宙中有一種非常明亮的天體,雖然距離地球非常遙遠,但是發出的光芒可以穿越幾十億光年的宇宙空間,被地球上的望遠鏡所捕捉到,這就是所謂的類星體。
  • 「黑洞無毛」定理,決定黑洞是全宇宙最簡單的物質
    宇宙中的黑洞也有恆星那樣多的種類嗎?換句話說,除了質量、角動量和電荷之外,黑洞還能有別的參量嗎?對一個物理學家來說,一顆恆星或一塊方糖都是極為複雜的物體,因為對它們的完整描述,既包括它們的原子和原子核結構在內的描述,需要有億萬個參量。
  • 黑洞家族首次被觀測,質量遠超太陽100億倍,引力吞噬能力超強
    據了解,這個超大質量黑洞家族是某研究團隊通過分析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數據發現的,該星系與地球的距離約為35億光年,是人類有史以來觀測到的最大規模的黑洞家族,值得一提的是它比人們通常情況下指出的超大質量黑洞還要龐大,倘若這些霸主一旦活躍起來,人類也將無法想像它們會引發多麼可怕的災難也有研究人員指出在這些星系中央的黑洞中
  • 望遠鏡觀察黑洞通過「義大利麵條化」殺死恆星
    望遠鏡已抓獲來自垂死恆星的罕見光芒一閃,因為它是由一個超大質量撕開黑洞。 這種鮮為人知的「潮汐破壞事件」(在其伸展和伸展過程中會造成星體意粉化)是最類似的已知事件,距地球僅2.15億光年。(相比之下,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系統-半人馬座星系大約4光年,而銀河系的直徑大約為200,000光年。)一光年是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距離,大約是6萬億英裡(10萬億公裡)。
  • 超大級別黑洞,爆發時可以吞噬整個銀河系
    超大級別黑洞距離地球35億光年,在巨蟹座方位存在著一顆180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黑洞,這個黑洞是人類目前已知最大黑洞之一。這個超大質量的黑洞,每12年就會被另一個黑洞撞擊兩次,撞擊所發出的能量可匹敵整個銀河系所有恆星的總和。
  • 由霍金的「黑洞無毛定理」,來定義宇宙當中的四種黑洞
    黑洞無毛定理要說宇宙當中最神秘的天體,那麼一定就是黑洞了。由於黑洞自身性質的特殊性,目前人類尚且無法直接觀測到黑洞,只能根據黑洞附近星體的變化,來推斷黑洞存在的位置,以及它自身的一些性質。那麼描述黑洞的物理性質有多少呢?
  • 2.5億光年外,一顆恆星從黑洞的虎口逃生,霸主地位被挑釁了?
    一顆恆星與一個巨大的黑洞擦肩而過,今天我們以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ESA的XMM-牛頓衛星發出的x射線數據,來講述這個令人驚嘆的故事。這個故事始於一顆紅巨星,它靠近一個距離地球約2.5億光年的星系中的超大質量黑洞。
  • m87黑洞可裝六百個最大恆星,這個黑洞卻可裝六千個m87黑洞
    )就比盾牌座uy大得多,這個質量達太陽65億倍的黑洞的直徑至少有200億公裡,裡面可以放下數千個盾牌座uy,放下海王星軌道內的整個太陽系更是綽綽有餘。其外圍吸積盤的直徑使中間陰影部分的3~5倍左右,那麼外圍的吸積盤直徑或達5000億公裡。   但是m87星系中心黑洞也並非宇宙中最大的黑洞,類星體Ton618的中心黑洞要比它大得多,觀測發現Ton618中心黑洞的直徑可達3840億公裡,幾乎是m87星系中心黑洞直徑的20倍,體積則是它的近6000倍。
  • 深度| 首張黑洞照片誕生!霍金黑洞理論終獲證實
    現在天文學家認為,絕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質量黑洞,這些黑洞的質量可達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倍太陽質量,有些黑洞的直徑甚至超過我們的太陽系,而即使是它們,由於距離地球非常遙遠,在天空中佔據的角尺度也極小。距離最近的超大質量黑洞是人馬座A*,位於銀河系的中心,質量大約相當於400萬個太陽。它的視界在天空中的張角只有50微角秒,大約相當於月球上的一張DVD。
  • 距地2.15億光年,一顆太陽大小的恆星,正被黑洞撕成「麵條」
    在宇宙中,恆星是我們最熟悉的天體之一,恆星是什麼樣子的呢?它們各個都猶如一個發光的「大圓球」,不過,在距離地球2.15億光年之外的地方,科學家們卻發現了一顆「麵條」狀的恆星,這是怎麼回事呢?
  • 恆星被黑洞吞噬的過程!爆發的能量是太陽100億倍!幸好不是地球!
    這幾天網絡上便流傳著一段視頻,一顆恆星墜落到了黑洞中被吞噬的過程,很多人在看到這個視頻後感到非常驚訝,原來黑洞的吞噬能力如此強勁。從2019年開始,科學家就觀測到了爆發的過程,根據他們的數據來看,這顆恆星的爆發能量達到了太陽的100億倍,天文望遠鏡所捕捉到的驚人細節,簡直就讓我們置身於科幻世界。
  • 解碼引力波信號 「弦外之音」驗證黑洞「無毛」形象
    這一結果,與用其他方法分析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信號得到的新生黑洞的質量和自旋一致,進而證明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是正確的,黑洞作為「禿頂巨人」的無毛定理,也被驗證。  2015年9月14日,科學家用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首次探測到,在13億光年外,兩個黑洞相互繞轉、扭曲地融合在一起,輻射出攜帶著黑洞的質量和自旋信息的引力波。這個事件被命名為GW150914。  當科學家們消除探測器噪音並放大引力波信號後,他們觀察到了一個波形,該波形在衰減之前會迅速增強。當他們把這個信號轉換成聲音時,聽到了類似「唧唧」的聲音。
  • 科學家發現目前最大黑洞 質量相當於120億個太陽
    本報訊(記者張航)在好萊塢大片《星際穿越》中,黑洞具備超強的吸引力,不僅能吞噬所有附近的星體,還能在附近的星球掀起滔天巨浪。人類目前發現的最大黑洞有多大?答案是質量相當於120億個太陽。這個黑洞近日被北京大學吳學兵教授帶領的團隊發現,每秒30萬公裡的光線從地球到那裡需要128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