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億光年外,一個黑洞噴發的氣體,在100萬光年外形成了4顆恆星

2020-12-03 ALENG

【ALENG 自媒體】12月1日晚間自媒體專稿,在大多數人的影響中,黑洞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胃王,它像一個飢不擇食的怪物一樣,瘋狂地吞噬著那些不幸靠它太近的星際物質,甚至有人擔心,宇宙中無處不在的黑洞,可能會最終將我們的宇宙整個吞噬掉。不過,最新的一項研究卻發現了一個出乎意料的事實:99億光年外,一個星系中心的黑洞噴發的氣體,在距離黑洞100萬光年之外的宇宙空間,形成了4顆巨大的恆星!

99億光年外的黑洞(藍色圖像附近)

這項研究是由博洛尼亞國家天體物理學研究所(INAF)的研究員羅伯託·吉利(Roberto Gilli)主持的,該研究團隊利用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其他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了一個黑洞,該黑洞噴發的物質導致在100萬光年外的多個星系中形成了4顆新的恆星。羅伯託·吉利說,「這是人類首次在一個以上的星系中看到一個黑洞幫助恆星的形成。」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在一份聲明中說:「令人驚奇的是,一個星系的黑洞可以對數萬億英裡之外的其他星系發生的事情有發言權。」

這個黑洞位於距離地球99億光年的一個星系中心,根據研究結果,科學家認為,這個黑洞噴發的氣體在100萬光年外的星系中形成了恆星,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黑洞幫助恆星形成的最遠距離。通常情況下,在氣體和宇宙塵埃聚集的空間,會形成新的恆星,而根據霍金的理論,由於黑洞實際上也會向外噴射物質,因此,這些被黑洞噴出的高速氣體,在延伸到數萬億公裡外的星系中時,由於其巨大的衝擊波,會導致星系中物質的密度瞬間增大,從而誕生新的恆星。

儘管黑洞似乎是一個大胃王,但是根據已故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理論,黑洞實際上也會向外噴發氣體,這就是著名的霍金輻射。按照該理論,當一個黑洞沒有足夠的星際物質可以吞噬時,這些被噴發而出的氣體物質最終會消耗掉黑洞的能量,黑洞最終也會消失。黑洞噴射的氣體主要來源於其周圍的吸積盤,這個圍繞黑洞中心高速旋轉的吸積盤,會將其周圍的氣體物質甩出,從而可能成為新的恆星的原始材料。

當然,黑洞並非總是看起來這樣仁慈,實際上,在它的巨大影響下形成的這些恆星,最終仍然會成為黑洞的盤中餐。這個黑洞能夠影響到距離它100萬光年外的星系,而我們的太陽系距離銀河系中心的黑洞不過26000光年,這樣想一想,實際上還是很可怕的:萬一有一天,如果這個黑洞餓了呢?

相關焦點

  • 距地球99億光年外,這個黑洞成了造物主,培育誕生出很多新恆星!
    黑洞以毀滅撕裂物體而聞名,例如恆星等。但現在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黑洞,它可能在令人難以置信的距離內,跨越多個星系,引發了恆星的誕生。這一由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其他望遠鏡做出的發現,如果得到證實,將代表著有史以來最廣泛黑洞作為恆星啟動器的影響範圍。黑洞似乎增強了超過一百萬光年之外的恆星形成。
  • 在150億光年外,發現一個星系團的中心,黑洞噴出了等離子射流!
    數十億年前,在150億光年外的一個星系團中心,一個黑洞噴出了等離子射流。當等離子體衝出黑洞時,它推開了物質,形成了兩個相距180度的大空穴。
  • 5.7億光年外上演手撕恆星:每114天爆發一次猶如呼救吶喊
    ,後者半徑有1億光年,匯集了至少100個大型星系。地球所在的銀河系距離室女座超星系團中心大約6000萬光年,ASASSN-14ko事件所在的星系遠至5.7億光年。在對ASASSN-14ko事件進行觀測時,科學家發現了多波長耀斑,這暗示這顆恆星已經時日無多,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罕見的機會來觀測黑洞吞食恆星的過程。
  • 「AT2019qiz」:2億1500萬光年外超大質量黑洞撕裂併吞噬太陽大小恆星
    「AT2019qiz」:2億1500萬光年外超大質量黑洞撕裂併吞噬太陽大小恆星(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報》周一(12日)發表最新研究,表示有天文學家透過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ESO)望遠鏡,觀測到距離地球2億1500萬光年外,有超大質量黑洞撕裂併吞噬一個有太陽般大小的星體之奇觀,ESO同日發布過程片段。
  • 黑洞會噴出等離子射流?該現象在150億光年外的星系團發生
    相信大家都有看過關於黑洞的文章或報導,大多數的報導都說黑洞在不斷的吞噬宇宙中的物質,但你有沒有聽說過黑洞往外噴東西呢?在數十億年前,在一個離我們有150億光年外的星系團中心,一個黑洞噴出了等離子射流!在每個星團的中心都有一個黑洞,黑洞都會經歷進食的時期,也就是黑洞從星團中吞噬等離子體,然後就是爆炸性噴發的時期,一旦吞噬達到飽和量,黑洞就會發射出等離子射流,就比如SPT-0528的噴發階段。儘管黑洞噴發發生在數十億年前,這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遙遠,甚至是在我們的太陽系還沒形成之前,而這道來自星系團的光也是花了很長時間才傳播到美國宇航局繞地球運行的X射線發射的錢德拉天文臺。
  • 黑洞吞噬恆星的最後瞬間,在2.15億光年外上演
    任何膽敢行走在黑洞附近的天體,都是在死亡邊緣徘徊,一個不小心,就會被黑洞吞噬,墜入無盡的深淵。2.15億光年之外,有一顆恆星給我們上演了活生生的一幕,展現了被黑洞吞噬的最後瞬間,是有多麼悽慘和悲涼。所以,當他們在距離我們2.15億光年的波江座注意到這個信號之後,馬上將望遠鏡對準這裡,在那個遙遠的漩渦星系中見證著一顆恆星的死亡。
  • 為什麼拍攝5500光年外的黑洞,卻不選擇3萬光年內的黑洞?
    明明3萬光年內有黑洞,為什麼卻拍5500萬光年外的黑洞?讓人費解!黑洞一直是科學發展史上的一個空白,但是前幾日黑洞照片的公布,也讓我們對於黑洞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這張照片是在2016年開始已經拍攝,經過了兩年的衝洗之後在2019年和大家見面。
  • 在3億光年外,發現一顆恆星墜毀,導致一個黑洞消失長達100天!
    在一個遙遠的星系中心,一個黑洞正在慢慢地消耗周圍吸積盤的氣體,這些氣體在這個黑洞周圍旋轉,就像水在排水溝裡盤旋一樣。當一股穩定的細流氣體被拉進張開的「黑洞大口」時,超熱粒子聚集在黑洞附近,在圓盤上方和下方,產生了明亮的X射線光,在3億光年外的地球上都可以看到。
  • 天文學家觀測到2.15億光年外超大質量黑洞潮汐瓦解恆星全過程
    該黑洞就位於圖中中央的核球中心上。左邊旋臂上的藍色恆星估計是銀河系內的恆星。該星系距離我們約66百萬秒差距,即約2.15億光年,在目前在光學波段探測到的所有潮汐瓦解事件中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起。由於距離相對較近,時間能在潮汐瓦解的較早期就被發現,在隨後的20天,潮汐瓦解產生的耀斑原來越明亮,在1月8日達到峰值,瞬間釋放的能量大約是太陽的100億倍!不過隨著恆星的瓦解釋放的巨大能量,產生強大的包含氣體塵埃的物質衝擊波,以大約10000km/s的速度高速向外擴散,這對潮汐瓦解事件產生了遮擋,導致後續的觀測困難。
  • 天文學家觀測到2.15億光年外超大質量黑洞潮汐瓦解恆星的全過程
    該黑洞就位於圖中中央的核球中心上。左邊旋臂上的藍色恆星估計是銀河系內的恆星。該星系距離我們約66百萬秒差距,即約2.15億光年,在目前在光學波段探測到的所有潮汐瓦解事件中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起。 據分析,該黑洞的質量約為太陽的100萬倍,屬於超大質量黑洞,這樣的黑洞一般存在於星系的中心,被瓦解的恆星質量跟太陽差不多,屬於比較小的。由於距離相對較近,時間能在潮汐瓦解的較早期就被發現,在隨後的20天,潮汐瓦解產生的耀斑原來越明亮,在1月8日達到峰值,瞬間釋放的能量大約是太陽的100億倍!
  • 比鄰星離太陽就有4光年,10萬光年的銀河系怎會有1000億顆恆星?
    在這些星星中,超過99%都是恆星,它們跟太陽是同一類天體,通過核聚變反應來產生能量,從而發光發熱。在一個夜晚中,我們最多可以看到大約2500顆恆星,而全天總計可以看到大約7500顆恆星。相對於宇宙尺度而言,這些肉眼可見的恆星都算是太陽的近鄰,它們的距離大都沒有超過1000光年。
  • 比太陽大30倍的恆星被黑洞吞噬:100光年內都可「聽」到慘叫
    編者按:在距離地球1.5萬光年外,科學家發現了SS 433系統,該系統內一個小黑洞正在吞噬比黑洞質量還大的恆星,同時輻射出強伽瑪輻射信號,似乎是恆星發出的慘叫聲。遠在100光年外的J1913 + 0515氣體雲都受到了影響,也輻射出相同頻率的伽瑪信號。
  • 430萬倍太陽質量,直徑4400萬公裡,2.6萬光年外黑洞終於現身!
    第一個被懷疑的對象是天鵝座的X-1,這是1964年的一次火箭彈道飛行觀測時被發現,也是從地球觀測最強的X射線源之一,這個位於6,070光年外的主星體是一顆超巨星變星,有一個看不見的天體互相環繞公轉,距離約為0.2天文單位。
  • 如果宇宙中已知最大的黑洞在100萬光年外會發生什麼?
    TON 618最初作為類星體被發現,雖然它發出的光用了104億年的時間(光行距離104億光年)才傳播到地球上,但由於它的亮度極高,光度相當於太陽的140萬億倍,整個銀河系的8000倍,所以我們在地球上仍然可以觀測到這個遙遠的天體。
  • 2.15億光年外,一顆黑洞偷吃了一顆恆星,被人類抓拍到
    該事件的目錄條目為AT2019qiz,是有史以來最接近此類耀斑的事件,距離僅有2.15億光年。在這種情況下,恆星被撕裂了,其質量的一半左右被餵養或者說是吸積進入了一個質量為太陽100萬倍的黑洞,而另一半則被向外噴射,這猛烈的一幕就是天文學家所說的
  • 黑洞手撕恆星!2.15億光年外發生一起宇宙慘案
    在一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見證了黑洞無比狂暴的清理能力——2.15億光年外的一個黑洞吸食附近的恆星聽起來似乎很科幻,卻也時常在宇宙上演,天文學家將這類事件稱為潮汐撕裂事件。根據理論推演可知,當恆星從黑洞身旁路過時,會被強大潮汐力撕裂,拉成細長的物質流,最終落入黑洞之中。這個過程被形象地稱為義大利麵化,期間會爆發出明亮閃光。
  • 銀河系超級黑洞曾噴發:照亮20萬光年外氣體雲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一直處於休眠狀態之謎讓科學家們困惑了幾十年。最新證據表明這條「睡龍」其實在某些時候處於活躍狀態——只是我們無法觀測到。天文學家聲稱超大質量黑洞在200萬年前曾噴發,這場爆炸如此強大以至於點亮了20萬光年遠的氣體雲。
  • 比太陽大30倍的恆星,被黑洞吞噬後,100光年處都能看到求救信號
    宇宙空間是非常廣闊的,有最新的研究認為,宇宙的直徑大約為1560億光年,甚至更大,而人類當前可觀測的宇宙直徑只有930億光年,因此對於人類而言宇宙是神秘的,我們對930億光年以外的事物一無所知,宇宙還有很大的空間在等待我們去探測。
  • 宇宙中最大的星系,它的直徑400萬光年,擁有100兆顆恆星
    最近,人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大的星系IC1101,目測它的直徑有400萬光年,可以容納上千個銀河系,其中心甚至擁有質量超過1000億顆太陽的黑洞。IC1101是透鏡星系,其模樣與檸檬相似,與地球相距10.7億光年,它的體積大到可以容納數千個銀河系,內部還有大量的金屬恆星,有的恆星甚至比太陽還要老上70億年,其外表呈現出金黃色。
  • 100億光年外三個超大黑洞終將碰撞,結局將超乎想像的壯觀!
    宇宙中瀕臨死亡的巨大恆星在足夠大的恆星耗盡其燃料時,因無法支撐其自身來對抗它的引力作用,它就向內塌陷形成了黑洞。黑洞在宇宙演化中是個麻煩製造者,它難以被察覺是因為它們很暗,但是當它們與太空中的其他物體互動時就可以觀測到,比如在塌落的氣體裡,氣體會被加熱而發出X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