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單,無毛定理就可以完全描述黑洞,剛又測出一個黑洞的自旋!

2020-10-18 博科園

在目前對黑洞的研究探索中,黑洞「無毛定理」或者說「黑洞三毛定理」,也就是說,黑洞是如此的簡單,只需用黑洞的質量、自旋和電荷這三個參數就可以完全描述黑洞。儘管黑洞可能是由物質和能量的複雜混合物形成,但當黑洞形成時,所有其他細節都會丟失。黑洞強大引力場創造了一個環繞的表面,一個「事件視界」,任何穿事件視界的東西(即使是光)都無法逃脫。

因此,奇點顯示為「黑色」,有關流入物質的任何細節也會丟失,並被消化為三個已知參數。天文學家能夠以一種相對簡單的方式測量黑洞質量:觀察物質在其附近(包括其他黑洞)如何受引力場的影響而運動。黑洞的電荷被認為是微不足道的,因為正負流入電荷在數量上通常是相當的。黑洞的自旋更難確定,兩者都依賴於解釋黑洞周圍吸積盤熱內邊緣發出的X射線。一種方法是模擬X射線連續體的形狀,它依賴於對質量、距離和視角的準確估計。

另一個模型是X射線光譜,包括經常在熱氣反射中看到觀察到的原子發射線。它不依賴於知道那麼多其他參數,這兩種方法大體上產生了可比的結果。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天文學家詹姆斯·斯坦納和同事們重新分析了由Rossi X射線計時探測器獲得的七組光譜,這些光譜是從銀河系中一個名為4U1543-47的恆星質量黑洞爆發而來。以前使用連續介質方法估計自轉的嘗試,導致了理論之間的不一致,這比形式上的不確定度要大得多。

理論假設質量為9.4個太陽質量,距離為24.7萬光年,通過對光譜的仔細分析和更新的建模算法,科學家們得出了一個自旋大小與之前中等大小的自旋,並建立在90%的置信水平上。由於到目前為止只有幾十個得到證實的黑洞自旋得到了測量,這個新研究結果是一個重要的補充。

博科園|研究/來自: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相關焦點

  • 剛又測出一個黑洞的自旋,很簡單:無毛定理就可以完全描述黑洞
    在目前對黑洞的研究探索中,黑洞「無毛定理」或者說「黑洞三毛定理」,也就是說,黑洞是如此的簡單,只需用黑洞的質量、自旋和電荷這三個參數就可以完全描述黑洞。儘管黑洞可能是由物質和能量的複雜混合物形成,但當黑洞形成時,所有其他細節都會丟失。黑洞強大引力場創造了一個環繞的表面,一個「事件視界」,任何穿事件視界的東西(即使是光)都無法逃脫。
  • 「黑洞無毛」定理,決定黑洞是全宇宙最簡單的物質
    約翰·惠勒,這位有關黑洞的大多數術語的發明家,在60年代把這種特徵稱為「黑洞無毛」。這個開始時只是一種猜測的定理,最近得到了嚴格的數學證明。他們證明,只需要三個參量來描述一個平衡態黑洞周圍的時空幾何,從而證實了惠勒的表述。對理論家來說,這意味著事情已大為簡化:按照這三個參量的重要程度來劃分,總共只有四種黑洞(質量作為引力場的源當然總是必不可少的)。
  • 霍金「黑洞無毛定理」將被推翻?最新研究表明:黑洞或許有毛!
    霍金「黑洞無毛定理」將被推翻?由於黑洞傾向於「吸收」周圍的一切(比如光都無法逃脫),即使是最小的黑洞也不會洩露關於它們的起源或歷史線索。這一令人沮喪的事實促使科學家們在20世紀60年代宣稱黑洞「沒有毛」,其意思是,黑洞幾乎沒有區分彼此的特徵。
  • 霍金「黑洞無毛定理」將被推翻?新研究表明:黑洞或許有毛
    霍金「黑洞無毛定理」將被推翻?由於黑洞傾向於「吸收」周圍的一切(比如光都無法逃脫),即使是最小的黑洞也不會洩露關於它們的起源或歷史線索。這一令人沮喪的事實促使科學家們在20世紀60年代宣稱黑洞「沒有毛」,其意思是,黑洞幾乎沒有區分彼此的特徵。
  • 霍金「黑洞無毛定理」將被推翻?最新研究表明:黑洞或許有毛!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霍金「黑洞無毛定理」將被推翻?由於黑洞傾向於「吸收」周圍的一切(比如光都無法逃脫),即使是最小的黑洞也不會洩露關於它們的起源或歷史線索。這一令人沮喪的事實促使科學家們在20世紀60年代宣稱黑洞「沒有毛」,其意思是,黑洞幾乎沒有區分彼此的特徵。現在,新的計算表明:一些黑洞可以生長出毛,但不能保持很長時間。根據這項新的研究,以接近(但不完全)最大旋轉可能速度旋轉的黑洞顯示出一些獨特性質。但這些性質在黑洞變得「光禿禿(無毛)」之前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並且變得無法與同類的其他黑洞區分開來。
  • 解碼引力波信號 「弦外之音」驗證黑洞「無毛」形象
    這一結果,與用其他方法分析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信號得到的新生黑洞的質量和自旋一致,進而證明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是正確的,黑洞作為「禿頂巨人」的無毛定理,也被驗證。  「音調」和衰減證明無毛定理  在愛因斯坦看來,一個具有一定質量和自旋的黑洞,只能產生特定的「音調」和衰減。  在此次研究中,科學家們利用廣義相對論方程,計算了衰減的引力波信號和新生黑洞質量和自旋之間的關係。  通過對觀測數據比較,由兩個黑洞合併後形成的新黑洞,重量約為68.5個太陽質量。
  • 黑洞無毛定理——黑洞的分類
    黑洞無毛定理又稱三毛定理。說的是所有進入黑洞的物質都會丟失所有信息,只剩下質量、電荷和角動量三個物理量,其餘所有信息都不復存在。黑洞也就是你不會知道掉進去的是一個男人還是一個女人,甚至不知道掉進去的是一隻羊還是一塊石頭,你也不會知道倒進去的是一杯冰水還是一杯開水
  • 由霍金的「黑洞無毛定理」,來定義宇宙當中的四種黑洞
    黑洞無毛定理要說宇宙當中最神秘的天體,那麼一定就是黑洞了。由於黑洞自身性質的特殊性,目前人類尚且無法直接觀測到黑洞,只能根據黑洞附近星體的變化,來推斷黑洞存在的位置,以及它自身的一些性質。那麼描述黑洞的物理性質有多少呢?
  • 黑洞無毛卻有熵究竟是什麼意思?一文帶你了解一下
    在「愛因斯坦場「方程中,愛因斯坦沿用的是傳統的直角坐標系,所以對一個對稱的、不自旋、不帶電荷的有質量球體進行計算,只能給出一個近似解。但史瓦西則另闢蹊徑,他引入的坐標系類似於極坐標系,從而可以得出精確解。他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寄給愛因斯坦,得到了愛因斯坦的誇讚。
  • 可以使用時空中的漣漪來檢測黑洞的「毛髮」
    無論什麼落入黑洞,無論是恆星、氣體雲和塵埃,還是你最大的敵人,黑洞都可以用三個且只有三個簡單的數字來描述:電荷、質量和自旋。這意味著如果你有兩個完全相同大小的黑洞,完全相同的電荷,並且以完全相同的速率旋轉,你將無法區分它們。這令人懷疑的原因是,所有落入這兩個黑洞的有價值的信息都發生了變化。它被摧毀了嗎?消失在視界之下?困在宇宙某個難以接近的地方?
  • 探索黑洞秘密!科學家:空中的漣漪檢測黑洞「頭髮」真可以嗎?
    不管是墜入星空,氣體和塵埃雲,還是最壞的敵人,黑洞都可以用三個且只有三個簡單的數字來描述:電荷,質量和旋轉。這意味著,如果您有兩個大小完全相同,電荷完全相同並且以完全相同的速率旋轉的黑洞,您將無法分辨它們。這令人懷疑的原因是,落入這兩個黑洞的所有多汁信息必須發生某些事情。它被摧毀了嗎?迷失在事件視野之外?卡在宇宙中某些難以接近的地方嗎?
  • 35億光年外雙黑洞發出相當於萬億顆恆星的光芒 佐證了黑洞無毛定理
    據悉,蝎虎座BL型天體OJ287是一個雙黑洞系統,距離地球約35億光年,其中較小黑洞圍繞超大質量黑洞以橢圓形軌道運動,周期大約12年。 科學家通過計算發現,這個大黑洞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宇宙中最大黑洞之一,質量是太陽的180億倍,相對較小的黑洞質量也有太陽的1.5億倍。
  • 黑洞:只要轉得夠快,我就不是「光頭」
    廣義相對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數學理論,但是對黑洞的描述卻驚人地簡單。一個穩定的黑洞可以用三個特性來描述:質量、電荷和旋轉或自旋。由於黑洞不太可能有很多電荷,所以實際上只需要兩個特性就可以描述一個黑洞。如果你知道了一個黑洞的質量和自旋,你就知道了關於這個黑洞的一切。 黑洞的這個性質通常用無毛定理來概括。
  • 黑洞:只要轉得夠快,我就不是「光頭」
    廣義相對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數學理論,但是對黑洞的描述卻驚人地簡單。一個穩定的黑洞可以用三個特性來描述:質量、電荷和旋轉或自旋。由於黑洞不太可能有很多電荷,所以實際上只需要兩個特性就可以描述一個黑洞。如果你知道了一個黑洞的質量和自旋,你就知道了關於這個黑洞的一切。
  • 黑洞和原子的驚人相似,雙黑洞結合為「引力分子」,宇宙太神奇了
    電子云我們知道,量子力學中有一條著名的原理,那就是測不準原理,指出我們不可能同時測出一個電子的速度和所在位置,無法描述一條它確定的運動軌跡。但情況就是這樣,薛丁格用波函數這樣的數學形式,描述了電子云的理論(雖然他自己也是愛因斯坦陣營的)。而這個電子云,我們就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場。
  • 怎樣理解黑洞的熵?讓你完全看懂它的推導及意義!
    最開始,黑洞在我們印象中算得上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了,而霍金髮現黑洞的視界面(黑洞的邊界面)可以產生粒子輻射之後,黑洞表面同時也就具有了溫度,後來貝肯斯坦連黑洞的熵都算了出來,這樣黑洞才算是更親切了一些。那麼什麼是熵?熱力學中,將熵定義為描述系統無序度即混亂程度的一個量。
  • 這次霍金真的錯了,觀察發現黑洞沒有頭髮
    「黑洞信息悖論」前提出「黑洞」一詞的天文學家約翰·惠勒(John Wheeler)有一個著名的論點JohnWheeler有一個著名的「黑洞沒有頭髮」論點,因為黑洞非常簡單,可以完全由三個特徵來定義:質量、角動量和電荷。
  • 深度| 首張黑洞照片誕生!霍金黑洞理論終獲證實
    由此產生的黑色剪影就是所謂的「黑洞大頭照」——在這張照片上,黑洞完全是一團漆黑,可謂名副其實。這個陰影不會是一個對稱的圓盤,這主要是因為周圍氣體的旋轉速度極高,幾乎要接近光速。如此高速運動的物質發出的輻射會發生都卜勒頻移,輻射方向也會向物質運動的方向匯聚而形成一個狹窄的光錐。
  • 超大質量黑洞繞著更大質量的黑洞旋轉,每12年撞擊一次其吸積盤
    除了證明廣義相對論的實際作用,他們的發現也驗證了史蒂芬·霍金的「無毛定理」。OJ 287位於距地球35億光年的地方,是一個具有特別活躍的核和從其中心向外延伸的高能粒子噴流的星系。它的中心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80億倍,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一個黑洞,而銀河系中心的黑洞(人馬座A)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40倍。
  • 黑洞是什麼?黑洞還有很多種?奇點也不止一個?
    對於黑洞是什麼這樣的問題,其實我往常都會講一下它的歷史,但由於關於黑洞的歷史我已經講過不止一次了,所以這篇文章我將完全不講歷史。黑洞這個名字給人一種神秘感,覺得會是一個陰森森的神秘物體。不過事實上雖然它確實有點可怕,但其實它特簡單,曾經有人說過黑洞是宇宙中最簡單的天體,因為它只有三個物理量,也就是它只需要用三個物理量就可以被準確描述,這三個物理量分別是:質量、電荷和角動量。這三個物理量就是目前已知的黑洞的全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