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黑洞的熵?讓你完全看懂它的推導及意義!

2020-11-22 騰訊網

最開始,黑洞在我們印象中算得上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了,而霍金髮現黑洞的視界面(黑洞的邊界面)可以產生粒子輻射之後,黑洞表面同時也就具有了溫度,後來貝肯斯坦連黑洞的熵都算了出來,這樣黑洞才算是更親切了一些。

那麼什麼是熵?熱力學中,將熵定義為描述系統無序度即混亂程度的一個量。例如一個房間,東西擺放得越雜亂無章,它的熵越大;東西擺放得越整齊,它的熵越小。

可是,你還記得黑洞的無毛定理嗎,意思就是黑洞簡單到僅僅只需要幾個參數(質量、電荷、角動量)就可以完全被描述,作為最簡單的天體,黑洞也應該是高度有序的,那麼黑洞的熵到底是哪來的?它代表著黑洞哪方面的無序度?

首先,如果不考慮黑洞輻射而損失的質量,那麼黑洞的視界面面積會處於永不減小的狀態,因為黑洞的質量決定了黑洞的視界面積,而黑洞質量只會增加(它永遠都在將其它物體吸引過來而增加自己的質量),那麼視界面積就只能增加不可能減小,這就是黑洞的面積不減定理。

黑洞的面積不減定理,讓物理學家想到了熱力學中的熵增定律,一個孤立系統在不注入能量的情況下,熵只會增加不會減小。這就像你的房間,在你不整理的時候,它會因你的存在而變得越來越凌亂。

再考慮到黑洞視界面以內,所有物質都集中在了黑洞中心那個無限緻密的奇點上,這使得黑洞內部變得井然有序,物理學家推測,如果黑洞具有熵,那麼它的熵一定表現在黑洞的邊界面——視界面上,而不是表現在黑洞的內部空間中。

但在廣義相對論中,黑洞的視界面是一個平滑連續的球形面,它怎麼會有熵呢?物理學家又想到了距離的下限——普朗克長度,在考慮到量子效應時,普朗克長度形成的面積在視界面上的數量,就應該與黑洞熵有關。

考慮到一個粒子如光子被禁錮在視界面上時,其波長會分布在視界面上,而它的一個波長至少應該佔據兩個普朗克長度,這是因為一個波長是由波峰到波谷、波谷到波峰兩部分組成,它們必須在至少兩個普朗克長度上才能同時有意義。現在我們讓2倍普朗克長度波長的光子,波長再增加,它則只能增加到4倍,再增加,只能增加到6倍...

這就意味著,視界面的某一周長上(注意視界面可能是橢球面),不同波長的光子數量最多只有周長對於2倍普朗克常數的倍數個。我們再將它擴展到視界面上,整個視界面能夠包含的不同波長的光子數量,最多就是視界面面積除以2倍普朗克長度括號外的平方。

對於這個視界面上不同波長粒子數量的最大值,我們再用熵的定義,給其乘以玻爾茲曼常數,並取掉對數符號(因為這個數量已經是視界面統計性質的波長結構的數量),就得到黑洞的貝肯斯坦熵公式。

最終你會發現,黑洞熵的意義就是以玻爾茲曼常數為比例,黑洞視界面上包含的不同波長粒子的最大數量。黑洞就是這麼奇妙,它的熵完全表現在邊界面上,就像它的溫度也僅僅表現在邊界面上一樣,而它的內部,熵與溫度這兩個概念都失去了意義!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黑洞熵與普通系統熵有什麼不同?量子領域與熱力學的碰撞
    、電荷、角動量及視界面積等與相應的熱力學函數的關係得到完全確定。但對黑洞系統,由於我們目前對量子引力的了解甚少,黑洞熵深刻的內涵目前仍然不清楚。它是不是與通常非引力系統熱力學熵的統計解釋類似,或由形成一給定黑洞的所有可能方式確定,或由視界上的量子態數確定?還是它代表違反么正演化所導致的信息丟失的度量?基於上述,我們來看看普通系統與黑洞的不同。考慮一個理想氣體宏觀熱力學體系。
  • 黑洞無毛卻有熵究竟是什麼意思?一文帶你了解一下
    黑洞無毛理論1939年,「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在史瓦西的基礎上,通過對愛因斯坦場方程的推導,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一顆足夠重量的死恆星將會崩裂,它製造出極密的堆積,以致光都無法穿越。這顆恆星會一直分裂下去,而宇宙空間則會像個黑鬥篷一樣將其包裹。
  • 熵力:認識宇宙的新視角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通過能量守恆我們得知,熵增對應的熵力是吸引力,即粒子總被曲面包圍的空間部分吸引。這樣,使用熱力學的後果就是得出萬有引力!威林德向我們展示,牛頓的萬有引力公式以及愛因斯坦理論都可以通過統計物理加全息原理推導出來。 由於代表量子引力的黑洞的熵是二維的,那麼,經典萬有引力的本質也可能是二維的。
  • 黑洞會釋放它們的能量嗎?我們能知道黑洞吸收了什麼嗎?
    物理學家說:在任何合理的意義上,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不」,然而,理論上,答案是「能」。也是,就看你如何理解它)。「 」可能會讓人們認為黑洞的溫度很高,但實際上,較小的黑洞(就像我們在歐洲核子中心見到的那樣)溫度極高。然而,如果太陽(質量為 kg)是一個黑洞,它的溫度只會達到大約60納開爾文!舔它一口,你的舌頭就會凍成冰棍。
  • 黑洞會釋放它們的能量嗎?我們能知道黑洞吸收了什麼嗎?
    ,在此公式中,除了質量M外,其他所有量均為物理常量(甚至8也是,就看你如何理解它)。然而,如果太陽(質量為kg)是一個黑洞,它的溫度只會達到大約60納開爾文!舔它一口,你的舌頭就會凍成冰棍。因此如果你向黑洞內扔一本《戰爭與和平》,黑洞就會輻射出熱,這是最為隨即的輻射方式,可能會吞掉託爾斯泰所有的作品。如果你一次只觀測黑洞發射出的一個光子,你幾乎什麼信息都得不到,但無論如何,你可以收集從黑洞發射出的所有光子並使它們互相干涉,然後分析出它們是怎樣糾纏的。理論上,你就可以推導出那些物體落入了黑洞。然而,你得收集到至少一半的光子,才能說明它們攜帶了信息。
  • 理解熵、交叉熵和交叉熵損失
    交叉熵損失是深度學習中應用最廣泛的損失函數之一,這個強大的損失函數是建立在交叉熵概念上的。當我開始使用這個損失函數時,我很難理解它背後的直覺。在google了不同材料後,我能夠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理解,我想在這篇文章中分享它。
  • 黑洞差點摧毀了時間:只允許以熵增加的方向流動
    物體可以從外部穿過事件視界進入黑洞內部,但進入之後,它們就無法再出去,也不會有任何關於它們的信息;任何穿越黑洞事件視界的東西都與外界宇宙完全隔絕。多年來,黑洞的存在似乎威脅到了現代物理學的一個基本原則,即熱力學第二定律。該定律幫助我們區分了過去和未來,從而定義了一個「時間箭頭」(arrow of time)——熱力學時間箭頭。
  • 極值黑洞是否會衰變?可能取決於能量和熵之間的某些聯繫
    這些看不見的天體是這樣形成的:當物質變得如此集中,以至於在一定距離內的一切,甚至光,都會被它的引力捕獲。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將引力與時空連續統中的曲線等同起來,但是曲率在黑洞中心附近增長得如此極端,以至於打破了愛因斯坦的方程。因此,一代又一代的物理學家把目光投向黑洞,尋找有關引力真正量子起源的線索;在他們的心中,這些線索必須完全顯露出來,並在其他任何地方都與愛因斯坦對宇宙的大致描述相匹配。
  • 信息、熵、螺旋星系
    | 圖片來源:Pixabay 克卜勒認為,這一切都歸結於一個被稱為「形態發生場」的概念,它指的是事物之所以擁有某種形式或形態,是因為它們想要如此。但自那之後,這種觀點就被科學界拋棄了。但是,對於雪花和類似的結構為什麼會如此對稱的問題,仍然沒有完全被理解。 現代科學表明,這是一個多麼基本的問題。
  • 黑洞差點摧毀了時間:時間只允許以熵增方向流動
    據國外媒體報導,從黑洞概念被提出以來,這種神秘的天體就不斷挑戰著我們的想像力。黑洞最不可思議的特徵是其「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從這個邊界之內逃脫。物體可以從外部穿過事件視界進入黑洞內部,但進入之後,它們就無法再出去,也不會有任何關於它們的信息;任何穿越黑洞事件視界的東西都與外界宇宙完全隔絕。
  • 揭秘:人類發現黑洞的意義所在
    人類發現黑洞意義會有多大?黑洞有很多神奇而且無法解釋的現象。黑洞無毛,除了它的質量、電荷和旋轉,人們無法從外面說出黑洞內部是什麼。這意味著,黑洞必須包含大量對外面世界隱藏的信息。霍金計算預測,黑洞會產生並發射粒子和輻射,就好像它是一個普通的熱體一樣,其溫度與表面引力成正比,與質量成反比。這使得雅各布·貝肯斯坦提出的那個有問題的建議,即黑洞擁有有限的熵,完全自洽,因為它暗示黑洞可以在某個非零的有限溫度下處於熱平衡狀態。當粒子從黑洞中逃逸出來時,黑洞將失去質量並收縮。這將增大粒子的發射速率。
  • 我對熵原理的理解
    生活中的很多現象,比如:懶散容易自律難,放棄容易堅持難,變壞容易變好難,拖延容易行動難,邋遢容易整潔難……這些現象都和熵增加原理有關。就好像面對一個沙堆,我們可以隨意更改變沙堆的「形狀」,但不管組成哪種形狀,構成沙子的「結構」不會發生任何改變,從熵的意義上講,這個沙堆(泛指一切自然形成的沙堆,大同小異)的熵值很高。
  • 科學爭論:宇宙中最有序的事物是黑洞,那麼黑洞有熵嗎?
    了解一點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朋友,大致對「熵」的概念都有一點了解。物理學家對熵有一個完全定量的定義,使得人們可以用確定的數值去描述一種事物的熵,即,數值越大,熵越大;數值越小,熵越小。要具體地說有點複雜,簡單來說,表示熵的數就是一個物理系統的組成元素在不影響整體表現情況下的所有可能組合方式的數量。打個比方,你的書桌很整潔,這個時候任何一點新的翻動都會干擾原來高度有序的組合,這說明原來的熵很低。反過來說,如果你的書桌本來就亂到極點了,那麼隨便怎麼翻動,它整體還是那麼亂,整體表現並沒有受到幹擾,這說明原來就具有很高的熵。
  • 熵:傷腦筋的熵
    ——王安石《讀史》摘要: 就不易理解和容易誤解這一點來說,entropy是非常特殊的一個物理量。Entropy的本意是一個同能量轉換相關的熱力學廣延量,中文的熵,或熱溫商,是對克勞修斯公式形式上的直譯。Entropy是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基礎概念,量子力學以及後來的通訊理論都得益於熵概念之上的深入研究。
  • 假如掉入黑洞是怎樣的體驗?
    看到這個消息後,探長的一個朋友很認真的問,說要是人不小心掉進黑洞會怎樣?探長也仔細整理了一下思路,今天來跟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話說,在一個特殊的時機,你被陰差陽錯傳送到了黑洞周圍,在保證你初始生命安全的情況下,掉入黑洞前1小時,你可能還沒有感覺到周圍的異樣,但卻發現身體正在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拉扯。
  • 熵:傷腦筋的熵-虎嗅網
    我在德國鄉間一所大學讀書的時候,在機械系一間實驗室的窗框上讀到過這樣的一段話,原文記不住了,大意是「熱力學是這樣的一門課:你學第一遍的時候覺得它挺難,糊裡糊塗理不清個頭緒,於是你決定學第二遍。第二遍你覺得好像明白了點什麼,這激勵你去學第三遍;第三遍你發現好像又糊塗了,於是你只好學第四遍。等到第四遍,well,你已經習慣了你弄不懂熱力學這個事實了。」
  • 簡單的交叉熵損失函數,你真的懂了嗎?
    說起交叉熵損失函數「Cross Entropy Loss」,腦海中立馬浮現出它的公式:我們已經對這個交叉熵函數非常熟悉,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直接拿來使用就好。但是它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它能表徵真實樣本標籤和預測概率之間的差值?上面的交叉熵函數是否有其它變種?也許很多朋友還不是很清楚!
  • 《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別怪我沒提醒你 明白熵增熵減才能...
    《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別怪我沒提醒你 明白熵增熵減才能看懂電影時間:2020-09-05 11:47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
  • 看懂《信條》不用懂科學,讀完這篇就全明白了
    一個真空中的球形雞向前勻速直線運動,如果時間倒流,它就只是變成向後勻速直線運動而已。如果你給它錄個視頻,不管正放還是倒放,看起來都是完全自然的,也不違反任何物理定律。熵就是一個。有一條著名的定律說,如果沒有外來幹擾,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熵可以增加,也可以不變,但不應該減少。杯子可以自己摔碎,卻不可能自己從碎片聚攏起來。如果你觀看一段杯子摔碎的視頻,可以輕而易舉分辨出它是正放還是倒放。那你說,如果我們強行造出了一種熵會自動減少的東西,是不是就能逼著它時間倒流了呢?
  • 信息熵是怎樣煉成的 | 紀念資訊理論之父香農
    撰文 | 丁玖(南密西西比大學數學教授)紀念"資訊理論之父"香農的最好方式,莫過於重溫一下他怎樣定義信息熵的數學思想,去理解現代資訊理論這個基本概念——僅用初等代數即可推導,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確定性過程在數學裡是司空見慣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