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熵與普通系統熵有什麼不同?量子領域與熱力學的碰撞

2020-10-13 萬象經驗

20世紀70年代初,物理學家貝肯斯坦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推論:黑洞也是一個熱力學系統,黑洞力學關係實際上反應的就是相應的熱力學關係。特別是黑洞熵與黑洞視界面積具有簡單的正比關係,黑洞視界面積不遞減對應的就是相應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即孤立系統的熵增原理。隨後,霍金證明了黑洞具有溫度和熱輻射,並確定了黑洞溫度與視界表面引力的關係。



正是霍金的工作,使得表徵一般黑洞的參量如質量、電荷、角動量及視界面積等與相應的熱力學函數的關係得到完全確定。特別地,黑洞熵等於四分之一視界面積除以約化普朗克常數和牛頓引力常數。

由於普朗克常數出現在黑洞熵公式中,黑洞熵的量子起源從一開始就被大家認可。但其真實的內涵以及與之緊密相關的廣義黑洞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具體作用機制、黑洞信息丟失問題,近40年來一直是該領域研究人員所希望揭開的謎題。可以這麼說,上述任何一個問題的完整理解同時也會揭開另外兩個謎團,為建立完整的量子引力描述打下基礎。



通常認為黑洞熵如同普通系統熵一樣反映的是相應宏觀系統對其微觀信息不可知的一種度量。但對黑洞系統,由於我們目前對量子引力的了解甚少,黑洞熵深刻的內涵目前仍然不清楚。它是不是與通常非引力系統熱力學熵的統計解釋類似,或由形成一給定黑洞的所有可能方式確定,或由視界上的量子態數確定?還是它代表違反么正演化所導致的信息丟失的度量?

基於上述,我們來看看普通系統與黑洞的不同。考慮一個理想氣體宏觀熱力學體系。對於這樣的體系,我們知道的信息是該體系的一些宏觀熱力學量如溫度、體積、壓強、熵、內能和各種自由能。對一給定的宏觀態,我們是無法知道相應微觀態的具體信息。而熵表徵的就是這樣一種「無知性」或其量度。但對這樣的體系,我們知道其微觀量子理論,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量子統計和計數相應的量子態多重性給出量子意義下的熵。這種量子熵與經典的熱力學熵應基本一致。這是因為量子力學的對應原理將量子態與經典的相空間聯繫起來。



但黑洞的無毛定理告訴我們:黑洞沒有經典的相空間,因此無法用詞來解釋黑洞熱力學熵。這同時也意味著黑洞熵本身源於量子行為。如果仍然遵從通常的統計解釋,黑洞熵應直接與黑洞的量子微觀態計數相關。這也與前面提到的黑洞熵公式已包含普朗克常數是一致的。因此深刻理解黑洞熵的內涵無疑會幫助我們理解引力的量子行為。

另外,通常的黑洞熵真正反映了黑洞熵的全部嗎?從黑洞熱力學角度,黑洞視界內部不應該具有熱力學平衡。因此一種觀點認為通常的黑洞熵描述的僅僅為黑洞外部和視界這一黑洞區域的熵。

相關焦點

  • 科學爭論:宇宙中最有序的事物是黑洞,那麼黑洞有熵嗎?
    了解一點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朋友,大致對「熵」的概念都有一點了解。物理學家對熵有一個完全定量的定義,使得人們可以用確定的數值去描述一種事物的熵,即,數值越大,熵越大;數值越小,熵越小。但細節並不重要,我們只需要認識到,熵是精確度量物理系統總體無序性的一個完全量子化的量子力學概念。說到有序與無序,整個宇宙中最有序、最有組織的事物可能就是黑洞了。那麼,高度有序的黑洞也具有熵嗎?就這個問題,在物理學界其實爭論了很多年。1970年,約翰·惠勒的學生、正在讀研究生的貝肯斯坦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思想:黑洞可能有熵,而且量很大。
  • 熵:傷腦筋的熵
    你會發現中文熱力學教科書熱衷於在那兒來回搗鼓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l)關係式,但到底那些微分表示在什麼情況下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物理量,一個麥克斯韋關係表示的是什麼物質體系的哪些物理量在什麼條件下的關聯,作者們似乎懶得理會。甚至各種自由能啊熱力學勢啊是針對什麼樣的體系提出的,是否都是基於同樣地也需要證明和辯護的熱力學第二定律,也是一筆糊塗帳。
  • 熵:傷腦筋的熵-虎嗅網
    你會發現中文熱力學教科書熱衷於在那兒來回搗鼓麥克斯韋關係式,但到底那些微分表示在什麼情況下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物理量,一個麥克斯韋關係表示的是什麼物質體系的哪些物理量在什麼條件下的關聯,作者們似乎懶得理會。甚至各種自由能啊熱力學勢啊是針對什麼樣的體系提出的,是否都是基於同樣地也需要證明和辯護的熱力學第二定律,也是一筆糊塗帳。
  • 熵:傷腦筋的熵|賢說八道
    你會發現中文熱力學教科書熱衷於在那兒來回搗鼓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l)關係式,但到底那些微分表示在什麼情況下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物理量,一個麥克斯韋關係表示的是什麼物質體系的哪些物理量在什麼條件下的關聯,作者們似乎懶得理會。甚至各種自由能啊熱力學勢啊是針對什麼樣的體系提出的,是否都是基於同樣地也需要證明和辯護的熱力學第二定律,也是一筆糊塗帳。
  • 熱力學熵:進化論
    但如果用熵的觀點來說,生物進化是個熵減小的過程。事實上,一個生命體的成長也正是進化之路的縮影,而這個過程仍然是熵減小的。聽起來似乎不對,因為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熵不會自發減小;那麼這是否意味著進化論和熱力學第二定律之間存在矛盾呢?
  • 熱力學熵:克勞修斯
    他證明了,假如一個系統存在Ω個狀態(也就是說這個系統中粒子排布的所有可能性有Ω個),那麼熵直接與Ω的對數值成正比,比例常數為k(稱為玻爾茲曼常數,這是後來普朗克確定的);寫成公式即s=klnΩ,完全是初等函數,非常簡單漂亮,甚至不需要像克勞修斯那樣引入微分的概念。這個熵是從統計學角度推導的,稱為統計學熵或玻爾茲曼熵。
  • 黑洞差點摧毀了時間:只允許以熵增加的方向流動
    物體可以從外部穿過事件視界進入黑洞內部,但進入之後,它們就無法再出去,也不會有任何關於它們的信息;任何穿越黑洞事件視界的東西都與外界宇宙完全隔絕。多年來,黑洞的存在似乎威脅到了現代物理學的一個基本原則,即熱力學第二定律。該定律幫助我們區分了過去和未來,從而定義了一個「時間箭頭」(arrow of time)——熱力學時間箭頭。
  • 怎樣理解黑洞的熵?讓你完全看懂它的推導及意義!
    最開始,黑洞在我們印象中算得上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了,而霍金髮現黑洞的視界面(黑洞的邊界面)可以產生粒子輻射之後,黑洞表面同時也就具有了溫度,後來貝肯斯坦連黑洞的熵都算了出來,這樣黑洞才算是更親切了一些。那麼什麼是熵?熱力學中,將熵定義為描述系統無序度即混亂程度的一個量。
  • 黑洞差點摧毀了時間:時間只允許以熵增方向流動
    這一概念由熱力學第二定律正式確立。該定律告訴我們,作為任何孤立系統的特定度量,熵(S)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降低(但是能增加)。換句話說,熵的變化不可能是負值:?S ≥ 0。當我們只知道一個系統的「宏觀」(大規模)信息時,熵作為一個統計學意義上的概念,可以衡量我們對該系統潛在狀態缺乏了解的程度。這裡的「狀態」是指構成整個系統的每個粒子的確切配置。
  • 黑洞無毛卻有熵究竟是什麼意思?一文帶你了解一下
    黑洞無毛定理表明黑洞的形成會導致熵的丟失。簡單而言,霍金認為:黑洞無毛也無熵增。這在當時得到了許多科學家的認同,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經典黑洞」,是無毛的,看起來似乎無熵可言!但是有一位科學家表示了反對,那就是惠勒的學生貝肯斯坦。貝肯斯坦認為,為了保存熱力學第二定律,黑洞一定要有「熵」!
  • 熱力學第二定律與熵(後話)
    Kelvin在謹慎地限定宇宙為有限體系,提出了如果宇宙將服從熱力學第二定律,那麼將不可避免出現宇宙靜止和死亡的狀態。於是熱力學第二定律在整個科學界甚至哲學領域引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爭論。整個科學界都炸鍋了,如同今年10月8日整個娛樂圈炸鍋一樣。熵增加原理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科學家紛紛提出反對,甚至被評為最糟糕和悲觀的理論。
  • 什麼是熵?從生活裡的例子說起
    當然,這座橋需要對熵有一個更精確更絕對的定義,並且能定義所有其他涉及這個術語的數學表達式。根據箱子裡的氣體類型,它所包含的能量會以不同的方式分配。例如,許多分子可以快速旋轉,但移動速度非常慢。另一方面,分子可能劇烈振動,運動速度比沒有任何旋轉動量的飛機還要快。從統計學上講,我們氣體中能量分布的這種差異可以用微觀狀態的概念來表示。
  • 熱力學三大定律與熵
    熱力學三大定律第一定律:能量是守恆的,可以互相轉化(比如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而不會消失。天平的兩端相平衡;第二定律:然能量可以轉化,但是無法100%利用。在轉化過程中,總是有一部分能量會被浪費掉。寫成公式就是:能量的總和 = 有效能量 + 無效能量;「有效能量」指的是,可以被利用的能量;」無效能量」指的是,無法再利用的能量,又稱為熵。所以,熵就是系統中的無效能量。
  • 熵到底是什麼?
    Lazare對系統中工作與系統中工作之間的關係非常感興趣。他將此輸出命名為"有用的工作",而將丟失的工作稱為"轉化能量"。以後將其稱為熵。最近,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將整個資訊理論的基礎都建立在熵的概念上。在所有這些不同的領域和用途下,難怪熵變得多麼模稜兩可。我記得在我整個大學學習期間都遇到過幾個與熵有關的定義和方程式,這些定義和方程式似乎無關。唯一的共同主題似乎是隨機性。讓我們研究一下熵,看看它在這些領域中的使用情況。我們已經在熱力學意義上進行了一些討論,但是我們可以更進一步。
  • 極值黑洞是否會衰變?可能取決於能量和熵之間的某些聯繫
    熵一般用來衡量一個物體的不同組成部分可以有多少種重新排列組合的方式。在黑洞研究中,這是最經常研究的特徵之一,但人們並不認為它與黑洞的極值極限有任何關係。克利福德·張表示,這就像兩種非常酷的東西聯繫在一起。
  • 幾乎支撐著科學的半壁江山的「熵」到底是什麼?深入討論熵理論
    為了完全理解熵是什麼,我們需要知道它是從哪裡來的。最早提出熵概念的是拉扎爾·卡諾,他以研究發動機和領導法國革命軍而聞名。拉扎爾對輸入系統的功和輸出系統的功的比較之間的關係非常感興趣。他把輸出的功稱為「有用的功」,而把損失的功稱為「轉換能」。這就是後來的熵。薩迪·卡諾他的兒子(薩迪·卡諾)繼續老卡諾的工作,研究發動機。
  • 熱力學中的「熵」可以告訴我們!
    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了解下什麼是熵?1.熵熱力學中最基本的概念,他是物質狀態的重要參量,其真正的含義是體系混亂的程度!2.什麼是熵增?在一個孤立熱力學系統中,熵不會減少,只能增大或者保持不變!簡單的說,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就是熵總是增加,意思是事情總是會變得越來越糟(墨菲定律?)其實這和墨菲定律完全沒有關係,只是一個形象的比喻,即如果花瓶破碎了,你可以將它重新回爐製造,但那已經不是原來的花瓶了,而且耗費了更多的能量,其總的體系中熵是增加的!如果這在一個孤立的系統中,那麼這個打破的花瓶的熵最好的狀態就是保持當前破損的狀態!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與信息量子熱力學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霍金和索恩提出了黑洞信息不守恆定律,因為霍金輻射讓一切物體和信息都變成了渣渣一一無序的熵!四十多年來黑洞信息守不守恆成為相信量子么正性守恆科學家和相信黑洞完全蒸發(霍金輻射)後信息不守恆科學家之間不可調和、相互對立的核心難題!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許多量子科學家通過量子熱機和量子冰箱實驗來研究熱力學現象。
  • 沉思錄|宇宙之信條——時間與熱力學熵的故事
    這裡是「沉思錄」,我們將在此進行一些學術領域的科普和介紹,科學與人文相伴,沉思以求真。我們沉思,並不僅僅是觀察各學術領域的發展,還有對學術進步下我們人類看待自己和彼此方式之變化的思考。主角從此不再有身份,加入「信條」組織,成為無名氏,他的任務是保護全世界不要被逆時間毀滅。
  • 到底什麼是「熵」?----熵的概念辨析(5)
    ----熵的概念辨析(2)熵與生命體---熵的概念辨析(3)熵與宇宙----熵的概念辨析(4)熱力學第二定律介紹時,提出了熵的概念。那麼到底什麼是熵?熵的定義式是:可逆過程時,dS=δQ/T, 也就是可逆過程中的熱溫商就是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