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力學熵:克勞修斯

2021-01-15 FESIM有限元分析

克勞修斯是第一個提出熵的概念的人。不過他發表自己的結論時一定不會想到,熵不只是個單一的東西,而是一個大家族。克勞修斯提出的熵,被稱為熱力學熵或克勞修斯熵。除此之外,它還有兩個同胞兄弟。並且真要比較的話,克勞修斯熵反而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

這兩個同胞兄弟理解起來倒更加直觀。第一個胞弟在1877年由統計物理學泰鬥玻爾茲曼發現。這個人非常有魄力。在當時物理學界的一片反對浪潮中,他仍然堅持要用統計的觀點對多數粒子的運動進行解釋(不過我們或許該說幸好他堅持的是非常正確的)。他證明了,假如一個系統存在Ω個狀態(也就是說這個系統中粒子排布的所有可能性有Ω個),那麼熵直接與Ω的對數值成正比,比例常數為k(稱為玻爾茲曼常數,這是後來普朗克確定的)

;寫成公式即s=klnΩ,完全是初等函數,非常簡單漂亮,甚至不需要像克勞修斯那樣引入微分的概念。這個熵是從統計學角度推導的,稱為統計學熵或玻爾茲曼熵。玻爾茲曼這一功績的意義非常巨大,以至於他的墓碑上已經沒有什麼多餘的話好講了;公式「s=klnΩ」作為他的墓志銘,已經能說明一切。我們來簡單看一下玻爾茲曼熵表示的意義。假如有這麼一個箱子,裡面有黑白兩色小球。我們不妨設想兩種情況,一種是兩色小球很自覺地分別在箱子的左右兩半集合,另一種是兩色小球雜亂的分布在一起。很顯然,第二種情況允許的可能性更多一些,熵也就要大一些。但既然玻爾茲曼熵也是熵,那麼就一定和克勞修斯熵滿足同樣的熵增定律。實際上這非常容易理解,即使最開始我們把小球排列好,經過不斷的震動,它也要趨於混亂,也就是熵更大的情況。如果把這些小球想像成微觀粒子,或者大部分男性衣櫃中的衣物,也能得到相同結果。所以,玻爾茲曼熵對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統計解釋就是:

孤立系統總是朝著混亂度增加的方向運動。這真是太直觀了!

玻爾茲曼熵的結論非常精簡而奇妙。正因為如此,這一思想(而不只是概念)被直接搬到了很多領域。注意到玻爾茲曼的公式中,如果Ω個狀態是等可能出現的,那麼1/Ω就是出現概率;要是再避開熱力學不談的話,凡是涉及概率的問題都可以引入玻爾茲曼的熵的概念。這就是克勞修斯熵的第二胞弟——信息熵或稱香農熵的雛形。資訊理論創始人香農給信息熵下的定義相對玻爾茲曼公式來說要複雜一些。他引入了兩個概念:一個是信息熵,表示一個概率事件的不確定程度;另一個是信息熵的改變量,稱為信息量;信息熵和信息量的單位都是比特(bit),相信用過計算機的人都不會陌生。但要是具體討論這個東西,恐怕會送走我的大部分讀者,因此我寧可談一些簡單的特例。例如一個事件有N種等可能的結果,則每種可能性概率P=1/N,那麼按香農的定義,這個事件的信息熵為bit,

總是大於零的(係數K可以不去討論它,知道它大於零就行了)。容易理解,信息獲得越多,熵(不確定度)越少;信息獲得足夠,例如在此處獲得比特的信息量,熵就降為零,一切都確定了。於是,概率越小的事件,確定它發生所需的信息量就越大。打個形象的比方,如果是體操隊得了冠軍,

那麼我們只需要聽少數幾個人說起就基本能夠肯定;但要是足球隊得了冠軍,恐怕我們還需要向各電視臺、廣播站打電話,獲得足夠多的信息才能確認是否真有其事。但看起來,信息熵和克勞修斯熵、玻爾茲曼熵就差得挺遠了。究竟這三個熵是否是一回事呢?答案是肯定的。信息熵提出後,立刻引起了物理學家極大的興趣。他們證明,1bit的信息量等於的熱力學熵。這也就在三個熵之間劃上了等號。同時我們順便看出,在溫度T下,即使沒有任何耗散,處理1bit的信息也至少要消耗焦耳的能量:這就是計算機理論上的能耗下限。但不幸的是,即使目前最先進的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耗也遠遠大於這個下限(幾乎大8個數量級,也就是大了一億倍!)。相比之下,反而是最不起眼的生物系統成為最佳的信息處理者。眾所周知——至少幾乎都知道——生物體的DNA也就是脫氧核糖核酸承載著信息,DNA的複製、轉錄、翻譯等都是信息的處理;而生物這樣處理1bit信息所消耗的能量僅比理論下限大100倍左右,也就是計算機能耗的百萬分之一!看來咱們的計算機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既然三種熵都歸結為一回事了,毫無疑問,信息熵也滿足熱力學第二定律。這也不難說明。信息熵不會自發降低,也就意味著不確定度不會自發降低,信息在不斷流失。事實也正是如此。通信過程中,總有各種各樣的外來幹擾,產生噪聲;如果信號沒有不斷得到加強,就會逐漸被噪聲淹沒,造成信息的流失。事實上,信息熵的熵增原理最容易理解並且也最能說明一些問題;用信息熵進行分析,再利用三種熵的等價,我們可以解釋很多冥冥中自有熵註定的有趣現象。

相關焦點

  • 熵概念的提出者:克勞修斯
    這個錯誤觀點的提出者就是德國科學家克勞修斯,但是由他提出的「熵」的概念和熱力學第二定律卻是正確的。年輕的大學教授魯道大▪克勞修斯(Rudolf Julius Emanuel Clausisu)是德國物理學家、熱力學奠基人之一。1822年1月2日,克勞修斯出生於現在的波蘭科沙林。父親是個有作為的小學校長。克勞修斯就是在他父親創辦的學校裡接受了人生的啟蒙教育。
  • 沉思錄|宇宙之信條——時間與熱力學熵的故事
    在本期欄目,我們邀請了物理學專業的寫手Minister,他將從電影出發,深度解讀時間和熱力學熵兩個物理概念,幫助大家理解電影背後樸素的科學原理、探索我們生存的宇宙的命運。宇宙之信條——時間與熱力學熵的故事作者 | Minister最近上映了一部十分熱門的科幻電影巨作:信條。
  • 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加原理)
    什麼是熱力學第二定律討論熵之前,我們還需要在知識上做一些準備,本文重點在於介紹熱力徐第二定律。
  • 熵:道出自然規則的熱力學單位,所以對抗自然規則的你很難自律!
    首先,來介紹一下提出了熵這個單位的克勞修斯。克勞修斯,全名魯道夫·尤利烏斯·埃馬努埃爾·克勞修斯,德國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熱力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重新陳述了尼古拉·卡諾定律(卡諾循環),把熱理論推至一個更真實更健全的基礎。後來明確指出了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並引進了熵的概念。
  • 熱力學傳奇之八:作為一代名將,居然也對熱力學有興趣
    同樣的煩惱也困擾這克勞修斯,十餘年後,克勞修斯找不到卡諾的原文,只好通過克拉珀龍和開爾文的論文來了解卡諾的理論。克勞修斯直到1878年卡諾的弟弟才整理發表了卡諾的遺稿和再版了《論火的動力》,而此時熱力學已經很完備了。
  • 熱學要點(三):熱力學第二定律
    克勞修斯表述:熱量不可能自動地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兩種表述是等價的(根據逆否命題與原命題等價來說明),如下圖所示,若違反了開爾文表述,則必然導致克勞修斯表述也被違反了,反過來也可以說明。克勞修斯公式給出了一種計算兩個態之間的熵差的方法:找一個可逆過程連接這兩個態即可。熵是一個態函數,克勞修斯公式定義了熵的相對值,類似於保守力的勢能函數。
  • 坤鵬論:熵,粉墨登場!
    在熱力學中,它可以表示為:終態值≠初態值二、克勞修斯的態函數熵1.熱力學第二定律為什麼需要數學公式?溫故一下《「熵」晦澀難懂?2.克勞修斯不等式1854年,克勞修斯給熱力學第二定律引進了態函數——熵(S),並用它來表述熱力學第二定律。如果過程可逆,其公式為:下標「r」表示可逆,是英文「reversible」(可逆的)的縮寫。
  •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來源
    1850年,德國物理學家魯道夫·克勞修斯進一步發展了這一觀念。他引入了一個新的熱力學量來表示並計算不做功的能量,並在後來把它命名為「熵」(entropy,希臘語「轉化」的意思)在熱力系統中,可以把熵想作是無序的程度。低熵的狀態有高度的秩序,這時用卡諾的語言來說,系統中的熱區和冷區隔離得很好,也就意味著有大量能量可以用。
  • 「熵」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宇宙為何要遵守熱力學第二定律?
    然而科學家們發現,在這些規則中,有一條規則尤為重要,這就是著名的熱力學第二定律,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熵增定律!關於熵的問題,想必許多人都聽到過這個字,但卻不了解其中的意義,事實上,在物理學上,熵這個概念的形成也經歷了許多時間!熵是什麼?
  • 每日科技名詞|熵
    定義:在一個熱力學過程中不能用於做功的能量的度量。熵的增加值,等於等溫條件下體系吸熱量與溫度的比值。學科:化工名詞_化工熱力學相關名詞:絕對熵 超額熵 通量熵熵的英文是entropy,符號為S,最初是由德國數學家魯道夫·克勞修斯(1822—1888)在1865年創造的,德文為entropie。詞根-tropy源於希臘文,有「轉變」「朝向」之意;前綴en-則和energy有相同的形式,表示這兩個量之間具有密切聯繫。中譯名「熵」則是由我國物理學家胡剛復創造的。
  • 熵的世界你不懂?----熵的概念辨析(1)
    (不要給提熵,提起熵,我就傷腦筋,腦子裡的熵就增大了,腦子裡的混亂度增大了,腦子就成漿糊了。傷腦筋。)熵的定義式:這個克勞修斯提出的熱力學狀態函數。克勞修斯在造這個字的時候,就取了「轉化」(tropy,源於希臘文)和「能量」(energy)的組合。
  • 熵:傷腦筋的熵-虎嗅網
    Entropy的本意是一個同能量轉換相關的熱力學廣延量,中文的熵,或熱溫商,是對克勞修斯公式形式上的直譯。Entropy是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基礎概念,量子力學以及後來的通訊理論都得益於熵概念之上的深入研究。熱力學是大學物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基礎課,我印象中這是一門教的人和學的人都倍感困惑的課程。
  • 全球熵ETV 什麼是熵 解析entropy熵的概況 如何理解熵原理與熵增定律
    19世紀 中期德國的著名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克勞修斯在全世界第一個真正提出entropy熵的概念,克勞修斯是全球公認的熱力學理論奠基人,分子運動理論奠基者。熵是表徵物質狀態的參量之一,物理意義指複雜,無或者混亂的度量。2 如何理解熵原理與熵增定律?
  • 熵:傷腦筋的熵
    Entropy的本意是一個同能量轉換相關的熱力學廣延量,中文的熵,或熱溫商,是對克勞修斯公式形式上的直譯。Entropy是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基礎概念,量子力學以及後來的通訊理論都得益於熵概念之上的深入研究。熱力學(thermodynamics)是大學物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基礎課,我印象中這是一門教的人和學的人都倍感困惑的課程。
  • 熱力學第二定律,至今還有值得思考的地方,你認為呢?
    【克勞修斯表述】熱力學第二定律:不可能製成一種循環動作的熱機,從單一熱源取熱,使之完全變為功而不引起其它變化。【開爾文表述】熱力學第二定律:孤立系統的熵永不自動減少,熵在可逆過程中不變,在不可逆過程中增加。
  • 熵的本質與宇宙生命創造演化
    編者按: 熱力學熵的概念是西方德國熱物理學家克勞修斯作為熱力學研究中的概念提出來的。但什麼是「熵」? 問題的提出 熵的問題最早是19世紀60年代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Clausius)作為熱力學研究中的概念提出來的。
  • 進化與熱力學第二定律矛盾嗎?
    熱力學中的熵認為宇宙正在變壞,而進化論則認為宇宙正在變好,誰能解釋一下這個矛盾。很多人提出這個矛盾來試圖證明進化是不可能的。然而,提出這個想法的人是因為對熱力學第二定律的錯誤理解,實際上,進化論與任何已知的物理定律都沒有矛盾。
  • 熵:傷腦筋的熵|賢說八道
    Entropy的本意是一個同能量轉換相關的熱力學廣延量,中文的熵,或熱溫商,是對克勞修斯公式形式上的直譯。Entropy是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基礎概念,量子力學以及後來的通訊理論都得益於熵概念之上的深入研究。熱力學(thermodynamics)是大學物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基礎課,我印象中這是一門教的人和學的人都倍感困惑的課程。
  • 熱力學三大定律與熵
    熱力學三大定律第一定律:能量是守恆的,可以互相轉化(比如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而不會消失。天平的兩端相平衡;第二定律:然能量可以轉化,但是無法100%利用。在轉化過程中,總是有一部分能量會被浪費掉。寫成公式就是:能量的總和 = 有效能量 + 無效能量;「有效能量」指的是,可以被利用的能量;」無效能量」指的是,無法再利用的能量,又稱為熵。所以,熵就是系統中的無效能量。
  • 熱力學三大基本定律是什麼?一文帶你搞懂
    由此克勞修斯最後得出熱力學第一定律的解析式:dQ=dU-dW從1854年起,克勞修斯作了大量工作,努力尋找一種為人們容易接受的證明方法來解釋這條原理。經過重重努力,1860年,能量守恆原理也就是熱力學第一定律開始被人們普遍承認。能量守恆原理表述為一個系統的總能量的改變只能等於傳入或者傳出該系統的能量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