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別怪我沒提醒你 明白熵增熵減才能...

2020-11-23 川北在線網

《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別怪我沒提醒你 明白熵增熵減才能看懂電影

時間:2020-09-05 11:47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別怪我沒提醒你 明白熵增熵減才能看懂電影 看過《信條》的觀眾們,從電影中看到了很多非常專業的詞彙,比如時間鉗形運動、熵增熵減、曼哈頓計劃要素過多,這些一般人接觸不到,還有人說明白什麼是熵增熵減的人,都能看懂這部電影

  原標題:《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別怪我沒提醒你 明白熵增熵減才能看懂電影

  看過《信條》的觀眾們,從電影中看到了很多非常專業的詞彙,比如時間鉗形運動、熵增熵減、曼哈頓計劃……要素過多,這些一般人接觸不到,還有人說明白什麼是熵增熵減的人,都能看懂這部電影,那麼這裡的「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呢?

  熵增熵減,專業名詞解釋是:熵增就是體系的混亂度增大,同一物質,固態、液態、氣態的混亂度依次增大。熵減就是混亂程度減小。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熵增原理,就是事物發展的方向,總是朝著大概率的方向變化。而熵減就是反向的。

  有人說,時間的本質就是熵,時間是一個熵增的過程,所以在電影中,出現了時間逆行,而這就是一個熵減的過程,它沒有按照原本的規則在走。

  《信條》中的時間逆轉同樣源於「熵增定律」,影片中有一種高超的技術能夠讓這個法則逆轉,也就是發生熵減,即逆轉時間之箭的方向。

 

  《信條》的英文TENET,正反都都一樣,這其實暗示了影片的一個至關重要的設定:時間反向。在電影中,主角在解釋「逆轉物質」時,臺詞裡也提到了「熵」這個概念 。電影中存在一個可以轉動的容器,人從一側進去,就會從另一側出來。這個容器可以將時間流向逆轉,當正向的人進去後,出來就是來到反向的時間流中。

 

  對於人本身來講,時間依然是流逝,但是卻是反向流逝。也就是說,反向流逝的過程中,你所經歷的就像倒放一樣,結果發生在原因之前,過去即未來。所以你會發現,大街上的人在退著走路,扔掉的垃圾回到了手裡。子彈不是發射出去,而是從彈孔裡回到槍膛……這其實是熵減的體現(在這裡熵是遞減的,即從無序回到有序狀態)。

 

  所以很多人說這部電影中有很多細節都看不懂,電影中,同一空間內同時存在「正向」和「逆向」行進的事物奇觀,用簡單的話來總結就是「局部時間倒流」。

 

  但其實,這部劇的內核不在於要掌握多少專業的知識把它看的有多清楚明白。借用女博士的話,就是不要試著去理解,而是要感受它們……至於時間熵減和時間鉗形運動,導演說了看不懂是你自己的問題。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fun99.cn/

相關焦點

  • 《信條》口碑「熵減」,這部燒腦大片的票房卻依然「熵增」
    有媒體稱,這次看過影片和沒看過影片的觀眾罕見地沒有為劇透而「吵架」,因為「想劇透也透不明白,看了劇透也看不懂」。,比如時間鉗形運動、熵增熵減……在很多劇情解析的文章裡都最先科普了熵這個概念,因為這是看懂《信條》的其中一把「鑰匙」。
  • 生活中的熵增定律&信息維度的熵減
    關鍵詞:熵、熵增、熵減、信息工具。 解答問題:為什麼生活中有那麼多越來越亂的現象?人為什麼需要自律? 前言:前段時間,看到了一篇熵增定律的文章,也算是首次接觸「熵」這個概念吧,不明覺厲,本來是個比較難懂的物理學概念,不過原文生活化的例子還是令我看完了,並且也查了下相關資料,算是對這個概念有了一些些了解吧,結合自己公號主題,分享下,說不定會與某些大神來個更有深度的碰撞。
  • 一個系統:開放-封閉、熵-負熵、熵增-熵減、熵死-負熵活!
    溫馨提醒,此文訂正於2020-12-1,版本2.0。站在能量的視角去想一想一個系統,任何一個系統,它要維持一定的序,需要一個結構,並通過結構去實現一定的功能,這個過程,它需要從外界的其它系統去獲取能量。
  • 華為常說的「熵增熵減」到底是什麼?
    在華為的管理語言體系中,熵概念相關的理論佔有重要地位。「熵減」被認為是企業的活力之源,防止熵增實現熵減,是華為管理的導向用語。 但是,除掉熵理論的標籤,直接面對華為管理的實際舉措,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引起我的關注:華為用熵理論做的事,其實是另外一種理論體系的任務,即心理科學中的社會動機理論。
  • 熵增熵減同時存在,諾蘭新作《信條》究竟科幻還是玄幻?
    1、引言大神諾蘭新作《TENET(信條)》上映,給低迷的電影市場帶來一劑強心劑。小胖老師第一時間,觀看這部影片。近兩個半小時的觀影過程,絲毫不覺得拖沓,以至於硬生生的憋了一個多小時的尿,真正是全程無尿點。熱映中的《信條》海報《信條》英文TENET,正反都都一樣,這其實暗示了影片的一個至關重要的設定:時間反向。
  • 華為常說的「熵增熵減」到底是什麼?
    在華為的管理語言體系中,熵概念相關的理論佔有重要地位。「熵減」被認為是企業的活力之源,防止熵增實現熵減,是華為管理的導向用語。華為管理的導向性用語是努力熵減防止熵增,我們就從熵減熵增概念在華為管理中的具體表現入手,看看為什麼華為管理做的事,可以裝進社會動機理論的筐。
  • 諾蘭燒腦大片《信條》和任正非都推崇的熵減到底是什麼?
    並說出了全片最讓人動容的話:我在起點等著你。熵的理論暗含了個人成長和組織管理的科學方法。薛丁格說: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食。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寫過一段話,他描述的應該就是熵:任何國家間關係的體系都會自然趨向混亂,任何國際秩序一旦建立,便會自然走向衰退和敗落,最終回到無序狀態。回顧歷史,國家間達成共識、建立秩序後,需要不斷付出努力和投入,才能保持未來的存續,這個共同的努力和投入就是熵減。中國的歷史在什麼狀態下循環呢?革命建立王朝,然後王朝熵增衰敗,又革命,又建立王朝,循環往復。
  • 從燒腦大片《信條》到任正非管理理念:熵減,到底是什麼?
    你去電影院看《信條》了嗎?影片中關於時空的硬核設定,跳脫常規慣性思維定勢,從五維視角玩轉四維空間裡的時間和空間的邏輯,成了很多影迷關注討論的焦點。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說明封閉系統的熵是一直增加的。無效的能量一直在增加,如果不增加有效能量,能量就無法做功,最終系統就會熵死。人、自然界都是如此。一杯加滿冰的水,如果什麼都不做,冰很快就會融化變成常溫水。
  • 從能量-要素-連接-結構-熵增-熵-熵減-負熵視角,去看一個系統!
    熵這個字,其實是極端的抽象,熵的意義跟字面是毫無關聯的。中國的象形文字,代表著會意,但熵無法會意,也無法象形,只有極端的難以理解,只有極端的抽象。熵這個字就會嚇倒一大批想了解它的人,熵,是仙女也要讓她下凡,食人間煙火。
  • 36氪領讀 | 諾蘭燒腦大片《信條》和任正非都推崇的熵減到底是什麼?
    並說出了全片最讓人動容的話:我在起點等著你。 熵的理論也暗含了個人管理和組織管理中科學的方法。 薛丁格說: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食。 德魯克把熵引入管理學: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對抗熵增。
  • 科幻|熵減會引發時間倒流嗎?聊聊《信條》中的科學問題
    作為諾蘭的鐵粉,又是科幻電影的愛好者,疫情之後我第一次回到影院,第一時間觀賞了科幻大片《信條》的首映,當只有在影院裡才能聽到音效響起時,竟然「老淚縱橫」,不由得感嘆:久違了!首先談一下《信條》中最主要的科幻設定——熵。我在之前的《華為的活力之源「熵減」中的熵是什麼?(上)(下)》(2019年8月9日和2019年8月23日《科普時報》第3版首發)文中,提及了一個家庭主婦在準備早餐時,一不小心,把一杯牛奶打翻在地,杯子摔成了碎片,這場景我們可能都碰見過。
  • 《信條》——熵增定律 時間倒流 做自己的「麥克斯韋妖」
    (其實是和小夥伴炫耀我看明白了一點點……)經過了小小的文獻調研與學者諮詢。今天來給大家講講《信條》之中我們需要了解的科學知識。 一、熵增定律的世界,令人絕望的真理 電影中有一個貫徹始終的設定與理論基礎。導演將「熵」這一概念與時間相結合,設定了「熵增的方向與時間流逝的方向相同」這一指導思想。
  • 從華為熵減,看職場進化
    華為人力資源策略裡提到了華為熵減理念,目的是要防止企業員工惰怠,激活企業活力,促進企業持續發展。對於職場人士,在職場生涯中也會出現懈怠的時候,那麼通過熵減,可以讓我們不斷進化,成為佼佼者。熵的含義:熵的概念最早起源於物理學,用於度量一個熱力學系統的無序程度。熱力學第二定律,又稱"熵增定律",表明了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的總混亂度(即"熵")不會減小。
  • 產品經理底層內核之——熵減思維
    本文主要對熵減思維進行了分析思考,主要談談這幾點:熵減原理、為什麼要抵抗熵減、熵減思維在產品工作中的體現。作為一個畢業沒有從事本專業的工科生,工作後我經常會想,大學所學的東西除了提高了我的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還有沒有其他用處?
  • 任正非大力推崇的「熵減」究竟是什麼?
    任正非為什麼如此重視「熵」這個概念?究竟什麼是華為之熵?華為靠什麼來熵減?任正非大力推崇的「熵減」究竟是什麼?熵減,這個概念來源於物理學。模型右邊列的是企業和個人的自然走向,是熵增的,是讓企業失去發展動力的。模型左邊列的是遠離平衡和開放的耗散結構,是熵減的。華為這臺活力引擎的軸心就是客戶,是否為客戶創造價值是用來判斷有序無序、熵增熵減的標準和方向。我們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來理解這個模型。
  • 產品經理之熵減思維
    假期閒來無事翻閱了華為內部學習郵件《華為之熵,光明之矢》,文章系統闡述了任正非思想中的「熵減」理論,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理論,華為將熱力學理論引入到公司治理系統,作為公司運作和管理的一個獨特思想。筆者讀完之後受益匪淺,回首自己的工作經歷和感悟,筆者覺得產品經理更需要熵減思維。那麼熵減思維是什麼?
  • 當熵減之時 上
    講臺上的老師望著他笑道:「我只是和大家一起討論熵增的可能性,而不是告訴學生熱量不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轉移到高溫物體。」褐發老師聞言嗤之以鼻道:「你在說什麼胡話?熱量當然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轉移到高溫物體,熱力學第二定律上寫的清清楚楚。
  • 華為的「熵減」之路
    熵為何物熵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概念,代表的是無序的混亂程度。一個孤立封閉系統的熵,也就是混亂程度,會隨時間增大,隨著熵越來越大,整個系統最終會到達熱寂狀態,再也沒有任何有效的活動。熵最初用來描述物理學上的現象,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社會學也是遵循同樣的熵增原則,一個封閉的組織、國家、社會都會逐步地從有序走向無序,最終消亡。
  • 諾蘭《信條》:新奇的熵減世界,深刻的倫理擔憂
    諾蘭的理論物理興趣班又開課了,這次他要講什麼?一個熵減世界,一個倫理困境。看諾蘭的新電影《信條》,欣賞他構想的這個熵減世界,實際上,你需要準備兩點:1、對熱力學第二定律有個基本的了解;2、對諾蘭的敘事風格有個基本的了解。這就夠了,再多便庸人自擾。
  • 什麼是熵?據說,能看懂《信條》裡時空逆轉的,都是頭腦王者
    《信條》到底講了啥?一句話概括就是現代人類阻止未來人類逆轉時空滅絕現代人類的故事。未來人類生活環境劇變,瀕臨滅絕,科學家通過改變「熵」的方向性,製造出逆轉機器——逆轉門,穿越回現代。很多觀眾不懂利用熵增熵減進行時空逆轉的硬核物理學知識,自然也就「。影電懂不看」。那麼「熵」是啥?熵減是如何引起時空逆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