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外貿保持較好的韌性
在全球複雜貿易形勢下,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的進出口數據顯示,我國外貿保持較好的韌性。
首先,規模依然值得驕傲,2019年前11個月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28.5萬億元,增速保持平穩,同比增長2.4%,與前10月增速保持一致。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稱,今年以來國際經濟貿易增長放緩,我國 對外貿易 保持較好的韌性。世界貿易組織最新的預測中全球商品貿易增速今年僅為1.2%。
2019年11月當月,外貿數據表現出較10月份加速的特點,總體進出口值為2.86萬億元,增長1.8%,增速較10月份加快2.2個百分點。
2、中國對外貿易行業三大看點分析
——看點一:11月進口由降轉升,反映國內需求改善
2019年前11個月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28.5萬億元,增速保持平穩,同比增長2.4%,與前10月增速保持一致。11月當月,我國共出口1.57萬億元,增長1.3%;進口1.29萬億元,增長2.5%,進口增速是8月以來首次轉正。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原 銀行 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在接受上證報時表示,11月數據中進口反彈較為明顯,主要得益於國內穩增長措施進一步加碼,加之天氣較暖的因素,各地基建開工較為充分,拉動進口快速反彈。
「進口由降轉升反映了國內需求在不斷增長和擴張,經濟整體在穩中有進,也反映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拉動作用,我國的擴大進口戰略以及逐步開放的市場將為全球增長注入新的動力。」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經濟貿易系主任李春頂表示。
——看點二:民營企業挑大梁,成為我國第一大外貿主體
2019年前11月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快速增長,所佔比重提升。海關數據顯示,民營企業進出口總值為12.12萬億元,增長10.4%,佔我外貿總值的42.5%,比去年同期提升3.1個百分點,成為我國第一大外貿主體。
李春頂表示:「民營企業多數從事一般貿易,這反映了我國外貿質量和效益在提升,中小型民營企業在逐步成長,面對內外部壓力形勢下逆流而上,成為出口貿易的主力軍。」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下一步還將積極探索支持舉措,特別是在通關、稅收、企業管理、檢驗檢疫等方面,為民營外貿企業發展創造更為便利的營商環境。
——看點三:機電產品、、出口保持增長,原油、煤、天然氣進口量增加
我國前11月的出口商品中仍然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特點。其中,機電產品出口9.09萬億元,增長4%,佔出口總值的58.4%,塑料製品出口2985.8億元,增長15.8%;玩具出口1984.2億元,增長30.8%。
進口商品中,原油、煤、天然氣進口量增加。前11個月,我國進口原油4.62億噸,增加10.5%,進口均價為每噸3273.5元,下跌5.1%;煤2.99億噸,增加10.2%,進口均價為每噸536.2元,下跌7.4%;天然氣8711萬噸,增加7.4%,進口均價為每噸2988.3元,上漲8.7%。
前11月我國出口汽車111萬輛,增加5%,進口96萬輛,減少9%。王軍表示,汽車進口11月大幅提高,但同比增速在低位徘徊,這主要受國內汽車市場整體不景氣因素的影響。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 中國對外貿易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責任編輯:張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