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日全食正在上演!科學家們紛紛「秀操作」!

2020-12-04 遨遊世界科學

2019年7月2日,這一天,南美大日食正在上演!

今天在南美洲,數以百萬計的眼睛將仰望著面前的天空看著月亮逐漸「吞噬」太陽的好戲,而幾乎整個非洲大陸將會看到月亮遮住太陽至少一部分,天文愛好者在智利和阿根廷部分地區將經歷《暮光之城》的場景,在白天享受著黑暗的到來,因為這是一場月亮會完全遮擋住太陽的日全食。

但是,當大多數天文愛好者沉浸在這令人驚嘆的景象中時,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已經沸騰了!紛紛開始「秀操作」!

研究日冕

這一天,科學家們能夠抓住日全食的寶貴機會來研究日冕,此次太陽將在望遠鏡中隱藏2分6秒之久。在日偏食期間,月球經常遮擋到太陽的一部分前面,而日偏食平均每年發生幾次,而在日全食期間,太陽完全被遮擋住了。日全食和日偏食之間的差異是巨大的,即使99%的太陽都被遮擋住了,也可以進行更廣泛的科學實驗。當太陽完全被遮擋時,難以捉摸的內部日冕就會顯現出來。

神秘的日冕由極熱的氣體組成,比太陽表面還要熱。儘管它的溫度很高,但由於其脆弱的性質,它比可見的太陽要暗幾百萬倍。研究日冕可以揭示太陽產生的太空天氣,這對地球有重大影響。

上世紀90年代,美國天文學家傑伊·帕薩喬夫(Jay Pasachoff)開始了一項觀測計劃,此後一直在監測不斷變化的太陽。通過測量日冕當前的顏色、形狀和溫度,科學家們希望能提高他們對太陽噴發和流光的理解。

麻薩諸塞州威廉士學院的天文學教授帕薩喬夫是世界上三個觀測最多日全食的人之一。他週遊世界觀察了70次日食,其中34次是日全食。帕薩喬夫說:「在日全食期間,我們每次看到太陽的時候大約只有幾分鐘,但是都會給我們帶來一系列不同的特徵。」

對太陽特徵的觀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日冕物質拋射(CMEs),即從太陽表面噴出帶電物質的爆發。當這些團塊在太空中向外移動時,它們會與地球這樣的行星相撞,並與它們的磁場相互作用。1859年,一場被稱為卡靈頓事件的太陽超級風暴引起了電線上的電擊和短路,甚至使電報與電源斷開。如今,在一個更加電子化的世界裡,類似的事件可能會產生重大影響。

而且太陽的溫度也會在11年的周期內發生變化。通過測量日冕中過熱的鐵,研究小組將能夠測量日冕的整體溫度,以研究日冕隨時間的變化。

第二組研究人員被稱為「太陽風夏爾巴人」,他們將在南美三個不同的地點研究日冕。這個小組由Hawai'i大學的天文學家Shadia Habbal領導,他們將在阿根廷的Cerro Tololo和其他兩個地點研究太陽,在多個地點觀測能讓研究人員搜集更多測量日冕結構的變化,儘管這種變化發生在非常小的時間尺度上。

不過這個計劃屢見不鮮。Habbai的團隊曾在2017年8月21日美國上空發生的日全食中使用了類似的策略。他們的目標是增加用於觀測的儀器,並研究尚未被研究的不同波長。

天文學家可以使用多波長成像和光譜測量技術,將光分解成其組成的波長,來檢測日冕不同部分的化學成分、溫度、密度、與熱量無關的運動和流出物。每個屬性都將在太陽表面附近進行研究,那裡是太陽磁場變化最大的地方,也是太陽風和日冕物質拋射產生和拋出太陽的地方。而且這次日食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發生在下午晚些時候,太陽將處於非常低的高度。此外,太陽接近太陽活動極小期,所以日冕結構的分布將與兩年前不同。

日本國家天文臺的天文學家也將建立多個觀測站來研究這次日食。Yoichiro Hanaoka的研究小組將對靠近太陽表面的日冕進行觀測,這一區域是美國宇航局的太陽和日球觀測站(SOHO)和太陽陸地關係觀測站(STEREO)等天基觀測站無法觀測到的。通過將地面圖像與太空圖像相結合,Hanaoka和他的同事將能夠構建出完整的日冕圖像。

而且,Hanaoka的團隊不會完全由專業人士組成。他們將與廣泛分布在智利和阿根廷的日全食路徑上的業餘觀測者合作,組織多地點觀測,隨後將所有這些觀測結果結合起來,就能窺見日冕隨時間的變化,真正的做到了全民科學!

回到地球

當一些團隊將目光的注意力轉向太陽時,另外一個團隊將把視線牢牢地鎖定在地球上。由Miquel Serra-Ricart研究院研究員Astrofisica在西班牙調查地球大氣層的溫度的變化,特別是電離層,上層是大約80到1000公裡高的地球表面,因為月亮的陰影會經過這裡的天文臺。

Serra-Ricart說:「日全食會產生一個寬闊的圓形黑暗區域,大大減少白天穿過地球大氣層的相對狹窄路徑上的陽光。」「它對太陽輻射強度的影響與日出和日落時的情況非常相似,它會引起我們想要測量的地球大氣的變化。」

研究小組將追蹤當地球完全被太陽覆蓋時,陰影中的溫度下降的幅度和速度。他們還將跟蹤電離層的變化,以便更好地了解它如何影響夜間遠程無線電接收。

這不是第一次在日食期間對電離層進行研究。在1999年英國的日食期間,科學家就曾使用無線電來追蹤上層大氣的變化。儘管日全食對電離層的影響已經研究了50多年,但仍有許多未解之謎。我們大致知道這是如何發生的,但不是很精確。這次日食將給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幾乎實時檢查充電和充電過程的機會。

當然,我想更多人的注意力應該是在享受這一場完美的天象,畢竟它真的很美!

相關焦點

  • 2019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洲上演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2019
  • 2019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洲上演,日全食是怎麼形成的?
    北京時間7月3日清晨,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洲上演,整個過程大約持續2分多鐘,成千上萬遊客聚集在智利、阿根廷兩國欣賞。日全食非常罕見,平均來說,地球上每18個月才會出現一次日全食。而同一個地方,將近 400年才能看見一次。
  • 2019年唯一一次日全食上演,成千上萬遊客齊聚南美洲
    【觀察者網訊】北京時間7月3日凌晨,2019年唯一一次日全食上演,成千上萬的遊客齊聚南美洲,只為欣賞到難得一見的天文景觀。 據英國《衛報》報導,由於90%以上的全食帶都落在了海面上,僅有南美的智利、阿根廷能在陸地上觀測日全食,中國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無緣這一天象。
  • 2019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地區上演,天空再現「天狗吞日」
    當地時間2019年7月2日,南美多地出現日全食奇觀。據悉,智利、阿根廷當地時間7月2日傍晚,北京時間7月3日清晨,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奇觀在南美洲震撼上演,吸引全球的目光。據了解,當太陽、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條直線,月球位於兩者之間時就會發生日食天象。
  • 南美上演天狗吞日!2019年唯一一次日全食 中國等國家只能在網上看看
    7月3日清晨,2019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洲上演,當太陽、月球和地球排成直線,月球位於兩者之間就會發生日食,主要經過智利和阿根廷。成千上萬的遊客聚集在智利、阿根廷兩國,共同欣賞難得一見的天文景象。
  • 2020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洲上演
    當地時間12月14日中午,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洲上演,阿根廷和智利部分地區可以觀測到日全食,烏拉圭、巴西、巴拉圭、玻利維亞等國家也可觀測到日偏食。圖為阿根廷紐肯省上空上演日全食。當地時間12月14日中午,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洲上演,阿根廷和智利部分地區可以觀測到日全食,烏拉圭、巴西、巴拉圭、玻利維亞等國家也可觀測到日偏食。圖為一對夫妻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伽利略天文館公園觀看日全食。當地時間12月14日中午,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洲上演,阿根廷和智利部分地區可以觀測到日全食,烏拉圭、巴西、巴拉圭、玻利維亞等國家也可觀測到日偏食。
  • 2020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南美洲上演 民眾嘆為觀止(圖)
    2020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南美洲上演 民眾嘆為觀止(圖)
  • 南美洲壯觀上演2020年唯一一次日全食!
    當地時間12月14日中午,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洲上演,阿根廷和智利部分地區可以觀測到日全食,烏拉圭、巴西、巴拉圭、玻利維亞等國家也可觀測到日偏食。△阿根廷的裡奧內格羅省的民眾在觀看日全食(來源:阿根廷美洲通訊社)本次日全食總時長4個多小時,全食帶從南太平洋東部開始,經過智利、阿根廷,在南大西洋結束。幸運的是,最大食分地點落在了大陸上,阿根廷裡奧內格羅省與智利阿勞卡尼亞大區的民眾在家中就可以觀看到這今年唯一的一次日全食奇觀,而在周邊其他地區也可觀測到食分不等的日偏食。本次日全食天象吸引了大量天文愛好者的關注。
  • 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14日將在南半球上演
    原標題: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14日將在南半球上演   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將於北京時間12月14日至15日凌晨在南半球震撼上演,吸引全球的目光。   天文專家表示,此次日全食我國不可見,有興趣的公眾可藉助網際網路等渠道了解此次「天狗吞日」的盛況。
  • 500年一遇罕見日全食7月22日上演(組圖)(1)
    7月22日上午,五百年一遇的罕見日全食將在天空上演。此次日全食從日食初虧到復圓長達2個多小時,日全食的持續時間最長可達6分鐘左右。這是1814年-2309年間中國境內可觀測到的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日全食活動。這也是世界歷史上覆蓋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在前不久,中國天文學會和國家天文臺聯合確定了包括江蘇的蘇州、南京高淳、常州和無錫在內的8個城市為日全食指定觀測點。
  • 2019日全食時間什麼時候 日全食最佳觀賞時間+地點
    2019日全食時間什麼時候 日全食最佳觀賞時間+地點  2019年唯一一次日全食是什麼時候?北京7月3日清晨,地球迎來了本年度最重要的一場天文學盛宴——日全食。但是可惜的是,此次發生的日食發生在南美的部分地區。大多數人無法親臨現場觀賞這一壯觀的天文學景觀。  日全食是蔚為壯觀、動人心魄的罕見天象。
  • 2019年唯一一次日全食登陸南美!日全食有何價值?
    本文綜合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科技日報北京時間7月3日清晨,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洲上演,整個過程大約持續2分多鐘,成千上萬遊客聚集在智利、阿根廷兩國欣賞。日全食非常罕見,平均來說,地球上每18個月才會出現一次日全食。而同一個地方,將近 400年才能看見一次。
  • 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今日將在南半球上演
    【新華社天津12月13日電】 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將於北京時間12月14日至15日凌晨在南半球震撼上演,吸引全球的目光。天文專家表示,此次日全食我國不可見,有興趣的公眾可藉助網際網路等渠道了解此次「天狗吞日」的盛況。日全食是最蔚為壯觀的天象之一。
  • 系今年全球唯一一次 14日南半球將 上演日全食
    原標題:系今年全球唯一一次 14日南半球將 上演日全食   新華社天津電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將於北京時間12月14日至15日凌晨在南半球震撼上演,吸引全球的目光
  • 2020年唯一一次!南美洲上演日全食 總時長逾4小時
    來源標題:南美洲壯觀上演2020年唯一一次日全食!當地時間12月14日中午,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洲上演,阿根廷和智利部分地區可以觀測到日全食,烏拉圭、巴西、巴拉圭、玻利維亞等國家也可觀測到日偏食。本次日全食總時長4個多小時,全食帶從南太平洋東部開始,經過智利、阿根廷,在南大西洋結束。幸運的是,最大食分地點落在了大陸上,阿根廷裡奧內格羅省與智利阿勞卡尼亞大區的民眾在家中就可以觀看到這今年唯一的一次日全食奇觀,而在周邊其他地區也可觀測到食分不等的日偏食。本次日全食天象吸引了大量天文愛好者的關注。下一次能在阿根廷境內觀測到的日全食將會發生在2048年。
  • 日全食全球上演,盤點那些令人震撼的天文奇觀
    北京時間2019年7月3日凌晨,今年唯一的一次日全食在智利、阿根廷等南美洲國家上演,人類將觀察到太陽被月亮遮蓋,失去光華的奇景。眾所周知,日地距離正好是月地距離的400倍,而太陽直徑也約是月亮直徑的400倍,當月亮運行在地球和太陽中間,對於處於月亮陰影下的人來說,太陽便完全被遮蓋了,於是形成了日全食,日全食從過程上分為5個階段,分別是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原。
  • 2019年唯一一次日全食觀看時間地點(附直播入口)
    2019年唯一一次日全食觀看時間:北京時間7月3日03:00開始>  2019年唯一一次日全食觀看地點:新浪科技看直播  直播入口:http://live.weibo.com/show?智利、阿根廷當地時間7月2日傍晚,北京時間7月3日清晨,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奇觀將在南美洲震撼上演,吸引全球的目光,新浪科技將為您全程直播!  當太陽、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條直線,月球位於兩者之間時,就會發生日食。日食又分全食、環食和偏食,其中,全食最為精彩。
  • 新年首場天幕大秀上演!象限儀座流星雨灑滿天際
    「本次象限儀座流星雨或成為2019年最佳流星雨之一」。關於本場流星雨的精彩程度,美國流星協會和NASA早已預告。且好消息是,此次「流星雨大秀」遇上了無月夜,更利於觀看。由於象限儀座流星雨的輻射點,在牧夫座的北部邊緣、北鬥七星附近,因此北半球的人們將更有「眼福」。但據天文學家指出,最好的觀測點在歐洲。
  • 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14日將在南半球上演
    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將於北京時間12月14日至15日凌晨在南半球震撼上演,吸引全球的目光。天文專家表示,此次日全食我國不可見,有興趣的公眾可藉助網際網路等渠道了解此次「天狗吞日」的盛況。日全食是最蔚為壯觀的天象之一。
  • 2017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橫跨美國,美國人玩瘋了!
    這次日全食自美國1776年建國以來,第一個僅在美國境內掠過(沒有掠過其他國家)的日全食現象。也是時隔99年,日全食再次橫跨美國,可謂「百年一遇」。據NASA估算,下一次在美國本土觀看日全食要等到2024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