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2020-12-05 卜謝的9524

相信沒有什麼比庸人自擾更令人難受的了,我們都喜歡把一些未發生的事在腦子裡演練了一遍又一遍,卻得不出任何的解決辦法。

而這些思緒帶來的煩躁、失眠、萎靡的狀態又實實在在地影響了我們的現實生活。

其實何必要這樣呢?不如讓自己想的簡單點,更簡單點。

很喜歡《和平飯店》裡的一段話:所謂愚痴,並不是智商的低下,而是不能平靜。比如恐懼、擔憂、自負卻又不自信;想愛卻又怕被傷害,歡喜時,計較得失,總是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1987年,張國榮曾在自傳中寫道:「記得早幾年的我,每逢遇上一班朋友聊天敘舊,他們都會問我為什麼不開心。臉上總見不到歡顏。我想自己可能患上憂鬱症,至於病源則是對自己不滿、對別人不滿,對世界更加不滿。」

如果能有人早點察覺,給予哥哥幫助,或許他也就不會英年早逝了。

正是因為大多數人都是如此對待,才會讓患上憂鬱症的人產生猜想:「沒人覺得我病了,他們只是覺得我想太多了。」

是啊,在傳統文化的塑造下,我們所提倡的理想性格濃縮著極強的堅持、勇敢、拼搏,但與此同時,它對敏感、柔軟和脆弱投去了批判和鄙薄的眼神。

或許正因為如此,即使在科學如此進步、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各類社交平臺上充滿「關愛抑鬱症」的信息,但在大多數人的真實世界中,抑都症仍處於一種幾近「失語」的狀態。

據《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瀏覽社交媒體平臺超3小時的青少年患焦慮和抑鬱在內的心理問題的風險要比其他人高出60%;超過6小時的人,其患病風險增加78%。

正如人們的身體會出現疾病一樣,人們的精神在遭受長期折磨或重創後,也可能會生病。

有時候,比起認可「我能行」,我們或許更需要適當地接受「我可能不那麼優秀」。這並不是在摒棄努力和奮鬥,而是當你已經拼盡全力都沒有達到預期時,別否認曾經奮鬥的價值、別否定自己存在的意義。

平凡,是絕大多數人生活的常態。烈酒固然芬芳誘人,或醇或淡的白牛奶,也有屬於它的人生之味。

魯迅說:「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一個安靜的生命,無論是幽居深山,還是身處鬧市,都能平心靜氣,猶如靜默的根系,深藏在地底,沒有枯燥與貧乏的歲月,只有蓬勃與豐富的內心。

給予對方一句理解和一份愛意,相信可以讓很多複雜的東西都變得簡單化。無論當前的情況如何糟糕都好,都請你不要讓自己多想,不如直接一點,敞開心扉,笑對人生。

如果覺得自己想不開了,不妨找幾首喜歡的純音樂,舒舒服服地躺在沙發上,讓情緒跟隨著節拍把不滿宣洩出去。

加油,陌生人!

相關焦點

  •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詞聖李煜和他的詩詞
    後期反映亡國之痛,題材擴大,意境深遠,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感染力,如《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02 名人褒貶毛主席:南唐李後主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於亡國。柏楊:李煜先生詞學的造詣,空前絕後,用在填詞上的精力,遠超過用在治國上。王國維: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 愛唐宋詞:藏在「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裡的蒼涼
    (張愛玲畫像)無獨有偶,畫家豐子愷先生有多幅題為「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的畫作,我們看他的畫作,所體味的,也是這種飽經世事《相見歡》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李煜的《林花謝了春紅》和《無言獨上西樓》。自從975年宋軍圍攻金陵,李煜率眾肉袒出降被封「違命侯」之後,他就被囚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樓,每日以淚洗面,嘗盡了悽涼寂寞,《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就寫於這樣的創作背景。
  • 讀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櫚深院,鎖清秋
    五代·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櫚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成為階下囚的李煜,所寫的詩詞大多離不開「愁」與「恨」這兩個字。明月和西樓真是一對最佳拍檔,它們出現於夜空之下,徘徊於惆悵之間,西樓明月,明月西樓……古詩詞中的西樓,大多不是一座樓的名字,或許是位於西邊的樓,也或許只是一個稱呼。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曾以《西樓》為題寫過一首詩:海浪如雲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 流行曲裡流淌的古詩詞:「立秋」誰不曾《獨上西樓》深院鎖清秋
    鄧麗君-獨上西樓此張專輯是當年多位文壇、樂壇大師合力創作的音樂佳作,它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中國古典文化與現代音樂藝術的大門,首首都是經典,其中這曲《獨上西樓》曲風婉轉悠長,歌詞古風蕩漾。 在當年的一段電視採訪中,特意以古裝扮相亮相的鄧麗君說這張專輯裡,自己好像不是在唱歌,而是在「傾訴古老莊嚴而且多情的中國」。
  • 【植物百科】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青桐一般指梧桐錦葵目梧桐屬,一種落葉喬木。嫩枝和葉柄多少有黃褐色短柔毛,枝內白色中髓有淡黃色薄片橫隔。
  • 讀李煜《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擁有時就珍惜,失去就坦然面對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首李煜後期的文學作品《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李煜《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孤獨的人默默無語,獨自一人緩緩登上西樓。仰視天空,殘月如鉤。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悽涼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這樣的離異思念之愁,而今在心頭上卻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 古詩《詠梧桐》梧桐樹上可否有鳳凰來過,詩中的梧桐隱約傳來鳳鳴
    很多詩詞中,詩人也會將自己比作梧桐,將鳳凰比作伯樂,表達自己的懷才不遇。「高梧百尺夜蒼蒼,亂掃秋星落曉霜。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掛綠毛么鳳皇。」《詠梧桐》高大的梧桐樹在暮色下能夠掃動天上的寒星,拂去清晨的寒霜。為了不種在揚州,引來鳳凰棲息呢?「雨歇梧桐淚乍收,遣懷翻自憶從頭。摘花銷恨舊風流。」
  • 梧桐將秋聲,悄悄地刻錄到了我碎影流年裡,讓我沉思,讓我遐想
    三兩天淅瀝的秋雨,有一時沒一時的飄來,其間也不乏有一時沒一時的秋風,在秋風秋雨的聲息裡,偶一抬頭,即見鄉路的縱深處,梧桐的樹葉,在搖曳,在飄落,似有預約。 平日裡,我並沒有過多地去在意梧桐。印象中,梧桐的舒枝綻葉也不過就在暮春初夏的那會兒,不承想,感覺上的長長的夏天也就那麼匆匆地過去了。蟬鳴漸去,蟋蟀唧唧,天高了,雲淡了,月白了,風清了。這時,梧桐則由起先的蔥蘢豐茂而漸漸地清寒起來,疏朗起來。梧桐,立在秋天,立在秋天裡的縱深處,預約著秋風,預約著秋雨,預約著黃昏。於是,我發現,我們似乎也只在秋天裡才真正發現梧桐,發現梧桐的收梢,梧桐的謝幕。古有「一葉知秋。」
  • 《小草原創工作室》-月如鉤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落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昧在心頭。」穿越那鶯歌燕舞的銷魂,趟過那雕欄玉砌的浮華。如今的你,唯有在那殘月的餘暉中獨飲孤獨的酒水吧?當你踏著那滿地的落葉,登上那孤獨的西樓,陪伴你的,也只有那一彎殘月吧?
  • 梧桐二三事:風送梧桐葉,天涼好個秋
    早在《詩經》中,便有鳳與梧桐的一體雙生的記載:「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作為鳳鳥青睞的棲居之所,梧桐被賦予了「高潔美好」的文化內涵。初唐詩人虞世南《蟬》云:「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詩人以蟬自況,以挺拔疏朗的梧桐為棲身之處,喻指自己品格美好。
  • 十首描寫寂寞的古詩詞,都是名家經典,各有惆悵難言
    寂寞是一頭不願馴服的烈馬,無法駕馭就讓人空虛得發狂,耐心地陪伴也會讓人沉浸在自己的靈魂深處,悠然地享受喧囂後的自在清歡。與寂寞交友,可以游離於紅塵之外,與內心的另一個我對話,讓思緒安寧,心靜如水。太感性的人喜歡熱鬧,就守不住寂寞,一旦喧囂如潮水般退去,寂寞就如同一把堅固的大鎖,讓人迷茫和痛苦。曇花因為耐得住寂寞,方能含香蘊秀,絢爛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