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唐宋詞:藏在「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裡的蒼涼

2020-12-05 談藝錄

1950年,民國才女張愛玲寫了一部小說,小說的名字叫《相見歡》(大致到1968年才發表),有意思的是,它沒有百轉千回的愛情故事,只是講了兩個上了年紀的婦人,他們在久別重逢後回憶往事的絮絮叨叨。這不同於張愛玲其他的早期作品,沒有扣人心弦的情節,也沒有性格鮮明的人物,沒有悽美的意境,也沒有充滿哲理的雞湯話,就只是白描,但如果細讀,或者有了閱歷的人去讀,就會體會到夢醒後的無望,感受到「 短的是人生,長的是磨難 」 的蒼涼。

(張愛玲畫像)

無獨有偶,畫家豐子愷先生有多幅題為「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的畫作,我們看他的畫作,所體味的,也是這種飽經世事,無以言說的「蒼涼」,沒有經歷的人,沒有「翻過跟鬥」的人是畫不出這樣的畫兒的。

(豐子愷的畫)

但這份蒼涼感跟《相見歡》這個名字並不相符,因為它一點也不「歡」,如果說歡,也是「悲欣交集」的歡,是帶淚的笑。如果深究,就會發現,《相見歡》原來是詞牌名。

相見歡,詞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又名「烏夜啼」、「憶真妃」、「月上瓜州」等。《相見歡》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李煜的《林花謝了春紅》和《無言獨上西樓》。

(李煜像)

依李煜的個人經歷,他的詞經常洋溢著十足蒼涼感,眾所周知,他的人生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亡國前耽於享樂,亡國後沉溺於悲哀。」自從975年宋軍圍攻金陵,李煜率眾肉袒出降被封「違命侯」之後,他就被囚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樓,每日以淚洗面,嘗盡了悽涼寂寞,《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就寫於這樣的創作背景。全詞如下: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無言,也只能無言,因為被囚禁,他就算是滿腔寂寞,也無人可說,就算是想登樓遣懷,也只能是「獨上」,這個「獨上」是白描的、寫實的,登樓能看到的情景也是白描,就是一彎明月,孤單的人,陪伴他的,也只有孤單的月亮,還有靜靜的白月光。

(詞意圖)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依然是白描,「鎖」是他的現實情境,在他的眼裡,無論是哪個季節,他都在深鎖之中,說秋天,是因秋天更加引人愁思。在深鎖的秋院,陪伴他的寂寞的,只有單調的臺階、高高的紅牆、積年的苔癬,滿地的落葉,同樣寂寞無語的梧桐,讓他愁緒頻添的是,這一切的一切,都在重重門禁深鎖之中。

(高高的宮牆)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家不在,國亦不在,家國之悲,故舊之情,在幽囚之中,他的最大悲愁來源於別離。舊日的宴飲,昔時的歡暢,宴樂上的樂曲,時時縈繞在他的腦海,揮之不去,既無法剪斷,也理不清頭緒,重重疊疊,「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舊時的歡宴)

同時,這份剪不斷,理還亂的產生還基於他深深的寂寞,這寂寞前面已經說盡,「無言」緣於寂寞,「獨上」基於寂寞,「深院」滋生寂寞,「鎖清秋」更加深寂寞……寂寞加上離愁,這是倍增的悲愁。

(詞意長圖)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這句最妙,妙在他要把離愁的滋味描寫出來,但這種滋味無以言說,無法言說,於是他說「別是」,這很妙,因為「別是」既是「準確」的滋味,又是「不確定」的滋味,這不是具體的滋味,卻又寫盡了所有的滋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或許,這種滋味,就是開篇所說的「蒼涼」,不用多說,有經歷的人自會明白。

(【愛唐宋詞】之12,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詞聖李煜和他的詩詞
    後期反映亡國之痛,題材擴大,意境深遠,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感染力,如《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02 名人褒貶毛主席:南唐李後主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於亡國。柏楊:李煜先生詞學的造詣,空前絕後,用在填詞上的精力,遠超過用在治國上。王國維: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 讀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櫚深院,鎖清秋
    五代·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櫚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成為階下囚的李煜,所寫的詩詞大多離不開「愁」與「恨」這兩個字。一天夜晚,他難解心中愁苦,默默無言地登上了西樓。抬頭,夜空漆黑如潑墨,只有一彎弦月高掛,如鉤子一般,泛著清冷的銀光。古往今來的人都一樣,心情不好時,都喜歡默默地登高樓望月亮。然而月光皎潔悽寒,越看越使人心傷。同一個月亮下,有多少人在窗後唉聲嘆氣?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 流行曲裡流淌的古詩詞:「立秋」誰不曾《獨上西樓》深院鎖清秋
    鄧麗君-獨上西樓此張專輯是當年多位文壇、樂壇大師合力創作的音樂佳作,它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中國古典文化與現代音樂藝術的大門,首首都是經典,其中這曲《獨上西樓》曲風婉轉悠長,歌詞古風蕩漾。 在當年的一段電視採訪中,特意以古裝扮相亮相的鄧麗君說這張專輯裡,自己好像不是在唱歌,而是在「傾訴古老莊嚴而且多情的中國」。
  • 讀李煜《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擁有時就珍惜,失去就坦然面對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首李煜後期的文學作品《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李煜《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孤獨的人默默無語,獨自一人緩緩登上西樓。仰視天空,殘月如鉤。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悽涼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這樣的離異思念之愁,而今在心頭上卻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 這五首宋詞一定要會背,美到窒息,卻平添一絲別愁
    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的緒言裡說,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朝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意思就是說每個朝代都有他們當時盛行的一種文體,對於宋朝來說,宋詞就是最為出色的一種文體,也是他們留給我們後代最為豐富的文學寶藏。
  • 《小草原創工作室》-月如鉤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落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昧在心頭。」穿越那鶯歌燕舞的銷魂,趟過那雕欄玉砌的浮華。如今的你,唯有在那殘月的餘暉中獨飲孤獨的酒水吧?當你踏著那滿地的落葉,登上那孤獨的西樓,陪伴你的,也只有那一彎殘月吧?
  •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相信沒有什麼比庸人自擾更令人難受的了,我們都喜歡把一些未發生的事在腦子裡演練了一遍又一遍,卻得不出任何的解決辦法。而這些思緒帶來的煩躁、失眠、萎靡的狀態又實實在在地影響了我們的現實生活。很喜歡《和平飯店》裡的一段話:所謂愚痴,並不是智商的低下,而是不能平靜。比如恐懼、擔憂、自負卻又不自信;想愛卻又怕被傷害,歡喜時,計較得失,總是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1987年,張國榮曾在自傳中寫道:「記得早幾年的我,每逢遇上一班朋友聊天敘舊,他們都會問我為什麼不開心。臉上總見不到歡顏。
  • 絕美插畫版《宋詞三百首》爆火!帶你品味宋詞之美
    千年宋詞,那種氣韻,那種凝重,渾然天成!  無論是滿腔愛國熱血,還是脈脈兒女情長,凡人類內心情感,宋詞都深情地一一展現了。  蝶戀花【宋】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  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欄意。
  • 流星蝴蝶劍手遊月如鉤怎麼樣 手遊月如鉤實戰詳評
    流星蝴蝶劍手遊月如鉤怎麼樣,在遊戲中非常不錯的一個藍色武器,那麼到底好不好用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月如鉤實戰詳評  沒錯就是這把被稱為神器的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