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拿破崙」武元甲去世 三登《時代》封面

2021-01-11 搜狐網

  作為越法戰爭和越南戰爭的重要軍事指揮官,曾在越南歷屆政府先後擔任國防部長、人民軍總司令、副總理、中央軍委書記等職的武元甲大將4日在河內去世,享年102歲。不過,與這些頭銜相比,西方媒體更加熟悉他的一個外號—「紅色拿破崙」。

  三登《時代》周刊封面

  武元甲大將身材清瘦,個子不高,學文出身,脾氣火爆。在越南國內,作為老一輩革命領導人,他的知名度僅次於胡志明;而在路透社等西方媒體看來,他是20世紀最著名的軍事指揮官,「與蒙哥馬利、隆美爾、麥克阿瑟齊名」。

  越戰期間,他三次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紅色拿破崙」的外號從那時開始流傳。

  過去4年,武元甲一直住在河內的一所軍醫院。4日,他的家人和醫生證實了他的死訊,死因是「自然死亡」。官方訃告可能於5日發布。

  武元甲1911年出生在越南中部的一個地主家庭。18歲那年,他因參加學生運動而遭法國殖民者囚禁。獲釋後,他在河內一所大學獲得法律學位,後擔任中學教員和記者。27歲那年加入印度支那共產黨,即今天的越南共產黨。

  1940年,為躲避法國殖民者追捕,他飛赴中國昆明,與胡志明會合。在此期間,他的妻子遭法國殖民者囚禁,後死在獄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武元甲組織抵抗力量,抗擊日軍侵佔。二戰後法國殖民者再次進入印支地區,武元甲是當時越南的抗法軍事領導人之一。

  曾指揮著名奠邊府戰役

  他曾說,在他的字典裡從沒有「投降」一詞。任何以自由為目標的軍事鬥爭「都具有對手無法想像和預料的創造性能量」。

  1954年,武元甲組織指揮了著名的奠邊府戰役,擊斃法軍5000餘人,俘虜1.1萬人,擊毀各型飛機62架,坦克4輛,繳獲重炮30門,坦克6輛,最終迫使法軍投降並籤署《日內瓦協議》,解放越南北方。

  美聯社說,在奠邊府戰役中,武元甲和他的遊擊隊穿著橡膠輪胎製成的涼鞋,靠人力將火炮軍械一件一件拖入山區,擊敗武裝先進的法軍,創造了一場看似不可能的勝利。這場勝利至今仍是軍校學習的範本。路透社評價,這場戰役不僅重創當時全球第二大殖民帝國法國,而且令殖民主義在全球範圍內走向終結。

  十多年後,武元甲指揮北越軍隊,抗擊美國及南越傀儡政權,並直接參與開闢「胡志明小道」,直至1975年5月越南南方全部解放,抗美救國戰爭贏得徹底勝利。

  戰爭總結

  人的因素決定了勝利

  雖戎馬一生,但武元甲從未接受過正規軍事教育。他曾自嘲,就讀於「叢林軍校」。在紀念奠邊府戰役50周年時,武元甲告訴西方媒體記者:「如果一個民族要站起來,力量會非常大。」

  在越南戰爭中,越方同樣蒙受巨大損失,武元甲也因此被西方媒體扣上為戰爭「不惜人員損失」的帽子。武元甲2005年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就這頂「帽子」作出解釋:越南戰爭確實損失慘重,「但沒有什麼比民族獨立和自由更珍貴」。

  「面對美國,我們以弱勝強,以落後戰勝先進,」武元甲說,「其實,是人的因素決定了我們的勝利。」

  他1990年接受歷史學家斯坦利·卡諾採訪時說:「面對美國50萬兵力,我們不夠強大,但是,我們的目的不是擊敗美國,而是粉碎美國政府繼續戰爭的願望。」

  不過,1969年胡志明去世後,武元甲的軍事光環開始暗淡。越南戰爭結束後,他並沒有被評為戰爭的第一軍事功臣。1979年,他離開政治局。上世紀90年代初,他任完自己最後一個職務副總理後淡出核心政治舞臺。他晚年寫寫回憶錄,常常講學。

  他也出席新聞發布會,念念自己手寫的稿子,並且用法語回答記者提問。他不時邀請外國記者去家裡做客。2004年,他就伊拉克戰爭問題告訴一名美聯社記者:「任何想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其他民族的軍隊註定會失敗。」

  解謎歷史

  否認發生東京灣事件

  古巴革命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2003年訪問越南時專程前往武元甲家中。兩人坐在一張列寧畫像下相談甚歡。

  1995年,美國越戰期間的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訪問越南,武元甲與這位昔日的「死對頭」當面對話。

  「我早就聽說過你,」武元甲見到麥克納馬拉的第一句話就毫不客氣。「我也早就聽說過你,」麥克納馬拉回了一句。

  麥克納馬拉隨後問起一個歷史謎案—「東京灣事件」。1964年8月4日,中央情報局報告美國政府美軍軍艦在越南東京灣遭到越方攻擊。麥克納馬拉隨後極力推動美國國會通過《東京灣議案》,授權林登·詹森總統全面升級越戰。後來,美國不斷增兵越南。麥克納馬拉1968年離開防長職位時,美國總計向越南派兵超過50萬人。

  但後來,不斷有歷史學家質疑「東京灣事件」的真實性。在會面時,麥克納馬拉問武元甲「1964年8月4日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武元甲回答:「8月4日那天,絕對沒發生任何事。」

  據新華社

http://news.sohu.com/20131006/n387637268.shtml news.sohu.com false 北京晨報 http://www.morningpost.com.cn/szb/html/2013-10/06/content_249780.htm report 4200 1966年6月17日的《時代》周刊封面1968年2月9日的《時代》周刊封面1972年5月15日的《時代》周刊封面2008年時的武元甲奠邊府戰役中的武元甲武元甲接

相關焦點

  • 越南國葬「開國元勳」武元甲
    早報訊 越南昨天為該國的「開國元勳」武元甲舉行國葬
  • 原本是中國指揮的奠邊府大捷:卻讓武元甲成為「東方拿破崙」
    在戰前,越軍被我軍評價為「好鬥悍勇而不善戰」,包括武元甲在內的越南指揮人員在接受中國顧問團的指導前,都是只會擼起袖子兄弟們跟我上的莽夫。通過在中國境內的整訓,越軍被灌輸了完整的解放軍步兵戰術,實現了從猴子到戰士的轉變。就這樣中國顧問團還不滿意呢,原因無他,那時候地球上最好的步兵作戰宗師是解放軍。
  • 最新一期《時代》封面,這樣黑框了!
    但《時代》周刊最新一期封面,真是寫滿了密密麻麻的絕望。封面上唯一的紅字,是這三個大寫字母:AN AMERICAN FAILURE(一個美國式失敗)!不得不佩服時代周刊的封面,就是這麼入木三分,就是這麼讓人拍案叫絕。
  • 李碩|拿破崙時代海戰的兵器、戰術與戰略
    本文只介紹《特拉法爾加戰役》一書涉及的拿破崙時代海戰,對當時的兵器、戰術、戰略原則做一點簡單介紹。一、風帆時代的海戰戰列艦和巡洋艦的功能劃分自十五世紀以來,裝備火炮的風帆戰艦是海戰主角。到十九世紀之初的拿破崙時代,蒸汽機已經投入工業生產,開始有人試製火車和明輪蒸汽船,但遠未達到實用程度(蒸汽動力輪船到十九世紀中葉才發展成熟),海戰形態還是延續了近四百年的木質、風帆、火炮戰艦,槍炮都是滑膛、前膛裝彈、使用傳統的黑火藥發射。這種兵器條件下,海戰規則如晚明俞大猷所言:「海上之戰無他術,大船勝小船,大銃勝小銃,多船勝寡船,多銃勝寡銃而已。」
  • 拿破崙短嗎?
    大衛完成的作品《拿破崙穿越阿爾卑斯山》(1801)描繪了拿破崙坐在馬上立於巖石峭壁上。當他嚴厲地凝視著大眾並向山頂打手勢時,他的頭髮和鬥篷在風中如風般滾滾,顯然是在召喚他的部隊。拿破崙看到自己肖像時,他很受寵若驚,並委託大衛再畫三幅。拿破崙非常熱衷於宣傳自己。他知道擴大聲譽的重要性,他重視法國媒體對他生平的描述。但是,拿破崙無法控制和改變一個特別令人討厭的方面:他很矮。
  • 拿破崙死因之謎,死於謀殺,還是胃癌?
    可他的死因多年以來都是一個未解之謎,歷史學家、研究拿破崙的學者以及眾多的拿破崙迷們一直爭論不休。謀殺論還久為流傳的另一個證據是第一次戰敗的拿破崙被法國人民所迎回並且再次登基,當時對歐洲各國都造成了一種恐慌,因為在拿破崙時代,法國作為歐洲大陸的霸主,對各國的統治都造成了一種威脅,雖然拿破崙戰敗了,但在法國還有很強的影響力,對於歐洲各強國來說,拿破崙的存在依然是一種潛在的威脅,謀殺拿破崙是政治需要。
  • 西媒:拿破崙不是「矮子」 身高為1.68米
    參考消息網2月11日報導 西班牙《阿貝賽報》2月9日報導稱,「小個子」或「矮子」,無疑是拿破崙將軍最為人所熟知的外號,他的身高與其豐功偉績相比似乎落差更大。然而事實打破了曾經的傳說,這位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實際身高是1.68米,超過了19世紀他的國民們的平均身高。
  • 詳解法國歷史:拿破崙波拿巴時代,帝國的建立
    1799年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奪得大權。至此,法國迎來了另一個時代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帝國建立。他被稱為是歐洲的戰爭之神。也被視為法國大革命的捍衛者,還有人視他為革命成果的踐踏者,更有人將它視為歐洲人民的解放者和侵略者,他就是被後人爭議不斷崇拜不止的名人拿破崙波拿巴。
  • 百度李彥宏登《時代周刊》封面:幫中國贏得21世紀
    據報導,李彥宏登上了新一期《時代周刊》亞洲版封面。這也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企業家首次在《時代周刊》上封。「The Innovator (創新者)」,《時代周刊》如此稱呼李彥宏。而這並不是時代周刊將這篇文章的標題命名為「百度李彥宏正幫助中國贏得21世紀」的原因,其中更主要的是,在中國積極布局新科技前沿的時代,普京曾說,「主導AI的國家將主導世界」,但提到中國的人工智慧,不能不提到百度。
  • 最另類名人遺物:愛因斯坦的大腦,伽利略的手指,拿破崙最荒謬
    比如上世紀80年代當紅歌星鄧麗君,1995年突然去世。不過,她生前的表演服裝在如今的拍賣市場上依然價值連城,不少懷舊的粉絲依然願意掏錢購買。當然,像服裝這樣的東西收藏也無可厚非。就連名人生前用過的杯子,碗筷也會被收藏起來。但你聽說過收集名人器官嗎?我國歷來有「身滿皮膚,父母受其影響」的說法。
  • 拿破崙為何死得很難看?他到底為何而死呢?
    1871年5月5日,在南大西洋中的聖赫倫那島上,法國歷史上最為耀眼奪目和和最偉大的大明星去世了——他就是拿破崙·波拿巴。而按照拿破崙生前的要求,幾位英國軍醫和他的私人醫生對他的屍體進行了解剖;但是解剖的過程和結果卻不曾公布,外界無從得知。
  • 解讀時代周刊封面,「就算拜登贏了,他管理的也是川普的美國 」
    美國時代周刊是屬於美國老牌的刊物,能登上封面的人物或者事件都是起碼在一段時間內有相當影響力的,近期時代周刊有兩次較為明顯的改動來配合美國大選。 第一次是在10月22日,在公布的設計裡面,外輪廓依舊是紅色的外邊,而時代周刊卻一反常態,首次將他們的logo字母【TIME】改成了【VOTE】,據悉這是上百年來首次替換其logo,其中畫面中紗巾也是畫有投票箱的圖案,鼓勵人們去參加投票。
  • 劉詩詩登時尚雜誌開季刊 雙封面演繹人與自然之美
    二登便成功拿下開季重要月份,雙封面解鎖不同視覺風格,內頁造型別致大氣。畫面中劉詩詩身穿白色古風連衣裙,手持摺扇,充滿俠氣。時而眼神清澈動人,時而凝視鏡頭,眼眸凝厲,由內而外散發獨立自信,英氣逼人。又著藍色連衣長裙,宛若詩畫中的仙子,優雅翩然,彰顯不俗時尚表現力。近年來,劉詩詩時尚雜誌方面收穫頗豐,接連解鎖各大雜誌封面。
  • 愛因斯坦大腦被人取走,拿破崙命根子成傳家寶,還有兩位也挺慘
    在他76歲的時候去世。由於他出色的成就,被公認為是伽利略和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最重要的是在20世紀末還被美國的《時代周刊》評為「世紀偉人」。由於愛因斯坦的聰明才智,和神奇的腦袋,後人對他很是敬佩,甚至有些人想看看他的腦子裡到底裝的是什麼。於是,終於有個醫生忍不住了,在愛因斯坦死後,驗屍的醫生偷偷的取出他的大腦,想研究一下,然而這件事情被曝光,引起了很大的風波。
  • 十大病態"名人器官"收藏:拿破崙命根子成傳家寶
    一、「愛因斯坦眼球」藏在銀行保險箱   大多數人都知道愛因斯坦的大腦被保存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中,但很少有人知道愛因斯坦去世後,他的眼球也被人摘走,並且成了私人手中價值連城的「收藏品」!  二、「拿破崙的命根子」成了「傳家寶」   無獨有偶的是,法國皇帝拿破崙的「命根子」目前也被人收藏在美國新澤西州一個老舊的手提箱裡。據悉,拿破崙的性器官如今已經木乃伊化,它是在1821年的一次屍檢中被人從拿破崙的遺體上非法摘除的,並曾在世界各地展覽。
  • 《拿破崙大帝》
    《拿破崙大帝》是一本關於拿破崙的最新的敘述體傳記,作者安德魯 羅伯茨基於自身的走訪、對多國檔案的研究、其他作者出版的關於拿破崙或贊或貶的書籍,以及最重要的拿破崙基金會從2004年開始編輯出版的33000封拿破崙信件等諸多材料,以拿破崙一生的軌跡特別是他參與的60場戰役為主線。
  • 偉大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 拿破崙·波拿巴 拿破崙一世
    今天是2020年8月15日,251年前1769年8月15日拿破崙波拿巴出生在科西嘉島西南部阿雅克修,拿破崙家族是在16世紀時從義大利託斯卡納地區搬到科西嘉島(圖為阿雅克修的拿破崙雕像)就在拿破崙出生的1769年,法國正式佔領了這個被熱那亞共和國統治了近500年的地中海第四大島嶼。
  • 歷久彌新的拿破崙定理,還有令人回味的新發現
    實際上,目前法國最好的兩所精英大學——巴黎綜合理工學院(cole Polytechnique)和巴黎高等師範學校(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Paris,),就是在拿破崙時代組建的。我們來看看拿破崙對人才有多重視。1814年,當反法聯軍兵臨城下,法國兵員短缺,有人提議調巴黎理工學校的學生參加戰鬥時,拿破崙說:「我不願為取金蛋而殺掉我的老母雞。」
  • 同樣是偶練出道,蔡徐坤登創刊封面,範丞丞卻登上另一本國際雜誌
    而實力強大的他在最近又給粉絲們帶來了一個巨大的驚喜——登上了《Wonderland》中文版創刊封面。《wonderland》在時尚界非常的有名氣,是一本獨立的國際發行雜誌。此前黴黴、戳爺、賽琳娜……等國際頂級音樂巨星和眾多國際一線影星都曾經登過這個雜誌的封面。而它的存在正是對明星人氣和時尚實力的肯定。
  • 拿破崙:傳奇人生的功與過
    說來諷刺,這個想要徵服整個大陸的男人,一生卻為三座小島所困:科西嘉島,不及威爾斯一半大小,也不比佛蒙特州大;厄爾巴島,比科西嘉島還小很多,他的輝煌在那裡得到了戲劇性的重演;以及聖赫倫那島,大西洋中一個很小的點,他死前最終的囚禁地。——企鵝人生《拿破崙》10歲時,拿破崙被父親送往法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