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儀在工程使用中使用面很廣,無論是建築、市政、隧道還是地形測繪都應用得到全站儀。所以要求工程人士必須掌握全站儀技術,全站儀的基本操作是無視品牌、無視型號的:儀器對中整平,開機→進入主菜單→ 進入放樣程序,用已知兩點坐標放置全站定位,今天51就在這裡給大家講解下工程中使用全站儀進行坐標放樣。
儀器架設:
靠近現場需放樣的一點當測量站架立儀器,另外一點當後視架立稜鏡。全站儀三個支腳架立在測站點上空,架上全站儀,固定儀器的螺絲先不要鎖太緊,中空的位置基本對準測站點。

分兩種情況——已知點和未知點:
一、站點在已知點上:
直接開始建站,先輸入站點坐標,然後根據提示輸入後視點坐標,把儀器對準後視點,然後按測距,測好後站就建好了,這時候要反測下後視點,看測量出的後視點坐標和你輸入的坐標差多少,如在允許範圍內,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放樣,如不在,則需要找出原因,原因來自三方面:儀器問題,人問題,點坐標問題。在解決好後可以進入下一步放樣了。
根據儀器提示輸入放樣點坐標,輸入後一般儀器會顯示角度XXX距離XXX這表示根據你輸入的數據儀器算出要放樣的點和站點的關係,不用管他,然後按極差按鈕或下一步之類的按鍵 ,會進入到一個水平角會不斷變化的界面,把儀器轉到水平角數據顯示為0°0′0″附近,然後用水平微動把儀器調到0°0′0″,這表示要放樣的點在這條線上。在儀器前方另一人拿稜鏡對準儀器,測量下,會顯示比如-30m或+30m,表面你所要放的點前進或後退30m,不同意正負號表示前進後退可能不同。 那持稜鏡人就按照操作儀器人的提示前進或後退,在測量數據位正負10cm的時候就可以打樁了,然後在樁上打釘,繼續精確定位。等精確好了,這點也就放好了。
二:儀器架在未知點上:
那就是在操作第一種情況前 加上個後方交會程序就可以了。儀器進入後方交會程序,先輸入已知點A坐標然後照準A點測距,後輸入B 點坐標然後照準B點測距.然後計算可以算出站點坐標,算出站點坐標後,就又回到上面第一種情況了,繼續按照一的提示操作就可以了。
不管哪種情況,請注意一點,長邊控制短邊,即站點與後視點的距離要大於站點與放樣點的距離,切記!
具體可以總結為下面六個步驟:
第一步:利用總平面布置圖(電子版),記錄下圖紙上提供的軸線坐標及軸線位置(常規的一棟建築物提供三至四個軸線交點坐標);第二步:將總平面圖中所有線條、標註等刪除(利用的是它的坐標系); 第三步:輸入第一步中記錄的坐標點,連成線(記得先輸入Y值,再輸入X值,中間用「,」分開); 第四步:將要定位的建築基礎圖打開,複製到剛才操作的那個總平面圖中去,找到記錄坐標的那幾個軸線交點; 第五步:任意選擇其中的一點,將基礎圖平移到這個坐標點上去;(注意這個點一定要對應,很關鍵的); 第六步:旋轉圖紙,幾個點一一對應就OK了(量角度時最好精確到度分秒,這樣基本上就不會有什麼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