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當今社會,一個國家的航天水平,也是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航天的由來已久,從蘇聯到美國再到中國,可以說到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就目前來看,航天事業的投入,需要花費巨大的資金與技術,但是在短期時間內,看不出十分明顯的效果。
但從長遠來看,研究外太空不僅僅可以找到外星人的存在,而且還可以為以後開闢人類新的家園做好準備,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對於科學家來說,可以進一步揭開宇宙的秘密。
蘇聯從
1958年到1976年,一共是發射了24個探測器,十八個完成探月任務。其中蘇聯的月球2號也成功登陸月球並實現著陸,與此同時,月球三號也第一次拍到了月球背面。之後發射的月球9號,也在1966年拍攝到了月球的照片。這也足以看得出來,俄羅斯在探月工程上,很早之前就已經取得了成果。
美國我們都知道,世界上第一個登陸月球的國家,登上月球的是十分著名的阿波羅號飛船。美國的載人航天計劃從
1961年,一直持續到1972年,一共耗資225億美元。要說最出名的,那就是阿波羅11號,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位登陸月球的人,後來的美國也發射了六次阿波羅號飛船,將12位航天員送上月球。
蘇聯作為第一個將太空人送上外太空的國家,其實如果他們一直將研究進行下去的話,是完全可以很快登陸月球的。但是,他們卻停止了登月的計劃,這是為什麼呢?
美國我們至少可以理解為說已經去過很多人了,而且,我國的玉兔探測器在後來也成功登陸了月球,為啥也選擇了終止呢?這是很多人都十分疑惑的,月球上究竟有什麼,會讓這幾個國家都選擇放棄呢?
其實,月球上並沒有什麼,首先航天事業本身也就是一項耗資巨大的項目,而且也已經被探索過的月球,吸引力已經不在當年,再加上月球的探索收穫甚少,要與火星木星比較起來,月球對於人類的研究意義並不大了。或者說人類在未來抵達其他星球,月球也可以起到一個中轉站的作用。所以,這樣比較起來,登陸月球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轉載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