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區,
兩隻珍稀的白色長頸鹿慘遭非法獵殺。當地的野生動物保育員推測,這兩隻白色長頸鹿遇害估計已有4個月之久。「很痛心,第一次知道白色長頸鹿竟是以這樣的方式。」如今被獵殺的,是長頸鹿媽媽和7個月大的小寶寶。而剩下的那隻「孤獨的倖存者」,正是這隻長頸鹿媽媽的「大兒子」。2017年6月,肯亞這對全身白皙的長頸鹿母子闖入了人們的視野。當時有目擊者告訴當地的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自己在叢林親眼見到了一對白色的長頸鹿。可惜的是,他沒有及時拍下照片和視頻,所以這件事也一直沒有得到認證。3個月後,肯亞北部的野生動物保育員在巡邏中無意見到了這對白色長頸鹿,並拍下了這罕見的一幕。
兩隻長頸鹿通體膚色呈純潔的白色,如同從從童話故事裡走出來一般,神秘又夢幻。它們在叢林裡悠然自得地散步,見到有人靠近也絲毫不慌。長頸鹿媽媽好奇張望了一會,才慢悠悠地帶著寶寶踱步離開。有動物專家指出,它們之所以會全身呈白色,是因為受到「白變」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
「白變」不是「白化病」。白變症只是一種導致長頸鹿皮膚細胞無法產生色素沉著的遺傳病,所以它們皮毛會呈現出白色。也就是說,除了顏色特別以外,它們的其他器官不受影響,和其他長頸鹿一樣,身體很健康。白色長頸鹿被發現的地區很偏僻荒涼,但這邊有很多種珍貴罕見的野生動物。所以,當地政府迅速成立了白色長頸鹿保護區,同時也加大了對這個地區的巡邏保護力度。不幸的是,前陣子肯亞地區遇上暴雨,
四處泥濘導致道路毀損,為保育員的巡邏加大了難度。加上暴雨過後到處是積水,白色長頸鹿不再頻繁出現在原有的水源區域。久而久之,一直被監護著的這對「母子」就失聯了。得知這個消息後,網友除了惋惜和心痛,還有憤怒和不解。
長頸鹿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陸生動物,腿長脖子長的它,總是慢條斯理地漫步在叢林草原,大家稱它們是非洲草原上「溫柔的巨人」。
它們溫順平和,吃素長大,沒有犄角也沒有利爪,看起來毫無攻擊性。
唯一的致命缺點,就是身上的「大長腿」,一旦被獅子獵豹咬傷就會倒地,最後兇多吉少。但它們狠起來也不是「吃素」的,可以一腳踹飛窮追不捨的獅子......所以獅子一般很少去攻擊成年長頸鹿。
這6隻獅子趁一隻長頸鹿吃樹葉的時候發起進攻,但畫面沒有想像中的血腥暴力,甚至有一點點滑稽......
一群森林之王,像極了超市門口拖著媽媽不肯走要買玩具的小屁孩。四個多小時過去,換了其他動物早就被吞入腹中了,長頸鹿還在優哉遊哉地和它們打太極。
但饒是這體型龐大,溫順優雅的動物,在面對人類兇殘的獵殺時,也毫無辦法。小IN查找資料的時候,一個關鍵詞讓我很是驚訝——
「易危」2016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就指出,1985年到2015年之間,南非的野生長頸鹿數量從16萬降到9萬,整整少了近一半。
很難想像,求生技能滿點、沒什麼天敵的長頸鹿,居然正在經歷著「無聲的消失」。
你可能不信,在非洲一些落後的部落,竟然還有人相信吃長頸鹿的腦和骨髓可以治愛滋病這樣離譜的說法。在東非地區,
男人視長頸鹿的尾巴為地位的象徵,還是娶妻的重要聘禮。這些長頸鹿的尾巴,最後也可能被拿去做成護身符、裝飾品等等......所以保育員在草原上經常會見到沒有了尾巴的長頸鹿屍體。
這次白色長頸鹿慘遭到獵殺,被發現的時候不見皮毛,只剩骨架,官方表示不排除是因為買賣而起的一次獵殺。全身純白的長頸鹿非常罕見,神秘又高貴的它們,被當地人視為「靈獸」。
一些「獵奇」的買家往往就對這些感興趣,越稀有,就越想佔有。在一些動物黑市上,長頸鹿產品也相當受歡迎。從長頸鹿肉,到裝飾性的骨雕、鹿皮等等,暗地裡都有交易。
有交易就需要穩定的供貨來源,這就相當於變相地助長了非法盜獵的行為。
為了獲得長頸鹿,偷獵者不顧一切,想盡辦法避開巡邏隊,四處設下陷阱。之前某電視臺在肯亞的馬賽馬拉拍攝野外節目時,遇上一隻擋車不肯離去的長頸鹿。大家起初沒有察覺到不妥,下車後想把它「趕」到一邊繼續前行,結果走近了才發現,它受傷了。
它的脖子被偷獵者設下的鋼絲緊緊地勒住,疼得直流眼淚。同樣的事每天都在發生,非洲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巡邏隊,已經解救過很多只有同樣遭遇的長頸鹿。
還有一種活動,雖然不能百分百確定是否對長頸鹿的數量產生了影響,但一直以來飽受爭議。
只需要支付高額的門票費用,不管是獅子還是大象,長頸鹿或是犀牛,客人都能開槍獵殺,然後把「戰利品」歸為己有。
他們會做成裝飾品擺在家裡展示,為自己的「殺戮」感到自豪。這項活動看起來很殘忍,可官方組織認為這是一種救贖之舉。「打老不打幼,打公不打母」是戰利品狩獵的原則,狩獵產生的收益,會給予當地的居民和野生動物保護組織,鼓勵他們保護動物。
可諷刺的是,這些年長頸鹿的數量告訴人類,事實並非如此。過去30年中,長頸鹿的種群數量下滑了40%,原本遍布非洲各個國家的長頸鹿,現在有7個國家已經見不到它們的身影。這個高達20億美元的全球產業,就算多年來飽受爭議,也一直沒有停止。
有反對者說,參與這項活動的人以為自己在為野生動物保護出一份力,實際上那不過是讓商人和貪官中飽私囊。在誘人的商業利益面前,執行這項狩獵活動的人還能不能繼續堅持初衷,我們不得而知,
但如今擺在眼前的,的確是長頸鹿正在無聲消失的事實。
我們以為長頸鹿很常見,卻不知道,它正在無聲的消失。這次的事件已經「拉響警鐘」告訴人類——
有些動物很常見,可不代表「絕種」的危險離它們很遠。不要讓長頸鹿成為被遺忘的「巨人」,不要讓它們成為新的「象牙」。「白色長頸鹿」慘案:我希望有人能揭露所謂的「偷獵者」到底是些什麼人?戰利品狩獵:http://view.163.com/special/reviews/publichunting1118.html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下小IN
每天會分享INS新資訊
長按添加訂閱
Share the World's Moments
Insta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