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目前已知的唯一一隻白色長頸鹿,終於戴上了GPS追蹤器。保護區管理員從此可以實時獲知這隻長頸鹿的位置,從而更好地保護它的鹿身安全。
2016年的時候,攝影師傑米·曼紐爾在非洲肯亞的野生灌木叢發現只無斑紋純白長頸鹿。它用相機記錄下了這一令人難以置信的珍貴景象。
當時一共發現了三隻白色長頸鹿,是一家三口,它們在保護區內過著自由放養的生活,引起了世界各地的遊客的興趣。今年三月,其中兩隻被盜獵者殘忍殺害了。受害者有一隻是倖存長頸鹿的媽媽,另一隻是母鹿僅7個月大的長頸鹿寶寶。倖存的這只是雄性,即將成年。從它們被人類發現到死去,不過短短3年時間。
而它們被殺害,就是因為它們的稀有,這次白色長頸鹿慘遭到獵殺,被發現的時候不見皮毛,只剩骨架,官方表示不排除是因為買賣而起的一次獵殺。全身純白的長頸鹿非常罕見,神秘又高貴的它們,被當地人視為「靈獸」。一些「獵奇」的買家往往就對這些感興趣,越稀有,就越想佔有。
點擊播放 GIF 0.0M
白色長頸鹿是如何來的
從基因分析的數據來看,看起來模樣差不多的長頸鹿們其實屬於4個不同的物種,它們分別是南方長頸鹿(southern giraffe,Giraffa giraffa),馬賽長頸鹿(Masai giraffe,G. tippelskirchi),網紋長頸鹿(reticulated giraffe,G. reticulata),以及北方長頸鹿(northern giraffe,G. camelopardalis)。這些長頸鹿物種最後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40~200萬年前,它們之間沒有彼此進行基因交換的證據。
這四種長頸鹿都不是白色的,那白色長頸鹿是如何來的呢?是不是和人類一樣,得了白化病呢?其實並不是,白色長頸鹿是白變而來。
白變是指的是體表細胞不合成或累積色素,導致來自動物皮膚,頭髮或鱗屑的顏色部分喪失,但對眼睛等器官的顏色不會產生影響,這意味著這類長頸鹿的眼睛仍然是黑色的。
這與患有白化症的動物存在差別。白化動物的視網膜上皮和虹膜均缺乏黑色素,加上眼內底部血管的顏色透過眼部顯示出來,所以白化動物的眼睛通常為紅色或粉紅色。白變對身體不會產生任何影響,也就是說,除了顏色特別以外,它們的其他器官不受影響,和其他長頸鹿一樣,身體很健康。
白變對於動物來說並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因為膚色太顯眼,所以很可能會比較容易吸引獅子、豹等猛獸以及狩獵人的注意。不過這隻長頸鹿和其他長頸鹿相處的十分融洽。並沒有因為膚色而被孤立。
保護區給這隻白色長頸鹿裝上GPS,也不知道可不可以幫助它擺脫被屠殺的命運。
悲劇的不僅是白色長頸鹿
不僅是白色長頸鹿,整個長頸鹿家族都處於易危處境,2016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就指出,1985年到2015年之間,南非的野生長頸鹿數量從16萬降到9萬,整整少了近一半。
而這有很大原因,是因為人類的屠殺,非洲是愛滋病的重災區,這裡生活環境惡劣,私生活混亂,像烏幹達是世界著名的一夫多妻的國家,該國一個男人的伴侶平均超過10個。
而非洲因為醫療水平差,教育水平不高,居然相信吃長頸鹿的腦與骨髓可以治療愛滋病,這就造成了許多的長頸鹿被屠殺。
除此之外,長頸鹿站立時由頭至腳可達6-8米,體重約700千克,剛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對於生活條件惡劣的非洲來說,長頸鹿就是一座龐大的肉庫,一隻長頸鹿可能生產660磅肉(300千克),零售價約是每磅68便士。
因為這種種因素,獵殺長頸鹿可以獲得豐厚的收入,而且長頸鹿比起大象等動物來說,非常容易獵殺,在南非,如果事先安排好狩獵園區,狩獵長頸鹿是合法的。許多長頸鹿因為誤入人為設置的陷阱,慢慢窒息而死,或被獵人用彎刀殘忍地砍死。一個很殘酷的事實就是,長頸鹿已經從西非大部分地區消失。
我們以為長頸鹿很常見,卻不知道,它正在無聲的消失。這次的事件已經「拉響警鐘」告訴人類——有些動物很常見,可不代表「絕種」的危險離它們很遠。
總結
作為全球最稀有的動物,地球上僅剩的唯一一隻白色長頸鹿,希望它可以度過自由快樂的一生。
當地的保護協會表示,長頸鹿所在的活動範圍最近下了充足的雨水,植被將會比較豐富。有了富饒的生活環境,加上密切的追蹤,這隻美麗的白色長頸鹿應該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希望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