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結果,西北大學韓英鋒教授主持的「有機金屬化學」獲得資助,資助總經費400萬元。至此,西北大學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增至12位。
韓英鋒
西北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0年9月出生於山東省菏澤市。2003年本科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2006年獲華南師範大學有機化學碩士學位,2009年獲復旦大學有機化學博士學位後留校工作,2011年晉升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5年獲博士生導師資格(破格);2016年起以人才引進方式至西北大學任獨立課題組組長、秦嶺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有機金屬化學是當前化學研究領域的前沿和核心問題之一。製備、分離及表徵有機金屬超分子不但可以為眾多過渡金屬參與的催化反應機理研究提供支撐,而且可以為深入研究化學鍵及分子間相互作用提供思路。
韓英鋒長期圍繞特定功能有機金屬超分子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係這一科學問題開展了系統研究,通過構築或引入金屬卡賓、π-環戊二烯基及π-環庚三烯基有機金屬組裝基元,在新型有機金屬超分子構築策略、結構與性能調控等方面取得系統進展。
在金屬卡賓超分子構築過程中提出了Donor-Acceptor效應誘導匹配自適應、前驅體的微調控組裝策略,首次實現了多種新型功能金屬卡賓籠的精準合成。
揭示了金屬卡賓鍵與傳統金屬-氮/氧配位鍵之間的組裝差異性規律,發展了光誘導的後合成結構調控策略,首次製備出含多個咪唑鎓(wēng)鹽基團的大環及籠狀功能分子。
利用π-環烯烴基有機金屬基元與超分子組裝策略相結合,實現了環/籠/索烴等有機金屬超分子體系的可控制備,揭示了有機金屬基元在超分子構築中的導向功能,及其與各種分子間作用力協同控制規律,展示了有機金屬超分子在小分子識別及反應方面的潛在應用,取得了一批原創性科研成果。
自2014年獨立工作以來,以通訊作者(含共同通訊)發表學術論文45篇,其中12篇發表在化學領域兩大國際知名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4篇),《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8篇)。
韓英鋒曾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上海市優秀學生、復旦大學校長獎、陝西化學優秀青年獎、西北大學優秀教師、西北大學人才獎、西北大學立德樹人獎,先後入選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陝西省特聘專家、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浦江人才計劃,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學術骨幹。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陝西省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團隊、聯合基金重點項目等項目十餘項。
他負責籌建了西北大學首個紫藤國際聯合實驗室-「功能分子與能源材料國際聯合實驗室」,併入選陝西省引進國外智力示範單位、陝西省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主持國家教科文衛高端外國專家項目及國家高端外國專家引進計劃(戰略科技發展類)項目多項。
西北大學現共有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位。其中地質學系6位、化材學院3位、城環學院1位、數學學院1位、物理學院1位。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是國務院於1994年批准設立的專項基金,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負責組織實施與管理。該基金資助已取得突出成績的45周歲以下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旨在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吸引海外人才,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帶頭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西北大學,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