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過背」廣在養龜圈流傳,在買龜時,龜商,都以:「淺水過背」教給眾多新手。有的新手還會用極低的水位去養龜,生怕龜會淹死。而且不僅僅剛入龜坑的新手迷信於此,還有數多老龜友也追捧於「淺水過背」。卻不知這大名鼎鼎的「淺水過背」弊大於利。也成了養龜道路上的一大阻礙。
什麼是淺水過背?
淺水飼養龜(水龜),水位不足龜背或者水位剛過龜背1~2cm,即「淺水過背」。一般水位以3~6cm為主。龜在水中基本無法遊泳,只能爬。
淺水過背的由來:
1.導入:養龜的朋友都知道我們養的龜無非就三種:溫室龜,溫轉塘,外塘龜。其中龜友所嚮往的都是外塘龜。因為溫室龜,飼養場為了提高成活率,讓龜從小在溫室內成長。體質,外觀,繁殖往往都是很差的。而飼養場的外塘龜是模仿野外生存環境來飼養的龜。往往這類沒有人為幹攏,自然環境中成長,體質,外觀,繁殖能力都比較好。
2.而我們常講的「淺水過背(淺水養龜)」是從哪裡流傳出來呢?其實「淺水過背」是出自飼養場那三類中,龜友最常常買到的溫室龜。而所謂溫室龜就是一年四季都處於恆溫淺水環境,溫差不,活動量小。可以說是,像一直嬌生慣養的孩子一般,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而體質和適應能力往往不如外塘龜。而外塘龜處於室外開放環境之中,天氣氣溫變化多端。飼養場在飼養外塘龜中都是使用大水體,深水位,以用來保持水質,減少溫差。一般水位都在一米左右。而對於龜友來講,即沒有溫室那種穩定條件,也沒有外塘龜那麼多變。所以「淺水過背」直的適合我們嗎???
「淺水過背」的壞處:
1.「淺水過背」更容易淹死龜
對於很多新手來講,他們往往認為深水養龜更容易淹死龜。卻不知低水位更是殺龜王者。低水位容易淹死龜。可能好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低水位會淹死龜。龜背著笨重的龜殼,行動不便。當它們反過身四腳朝天時,卻很難反身。我們看來很搞笑,但在低水位之中這卻足以致命。如果龜在低水位之中,一旦四腳朝天是很難翻過身的,此時水位沒過龜的頭部就無法吸到空氣了,就會窒息。而深水時他們很容易翻過身來。像我們常見的巴西,草龜等這些愛疊羅漢的龜。「淺水過背」更是一種危機。疊羅漢中下面那隻龜很可能無法掙扎出來從而而法換氣,甚至窒息。而在深水環境中,龜卻很難疊羅漢。
2.各種病找上門:
(1)「淺水過背」最大特點就是水體小,食物殘渣,排洩物易汙染水質。從而引發出了水質差,溫差大,活動空間小,缺乏安全感。因此,很多的「淺水過背」龜友換加大換水頻率。但這樣以來,水質,溫差,應激,體質等問題都會出現問題。
(2)由於水質溫差應激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各種各樣的病症會常來串門。由於「淺水過背」溫差大,感冒肺炎腸炎會成為常客;水質差應激反應,腐皮爛甲白眼病也會常來拜訪;活動範圍小,龜不能遊泳,增強體質。
3.不美觀
因為「淺水過背」水位很低,甚至低於龜背。所以往往會發生翹甲,影響龜的正常發育。而水體小,使龜不能足夠活動,遊泳,充分發揮天性。缺少一定的觀賞價值。
總結:
「淺水過背」養龜方法簡而言之,弊大於利。以前,小凡也以「淺水過背」為真理,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收殼小凡改變了對「淺水過背」的看法。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養龜方法。像「淺水過背」身邊也有著成功的案例。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事物,各有各的不足。所以,在這裡小凡並非否定「淺水過背」。而是小凡從幾年養龜的經驗和個人看法分享給大家。
風裡雨裡,養龜的路上有小凡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