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全球小熊貓,每年九月的第三個星期六被定為「國際小熊貓日」。
今年的國際小熊貓日是9月19日,讓我們重新認識一下這只可愛的萌獸吧!
我們真的不是大熊貓的寶寶,把我們的排面整起來!
小熊為食肉目,小熊貓科,小熊貓屬動物,同時也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IUCN紅色名錄的等級為瀕危EN級。
小熊貓主要分布於中國西南部、不丹、印度、尼泊爾、緬甸,它們棲息於中國西南部的森林中,身材矮胖,毛色紅褐、尾巴有9節深褐色環紋,又稱為九節狼。善於爬樹,白天成對或小群在樹上休息,清晨和傍晚覓食。以竹葉、野果等為食。
數數看是不是九節環紋?
很多人會把小熊貓、浣熊、貉搞混,其實它們真的不一樣。來看區別:
浣熊
貉
小熊貓更不是小大熊貓,小大熊貓長這樣:
photo by 重慶動物園尹彥強
不過,既然名字裡都有「熊貓」二字,雖然分屬不同的科,但是還是和大熊貓有一丟丟的關係,比如它們在國內的棲息地接近重疊,都生活在西南地區海拔1500-4800米的森林當中,因此都是喜冷不喜熱的主兒。
同時,它們也都是竹系首席「帶鹽人」。
吃完竹葉也要舔爪爪~
在野外的小熊貓也會採食一些水果,因此它們日常的菜單中也會有少量水果,有時水果也用作丰容物或訓練後的獎勵。
最後一點,大熊貓和小熊貓都比較呆萌吧(*/ω\*)。
悶頭幹大事!
上海動物園內的小熊貓和大熊貓居住在熊貓嶺,目前展區內共有四隻可愛的小熊貓,分別是大白(雄)、胖胖(雌)、燦燦(雌)、成成(雌),它們憨態可掬的模樣總能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觀賞、拍照留念。
大白
胖胖
燦燦
成成
為了迎接屬於它們的節日,清晨,鏟屎官們早早地就將小熊貓展區的衛生打掃好,開始精心準備小能苗們的「禮物」。
漂亮的果籃裡有西瓜、蘋果、生梨、葡萄、香蕉、熟雞蛋,這些小熊貓們最愛的食物。
一切準備就緒!小熊貓大白早已迫不及待地拆開它的禮物,它小心翼翼地沿著繩索爬到籮筐內,發現是最愛的美食,趕緊擺好位置、埋頭享受起它的「大餐」,留給遊客的只有一個憨憨的背影和一條長長的胖尾巴。
如此萌得出圈的小熊貓,怎能不讓人喜愛?
然而它們在的野外的生存環境也不容樂觀。由於野外成年生存數量預估不足10000隻,小熊貓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歸為瀕危物種。儘管小熊貓受到法律保護,但是面臨棲息地破壞、棲息地零碎化、偷獵以及近交衰退的種種威脅,其數量仍在不斷減少。
感謝動物保護工作者的努力,由於中國是小熊貓分布較為集中的區域,大熊貓保護區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同域分布的小熊貓。希望我們一起共同努力,保護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但願將來可以在野外親眼一睹小熊貓的風採。
想了解更多有關小熊貓的相關知識,周六日10:30在上海動物園內都有小熊貓的「鏟屎官」們為大家提供飼餵講解哦~(如遇雨天等特殊情況可能會取消)
素材來源:上海動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