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 塗榮秀 夜宿 上海 大規模 動物 螢火蟲 倒掛 昆蟲-上海...

2020-12-04 東方網

    東方網7月11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夜晚探索動物行蹤,清晨被鳥鳴和猿啼喚醒,這樣的「動物園奇妙夜」你想不想來體驗呢?青年報記者近日從上海動物園獲悉,該園有望於明年推出動物園「夜宿」活動。不過針對全體市民常年進行的大規模夜間開放,暫時還不具備條件。

  動物園首推「夜宿」體驗

  參與者感受:奇妙的一夜

  近日,上海動物園發起了一次夜探踩點和夜宿體驗活動。

  這是動物園首次開展「夜宿」活動,因為之前沒有「經驗」,參加的都是「志願者」:包括動物園科普工作人員、上海夜鳥會成員和部分自然導賞員培訓班的學員。

  當晚的情況怎樣的?

  剛被大雨衝刷過的動物園格外清爽,空氣中瀰漫著青草的芬芳。

  晚上7點,大家手持電筒,頸掛相機,開始夜間探索之行。樹皮褶皺的柳樹、楓楊是尋找昆蟲的重點,溼潤的樹皮裡生活著蛞蝓、鼠婦等。薄翅天牛有趨光性,在手電光的照射下一動不動;黑蚱蟬緊緊抓住樹幹,行金蟬脫殼之舉,這都是只有夜間才能見到的景象。

  在鳴禽園,志願者們發現了第一隻螢火蟲。黑漆漆的樹影裡,一閃一閃的螢光綠格外顯眼。動物園裡的螢火蟲品種是黃脈翅螢,發光比較柔和,雄蟲提著綠色的小燈籠在林間飛舞,雌蟲則待在草叢中、落葉上,它們靠發光互相聯絡。之後,在熊貓館的竹林裡、天鵝湖邊的杉樹林裡,更多的螢火蟲出現。幾十隻或明或暗地交替發光,非常夢幻。

  夜間動物園裡的哺乳動物也非常有看點。黑豹、白虎、美洲獅在夜晚明顯精神很多。大熊貓睡得仰臉八叉,連「露點」了也不在意。一隻小熊貓在木平臺上睡得正酣,另一隻還在吊橋上走來走去。

  晚上11點,大家返回營地。伴著細碎的蟲鳴聲進入夢鄉。早上,鳥叫猿啼則充當了天然鬧鐘,把志願者們叫醒。收拾完帳篷,帶上望遠鏡,一行人又開始了觀鳥之行。

  第二天,一位志願者這樣描述她的感受:「奇妙的體驗,可以看到和白天完全不一樣的動物世界。」

  明年擬向市民推出

  每次將有人數限制

  據上海動物園總工程師塗榮秀介紹,由於清晨和夜間的動物園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因此動物園明年暑假計劃向市民正式推出「夜宿」活動,讓市民能全方位感受動物園的魅力,更加全面地了解動物。這樣的嘗試將是小規模地分批進行,屆時會接受市民的事先報名,每一次也都會有一定的人數限制。

  今年的這次「夜宿」體驗就是一次踩點,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這次活動摸清夜間的生物教育資源,而作為平時就對動物昆蟲有興趣、有了解的一些「準專業」志願者們,也可以通過自身的體驗站在遊客的角度提出意見,改進夜間活動設計細節,讓面

  向市民們的「夜宿」能夠更加完善。

  「以前帶孩子到動物園感覺都是走馬觀花,而這種方式對孩子更有吸引力。」一位小朋友的媽媽馮女士說,孩子參加完活動後特別開心,一路上都不斷地講自己的見聞,讓她也對動物園的奇妙夜充滿了興趣。

  幕後

  夜晚遊園到底能看到什麼?

  貓科類和熱帶動物很活躍

  「清晨和黃昏是不少動物最活躍的時候,和白天懶洋洋的樣子會非常不一樣。夜間也有一些動物是值得一看的。」上海動物園總工程師塗榮秀告訴青年報記者,大家都習慣了看白天的動物,其實不少動物在大白天以外的時間可看之處不少。

  比如獅子、老虎、獵豹等貓科動物,都屬於夜行性動物,白天到動物園,常常會發現它們都會懶懶地趴在地上睡覺,不太搭理人。不過休息一整天之後,晚上就會精神煥發,睜著眼睛到處踱步,「晚上還可以聽到獅吼、虎嘯,夜深人靜正是它們練練嗓子的好時候。」

  此外有一些靈長類動物比如懶猴、二趾樹懶之類,也屬於晚上精神白天瞌睡的類型。二趾樹懶平時喜歡倒掛在樹枝上睡覺,是來自於南美洲的一種動物。名字中有個「懶」字,說明了它的習性。這個小傢伙平時難得下地,能長時間倒掛,睡覺也是這種姿勢。所以如果白天看它,只能看到它一動不動倒掛在樹上睡覺的身影,而到了晚上,就能看到這位小懶蟲抱著樹枝,豎著身體向上爬行,或是倒掛著靠四肢交替在樹上移動的「英姿」了。

  「有90%的熱帶動物都習慣在夜間活動,在黃昏後尤其活躍。」塗榮秀表示。像兩棲爬行動物區的動物,蟒蛇、鱷龜之類,到了晚上是全園最活躍的。野生的蛇類動物一般都會晚上出來覓食,以吃活體鼠或雞為主食。動物園也會在晚上進行餵食,通常2至3周餵一次。這些蛇類看上去可怕,其實是溫馴、友善的動物,很少有攻擊性。

  除了這些大型動物,還有一些眾所周知只有晚上才會「出場」的昆蟲和動物,他們所在的草叢、樹林和洞穴,是夜間動物園裡值得「探秘」的好去處。像蝙蝠,是典型的夜行動物,晚上才能覓得全貌。夜間的寧靜會讓一些平時少見的昆蟲大膽地冒出頭,天氣晴朗的日子,還能看到大家都喜愛的螢火蟲。

  「一些非夜行性動物,比如天鵝,鶴類,白天常常分散活動,晚上則經常會聚在一起,抱成一團睡覺。」塗榮秀告訴青年報記者,這些動物和白天不一樣的地方,都很值得細細觀察。

  全球夜間動物園不超10家

  上海夜間開放尚不具備條件

  夜間的動物園妙趣橫生,那麼首次「夜宿」活動的成功,是否意味著上海動物園有可能在夜間也對市民開放呢?

  對此,上海動物園和野生動物園都表示,目前兩大動物園都不具備常年夜間開放的條件,暫時也不會有此計劃。

  「夜間開放的動物園需要具備很多與日間開放動物園不同的條件。」上海動物園總工程師塗榮秀告訴青年報記者,新加坡的夜間動物園就是全球首座夜間開放的動物園,但不同於設計用於日間開放的動物園,他們在遊覽道路的設計、燈光設計等設施方面都要有特別考慮。

  比如說燈光,考慮到夜間動物的休息,日間動物園一般不會安裝耀眼的燈光設施,刺眼的環境容易刺激動物,這樣昏暗的燈光設計就不適合遊客晚上入內參觀,有些區域根本就沒辦法在黑暗的晚上對外開放。

  再比如說道路設施,為了滿足動物的需要,動物園的環境設計會有很多適合動物的自然生態環境,遊覽觀光的道路也比較曲折通幽,小路很多,還有一些臨水的道路。白天當然沒問題,如果是在晚上,燈光昏暗的情況下,根本看不清這些道路,也不適合夜間行走。「工作人員也是打著手電筒進出的。」

  此外,在最重要的動物選擇上,夜間動物園也會和日間開放的動物園有所區別。「就像我之前說的,有些動物晚上比較活躍,但是也有些動物就是適合白天觀賞的,白天正是它們的活動時間,所以在動物種類的選擇上也有所不同。」塗榮秀表示。如果是夜間動物園,參觀路線、參觀項目、互動活動的設計上都要有特別的考慮。

  「據我所知,新加坡的夜間動物園只在夜間開放,白天是不開放的。」據悉,目前全世界的夜間動物園不超過10家,由於日間動物園和夜間動物園的差異性很大,所以不少動物園分成了兩個區,分別在白天和夜間分開開放。比如我國首個夜間開放的探秘型動物園雲南野生動物園,夜間所開放的動物園就是和日間動物園分開的。

  而由於上海動物園和上海野生動物園在設計建造之初就是以日間動物園為本,所以都不具備常年、大規模地向市民夜間開放的條件。

相關焦點

  • 上海本土昆蟲又有哪些?上海動物園「生物多樣性活動」等你來
    今天起,上海動物園2018年生物多樣性活動由地球日系列活動啟動,其中包括拯救班頭雁系列活動、全球海生貝類展、靈長動物多樣性系列活動、上海動物園本土昆蟲展、專題講座、自然課堂等等。 生物多樣性概念緣何而來?
  • 上海本土昆蟲又有哪些?上海動物園「生物多樣...
    今天起,上海動物園2018年生物多樣性活動由地球日系列活動啟動,其中包括拯救班頭雁系列活動、全球海生貝類展、靈長動物多樣性系列活動、上海動物園本土昆蟲展、專題講座、自然課堂等等。 生物多樣性概念緣何而來?
  • 暗訪夜精靈 如何不讓美麗而嬌貴的螢火蟲受傷?-螢火蟲,上海,植物園...
    原標題: 暗訪夜精靈,如何不讓美麗而嬌貴的螢火蟲受傷?  上海植物園第八屆「暗訪夜精靈」夜間自然觀察活動已經啟動。市民有機會一睹螢火蟲、笄蛭渦蟲等越來越少見的生物。不過,上海植物園園林專家坦言,螢火蟲很「嬌貴」,它生存依賴的環境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一是有植物蔭蔽的陰溼之地,蝸牛、鼻涕蟲等軟體動物喜歡這種環境,而它們是螢火蟲的主要食物;其二是不受到人造光源影響的地方,因為螢火蟲以閃爍的發光器來吸引異性,可這些螢火在城市的光汙染中顯得十分微弱,不利於螢火蟲的繁殖。
  • 上海動物園鄉土區正式開園 20多種「土著」動物喬遷新居
    原標題:上海動物園鄉土區正式開園 20多種「土著」動物喬遷新居  上海的「土著」,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新家。今天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上午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正式開園,成為我國首個以「鄉土動物」冠名的展區。
  • ...上海動物園第五屆蝴蝶展盛大開幕-蝴蝶,蛺蝶,鳳蝶,上海,蝶,昆蟲...
    原標題:彩蝶翩翩舞動花間上海動物園第五屆蝴蝶展盛大開幕  「會飛的花朵」上海動物園第五屆蝴蝶展今天盛大開幕。8萬隻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讓遊客近距離感受蝴蝶王國的魅力。  本次蝴蝶展將會著重突出上海本地種
  • 一群「夜貓子」在世紀公園出沒-陶然,昆蟲,生物防治,上海,蚰蜒...
    原來,蜘蛛有六條腿,頭部還有2支觸角,像腿但不是腿;蚰蜒有15對細長的腳,生活在陰溼地方,捕食小蟲,有益農事;蜈蚣為多足生物,是一種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陸生節肢動物。「對於不認識的昆蟲,我們儘量不要用手觸摸。」郭陶然提醒一名害怕昆蟲的小女孩,對身邊的昆蟲不必有恐慌感,只有對昆蟲有更多的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與它們和諧相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科普夜遊活動首次推出「昆蟲大電影」。
  • 在家門口插秧、觀察螢火蟲……生態上海:詩意棲居地 都市田園風
    在市區的社區裡插秧、觀察螢火蟲、拍到近20種鳥類……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卻在我們身邊被一個個實現。涓涓的流水聲、沙沙的樹葉聲、孩子的歡笑聲,正在讓工作和生活在上海的人們感受到城市中的「詩意」。
  • ...鄉土,動物園,華南虎,種群,貉,白鸛,丹頂鶴,生境,-上海頻道-東方網
    以往,遊客們總是更關注大熊貓、獅子、金絲猴等明星動物,卻對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動物不甚了解。其實,上海是一座建立在溼地上的城市,豐富的自然資源養育著長三角地區近90%的野生動植物物種。「我們定義的鄉土動物,是指在上海或周邊鄰近區域生活的,或歷史上在該區域有分布但現在消失的野生動物。」動物園相關人士表示。
  • 昆蟲真菌來點綴 上海動物園蟒蛇展區更顯森林味
    上海動物園蟒蛇展區一直是兩爬館內非常具有特色的一個展區,為了能讓在開展環境丰容過程中,為了營造亞熱帶森林生境的氛圍,兩爬館員工們可謂是抓緊時間並動足了腦筋,種植了喜蔭、水生、多肉等植物,布置倒木、卵石、藤條外,還選擇了一些與蟒蛇同生境的昆蟲和真菌標本來點綴展區。
  • 這個冬日,來上海動物園兩爬館短尾蝮展區看「色彩秀」
    這個冬日,來上海動物園兩爬館短尾蝮展區看「色彩秀」 2020-12-29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野生動物園你可去過?
    上海野生動物園,位於上海浦東新區南六公路178號,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國國家林業局合作建設的中國首座國家級野生動物園,佔地153公頃,距上海市中心35公裡。於1995年11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2007年5月8日,上海野生動物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螢火蟲,蝴蝶,金龜子……人類從昆蟲身上能學到什麼?
    在城市中我們已經越來越難以看到詩人筆下「輕羅小扇撲流螢」的現象,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螢火蟲已經真的離我們越來越遠?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館長殷海生將和我們分享:《螢火蟲的光芒,真的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嗎?》
  • 30種7.5萬隻上海本土蝴蝶將現上海動物園,國慶期間有去處了……
    上海動物園第八屆蝴蝶展如約而至, 9月26日至10月25日,一場融合動物保護教育、傳遞生態文明理念的科普活動將在上海動物園舉辦,豐富市民的節日生活。 此次蝴蝶展的中心展區是蝴蝶花園。展區經過精心打造,在國慶前「重裝上陣」,約30種7.5萬隻色彩斑斕的活體蝴蝶將在活動開展的一個月中陸續放飛。放飛的蝴蝶均為我國本土的養殖蝶類,其中許多種類在上海本地也能看到。
  • 光汙染掩蓋「蟲兒飛」美景 上海難覓螢火蟲綠光
    據《新聞晨報》報導,仲夏之夜,看似寧靜的大自然裡實則熱鬧非凡,每一棵樹上、每一片荷葉邊都有不少動物在活動。近日,記者來到上海植物園,在講解員引導下,與共同參與活動的小朋友、家長們共同探尋植物園裡熱鬧的「動物晚會」。
  • 上海動物園內發現新物種,命名為「西郊公園毛角蟻甲」
    西郊公園毛角蟻甲分布地圖 朱建青 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同時從上海動物園和上海師範大學方面獲悉,「西郊公園毛角蟻甲」形似螞蟻,軀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擁有2對翅膀和3對足。上海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李利珍介紹,此次命名的新物種——「西郊公園毛角蟻甲」在分類上屬於昆蟲綱,是上海首次發現,不過不能確定這種小甲蟲是不是上海特有的。2017年3月,這篇記述上海新物種的學術論文已正式刊登在國際動物學權威期刊《Zootaxa》上。
  • 想要在新年收穫專「鼠」好運,來上海動物園尋找可愛的鼠類動物吧~
    海狸鼠原生於南美洲亞熱帶和溫帶地區,人們為了獲取海狸鼠的皮毛,開展大規模養殖,並送往北美洲、歐洲、亞洲、非洲等地進行繁殖。現如今由於毛皮商人對海狸鼠圈養的監管不完善以及產業不景氣,部分海狸鼠被直接放養到野外,或主動逃逸到野外。
  • 上海動物園發現新物種:酷似螞蟻有隱形翅膀
    上海動物園和上海師範大學聯合展開的昆蟲多樣性調查收穫重大成果。研究人員在上海動物園內發現了全新物種——西郊公園毛角蟻甲。據介紹,「西郊公園毛角蟻甲」屬於昆蟲,簡單來說就是一類軀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擁有2對翅膀和3對足的節肢動物。
  • 鼠年看「鼠」,上海動物園整出了那麼多花樣
    原標題:鼠年看「鼠」,上海動物園整出了那麼多花樣…… 摘要:海動物園2020年鼠年生肖文化系列活動熱鬧登場…… 2020年是農曆鼠年(庚子年),上海動物園2019「金鼠納福,非你莫『鼠』」生肖系列活動將於1月23日開啟。
  • 上海動物園再次發現新物種定名「虹橋萊甲」 還將奉上科普大餐
    原標題:上海動物園奉上科普大餐  東方網4月23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記者從上海動物園舉辦的2018年「生物多樣性活動」活動上獲悉,其最近發現的一個甲蟲新種正式定名為「虹橋萊甲」,並從即日起在《上海動物園鄉土昆蟲標本展》上與大家見面,也是上海動物園近年來發現的第二個新物種。
  • 上海動物園還有野生蝙蝠?專家:別擔心,不是一個物種
    上海動物園裡的蝙蝠展區會有病毒嗎?今天,小編來解答你的疑問↓↓上海動物園的果蝠是與遊客完全隔絕的不必擔憂或許很多人不知道,上海動物園還有一個蝙蝠展區。自從疫情發生以來,「埃及果蝠展區」就成為上海動物園最敏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