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動物園鄉土區正式開園 20多種「土著」動物喬遷新居

2021-01-20 上海熱線

  原標題:上海動物園鄉土區正式開園 20多種「土著」動物喬遷新居

  上海的「土著」,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新家。今天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上午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正式開園,成為我國首個以「鄉土動物」冠名的展區。總面積達3萬平方米的展區相當於4個標準足球場,打造了溼地生境和丘陵密林生境,入駐了20多種鳥類、食草和食肉動物,包括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水獺、獐、豹貓、華南虎、東方白鸛等,及本區域的代表性物種如豬獾、狗獾、貉、綠頭鴨等。

  圖說:丹頂鶴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攝(下同)

  四大展區有特色

  上午,記者探訪鄉土動物區,溼地芳草萋萋,木棧道曲徑通幽,觀虎橋下猛虎穿梭。鳥區以溼地為基調,湖面、淺灘、溪流、小島等為丹頂鶴、白枕鶴、東方白鸛、鴛鴦、綠頭鴨、黑水雞等鳥類提供了豐富的棲息環境。島上的「昆蟲旅館」用廢棄的科普木盒放置稻草等,吸引不同昆蟲。「丹頂鶴為什麼頭頂上沒有一抹丹紅?因為它們不到2歲,是小夥子小姑娘。」有趣的步道講解吸引眾多遊客駐足。

  而在小獸區,小爪水獺吃魚的樣子也令人忍俊不禁,爪中按一條,口中吃一條,從尾部開始吃得津津有味。這裡主要展示一些生活在上海的小型野生動物,包括貉、果子狸、豬獾、狗獾、豪豬等。

  圖說:小爪水獺在吃魚

  此外,食草動物區展示了黃麂和獐等,猛獸區則展示了華南虎和豹等。不同於其它動物園猛獸以平視為主,一條「觀虎橋」令遊客能換一種視角,從高處俯瞰猛虎。

  設計負責人上海園林工程公司何翔宇介紹,鄉土區設計的特點包括打造「沉浸式」展出方式,讓遊客產生「到動物家裡做客」的體驗。「雨水花園」則能蓄積雨水,自然淨化和降解動物的糞便。另外,木棧道、觀虎橋能讓遊客多角度、多層次地觀賞動物。展區中還設計形成了「人造食物鏈」,可增加小型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和穩定性,同時也能讓遊客更近距離地觀察動物的自然行為。

  鄉土動物有趣事

  展出的鄉土動物中,獐是在上海動物園首次亮相。獐是上海地區重引入的物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早在新石器時代,上海就有獐的分布,19世紀末數量還相當多,曾一度「泛濫」於青浦、奉賢等地的市場。但因自然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20世紀初獐在上海地區絕跡。2007年,本市從浙江舟山獐養殖場引進種獐,飼養在浦東新區的華夏公園。通過10多年的飼養繁殖,目前已形成了100多隻的圈養種群,成為上海市獐重引入項目的重點種源繁殖基地,並嘗試野化和野放。目前上海明珠湖公園、上海濱江森林公園、華夏公園都有獐的圈養種群。

  圖說:躲在樹洞裡進食的兩隻貉

  展區中的其它動物也有趣事。比如貉,近年本報多次報導其出沒於閔行燕南居等住宅小區,引發社會熱議。近年,野生貉在上海外環綠帶和上海動物園內都有發現,種群數量有所增長,在上海地區的遇見率有上升趨勢。

  再如狗獾,是上海現存體型最大的獸類,屬上海市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前,狗獾廣布於上海郊區,特別是松江、金山、奉賢和嘉定等,但隨著城市發展數量日益減少。不過從2003年開始,市野保管理部門聯同華東師範大學開展狗獾生態恢復項目,用10年時間,建立起一個可供狗獾生存和繁衍的棲息地,狗獾的野外種群得到發展。

  還有華南虎,根據上海各縣誌和鄉鎮志記載,最早在元代就出沒於上海地區,共有20多次活動記錄。但清乾隆二十六年後,上海再也沒有它的蹤跡了。

  圖說:豪豬在進食

  希望成為「活體博物館」

  上海動物園園長裴恩樂表示,園方一直在思考如何將動物園和城市的動物保護結合起來,「遊客往往關注大熊貓、金絲猴等,但對我們身邊的動物卻不甚了解。但其實,上海已記錄到鳥類484種,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也分別有15種和34種。」因此,趁改造小獸園的機會,歷時一年半打造了國內首家「鄉土動物園」,希望讓動物園成為真正的「活體博物館」。

  據悉,鄉土區每周將推出全程步道科普講解導覽,每周四、五、六、日的下午2時,鳥區的飼養員開講,每周二、三、六、日的下午2時10分,小獸區的飼養員為遊客進行講解導覽。此外還將通過科普展板、科普教育片、科普小推車等為遊客介紹鄉土動物知識。由於區內多為夜行性動物,今年夏天或將舉辦「夜遊鄉土動物區」活動。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金旻矣 責任編輯:姚衛斌

相關焦點

  • 北京市資訊|北京動物園小型食肉動物喬遷「新居」
    北京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北京動物園小型食肉動物喬遷「新居」9月19日,記者在北京動物園了解到,浣熊、沙狐、黃喉貂等9種、18隻小型食肉動物昨日起陸續喬遷「新居」。11種小型食肉動物將在此集中展出,包括黃喉貂、細尾獴、花面狸、南浣熊、浣熊、沙狐、赤狐、黑背胡狼、藍狐、銀狐和貉。北京動物園,新建的小型食肉動物展區,佔地570平米,其中室外運動場面積258平米。新場館11座室外運動場均採用全玻璃展窗、鋼網封頂,陳設各不相同。新場館內安裝了運動通道。遊客拍攝黃喉貂的「新家」。搬入「新家」的黑背胡狼,在場館裡不時跑動,十分活躍,吸引了眾多遊客圍觀拍照。
  • 泉城歐樂堡動物王國:30頭長頸鹿「喬遷新居」,入住2萬平新家
    近日,泉城歐樂堡動物王國的30頭長頸鹿陸續喬遷新居,住進室內外總面積近2萬平的新家。這些長頸鹿身高均超過4米,體重近1噸。雖然搬遷過程很順利,然而,給長頸鹿搬家的規劃實施早在8個月前就開始了。
  • 喬遷新居季,別讓蟑螂「隨遷」入戶
    喬遷新居季,別讓蟑螂「隨遷」入戶隨著學區房、改善型住房購置,以及新建商品房批量交付,春夏之交,正是市民喬遷新居的旺季,這個時點務必要做好居家環境的保潔清掃、入住物品的清理,別讓蟑螂「隨遷」入戶。新居一、蟑螂是怎樣「隨遷」入戶的?往往入住新居不久,室內會發現蟑螂的蹤跡,那麼這些蟑螂是怎樣「隨遷」入戶的呢?一是裝修時「隨遷」。
  • 別再說上海鄉土動物是蟑螂野貓三黃雞 親子遊去這裡 長知識還安全
    老牌的上海動物園,被上海人親切地稱為「西郊動物園」,在2019年開闢了專門的一個鄉土區,就十分適合喜歡動物的小朋友,科學而安全了解身邊的動物。雖然上海土著的歐亞水獺,已經因為水質汙染、溼地破壞,而難得一見。展示的小爪水獺,在三個水深不同的展示區裡非常活潑。遊客可以透過玻璃,看到它們流暢的泳姿、啃食小魚的動作,聽見嚶嚶嚶的可愛叫聲。
  • 十多種非洲動物上午「回家」(圖)
    9:00 上午首家報導  平靜似鏡的湖面中突然探出幾頭河馬,驚得正在湖邊悠閒漫步、喝水的鴕鳥、羚羊遠遠逃開,以往只能在非洲國家公園見到的場景,在上海動物園也能一睹為快了——上海動物園非洲動物展區今天正式開園
  • 雞年至待遇走高 上海動物園50 多種錦雞喜遷"新居"
    東方網2月3日消息:與市民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家雞,在動物園裡有哪些「親戚」?雞年來臨之際,上海動物園園長熊成培笑呵呵地接受本報記者獨家採訪:「雞在動物分類學上被歸為鳥綱、雞形目動物,全世界的雞共281種,有趣的是,孔雀是地地道道的雞,火雞卻屬鳥而非雞,可以說孔雀是被神化了的雞,大個子火雞是混進雞群中的異類。」
  • 世界級旅遊新地標閃耀申城 上海海昌海洋公園11.16正式開園
    上海2018年11月20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11月16日,備受矚目的「世界級旗艦式海洋公園」-- 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在臨港舉行了隆重的開園儀式,標誌著這座被寄予厚望的第五代大型海洋公園,正式迎接全球遊客的到來。
  • 廣州馬來貘遷新居 遊客可近距離探訪「四不像」
    廣州馬來貘遷新居 遊客可近距離探訪「四不像」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馬來貘家族29日喬遷新居,入住全新「別墅」。
  • 上海首個兒童動物園開園,嬌小型動物與孩子們一同過節
    動物也過兒童節?是的。《獅子王》裡的細尾獴「丁滿」、《瘋狂動物城》中的「小騙子」耳廓狐,今天在上海首個「兒童動物園」裡和孩子們一起過兒童節。那些體型嬌小的動物們,上周五就搬進了這個「兒童動物園」,靜候「六一」兒童節與小朋友們見面。
  • 杭州首對馬來貘「夫妻」喬遷「生態別墅」
    杭州首對馬來貘「夫妻」喬遷「生態別墅」時間:2015-04-28 18:21   來源:華東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杭州首對馬來貘夫妻喬遷生態別墅來源:杭州網 杭州首對馬來貘夫妻喬遷生態別墅。 杭州首對馬來貘夫妻喬遷生態別墅。
  • 鼠年看「鼠」,上海動物園整出了那麼多花樣
    原標題:鼠年看「鼠」,上海動物園整出了那麼多花樣…… 摘要:海動物園2020年鼠年生肖文化系列活動熱鬧登場…… 2020年是農曆鼠年(庚子年),上海動物園2019「金鼠納福,非你莫『鼠』」生肖系列活動將於1月23日開啟。
  • 12隻巨嘴鳥落戶深圳野生動物園
    21日從深圳野生動物園獲悉,12隻巨嘴鳥近日已經抵達深圳野生動物園,目前,它們正在適應期,身體狀況良好。它們將成為動物園全新項目「溼地公園」的第二批住戶。據悉,深圳野生動物園新引進的這批12隻巨嘴鳥,是動物園為了即將推出的新項目「溼地公園」,繼日前引進的首批40隻火烈鳥後增添的第二批鳥禽類動物。
  • 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恢復開園 國寶金毛羚牛首次亮相
    /a/20200312/c71eb835da404dd597908c099dcac375.shtml   閉園一個多月後,3月11日,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恢復開放
  • 廣州動物園熊貓館正式向遊客開放
    金羊網訊 記者何偉傑報導:闊別兩年後,廣州動物園的兩隻大熊貓「星一」和「雅一」又將重新和廣州市民見面了。2月10日,廣州動物園內的中國風大熊貓館正式向遊客開放。該館還引入AR技術,遊客除了能看熊貓之外,還可以通過手機,與虛擬的大熊貓互動合影。
  • 石家莊動物園引進10個新品種 海洋館將正式營業(組圖)
    石家莊動物園剛剛引進的北美浣熊    河北新聞網9月28日訊(見習記者孔思遠)為迎接十一長假,滿足廣大遊客的參觀需求,石家莊動物園新引進10個品種37隻(頭)動物,其中浣熊和赤頸袋鼠為首次引進。十一當天,石家莊海洋館也將正式營業。
  • 上海動物園徵集老照片 尋求三代人與大象版納合影照
    東方網5月20日消息:即將迎來開園60周年的上海動物園,記載著一代又一代上海市民的快樂童年,而動物園內園齡最長的「動物長老」大象版納,是上海人記憶中的明星級動物寶貝。在很多家庭,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們都和版納合過影,版納記錄著上海家庭三代人「時間去哪兒了」,見證著上海城市的變遷。
  • 即將開園!大悟十八潭風景區已上線!|大悟縣|玻璃橋|野生動物世界|...
    大悟十八潭5月1日盛大開園!5月1日盛大開園!5月1日盛大開園!銀河小鎮、9D聲效玻璃橋、玻璃滑道...開園大優惠,亮點十足!點擊播放 GIF 0.7M優惠一:大悟縣居民憑身份證(身份證號以420922開頭)購票享受半價優惠(景交車、投食車、玻璃橋、滑道除外);大悟縣中小學生憑景區蓋章宣傳單免景區大門票、動物園門票
  • ...鄉土,動物園,華南虎,種群,貉,白鸛,丹頂鶴,生境,-上海頻道-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4月22日報導:今天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正式開放。上海動物園表示,長久以來園方一直在努力從傳統動物園向現代動物園轉變,將野生動物科學研究、綜合保護、科普教育和生態保護宣傳作為重要使命,並付諸行動,鄉土動物區的建成即是一次重大的實踐。
  • 銀基動物王國隆重開園:生命的豐富與繁榮才是這個世界的終極核心
    銀基動物王國所打造的不僅是各種集各種野生動物的觀賞與演藝的一家物種豐富的大型動物園,也是廣大遊客休閒娛樂、享受生活、體驗人生的綜合型遊樂園,還可以是家長為孩子們科普教育、認識生命的具有學習價值的科普性遊樂園。
  • 太原植物園正式開園
    太原植物園正式開園 2021-01-01 1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