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似鏡的湖面中突然探出幾頭河馬,驚得正在湖邊悠閒漫步、喝水的鴕鳥、羚羊遠遠逃開,以往只能在非洲國家公園見到的場景,在上海動物園也能一睹為快了——上海動物園非洲動物展區今天正式開園,市民能在這兒領略到非洲動物的「原生態」生活。
「回到非洲的家」
「讓非洲動物回到屬於自己的家園」,上海動物園園長熊成培今天當上了非洲動物「回家」的「領路人」。上海動物園有非洲動物十多種,包括非洲獅、斑馬、河馬、獏、鴕鳥、羚羊、白犀牛等,以往,它們分別住在全封閉的籠舍內,最遠的相隔1公裡多,常年不相往來。
今天一早,分居各處的非洲動物「回家」了,第一批十多種、三十多頭非洲動物,來到了這個佔地4000多平方米、完全模仿非洲原野風貌設計的非洲動物展區。
「適應新家生活,至少需要半年」,熊成培介紹說,「從不同籠舍搬來的動物總要經過一番領地爭奪後才能和睦相處,動物園飼養員會當好動物的『維和部隊』角色,密切關注它們的動向,一旦發現有『武力』傾向,立刻『調解』,做好『停戰』工作」。當然,對於不見血的小衝突,飼養員也會讓動物們自己「協商解決」,「這樣能讓遊客盡情欣賞到動物的原生態生活」。
非洲獅暫不搬家
非洲動物展區自然不能少了非洲「動物之王」非洲獅,「但目前動物園暫不考慮將非洲獅放入非洲動物展區」,熊成培認為,「動物園要展出動物和諧相處的善的一面,獅子的到來肯定會打破非洲展區的寧靜」。但同時他透露,動物園會考慮在非洲展區闢出一角,單獨展出非洲獅,這樣非洲動物展區才完整。
兩年建四大展區
除了非洲動物展區,上海動物園將在2009年底之前,再建亞洲食草動物展區、中國特產動物展區、澳洲動物展區。四大展區建成後,上海動物園將改變按動物分類展出的模式,把動物按原產地進行生態展出。本報記者沈敏嵐
今天上午,工作人員將鴯鶓送進非洲動物新展區 本報記者 周銘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