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臺梭利地理文化 非洲動物

2021-01-18 大象媽媽兒童之家


概述和地圖模式 • 非洲 • 南極洲 • 亞洲 • 歐洲 • 北美洲 • 大洋洲 • 南美洲




圖上是蒙臺梭利世界的毛氈掛圖,今小編向大家介紹其中一個洲 — 非洲!每一個洲都有標誌性建築和動物。比如像歐洲,有比動物更標誌性的就是建築。而非洲則是更有趣的動物!




下圖是非洲標誌性的地標和動物。提示老師們可以先把地標和動物在硬卡紙上把輪廓畫出來,然後裁剪下來,最後再毛氈上描摹會更方便一些。





材料準備:


① 毛氈布 — 叢林 和乾淨的布 — 灰白色。圖下設計 — 天鵝[藍]為水。

② 白色的是粘扣帶 ,魔術貼在所有作品的背面。

③ 綠色粘扣帶則貼在在非洲的前面。

④ 用膠水、針、微尖的剪刀來縫製作品(動物、洲)

⑤ 列印非洲大陸的文字標籤,各種顏色的繡線,以配合縫製毛氈動物




縫製件


非洲: (毛氈用於:叢林藤蔓綠色和天鵝藍色的水)對於非洲大陸一塊拼圖,可以粘合縫,然後水降到正面。縫上綠色循環魔術貼件。再在後面縫上的白色粘扣帶。用綠色的線把周圍的邊緣與雙方一起縫製完成。


標籤:(毛氈用於:叢林蔓綠)對於大陸的標籤,可以摺疊邊緣(需要一點隱藏粗糙的邊緣)。然後縫矩形標籤,底部綠色毛氈要比標籤大一些,成為標籤的一個邊界。最後在矩形標籤的背部,縫製魔術貼,(注意標籤要和非洲粘貼在一起。)




對於所有的動物,可以在動物背部件下與毛氈底部用膠水輕量的粘合。然後在縫下來,並修整背景。最後把魔術貼背部和兩側用針縫製在一起。




獅子: (毛氈用:斑點棕褐色的身體,主體和尾部是棕色,仙人掌灰綠色的背景)對於獅子的耳朵,用膠水貼在整個背面。等待膠水變幹變硬。然後用針穿過耳朵下方,以保持它的牢固。再縫周圍所有的邊緣,他的眼睛是搭配黑色線穿過中心。他的嘴是長針,他的鼻孔是一個小針。




駱駝: (氈用於:褐色為身體,棕褐色為底色),縫製駱駝時注意非洲駱駝有一個駝峰,而亞洲駱駝有2個!用長針縫製他的耳朵、眼睛和嘴。


大象: (氈用於:灰色的身體,乾淨的灰白色布做象牙和仙人掌灰綠色的背景)大象的耳朵可以粘在一邊。縫製大象腿的時候要使她的雙腿有皺紋。用灰線縫眼睛。嘴是長針。




長頸鹿: (毛氈用:棕褐色的身體,褐色的斑點,巧克力棕色的蹄和鬃毛和綠色為背景)。用膠水粘長頸鹿的鬃毛和身體,然後粘蹄,尾部和斑點。然後周邊縫合。使得在較長的鬃毛和尾巴的邊緣拼接看起來像頭髮。最後縫製一個小鼻孔,嘴,耳朵和魔術貼。




斑馬: (毛氈用於:白色的身體,黑色的蹄子 和 棕色為背景)斑馬是最複雜的縫合。縫合各個身體,蹄。一個法國結的眼睛,白色長針嘴和連接耳朵。然後,使用黑線縫合條紋,使它們略呈三角形。


犀牛: (毛氈用於:灰色的身體,背景米色,灰白色布當做牛角)犀牛被縫合相對簡單,注意添加腿部的皺紋,然後縫一個嘴和鼻孔和法國結的眼睛。




圖上是美麗的世界地標,如蒙氏老師需要各種美國品牌Safari的模型,可以登錄 http://www.me-montessori.com;進入ME-MONTESSORI教具品牌首頁,左側欄—其他延伸,選擇科學文化購買模型教具,或者私信小編個人微信13810270326諮詢。

金字塔獅身人面像: (氈用於:棕色身體和斑點是棕褐色)合併兩個裡程碑,成一個吉薩和獅身人面像金字塔。





一、蒙臺梭利非洲動物3部分卡




二、非洲迷宮


這個非洲迷宮是練習握筆寫作的一個偉大的技能!下圖設計了兩個難易的迷宮。







三、非洲動物影子


動物影子配對連線的工作有助於孩子閱讀和寫作能力。並認識到的照片和輪廓之間的相似性,有助於孩子建立所需要的閱讀視覺技能。





四、模型與卡片配對




五、非洲動物語音


啟動聲音:對於一個偉大的語言活動,讓您的孩子告訴你,每個動物的起始的聲音。可以結合活動字母,找出正確的開始字母。匹配3部分組成的活動。









相關焦點

  • 蒙臺梭利地理 | 世界七大洲活動材料
    可以說一個標準化的蒙臺梭利教室就是全世界。以下介紹幾種蒙臺梭利七大洲地理文化的教具材料,希望能給到老師們一些啟發。今天分享的材料都是可供園所購買的。有需要的老師可以在文末左下角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商城,搜索「七大洲」或具體名稱就可以進入購買連結,挑選你心儀的教具材料。
  • BBC紀錄片《非洲 Africa》超清版全集,與孩子一起穿越神奇的非洲大陸
    BBC紀錄片:《非洲 Africa》橫亙在赤道兩旁,作為世界第二大的非洲大陸擁有著富饒的野生動物和自然風光
  • 蒙臺梭利:三次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獻身教育改變百萬人
    她,就是大名鼎鼎的蒙臺梭利教育法創始人——瑪利亞·蒙臺梭利。近年來,我們總會在學校、幼兒園與培訓機構的前綴看到這個名詞,它在教育界的火熱,已是現象級。圖片來源於BBC紀錄片《瑪利亞·蒙臺梭利》蒙臺梭利所出生的那個年代,是一個對女性十分不友好的年代。
  • 野生動物的世界,世界第一長河,神秘而又充滿矛盾的非洲!
    非洲位於東半球的最西部,全稱是「阿非利加州"。非洲的地理位置特殊,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隔海相望。而東北部是紅海和蘇伊士運河,與亞洲相毗鄰。非洲是世界上的第二大洲,非洲的人口主要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種人和北部阿拉伯人為主。
  • 蒙臺梭利教育洞穿兒童成長的秘密,解決影響兒童發展的障礙
    從事蒙臺梭利教育的人,都有一個信仰,那就是:成人跟隨孩子,孩子跟隨自然,孩子把我們帶向未來!此刻,作為教育者,我們都明白了,兒童不再是一個等待成人進行灌注的容器,也不再是一張可以任意塗鴉的空白紙張。瑪利亞·蒙臺梭利博士告訴我們,兒童生來具有潛在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積極的、發展著的,並且具有無盡的力量。我們成人的主要任務,就是激發和促進兒童「內在生命力」的發揮,使它能夠按照自身的規律獲得自然和自由的發展。
  • 地理系列課件之:《非洲和埃及》
    分享是一種美德,歡迎您將本公眾號分享給您身邊學習地理的師生或者地理愛好者。)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非洲是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記載。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
  • 地理老師雷亞鳴:非洲野生動物為什麼要遷徙?
    上課講非洲的時候,很多同學對非洲的風光無限嚮往,也有很多同學提出一個問題:非洲的野生動物為什麼要遷徙?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王國,烈日常年覆蓋在這片廣闊的草原上,豐富的植物資源讓這裡成為動物們完美的居住地。
  • 地理老師雷亞鳴:非洲野生動物為什麼要遷徙?
    上課講非洲的時候,很多同學對非洲的風光無限嚮往,也有很多同學提出一個問題:非洲的野生動物為什麼要遷徙?,烈日常年覆蓋在這片廣闊的草原上,豐富的植物資源讓這裡成為動物們完美的居住地。非洲動物的,追趕青草和水源;6月是動物哺乳期,大量草食性動物的後代在遷徙路上降生。
  • 人類起源於非洲,領先動物百萬年,但為何非洲成了世界最窮的地方
    非洲的經濟發展水平很落後,但是這裡的自然資源卻非常的豐富,我們先來說一說生物資源,非洲擁有廣袤的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區,熱帶雨林區分布有種類繁多的植物,整個非洲大陸的森林覆蓋率高達21%,有至少4萬種以上的植物分布在這裡,熱帶草原則分布有大量的大型的野生動物,其數量和種類在世界各大洲中居於首位。
  • 非洲的地理特徵:從一到十逐個大盤點
    知地理,行天下,小夥伴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而且十分有趣的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關係密切。非洲(英文:Africa),全稱阿非利加洲,位於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與亞洲以蘇伊士運河為界,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陸地面積大約為3020萬平方公裡,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大約12億左右。
  • 非洲文化獨具魅力
    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史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每每為國人引以為榮;殊不知,非洲同樣有著個性鮮明的文明遺產和古韻久遠的傳統文化。我從事非洲問題研究已近25年,對非洲政治、經濟、社會、歷史、文化都有程度不同的涉獵,但是真正吸引和打動我的則是非洲文化和非洲人的思想。
  • 總會有一個長假能讓你,去非洲看動物
    「一生必遊,去非洲看動物」,這並不是什麼旅遊營銷胡亂設定的目標,在非洲這片野生動物最後的淨土,不管是能親眼看到生命的降生,還是看見為了生存激烈的相殺,或者有幸看見聲勢浩大的大遷徙
  • 黑白非洲,是動物們無聲的吶喊
    ——Laurent Baheux這兩位攝影師,一位是來自英國的Nick Brandt,一位是來自法國的Laurent Baheux,都長期從事非洲野生動物的拍攝,也共同因為鏡頭下黑白色的野生動物而引起人們的關注。非洲,是人類起源的故鄉,更是無數動物生活著的伊甸園。
  • 非洲動物區的動物
    介紹一下非洲動物區的動物,展出的動物有斑馬。角馬,長角蛉,鴕鳥。這個區還是比較好找的,因為很多人要找長頸鹿,找到後,旁邊就是斑馬,沿著斑馬圍欄向東一直延伸到大路都是非洲動物區。上圖是斑馬,想必大家都很清楚。
  • 飛躍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我來到了「動物王國」坦尚尼亞
    神奇的「非洲屋脊」吉力馬札羅飛躍 吉力馬札羅 ,就像天空之城一般神奇的存在。我來到了 坦尚尼亞 這片動物的天堂。吉力馬札羅 山(Kilimanjaro)位於 坦尚尼亞 東北 部,是 非洲 最高的山脈,世界上最高的火山。該山的主體沿東西向延伸將近80公裡,主要由基博、馬溫 西和 希拉三個死火山構成,其中央火山錐呼魯峰,海拔5,892米,是 非洲 最高點。
  • 非洲文化的人文價值觀
    ——「走近非洲文化」系列報導之十五新華社發(孟菁 攝)從沙漠到熱帶森林,從遊牧民族(如西非的富拉尼人和東非的丁幹人)到狩獵民族(南部非洲的布須曼人),千百年來,非洲各民族通過交流、發展和融合所形成的思想、文化和宗教上的共性,既為世界貢獻了獨特的人文價值觀,又為非洲整合奠定了基礎。這種價值體現在人、自然和社會的關係中,融會於生死觀、宗教觀和世界觀當中,分散在各種風俗習慣和節日慶典中。
  • 【熱門考區】非洲的地理區域劃分,「東南西北中」五大區域該怎樣...
    高考地理備考專家資料庫  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稱阿非利加洲,位於地球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裡,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10.325億)。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非洲、歐洲、南極洲
    非洲全稱阿非利加洲,希臘語意為「陽光灼熱」,位於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以狹長的紅海與蘇伊士運河緊鄰亞洲。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面積約302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
  • 為什麼偏偏是非洲誕生了人類文明?古人類是如何走出非洲的?
    非洲,這片人類種族、地理環境、歷史文化和生物種群的多樣性遠在其他大洲之上的「高原大陸」,正是人類文明最原始的一處發源地。非洲海岸線平直,屬於熱帶氣候。中新世中期,大約距今1500萬年前,原本星羅棋布的熱帶雨林因乾旱的來襲,及至約300萬年前左右,最終完全變為稀樹草原、灌木叢和闊葉林,而熱帶雨林僅存於西部和中部的赤道地帶。生態系統的變化,導致了生物生活習性的變化。
  • 山東博物館「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免費向社會開放
    山東博物館「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展現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這一生物界的壯麗史詩(齊魯網記者 白少光 攝)山東博物館「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展現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這一生物界的壯麗史詩(齊魯網記者 白少光 攝)山東博物館「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