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非,您可以極目遠眺無邊無際的草原,形形色色的物種在草原上棲息,大象、長頸鹿、斑馬、水牛、瞪羚、黑斑羚、河馬、獅子、豺、獵豹……這是這片土地的榮耀,如此多的物種共存共生,能令一顆最為疲憊的心都生出無盡的讚嘆和歡喜。
——Nick Brandt
在這片土地裡,您呼吸順暢,臟腑間既輕盈又躊躇滿志。每一個黎明既起,您都會想:我來了,來到了屬於我的地方。
——Laurent Baheux
這兩位攝影師,一位是來自英國的Nick Brandt,一位是來自法國的Laurent Baheux,都長期從事非洲野生動物的拍攝,也共同因為鏡頭下黑白色的野生動物而引起人們的關注。
非洲,是人類起源的故鄉,更是無數動物生活著的伊甸園。
然而,由於人類的不可持續的生活消費方式、以及非法的盜獵和商業活動,使得非洲森林退化日趨嚴重,野生動物慘遭獵殺。
面對日益嚴峻的生存危機,這些黑白影響下的非洲,更像是動物們無聲的吶喊。
危機四伏,非洲在哭泣
非洲是地球上唯一能有五種大型哺乳動物共存的地區。這裡棲息著許多其他大陸所沒有的動物,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動物天堂」。
尤其是東非高原有遼闊的熱帶草原,生活著的野生動物有近200種,僅大型哺乳動物就有700至800萬頭,其中有許多非洲特有的珍稀種類。
然而,由於氣候變暖造成的極端天氣,連續的乾旱災害、蝗蟲災害,不僅威脅著當地的糧食生產,也威脅著動物們的生存空間。
在肯亞,因家畜和野生動物之間的資源爭奪衝突加劇;
在辛巴威,2019年下半年的乾旱導致數百頭大象死亡;
而在曾經的非洲第四大湖查德湖面積逐步萎縮,正面臨消失的危機;
在北部非洲,撒哈拉沙漠也不曾停歇向南部擴張的步伐……
自從1970年代,西部非洲國家公園內野生動物數量損失了80%,而東部非洲國家公園內損失了50%,國家公園外損失了70%。
1990年時,非洲獅的數量為20萬頭,但現在存於世的僅有2萬頭。如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那麼未來10到15年,非洲獅將完全在非洲大地上消失。
其他一些大型野生動物,包括非洲象、黑犀牛、非洲豹等面臨的狀況甚至更加糟糕。每年超過3萬頭大象被獵殺,平均每20分鐘就有一頭被殺害。
科學家預計,在不久的將來,當非洲人口達到20億時,除非能有大幅改革,動物天堂可能不復存在。
保護非洲,刻不容緩
現在的非洲,很多野保組織已經較為成熟。比如成立於1961年的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African Wildlife Foundation,簡稱AWF),致力於保護野生動物居住環境,減少對野生動物製品的消費。他們的行動也吸引了很多各地的知名人士的參與。
2014年,在一部央視合作拍攝的自然環保的紀錄片——《野性的終結》中,姚明作為代表,去見證了人類的兇殘,也見證了可以號稱陸地野生動物之王——大象和犀牛的悲慘處境,引起了很多人對這兩種動物的關注與相關的保護。
而去年上映的BBC紀錄片《七個星球,一個世界》,也將最精彩、最壓軸的篇章留給了非洲。以93歲高齡主持節目的大衛·愛登堡爵士在最後說:人類有能力拯救世界,但到目前為止,我們把它弄得一團糟。
如何做一個負責任的旅行者
得益於這樣的宣傳和推廣,今天,我們都知道「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這樣的野生動物保護原則,也都在把垃圾分類、節約用水這樣的環境保護原則當成了生活習慣。然而作為一個普通的旅行者,我們如何實現負責任的旅行呢?
選一家擁有野生動物保護理念的酒店
選擇一家擁有野生動物保護理念的酒店,不僅是間接地對當地經濟的支持,更能夠通過旅行的細節,推動當地的可持續發展。
比如在波札那,貝爾蒙德老鷹島野奢酒店建立在奧卡萬戈三角洲的私人島嶼。
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當地環境,酒店建築設計以當地大量的蟻巢的啟發,並優化附近的水上通道,營造最為溫和的環境。
公共領域,則是利用周圍形狀彎曲的古樹,以最不侵擾動物和鳥類生存的原則建造的。
而在塞席爾,一向秉持自然理念的六善酒店Zil Pasyon,則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徹到了一點一滴。
餐廳裡的食物,是可持續發展式漁民剛剛捕獲的海產品、酒店花園自己種植的有機蔬菜、水果。
而為了保護周圍海域海洋動物的生存,尤其是瀕臨滅絕的海龜,酒店擁有和管理自己的反向滲透淨化廠和結晶水廠,生產高質量的飲用水,不使用塑料瓶。
一些酒店本身也是當地野生動物保護公益活動的組織者或參與者,比如Elewana酒店參與的犀牛救援與保育工作。
酒店成立了土地與生命基金會(Land&Life Foundation),通過負責的旅行,確保子孫後代都可以欣賞到非洲的奇異風景和原生的動物。
拜訪當地人,認識這個地方的歷史和文化
非洲,除了令人心動的自然,和狂野的野生動物,也擁有著令人驚嘆的文明。這裡的很多部族,都還保留著最原始的部落文化,遠古而狂野,多彩又神秘。
在肯亞旅行,拜訪會跳戰舞的馬賽人;
到納米比亞旅行,與用紅泥裝點覆蓋自己的辛巴人相遇;
在波札那旅行,布須曼人的巖畫依然令我們驚嘆……
對話當地人,了解這裡的過去,您會對非洲人與自然的歷史了解的更多,也會對今天人類與野生動物共存的生態有更多的思考。
尊重自然,遵循動物保護原則的Safari
不管是具有復古貴族風格的越野車Safari,高大上的直升機Safari,還是需要跋山涉水、雨林徒步的追猩之旅,每一次Safari,都是一次奇妙的探索之旅,更是拉近我們與自然關係的旅行。
您將完全沉浸在這整片純粹原生的大自然中,您將有機會近距離發現這些奇妙:也許是一個動物的足跡、一隻色彩豔麗的蝴蝶,也許是一人多高的白蟻巢穴、一群嬉戲玩耍的幼獅,或是一頭銀背黑猩猩……
而此刻,也請記住,您只是這裡的客人。遵循野生動物保護的原則,遵守嚮導的指示,是我們對草原主人最大的尊重。
不使用帶有閃光燈和聲音很大的相機;不投餵任何食物,不進行任何挑逗動物的行為;不高聲喧譁,尤其在動物捕獵時,請保持靜默;儘量使用可循環的隨身物品;拒絕購買任何野生動物製品;……
身體力行,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公益活動
在非洲旅行,有很多地方都有動物保護的機構運作的各種體驗項目,除了國家公園裡的遊獵,我們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到支持當地野生動物保護的公益活動中去。
比如在肯亞的奈洛比,由大衛·謝爾德裡克野生動物基金會設立的大象孤兒院非常有名。這是目前世界上在救援和治療大象孤兒方面做得最成功的公益機構。
這裡的大象孤兒來自肯亞各地,有的父母被盜獵者殺害,有的因乾旱被困在乾涸的水源地,有的因和人類發生衝突而失去親人。
這些小象在孤兒院裡被人們精心照料,當它們被治癒且情況穩定後,就會送往察沃國家公園。
在這裡,您可以和小象們親密接觸,觀察小象們喝奶、玩樹枝、喝水、撒嬌、玩耍。此外,您還可以通過支付費用收養小象,以支持它們回歸自然世界。
而在肯亞山腳下的費爾蒙酒店,酒店自己的動物孤兒院裡,裡面所有動物也都來自於酒店周邊區域在野外無法生存的動物。
在這裡,受傷的鴕鳥、喜歡抱著飼養員的猴子、剛剛出生一天的羚羊、上百歲的象龜……都悠悠然然的生活著,被很好的保護起來了。
在盧安達旅行追蹤大猩猩之旅價格不菲,其實,這筆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於補貼國家公園周邊相關聯區域的居民生活。
因為山地大猩猩食量巨大,以前偶有破壞農田的行為。想要保護好這種珍稀動物,除了巡護員更需要周邊居民的支持。
除了以上這些活動,還有很多方式,可以支持和參與我們的非洲野生動物保護。
保護的前提是認識,是了解,是懂得。來到非洲,親近自然,走近那些故事書裡、紀錄片裡的動物們,也許是我們的第一步。
與文明人生活在一起,我認為拍攝野生動物更加安全。
——Laurent Baheux
如果我們還什麼都不做,我們的後代就將繼承到一片曾經生機勃勃的星球的遺骸。他們將繼承到的是塵土。
——Nick Brandt
看獅子在草原上曬太陽,聽合歡樹葉在風中沙沙作響,馬賽人跳起奔放的舞蹈向自然致敬……非洲,這片神奇的土地,會給您一個身心愉悅的假期。
來自草原的風,在夢裡呼喚著您,動物遷徙的腳步,觸動著您的脈搏,2020年的夏天,與您相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