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臺梭利教育洞穿兒童成長的秘密,解決影響兒童發展的障礙

2020-12-04 每日蒙臺梭利

從事蒙臺梭利教育的人,都有一個信仰,那就是:成人跟隨孩子,孩子跟隨自然,孩子把我們帶向未來!

此刻,作為教育者,我們都明白了,兒童不再是一個等待成人進行灌注的容器,也不再是一張可以任意塗鴉的空白紙張。

瑪利亞·蒙臺梭利博士告訴我們,兒童生來具有潛在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積極的、發展著的,並且具有無盡的力量。

我們成人的主要任務,就是激發和促進兒童「內在生命力」的發揮,使它能夠按照自身的規律獲得自然和自由的發展。

嬰兒是一個精神胚胎

人類有兩個胚胎時期,一個是出生前,是生理胚胎,這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

另外一個是出生後具有的精神胚胎,這是人類所特有的。

0~3歲的孩子正處於精神胚胎期,雖然已經具有了微縮版人的模型。

但實質上還是處於胚胎期,對環境的適應、動作能力的發展、語言的學習等,都處於一個不斷「適應」的階段。

精神胚胎期是嬰幼兒逐漸從無意識轉化成有意識,形成感知、記憶、想像、思維等認知能力的發展階段。

同時也是嬰幼兒需要、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發展關鍵時期。

蒙臺梭利博士在《童年的秘密》書中提到:成長中的嬰兒像一個精神的胚胎,他需要一個特殊的環境。

這種環境充滿著愛的溫暖,有著豐富的營養,這個環境裡的一切都樂於接納它,而不是傷害它。

因此,作為成人,要設置能滿足兒童精神胚胎發展的環境,排除不利於其發展的因素,使兒童的精神胚胎健全發育。

解決影響兒童發展的障礙

不管是天才藝術家、科學家,還是普通人,每個人的心理都是從精神胚胎期慢慢發展起來的。

蒙臺梭利博士指出,「精神胚胎」階段是人類適應社會過程的第一階段,是人類心理發展歷程的開始,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生命獲得發展。

然而,兒童的發展要遵循大自然的的法則和規律,我們成人的工作就是對兒童發展的自然法則和規律進行研究,以便更好地為兒童服務。

處於0-2歲的孩子,成人常常聽不懂兒童所說的話,而成人的聽不懂也會導致一些孩子會出現易怒的表現、會發脾氣。

處於精神胚胎期的兒童,作為教育者,如何更好地為他們服務呢?

辦法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解決調影響兒童發展的一些障礙。

處於精神胚胎期的兒童,會面臨哪些障礙呢?

此時兒童面臨的障礙,是由環境與兒童自身能力的局限造成的。

蒙臺梭利博士曾經提到,2歲是人類心理類型的一個分水嶺,2歲左右的孩子語言發展會有一個爆發期。

即使處於爆發期的兒童,其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是很流暢。

如果這時候成人對孩子無法正確的用語言表達,而表現出不耐煩或者打擊的行為,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要知道,我們成人的每個行為都會對嬰幼兒的心理造成影響,這不僅會影響他的現在,還可能會影響他的未來。

比如有的孩子雖然到了2歲、3歲這個階段,但並沒有出現語言爆發現象。

雖然他們的語言器官是正常的,但他們就是不說話,甚至還用一些低年齡兒童用的基本詞彙。

對於這個情況,蒙臺梭利博士把它稱之為「心裡失語症」,這是一種心理病態,完全是由心理引起的。

這種語言遲鈍的狀態可能在某個時候突然消失,兒童可能會突然開始頻繁的說話,不僅如此,兒童的說話用詞準確、恰當,語法也很準確。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出現「心裡失語症」呢?

很大的原因在於,這些孩子在學說話的時候,他們的心理受到了某種障礙,使得他們無法把吸收的語言表達出來。

兒童在精神胚胎期,學習語言的時候會記住自己所學的東西,同時也會記住一些障礙對他的負面影響。

處於精神胚胎期的兒童,成年人某個不經意的行為,就會影響兒童正常發展,也可能導致其不正常發展,並對兒童以後的成長階段產生負面影響。

我們常說,成年人心理障礙的根源通常是在幼年時期,正是源於此。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1-3歲的孩子無法正確表達自己並讓父母理解自己,這時候他就會遇到障礙,從行為上就會表現出哭鬧、發脾氣。

如果這時候有一個人能夠理解他,他就不會發怒了。

蒙臺梭利教育的偉大之處,在於她洞穿了孩子成長的秘密,教導我們成年人要真正了解孩子、尊重生命成長的自然法則。

如此我們的教育才有希望,我們的孩子才有前途。

蒙臺梭利教育,尤其是經典原著,建議每一位父母都值得深度,它能真正幫助我們去了解兒童生命成長的規律,並給予正確的引導。

你也可關注每日蒙臺梭利微信公眾號,每天分享蒙臺梭利育兒知識,我們攜手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福州星田兒童發展中心】兒童語言障礙及語言障礙的病因是什麼?
    當自家孩子好好的,突然出現語言障礙的時候,對家長是非常沉重的打擊,因為如果未能及時幹預治療,這將是伴隨孩子終身的痛。下面就跟著星田兒童教育發展中心的老師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兒童語言障礙,以及語言障礙的病因又是什麼。
  • 陳雲英:中國特殊教育「零拒絕」任何一個發展障礙兒童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特殊教育雜誌主編陳雲英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特殊教育為每一位殘疾兒童提供受教育的機會,永不放棄且「零拒絕」任何一個發展障礙兒童。資料圖:廣西柳江縣特殊教育學校一名教師正在給學生上手工課。朱柳融 攝陳雲英介紹,現在中國特殊教育的發展在改革開放40年來已經有了鮮明的變化。
  • 蒙臺梭利:三次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獻身教育改變百萬人
    圖片來源於《瑪利亞·蒙臺梭利:為了兒童的生命》在母親的影響下,蒙臺梭利並不認同主流思想下女性應有的人生軌跡,她熱愛讀書,熱愛鑽研,並不顧父親的反對,執意念了技術中學,成為全校「唯二」的女學生之一。圖片來源於《瑪利亞·蒙臺梭利:為了兒童的生命》那麼從教育者的角度來說,完全可以「利用」孩子們的這種天性,幫助他們成長。
  • 兒童智力障礙的分級
    按照智商分數和社會適應障礙程度兩個基本指標將兒童智力障礙分為四個等級。①輕度智力障礙智商70~55分(以韋氏智力測驗為例,下同),同時具有輕度的社會適應障礙。輕度智力障礙兒童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承擔簡單的家務勞動。早期教育對他們的發展十分重要,他們可以進入幼兒園、學前班接受早期康復訓練和學前特殊教育,在小學正常班級隨班就讀。
  • 兒童是什麼?
    顯然,盧梭認為兒童是天真的、純潔的,兒童就是自然人,要防止人、社會、文化對他汙染。但盧梭又認為兒童依賴教育、離不開教育。「這種教育,我們或是受之於自然,或是受之於人,或是受之於事物。我們的才能和器官的內在的發展,是自然的教育;別人教我們如何利用這種發展,是人的教育;我們對影響我們的事物獲得良好的經驗,是事物的教育。」「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三種教師培養起來的。」
  • 專家談嚴重智力障礙兒童的臨床表現
    專家談嚴重智力障礙兒童的臨床表現 時間:2020-12-01 17:51上海六一兒童醫院 痴呆是一種程度較重的兒童智力障礙症狀,兒童痴呆症候群是指兒童在意識清醒狀態下,出現的已獲得的職業和社會活動技能減退和障礙,認知功能下降,記憶力減退和喪失
  • 蒙臺梭利《吸收性心智》讀書筆記
    雖然蒙臺梭利出生於一百多年前,但是蒙臺梭利的教育法到了現在依然是非常先進的教育法。在科學實驗如此發達的今天,科學家們做各種實驗和調查統計。最終絕大多數都證明了蒙臺梭利思想的正確性。新生寶寶的腦重只佔成年人的25%,但是,出生之後它疾速發展,3 歲時就達到 85%,5 歲是 95%。
  • 政用產學研共話兒童康復未來2020年第二屆A-PKU兒童康復教育發展...
    致辭中,衛生行指委秘書處負責人王瑾表示,專業人才匱乏制約著兒童康復事業的發展,如何從源頭解決兒童康復專業人才的培養問題,是衛生行指委一直在探索的。本次"A-PKU校園杯"兒童康復職業技能大賽的舉辦,在兒童康復職業教育史上是第一次,動員了全國數十所衛生與教育類的職業院校參加,充分體現了賽校融合、賽訓融合的創新康復人才培養模式。
  • 警惕兒童抽動障礙
    該障礙症狀一般起始於眼、面部單一運動抽動,時有時無,以後逐漸發展到頸部、肩部、肢體、軀幹的抽動,並持續存在。抽動形式也從簡單到複雜,最後出現穢語。通常發聲抽動較運動抽動晚1~2年出現,多為簡單發聲抽動,複雜發聲抽動較少,約15%的患兒存在穢語。該障礙症狀累及部位多,次數頻繁,對患兒情緒、心理影響較大。
  • 《地球上的星星》教育經:面對讀寫障礙兒童,家長扮演怎樣的角色
    在他的職業早期,曾自導自演了一部旨在宣揚對讀寫障礙兒童實行差別化教育的理念的電影《地球上的星星》,用孩子的視角審視傳統教育存在的問題。遵循孩子的成長路線,真正釋放他們的天性,才能讓他們的人生變得更加精彩。電影裡的小主人公是一個滿腦子都是奇思妙想的男孩,但是學業的一塌糊塗讓父母失去耐心,讓他轉學到一所寄宿制學校,這樣的人生轉變讓他更加絕望。
  • 武漢耶魯女孩,超常智商,門薩會員,為讀寫障礙兒童集資
    2016年她參加「中華好詩詞」,為讀寫障礙的兒童籌集資金。在美國,讀寫障礙的兒童能得到大家的認知,知道是怎麼回事,有很多完善的系統來治療。在中國對於讀寫障礙兒童,大家都還不了解,甚至認為他們是不愛學習的孩子。美國有一個讀寫障礙的孩子,因為早期幹預和治療,最後考到了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她希望拍一部讀寫障礙的宣傳片,讓大家有更多的認知。
  •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分為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生物因素又包括遺傳因素和生理成熟因素,社會因素包括社會環境和家庭教育,下面分開來進行闡述。遺傳也是提供人類物質發展的最基礎的自然物質前提,也就是說,遺傳只是一種可能,而不是必然,明星的顏值自是不必說,但是明星的孩子並不一定都長得好看。遺傳就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唐氏綜合症是因為染色體異常引起的,這些患者的智商盡在25~50之間,與正常兒童的智力相差較多。(2)生理成熟因素:是指身體結構和機能生長發育的程度和水平。
  • 王波主任:兒童自閉症早期表現是怎麼樣
    對於自閉症兒童好的選擇是早接受治療,不然自閉症所引發的後果很嚴重,在成長的很多方面都會產生很多疾病般的惡劣影響。兒童自閉症的原因後天的因素佔很大部分在後天的原因是父母與兒童溝通少或者不溝通是主要原因次要原因有寶寶沒有同齡的夥伴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心靈的成長是脆弱的如果得不到關愛和呵護就會導致不良發展容易導致不愛說話不理人慢慢在自己的世界裡玩形成自閉。
  • 為什麼自閉症的兒童會形成語言障礙
    ,由於難產或其它因素造成孩子缺氧或腦毀傷,使大腦中負責語言的器官發育不良,形成語言障礙。具體表現為口語發生和發展緩慢,或沒有主動性語言,只能被動地用簡單的字和詞應答,同時常常伴有智力缺陷。 2、中樞神經體系疾病 2歲以上的孩子患中樞神經體系疾病,如果沒有及時醫治或處理不當,就可能造成腦組織損傷,使孩子失去患病前已有的語言能力。這種語言障礙稱為「失語」。
  • 招商港口C-Blue兒童成長營成功舉辦
    以公益項目和志願服務去關愛紮根生產一線的港口建設者及其留守子女,以此帶動全社會加強對鄉村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關注,成為招商港口C-Blue兒童公益的主要方向。招商局港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傳京、深圳市南山區慈善會秘書長劉德東、五華縣教育局局長黃國標、五華縣岐嶺鎮鎮長戴天平、深圳市關愛辦、招商局慈善基金會和博雅互動相關負責人等出席本屆兒童成長營開營儀式。
  •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當最基本的生活問題都無法解決時,他們只能選取進城務工賺錢來養家餬口,從而使兒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在流動--留守--流動的變動中長大。因此,我們認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是造成那些留守兒童問題的最根本的原因。3、家長缺乏家庭可持續發展觀念。
  • 題集|06 兒童同伴關係的作用;兒童知覺的發展特點;對應推論說;DSM...
    遊戲分類皮亞傑從兒童認知發展角度將兒童遊戲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練習性遊戲階段(0~2歲)、象徵性遊戲階段(2~7歲)和有規則遊戲階段(7~11、12歲)。兒童同伴關係的作用兒童的同伴關係是兒童在交往過程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兒童之間特別是同齡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它對兒童的個性和社會性發展起著成人無法取代的獨特作用。(1)同伴可以滿足兒童歸屬和愛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兒童在同伴集體中被同伴接納並建立友誼,受到讚許和尊重而產生一種心理上的滿足,這有利於兒童的發展。
  • 百色市積極發揮兒童服務站作用 助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6個兒童服務站自啟動以來,累計服務時長約3000小時,總計服務兒童17000人次,總入戶走訪300餘次,資源連結20餘次。服務涉及項目點周邊多個社區、鄉鎮,有效緩解留守兒童面臨的各類問題,助力兒童身心健康發展。規範管理,夯實工作基礎。兒童服務站是基層開展兒童關愛服務的重要陣地。百色市民政局高度重視,認真謀劃,有序推進。
  • 不會讀書,不一定是「笨小孩」|兒童閱讀障礙症
    事實上,經研究,愛因斯坦很可能是一位閱讀障礙者。患有兒童閱讀障礙症的人數究竟有多少?按照保守數字5%-10%估計,這一比例目前在我國代表著數以千萬計的兒童。在世界範圍內,閱讀障礙症的發生率在5%-17%。但令人尷尬的是,在國外早已將閱讀障礙納入特殊教育,有著完善配套支持方案的當下,我國針對閱讀障礙兒童的診斷、幹預以及社會支持只能算是剛起步。
  • 自閉兒童的核心障礙是什麼?家長引導和醫學幹預均不可輕視!
    先來看看自閉兒童的三大核心障礙:重複刻板行為和興趣狹窄、語言溝通障礙、社會交往障礙。 由此可見,自閉症兒童的語言出來之後,並不是只要他能張嘴說話,其他什麼就都跟著解決了,人們反而會從他們的話語方式和語氣上聽出孩子是有問題的。 這方面我們尤其感到無望和頭疼,因為好像無論怎麼努力,怎麼訓練,孩子們也很難達到語言流暢自如的水平。